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讓歐美列強知道中國禁菸的決心

1839年6月3日,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鎮口村,搭起一座高大的禮臺,前面掛著一面黃綾長幡,上書“欽差大臣奉旨查辦廣東海口事務大臣節制水陸各營總督部堂林”。廣東各高級官員全部出席。

林欽差便是林則徐,他身材肥胖,上唇有濃密的黑短髭,下巴留著長髯,看起來六十歲左右的樣子,但氣度莊重,表情相當嚴厲。他一聲令下,幾百個裝鴉片的箱子,被倒入放有石灰的銷煙池,鴉片煙經過石火水的浸泡,冒出陣陣白煙。

虎門銷煙,讓歐美列強知道中國禁菸的決心

虎門銷煙雕塑

從6月3日至6月25日,銷煙行動進行了二十多天,幾乎每天都有大批國內民眾和外國駐華人員前來觀看。

虎門銷煙而不是燒煙

鴉片俗稱大煙,是經過罌粟慢慢提煉出來的一種物質,含有一定的毒素。為何林則徐選擇用石灰水銷燬鴉片煙而不是火燒呢。

這是因為鴉片乃是毒品,燒燬過程中,發出的氣味會讓附近的人們染上毒癮,更有甚者還會引發嘔吐等一系列症狀。印度曾經就出現一次這樣的事件,銷燬大煙導致整個村莊居民都吸上鴉片。

而事實上林則徐最初也是用火燒的方式銷燬鴉片。但是他發現煙毒侵入泥土之中,許多人拿這些泥土,重新提煉出鴉片來,隨後他便改變了方法。

林則徐的朋友江南名醫何其偉曾著《指迷良方》。書中詳細介紹了鴉片的性狀、來源、毒性、吸食危害、戒毒方法和方藥等。林則徐看了大為讚賞,可能有鑑於此,林則徐便選用了石灰水沖刷的方式銷燬鴉片。

鴉片中含有生物鹼,通過石灰水,能夠快速將鴉片裡面的生物鹼直接破壞掉。

虎門銷煙當日,林則徐派軍兵在海邊挑挖了兩個15丈見方的銷煙池,池底鋪石。為防鴉片滲漏,四周釘板,再挖一水溝。將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成四瓣,倒入鹽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攪拌,使煙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入海中,並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點滴。

虎門銷煙表明一種態度

鴉片危害極大,眾所周知。道光皇帝召見林則徐時,一連八日,林則徐都對道光皇帝痛陳鴉片煙的危害。

道光皇帝聽得後背發涼,心想長期以往,大清江山不保,這才同意林則徐禁菸。

林則徐來到廣州後,國內外鴉片販子,以為林則徐和以往的官員一樣,不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虛張聲勢而已。於是他們一面採取拖延的策略,一面派人公然行賄林則徐這位欽差大臣。

林則徐還沒到廣東就聽說,朝廷給予特許經營權的十三行商人與洋商勾結販賣鴉片,現在實地考察,果然如是。他果斷逮捕了當時的世界首富伍秉鑑。平心而論這位伍首富並非有意販賣鴉片,只是洋商在正常的商品交易中夾帶了鴉片。

虎門銷煙,讓歐美列強知道中國禁菸的決心

虎門銷煙場景圖

對於鴉片販子,他限定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籤切結書,聲明以後不販鴉片。他還寫信給英國女王,質問女王明知鴉片有害,在自己國土上包括倫敦、蘇格蘭、愛爾蘭等地不產鴉片,嚴禁國民吸食,卻在其管轄的印度種植生產鴉片,批准國民在中國進行鴉片貿易。

在林則徐的多重壓力下,中外鴉片販子乖乖交出了手中的鴉片,大約有兩萬箱。

林則徐沒收了大批的鴉片後,許多人不相信他會銷燬。林則徐就請他們來觀看銷煙過程,還安排人員講解。待觀看全部過程、反覆考察後,幾位老外心悅誠服,向林則徐脫帽致敬。

事後,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在任職的《中國叢報》中記述:“許多人曾斷言中國人不會焚燬一兩鴉片,到了此時,他們不得不佩服中國人辦事的認真負責……”

時至今日,仍有漢學家讚歎:“在世界史中,一個非基督教的君主寧願銷燬損害他的臣民的東西,而不願出售它來裝滿自己的腰包,這是唯一的實例,在人類史上也必將永遠是一個最為卓越的事件。”

虎門銷煙開啟了我國的禁毒史書

鴉片很早就傳入中國,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來的。後來人們多作為藥用。但是晚晴時期,西方列強向中國大量販運鴉片,許多中國人吸食成癮,致使身形消瘦,從而給人以“東亞病夫”的印象。

虎門銷煙,讓歐美列強知道中國禁菸的決心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虎門銷煙浮雕

林則徐虎門銷煙打響了中國禁毒運動的第一槍,他還發明瞭戒菸丸幫助戒菸。

儘管虎門銷煙轟轟烈烈,震懾了鴉片販子和吸食鴉片的癮君子。但是鴉片的種植、販賣、吸食依然在當時的中國十分猖獗。此後許多有識之士都提出禁菸,甚至歐美等西方列強都禁止向中國販運鴉片。中國的鴉片種植依然屢禁不止。直至新中國成立後,這個荼毒中國一百多年的痼疾才基本肅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