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块大洋“换回”两个革命战士,这件事就发生在1938年的保定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发生在1938年河北保定的一件事情。


60块大洋“换回”两个革命战士,这件事就发生在1938年的保定

于权伸将军


大家都知道,1937年的10月份,东北军吕正操率领的国民党军的691团在今天晋州市小樵镇进行了改编。这支部队脱离了国民党战斗序列,成为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经过整编后的部队,由吕正操的三个得力干将赵承金、沙克、于权伸三人担任三个总队的队长(这三人在1955年都是少将军衔)。


之后,冀中地区的部队越来越多,于权伸也率领部队开赴今天保定地区作战。


60块大洋“换回”两个革命战士,这件事就发生在1938年的保定

抗战时期的吕正操


1938年1月,当时已经是冀中八路军2团团长的于权伸率领部队驻扎到了保定清苑的王盘村。他的团部也设在了村中的老字号粮店“中和号”的后院。大家知道,当时的八路军部队很多都要自筹给养,于权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申请向粮店的冯掌柜借粮,并打下欠条,许诺等部队宽裕后再还钱。


冯掌柜看这支部队军纪好、军容整齐,就答应了于团长的这番请求。但是本地的村民也为冯掌柜捏了把汗,因为当时河北地界上见识过很多部队,有不少都只开出了空头许诺,很多都是有借不还的队伍。


60块大洋“换回”两个革命战士,这件事就发生在1938年的保定


一个月后,这支部队在保定袭击了敌人的运送物资的车辆。不久后,于团长让军需科长带着一个班的士兵前往王盘村,拿来了60块大洋,还给了冯掌柜。


见多识广的冯掌柜对此大为感动。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很多军队都是兵痞作为,白吃白拿的现象很普遍。这件小事,让冯掌柜认识到,八路军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队伍。


60块大洋“换回”两个革命战士,这件事就发生在1938年的保定


很快,思想开通的冯掌柜让自己新婚不久的长子冯树欣加入八路军,成了八路军第17团的文书。而他的三儿子冯树荣(建国后担任过盐山县县长等职务)也在这年加入了地下党组织,成了一位革命工作者。


这件小事,体现了人民军队的严明军纪,也体现了八路军实实在在维护人民大众利益的特性。于团长只是执行人民军队的纪律,按规定归还粮食资金,没想到却换来了粮店老板的真心和两位革命干部。


60块大洋“换回”两个革命战士,这件事就发生在1938年的保定


而在当年那个年代,这类军民鱼水情的例子又何止这一个呢?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60块大洋“换回”两个革命战士,这件事就发生在1938年的保定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