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樁上盆後樹身需要罩住嗎?

user816464845855


說到盆景,自然就要說到採挖山野的老樁,山野的老樁由於經過大自然的洗禮,一般來說造型奇特,富有神韻和美感,一些朋友到山野採挖老樁後,就要種植,下面簡單說說老樁的種植方法吧!



一,採挖時老樁的處理

山野的老樁,採挖時要儘量多帶一些原土,並且儘可能的維持土球的完整,這對老樁的成活有著重要的意義。要是採挖的老樁不能保證原土球的完整,就要注意使用一些溼布覆蓋根系,保證根系的溼潤。

再者,採挖後的老樁,一般都是大致判斷造型後,為了減少養分消耗,大多要剪掉大部分枝條,甚至說大多都是光桿的,只有這樣成活率才可能比較高。


二,上盆時的注意事項,老樁需要套住嗎?

老樁的處理後,上盆的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成活,老樁上盆時一般要簡單消毒,並且沾上一些生根粉的,這樣做可以有效的減少腐爛現象的發生,更能促進老樁的生根。

當然,要想成活的更好,還要注意往老樁上面多噴灑一些水分,維持枝幹的微溼狀態,不過經常噴水是比較麻煩的,為了省力省事,就要考慮套袋了,所謂的套袋就是使用大塑料袋,把老樁連同花盆一同套起來,放在溫和光處,既保溫還保溼,是成活的關鍵操作。

可以這樣說,套袋相比不套袋成活率要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當然套袋還有一個需要注意事項,就是溼度大要防腐,這時我們可以乾旱時,澆一些多菌靈來解決,套裝時如能中午時換換氣,效果會更好。


三,小結

老樁的栽培,相比小苗栽培,稍有難度,不過只要不是山松,照上面操作,大多都可以成活,注意提醒一下的是,撤袋千萬不要過早,否則發出的嫩芽可能會乾枯的,一定要等到成活穩定後再進行不晚。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會有不當,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吧!


愛花草的農人


天生歪材必有用,有花堪栽直須栽。盆友們好!我是愛玩盆栽的林中斧,請關注我:亂侃盆景那些事。

盆景是縮龍成寸、以小見大的藝術。為使盆中尺樹更好地再現自然界的曠野古木,在盆景材料的選擇上,往往優選造型古樸、朽枯多洞的較老樹樁。

老樹樁上盆後樹身要不要罩住,關鍵根據樹樁的健康程度與當時的溫度溼度。具體來說:老樹樁整體樹勢不佳、鬚根少等;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當時溫度低、空氣乾燥等。

“罩住樹身”的含義是:樹樁上盆之後,當時平均氣溫低於十五度以下。在這樣低溫的環境,空氣自然溼度達不到樹樁發芽的需求。所以一般會用塑料袋整體套住樹身,既滿足了保溫的要求,也達到了樁身不失水並持續溼潤的結果。“罩住樹身”是在不利環境下,保證老樹樁上盆後能健康生長的最有效、最簡便的技術。

鬚根多、樹勢旺盛的老樹樁上盆後樹身不罩住也行,外界平均氣溫高於二十度時不需要罩住。

符合罩住的條件、老樹樁上盆後罩住的時候,應該不斷的觀察、隨時的調節。例如夜晚溫度低,就罩嚴實一點;白天特別是中午溫度高,就罩得鬆散或者暫時乾脆不罩;罩袋內溼度不夠時,可以用合適的容器盛水放在袋內,或者每天數次向袋內噴水增溼;罩袋內過於封閉時,袋上方可以剪數個小孔。

老樹樁上盆後罩與不罩,一定不能死板硬套。應根據當時本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林中斧以上講述的道理,你閱讀之後,可以下判斷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