高中生因上網課自殺,有誰考慮過作為父母的壓力、情緒?

康風醫用級空氣淨化器


誰也無法考慮。孩子這麼脆弱,肯定背後有一雙嬌慣他的父母。父母把他當掌中寶,心頭肉。銜著怕化了,捧著怕飛了。讓他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百事不管,萬事不知。“十食不沾陽春泥”。全家美食由他享,千件華服由他試。他生在你家就是來享受的,就是來指手畫腳,使奴喚婢的。哪裡想到還要吃什麼苦,受什麼累?

在家長的心裡,孩子只要成績好,只

要考上名牌大學,就會鯉魚躍龍門,光宗耀祖,萬事大吉。

從小不對孩子加強勞動教育,吃苦教育,良好的品德教育。還甚至天真地認為,學習也快樂的教育。只要快樂了,孩子天生成績就會好了。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受得了一點委屈,吃得來一點苦嗎?他己經被你嬌生慣養成了一朵弱不禁風的花朵;你非要讓他有凌雲之志,做一隻翱翔在天空的雄鷹。

這可能嗎?不出事才怪呢!


平常人的世界


陌生的朋友,看就你的提問,我很想和你分享我昨天的一個文章,希望對你有小小的幫助!

網上的的一則視頻這兩天引起了多少家長的的關注,一位女士因為輔導兒子作業與兒子起了衝

突,被氣的跳河!被救起的一瞬間,這位女士用絕望的聲音說“我真的太累了,他就希望我去死啊”我相

信,這句“太累了”砸中了大多數家長的心。

80,90後的家長,和我們父母一輩的教育理念比起來是更加認真負責的,我們每天一睜眼面對的

是生活的壓力,面對不滿意的工作我們不敢輕易辭職,面對奢侈的包包化妝品我們轉身選擇的是菜市

場,全家豐盛的菜餚遠比一隻口紅來的實際,多少男人口袋裡時常是揣著兩盒香菸,一包軟中華,一包

小江山,一包是面子,一包是裡子,我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從出生給他們吃最好的進口

奶粉,用最好的尿不溼,補最好的鈣,吃最好的維生素C,但是我們唯獨忘了給他們補“心”!

做家長真的很“累”,每天心心念唸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可是“家長”這個身份沒有畢業證,我們都是第

一次做家長,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模仿著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育我們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時代

在進步,老法子必定被淘汰。於是我們嘗試過拉著孩子走,催促孩子走,責備孩子走的慢,甚至急了還

會踹兩腳嫌棄他比別的孩子差,急不可耐的時候我們也曾氣的放手不管了,這些我都經歷過,視頻裡的

媽媽那種傷心,失望,哀莫大於心死的感覺我都曾經有過......

但是孩子其實就是一面鏡子,一面穿越你人生的的鏡子,一面我們不想複製失敗只想保留成功的鏡

子,在孩子問爸爸你以前考試多少分的的時候,你怎麼回答,把自己的最好成績炫耀給他,爸爸考試總

是全班前三名,實際上你可能只有小學二年級以前進過班級前三,因為我們一,二年級時半個班幾乎都

是雙百,孩子問“媽媽你犯錯時和老師承認錯誤嗎”,我們總是回答“當然了,我一下課就跑辦公室和老師

說對不起”實際上我們下課在不被老師逮住的時候早跑去了操場;孩子問‘爸爸你天天一放學就趕緊寫作

業嗎’?我回答“可不唄,寫完我還得做複習題呢”真實情況是早晨到學校抄作業是鼓勵我們早起床的最支

柱......我們拼命的節衣縮食,為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是為了什麼?難道真的是每個孩子都奔著清華

北大去考的嗎?是,固然可喜,不是,也非偶然!其實我現在倒是覺得,教育孩子好好學習更多的是培

養他們一種學習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學習的的能力是為了以後讓知識更好的為生活服務,去年夏

天家裡的熱水器邊沿漏水,叫來售後服務,人家說修很麻煩建議直接換新的,我聽後告訴他裡面換一根

鎂棒就可以了(之前換過一次,鎂棒是熱水器裡的消耗品,家裡24小時常開,物理課有講過的),維

修人員很不屑,說你要求換可以,不保證管用,我堅持,結果60元搞定,女兒說爸爸你夠厲害的,我

告訴她上學時候學來的的,她小聲嘟囔“上學也挺有意思哈”!

二是要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學習是一件吃苦的事,苦在你要攻克無數的難題(難關),要是

你從小碰到困難永遠選擇退縮,人生的難題你要怎麼解決,難道真的每次都去跳河?

家長要是真把這些問題想通了,也許對於我們和孩子都是一種福氣,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我們“重

生”的過程,做最好的沒有錯,做最對的才是王道!生命只有一次,你怎麼捨得讓你最愛的孩子不“美麗”。


唐僧話聊


上個網課就自殺,遇到困難就想死,真是夠了,這些孩子的家長都是失職!

遭遇了最長的寒假,網課成了很多學生的必修課,家長們也因此與家裡的熊孩子矛盾重重。這場疫情,如同一塊試金石,試出了很多家庭的經濟實力,更考驗了家長和孩子應對困難和挑戰的心態。

換句話說,人們的抗壓能力和原生家庭的情緒管理能力培養,非常之重要。直白點說,遇到困難就想不開,動不動就要自殺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無疑是失職的!

前不久,河南一貧困家庭的中學女生,父親殘疾,母親患病,作為家裡三姐弟之中的老二,她沒有一部智能手機可用來上網課。於是,小姑娘選擇自殺。所幸被及時發現,救下了下來,並得到大家的捐助,從而擁有了上網課的條件。

身為一名中學生家長,看到這樣的新聞,心裡一方面心疼女孩,另一方面也如鯁骨在喉。困難無處不在,問題更是稀鬆平常,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應該儘早明白這個道理。只有心態積極,充分溝通,主動想方設法,總有解決的途徑。

家庭之中,家長一定要把這樣應對困難的態度傳達給孩子,無論窮富,無論遭遇怎樣的困難。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家長自己都還沒活明白,一遇到問題,就陷入無奈的境地,甚至唉聲嘆氣、怨天尤人,負能量一大堆。怎麼能教好孩子呢?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家長的失職!

古人尚且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一世,不是為了死的,那些動不動就想自殺的未成人,他們的家長應該好好反省。

希望媒體也能傳遞更多能夠解決問題的正能量新聞和信息,不要動不動就渲染未成年人自殺。


清風吳語


連續在家隔離這麼長時間,再加上學習壓力大,如果再被父母批評,高中生是很容易走極端的。自殺是一時的衝動,情緒失控,大腦不受控制根本不會考慮到父母的感受。

學生自殺事件每年都有發生,這與家庭壓力、學習壓力、個人抗壓能力低下息息相關

我不得不說現在的學生真的很脆弱,一遇到事情就想不開。高中生的階段是比較特殊的,他們已經度過了青春期,自尊心是很強的,一旦遇到挫折,內心就會有挫敗感。

而且加上疫情在家出不去,很多人都被“逼瘋”了,一些情緒敏感的高中生在家被父母唸叨記句就受不了了。

上網課容易走神,玩手機,家長看到以後難免會說幾句。其實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但是有些高中生的心理是不健康的,被父母說了以後就會自閉,想不開。

我覺得應該加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他們的抗打擊,抗壓能力,父母也應該及時察覺孩子的異常情緒,阻止他們想不開,做出危險的行為

大腦衝動的時候,往往來不及思考那麼多,很多人自殺都是情緒失控,然後做出極端的行為。

我看過很多被家長、被老師批評以後自殺的例子,他們都是覺得自己很丟臉、自尊心受到了侵犯,然後用這種方式去維護自己的臉面。讓周圍人去後悔,去自責。


其實這種心理是非常不健康的,學校在抓學生學習的同時應該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

父母關心孩子不要用錯了方式,最後釀成大錯

我的父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他們本意是想關心我,但是每次說出口的話就很讓人心裡窩火,聽了很不舒服。所以我的成長也是不健康的,但是我自己會疏導自己,而且抗壓能力比較強。

我覺得很多的父母都和我的父母一樣,很多時候的關心都會成為負擔。不善言辭的孩子總是會把一切的事情憋在心裡,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種病,甚至會抑鬱。






所以我懇請所有的父母,一定不要用錯了方式。對孩子的期望值也不要過高,這樣雙方的壓力會很大。

總結 :

父母有父母的壓力,孩子也有孩子的壓力,如今上網課的負擔也是很重,都要互相體諒,不要用抱怨的方式去說孩子,不要讓孩子有過多的心理負擔,這樣孩子才能夠考慮到父母的心情,才能安心學習。



任任的教育觀


人家說世上最悲痛的有三件事,其中之一就有中年喪子這事了。防止此類事件的再發生,也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當然整個事件中最慘的就是孩子——沒了生命。最痛苦的則是他們的父母——丟掉了希望。

題主說為什麼不去關注當事的家長呢?那是不是世人冷漠呢?我們先看一看大家到底關注的是什麼——手機,網課和教訓。

實際上,不是大家冷漠。

而是因為在中國人的意識裡,“悲痛”是很私人話的事情。通常負責安慰他們的是親戚和鄰居。“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來自陶潛的《輓歌》,意思是,親戚們有的餘哀未盡,別的人又已經唱起歌來了.)

而作為局外人關注則是,還能夠改變的部分——防止悲劇的再發生。

一、痛苦,悲傷和渴望

當事的父母所經歷痛苦,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

從電影《失孤》,《親愛的》都可以看出一般,為人父母的不易。

在心理學上,人經歷這類事件會經歷五個階段——自責、憤怒,否定,沮喪和接受。當事者需要經歷大約五年的時間,才可能從陰影中走出來。

村裡有一個30來歲的男子出車禍走了。他父母一直在哭,細數著這個孩子過往的好。鄰居就勸說,不要再想他了,他就是個狠心的東西。他自己的家搞散了,不過還留下一個小子呢,還得需要你,把孫子撫養大。

保險公司也早早地來到家中陪著。也有的鄰居幫忙把這個人的衣物等生活用品整理出來,扔掉,不讓他的父母再看見。

親戚和近房,還有他們的其他的子女也都陸續趕來了。

鄰居的勸說是對的,讓逝者的父母關注能夠改變的部分——照顧小的,把他撫養成人。可是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要從痛苦中走出則是另一回事。此時鄰居說得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陪在他們的身邊。

痛苦得自己去背。

一位失去10歲小女兒的心理學家給出了三條可行的建議,並在TED演講,希望幫助有類似情況的父母,能儘快地走出來,

1、承認並接受苦難是人生必不可少一部分

2、關注自己能改變的事情,並學會感恩身邊每件小事。

3、想一想自己在這段痛苦時期,所做的選擇是對自己有利的,還是有害的。

二、大家的關注是防止悲劇的再發生

更多的人雖然不能和經歷者身同感受,但是關注的是能驚醒著自己的部分。

1、現在還有內心為何如此脆弱

因為玩手機,父母禁止,孩子跳樓的事件有很多。

前不久有一篇報道,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忙於工作。沒時間和孩子交流。有一次看到孩子在玩手機,父親就把孩子手機奪過來,給扔了。兒子當時就蒙了,想跟這手機一起往樓下跳,還是被父親把他抱住了。然後父子倆抱頭痛哭。

他們為什麼會痛哭呢?是幸運沒有掉下去,還是因為家長和孩子身體接觸,給了對方力量。

請問同性父母有多久沒和孩子有身體接觸了。有的孩子通過調皮,被父母打,來實現和父母身體接觸。孩子有身體接觸的需求,不過是通過錯誤的方式來實現的。

適當的身體接觸可以減緩孩子的壓力。父母不應該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成績上或是放在說教上。

遊戲,體育身體對抗,掰手腕這些都是很好的身體接觸方式。

想想以前孩子的身體接觸機會有很多,冬天冷的時候,幾個同學靠教室牆壁擠成一排,看能把誰擠出去。掰著腿,金雞獨立,進行“鬥雞”。

與同齡人的身體接觸,與父母的身體接觸都能降低孩子的體內血液裡的腎上腺素。隨之而來的,孩子的緊張、焦慮、激動等負面情緒都會減少。

和孩子多做些遊戲吧,身體的接觸有利於情緒的舒緩。減少孩子負面情緒的積壓,一旦爆發父母並不願意看到。

2、家是歸屬感的來源

在外多年,年齡大了總想著落葉歸根。這就是在尋找歸屬感。

也有很多在外漂泊的人,回到家後,發現找不到那種家的感覺了,當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老宅子沒有了,童年的記憶也就沒有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在尋找歸屬感。

歸屬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自卑與超越》的阿德勒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有目的的,行為的目的是追求歸屬感與價值感。

作為父母怎樣爸能讓孩子感覺到歸屬感?

家長和學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把孩子培養成才。可是並不意味著父母總是要和老師站在同一個戰線上。

尤其是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這時候孩子在學校里根本找不到價值感和成就感。學校的環境對孩子是不友好的。

如果父母也和老師一樣批評孩子,逼孩子,只能把孩子往外推。

沒有了價值感,家和學校也不是自己歸屬的地方。孩子最終孤立無援。

寫在最後,悲痛的事情發生了。對當事人的關注,還需要人們觀念的改變。阻止悲劇的發生,需要找到問題的根源。


江蘇考英語


因為疫情,大中小學都延期開學了,什麼時候開學還未公佈,而網課也上了有一個月了。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延遲開學是非常讓家長焦慮讓學生著急的問題。高考如果不推遲,剩下學習的時間也不多了。可以想象每天孩子坐在電腦前不停地聽課做習題背書背單詞,課程必須跟上,不會的問起來也不方便,做呀做,坐呀坐,算著倒計時,揹著被父母整天照顧不止,關心鼓勵的包袱,想著未知的明天,心裡崩潰自殺也就不足為奇了。

孩子自殺那天起,作為父母一定生不入死,再也不會感覺到以後會有幸福可言。除了蒼白的勸慰,好像只有後悔。

如果時間能倒回,假如我是那父母,我會告訴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是對的,要找方法,要做體育鍛煉,也讀所謂閒書,讀勵志的開闊心靈的書籍,用以強壯我們的身體,豐盈我們的心靈,告訴他上大學是夢寐以求的,但不是必不可少的,人生是精彩漫長的,大學是其中的一小段,多了它錦上添花,少了它陽光依然燦爛。大學可以少了你,可父母不能沒有了孩子,這是最起碼的也是最大的孝敬。你可以沒有文憑,但不耽誤你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總之,教育在平時,才不會有突發的偶爾。

父母和孩子也是前世修來的緣分,讓我們彼此珍惜互相溫暖吧,別讓圈外繁華扼殺了這久違的親情。


賈雪鋒


冠狀君遲遲不走,中小學生的網課就得持續下去。一個高中生居然會因網課自殺,真是讓人無法想象,只是覺得他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差了,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如果遇到比網課強百倍的壓力與挫折時,該如何面對?他都沒想過,家長所承受的壓力比他大無數倍。

第一:家長要承擔整個家庭的防疫任務,要在疫情期間保證家人的安全。想盡辦法準備好防疫物品。

第二:要準備好全家人所需食物,變著花樣的讓孩子吃得開心。

第三:要負責打理孩子網課的一切事務。對孩子起到監管作用,讓孩孑的網課學得有效。

第四:要絞盡腦汁地開發家庭遊戲,活躍家庭氣氛,還要勸慰老人,安撫孩子。而他們自己卻只有半夜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唉聲嘆氣!絲毫不敢把不良情緒傳染給家人,他們只得努力壓抑自己。

第五:要負責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在這場防疫之戰中,很多家庭已彈盡糧絕,甚至負債累累。而他們咬著牙,扛起這個家,即便有淚也只能往肚裡咽。一旦復工,馬上投入到工作中,即使工作環境很危險,仍舊一刻也不敢耽誤。因為一家人等著吃飯啊!

正是無數個家庭的付出,才有了我們防疫的成功。災難面前,誰都不容易。所以,特殊時期,一家人一定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度難關!沒有過不去的坎!陽光總在風雨後!

願所有的家庭都充滿歡聲笑語!


長髮飄飄嫵媚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為什麼非得讓孩子學習好呢?他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可以挖掘潛力,真如果說什麼都不學,學德國人,學門技術,做個藍領階層人士也不錯吧!不要讓孩子天天在你的威脅中生活,他的自信,傲嬌都沒了,會變得越來越猥瑣自閉,你越要什麼的時候,越會適得其反的效果。還孩子的藍天白雲,還孩子的自信驕傲,真有愛玩遊戲不學習的,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做完作業後隨便玩,能個休息時間就好啦!


步舒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關自己的事,插不上言也插不上手。

事不在誰身上,誰就感受不到大壓力。

而作為父母,當失去了孩子,那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痛!那是斷了命根子的痛!那是活著沒有了一點兒意思的痛!

如果命能夠交換,那是願意用自己的命換回孩子的命的無疆大愛!

他們痛不欲生。因為斷了最親的情!

他們多麼想喚回孩子的生命,卻是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他們一定萬分後悔,可就是買不到後悔藥!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壓力,自尊心受挫……種種原因導致年輕學生自殺,父母崩潰!這些慘烈的教訓告訴了我們什麼,告訴了父母什麼,暴露了什麼問題?

父母在這中間左右為難,為孩子的問題精神焦慮。父母希望孩子好,老師關心成績,作業,也有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每次老師佈置作業,每科老師都覺得自己佈置的少用一兩個小時就完成了,可都加起來呢?有問題,然後叫家長,家長覺得丟臉,然後更加嚴厲的督促孩子,孩子有壓力,不開心,情緒得不到疏解,造成心理問題,爆發時採用了令所有人遺憾的方式。父母痛苦終身!

近日有老師佈置作業,孩子凌晨還在做作業,父親問老師你睡了嗎?孩子都沒睡,你為什麼誰了?第二天這老師要求這位父親以及其它參與的父親退群……父母含辛茹苦教育的孩子,不是讓老師蹉跎的!

青少年們往往自尊心強,敏感。上網課,買不起手機,家裡貧困,父母身體殘疾,小小的年紀早早被生活的重擔壓垮,選擇自殺永遠結束這種痛苦。而父母只會更加痛不欲生。

這不是網課的錯,沒有網課的時候,類似青少年自殺事件少嗎?永遠沒有感同身受,不經歷過,你怎麼感同身受?

需要的是疏導,最瞭解孩子的是父母,請多花點時間,多花點耐心,關心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免父母最後的沉痛!不要你覺得孩子會喜歡,要他們真的喜歡才是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