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夕陽 金色

轉戰東南西北,行程6萬公里,在這片寧靜之地,聆聽內心深處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視覺:中國著名清真寺》一書的出版,源於哈米德先生的一個建議——一位外國學者、經濟專家對於中國清真寺古建築藝術的關注的建議。

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主編馬瑋和哈米德·謝里夫先生

認識哈米德·謝里夫先生是在一個飯局上。

2015年8月,亞辛同學在北京的新疆大廈招待哈米德·謝里夫夫婦及志明博士,我有幸出席。哈米德先生是英國籍巴基斯坦人,劍橋大學法律學博士。高大、英俊,一臉隨和的笑意,見者如沐春風。

哈米德先生時任亞洲發展銀行中國區首代,類似中國區行長。志明博士是他的助理也是很棒的翻譯。通過志明博士的翻譯,哈米德先生得知我從事的行業與出版有關,遂問我為何不出關於中國著名清真古寺方面的書。他說國外許多穆斯林朋友來中國很需要這方面的書籍,尤其是結合了中國古建築風格的清真寺。他本人經常去西單圖書大廈,但很少看到這方面的書籍。

說實話,在我的意識裡,我壓根沒有要出版清真寺建築方面圖書的念頭,一是太小眾,讀者群體小;二是我總認為這類選題帶有公益性質,免費發放還行。

飯局結束後,亞辛給我說哈米德先生在至少兩年前就給他提過這個話題,而他並沒有在意。直到哈米德先生得知我從事出版工作再次提及此話題,亞辛才意識到哈米德先生以前的想法並不是說說而已。

回到酒店,我倆就哈米德先生的建議又聊了聊。我也上網搜尋了有關方面的圖書信息,很少,尤其是針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清真寺建築而出版的圖書壓根沒有。

我們決定出版一本收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級別的著名清真寺圖書。

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萌芽 希望

我們最初的動議很簡單,網上搜集圖片、委託各文物清真寺當地的朋友拍攝,然後輯錄出版,每人最多花費5萬元,總投入不超10萬元。

然而回到銀川后,我們對此事的認知又發生了變化。

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 鏡像 歷史

任何一件事都不應該草率而為,尤其是出版一本有關中國古清真寺建築藝術圖書的“文化事項”,更不應該草率行之。

隨性而為、倉促而就的事最好不要做。

達成的共識是:要做,就做最好的!最好親力親為,爭取每個入選的國保清真寺我都親自到場,瞭解最為詳盡的歷史,選取最佳的拍攝角度,在腦海裡有每個建築的空間佈局,避免文字敘寫時犯盲人摸象的錯誤。同時,決定圖書開本為國際8開,全綵印刷,精裝,帶函套;以中、英、阿三種文字圖文出版。

如此一來,出版此書好比由最先準備買個自行車代步的念頭,變成了要買寶馬的實際行動。預算也有最初的10萬增加到100萬。

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生命 堅韌

我和亞辛的動議,吸引了寧夏安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寶先生的關注。楊寶是我們曾經三十年的高中同學,為人仗義,頭腦敏捷,謀事長遠。他很認可此事,願意加盟,由我們三人共同促成此事。

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古樸 堅守

2015年10月,我們邀請了寧夏大學的著名學者馬宗保先生、寧夏伊斯蘭教協會秘書長楊學先生,著名畫家馬瑛先生等,召開了一次小型的座談會。會上,各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充分肯定了出版此書的價值及意義。

一是此書的出版,能夠全面、系統地梳理中國著名伊斯蘭教建築的數量、分佈、規模、建築特點、歷史地位等,直觀反映伊斯蘭教及清真寺建築在中國的傳播及本土化過程。

二是圖文出版的形式,可以直觀呈現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古清真寺的建築藝術、建造背景以及變遷歷史,體現中國傳統建築藝術和阿拉伯建築藝術的交融與發展。使更多的讀者認識到那些國保清真寺建築既是我們傳承與守望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多民族和諧共處的歷史見證者。

三是此書的出版,符合國家倡導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使得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走出去”,讓那些具備悠久歷史與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清真寺,成為中國同阿拉伯世界加強文化交流、取得文化認同的重要支撐點。

四是出版此書,旨在拋磚引玉,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對於中國傳統古清真寺建築的關注與保護。古建築是活著的歷史,我們既可以從它們身上看到過去,也能依稀看見可以預期的未來。也許若干年後,許多珍貴的建築遺存不復存在,但我們曾經的努力——那些印刷在紙上的圖片和文字、那些刻錄在硬盤裡的影像和資料,會一一成為歷史的見證者!

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莊重 豐富

以後的許多日子裡,腦海裡總是浮現這樣一個場景:

若干年後的某一個下午,陽光明媚,光影溫暖的照進某世界名校的圖書館,一個青年的學子,面帶微笑,靜靜坐於窗前,翻閱著略顯滄桑的《視覺:中國著名清真寺》,他可能是未來的世界古建築藝術研究者,也可能是伊斯蘭文化的集大成者。

因緣際會,踏上三年虔敬行走,觸摸51座千年古建築

▲過去 未來

想象到這樣的場景我就激動!

此生如果能為未來“他”或者“他們”提供些微的學術提示或幫助,足矣!

一個偶然的相遇,促成三個人的修行。

是的,我們把做這件事,定義為一次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