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对电影业的影响有多深远?

乐圣杰


个人认为有三个可能的影响:

1,已经有专业电影业人士分析了这次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市场的票房影响。中国大约已经影响了100-120亿人民币的收入,全球范围看这次疫情也造成了很多国家的电影院收入下降。2020年中国的票房或许会重新回到了2019年前的收入水平。(短期1年)

2,将会加速电影发行方重新看待和思考线上内容的发送方式。案例是-《囧妈》6亿元自救方案。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电影发行方会考虑用线上数字发送的方式,讲内容送达到观众手中。(中期2-3年)

3,线上内容播放平台爱奇艺,优酷,电视猫等也会加速实现“内容的奈飞模式” -就是出产自我主导的精品影视内容。奈飞精品内容已经成为PK院线的有力武器。虽然还没有真正撼动院线在收入方面的地位。但是全球5千万的注册付费用户,不受任何疫情的影响,这可能是数字内容的未来(中长期:3-5年或者更长)

4,疫情促进内容生产方和平台方双方的结合(中长期3-5年)





捡便宜能人


我从两个角度来讲吧,一个是从我自身角度来讲,我是一个资深影迷;另外一个角度是从我朋友的角度来讲,她是某个万达影院的总经理。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次疫情对我的影响有两点:

1、我会减少今年看电影的次数,去年我一共看了52场电影,几乎是每周一场,这是单身的我 重要消遣放松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疫情,今年的收入会大大减少,实际上已经负债二十多万了(我是旅游行业的),再加上今年要把更多精力放到转型上,所以无论从资金上俩说还是从精力上来说,今年都会减少去电影院的次数。今年预计只看10场电影左右。


2、今年如果很多电影和囧妈一样都由影院搬到线上,那么对影院来说是个打击,但是对电影制作方来说没有什么损失,可能还会降低宣发费用。囧妈的开头目前来看对整个电影行业的冲击并不大,但是长远来看,这是趋势所在,未来我个人预测可能会朝小屏方向发展,如果在电影院的一场电影费用在50左右,线上观影的费用是10-20,我会选择线上,当然要配置上很好的VR眼镜和全屏手机,或者家里买个超清投影仪加boss音响。


从我朋友的角度讲,这次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有两点:

1、电影院和制作方收入减少不必说,从股市就能看得出来,除了欢喜传媒。同时也会加速行业洗牌,一些创作能力强,现金流充足的制作方会留下来,其它的可能要考虑转型或者是被收购的命运。


2、对于演员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优秀的演员是属于高净值人群,但是此次疫情会让更多演员考虑寻找除演电影被动接广告外的其它收入渠道。


3、过年期间准备上映的电影会延期上映,导致前期的宣发费用损失严重,疫情结束再上映可能还要再拿出一部分预算,增加了成本。正在拍摄当中的电影会延期拍摄和上映,剧组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上升。


哒哒牛仔


今年的情人节档比较特殊,由于离春节档较远,受大盘影响小,大批电影扎堆,有12部电影计划情人节当天上映,包括一些引进电影,但目前看,这个充满希望的情人节档要泡汤了。

春节档和情人节档接连全军覆没,让本来已经有回暖迹象的影视行业再度雪上加霜。2018年春节档全国观影人次超过1.4亿,票房收入57.71亿元,以仅占全年1.9%的天数贡献了9.5%的票房;2019年影视寒冬,春节档仅录得59亿元票房,同比增长2.2%,但档期票房占全年总票房的比重仍保持在9.2%的高位。今年春节档,行业基本颗粒无收,损失预计在60-70亿元。

推迟的影片还有上映的机会,行业的停滞则造成了更大的冲击。1月31日,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影视制作公司、剧组和演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止影视剧拍摄工作,据业内人士估计,停工可能会一直持续到5月,造成的损失无法估算。

行业内各环节的不同公司,会在疫情之下走向不同的结局:一些头部公司尚有余粮,更多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中小公司,可能就此倒下,也有公司会开辟新路,一些新的模式在酝酿之中,危机和机遇并存,疫情对影视行业的影响将十分深远。

而在当前,活下来成了许多影视公司唯一的目标。

消失的电影春天

就在半个多月前,“史上最强春节档”的说法还广泛存在于行业媒体的稿件中,不止媒体乐观,2020开年之势曾让众多影视公司看到了春天的曙光。万德数据显示,自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10日,26家影视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超10%,龙头公司如慈文传媒、华策影视、万达电影等涨幅高达30%以上。

投研机构也给予了充分的信心,多家券商的研报显示,影视行业即将触底反弹,一方面政策对影视行业的管制稍有放松,尤其在资本层面,停滞的融资并购逐渐放开;另一方面,行业自身也经历了长期的挤泡沫过程,消化了绝大部分风险,行业结构得到优化,逐渐回归以内容价值为衡量标准的竞争轨道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春天已经遥遥在望。

暖春有着明确的迹象,接连到来的贺岁档、春节档、情人节档,会集中释放观影需求,对影视制作公司和院线公司是重大利好,但始料未及,疫情让“史上最强春节档”瞬间化为泡影。

1月23日,《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姜子牙》等七部春节档主要影片集体撤档,近期情人节档影片也陆续撤档。各地在重大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持续期内,影院闭门谢客,部分影片只能寻求线上渠道播放。

除夕当天,《囧妈》出品方欢喜传媒宣布以6.3亿元的价码与字节跳动达成合作,《囧妈》在字节跳动旗下App免费播出,引起了院线的集体抵制。但情急之下,更多的影片选择线上播映,原定于2月7日上映的陈乔恩、吴磊新片《源·彩虹》,选择在移动电影院付费点播;原定于2月14日上映的甄子丹新片《肥龙过江》,选择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付费播出。

“站在制作方的角度我也能理解想要挽回损失的心情,但这种时候行业应该想办法共克时艰,而不是变成一场大逃杀,你可能幸运活下来了,但其实别人都死了你也活不好。”某院线城市经理肖阳就此评论道。

但比起线上播映可能造成的长远影响,摆在所有影院和院线公司面前的是这几个月的生存问题。在肖阳看来,《囧妈》只具有象征意义,请全国观众免费看电影是一场作秀,以后即便有线上首映,观众也是要付费的,影院和院线的基础和独特竞争力很难被瓦解。但疫情不同,停摆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对影院来说是绝对致命的。

“从分账看,即使《囧妈》大热,对影院和院线也就十几亿的损失,何况事实已经证明其不值这个价钱,但目前看,几十部电影受波及,影院和院线在今年一季度的损失估计会达到70-80亿,占全年票房分账的四分之一甚至更高。”肖阳说。

全国影院集体停摆是非典期间也没出现过的情况,这完全切断了影院的收入来源。停业之后,场地租金、人员成本和其他支出却难以减少,除非像万达、横店这样的影视综合集团能从其他业务输血,绝大部分影院都难以为继。

在疫情到来之前,由于接触不到核心的上游资源,同时受到更多的限制,放映端的生存状况已经是整个电影行业的垫底水平,单银幕票房产出连年持续降低,50%以上的影城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整个上半年就指望着春节、元宵、情人节档期的收入。

“没办法,这就像地震被埋在房底下一样,靠自己出不来,只能熬,然后等救援,熬不住,等不到,都是个死。所以我们现在希望主管部门能施以援手,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肖阳说。

他提出,行业协会应向全国场地出租方呼吁减免房租,影城是商场的重要生态组成,要予以支持;其次希望电影局减免或返还专项资金,建立公平透明的免还条例;最后不管疫情持续多久,这场毁灭性打击都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希望主管部门能出台长期扶持政策,建立专项补贴,让电影行业终端得到喘息恢复的时间。

影院和院线之外,发行方也不好过。从事电影宣发的张文告诉燃财经,春节档的撤档十分突然,也是由于疫情形势急转,前期并没有足够的预警,春节前几天的宣发工作照常进行,费用都打了水漂。“电影拍好了以后还能上,但发行方已经和制作方签了协议,甚至是保底协议,等再上映的时候,为了票房保证,这些钱还得再花一遍。”

张文表示,几部春节档影片的宣发费用预计都在上亿元,前期宣传打水漂后,损失了一半左右的费用,发行公司吃了哑巴亏,宣传公司也少挣不少。而更明显的影响是,未来空档期内,宣发公司的订单会大幅下降,部分公司甚至无活可干,只能去抢更远档期影片的宣发工作。

“宣发公司需要调整工作安排,把不受疫情影响的前期工作提前安排好,比如确定未来项目的营销策略,或提前制作五一、暑期、中秋国庆档的电影物料,目前很多影视项目还没有确定宣发,可以预想到竞标的激烈,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考验公司的渠道和创新能力。”张文说。

而对于制作公司和出品方来说,虽然撤档的影片在未来还会择期上映,但同时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票房好坏难以预料,大概率是不如按期上映的。除此之外,制作方还面临着更大的问题。

摄像机停转之后

电影终端承压的同时,上游也传来不好的消息。因为疫情形势严峻,主管部门要求各影视制作公司、剧组和演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止影视剧拍摄工作,而这是整个影视行业中最核心的环节,会波及到最广泛的从业者。

“我们原计划是要在3-4月份开机一个新项目,现在只能暂停筹备了。”国内一家大型剧类制作公司的创作总监宁凯对燃财经表示。宁凯所在的制作公司一年可以开机3-4个项目,平均制作周期为80-120天,但现在来看,基本要等到5月份才能开机,延期后产生了很多额外的成本。

由于是处在剧本前期筹备阶段,服装、化妆、道具、美术的部分要先暂停,导演和编剧的工作则不受影响。宁凯表示,这些部分都不会有太多的新增成本,主要还是房租和车费,很多工人过年回家了,现在回不来,车费打了水漂,另外筹备办公室的房租也是免不了的支出。

“我们受到的影响其实有限,人工成本、房租成本这些所有行业都会有些损失,也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已经开机的剧组,疫情当前,肯定要停工放假,人员工资、场地费、食宿费,都会产生空耗,这些都是比较大头的部分。”

目前,影视项目成本结构中,剧组劳务、设备租赁等大约占到10%左右。宁凯认为,如果是成本控制比较好的公司,疫情影响下造成的损失最多也是这个比例,好一点能控制在5%以内,但对于大型制作公司来说还能承担,对于中小公司则是一笔庞大的费用。

1月31日,横店影视城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将减免剧组在停拍期间的摄影棚及酒店费用,并将给予群演每人每月300元的租房补贴和200元的生活补贴。疫情期间,影视基地大多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可以减少剧组的部分压力。

好的一点是,制作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演员片酬和幕后主创片酬,可能稍有一点增加,但这一部分不会损失掉;腰部和新人演员在去年影视寒冬后的议价能力不高,有戏拍就已经算是好的情况了;而头部演员、导演更在意社会影响力,疫情当前,一旦被爆出要求剧组支付额外的片酬,舆论影响上会非常不利。

因此,整体计算下来,一个影视项目因停拍造成的成本损失大约在总成本的15%~20%。但如果疫情持续时间延长,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就会大幅上涨,对制作公司的现金储备、持续造血能力构成极大挑战。大公司还可以拼储备,一些库存剧可以应急,但如果只是靠一部剧上线之后的分成来周转的小公司,就会有项目资金链断裂导致公司倒闭的风险。

如果是电影类的制作公司,投资方可能会考虑到电影制作、播映风险而在制作阶段撤资,因此项目方要稳住军心,把能控制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对电视剧制作公司来说,这方面的风险则相对较小一点,因为电视剧进入拍摄周期后,如果盘子比较好,收益率会很稳定,也会很高。另外不管是投资方还是制作方,都会期待疫情过去后的逆反周期,报复性观影带来的集中收益,所以大家都会选择扛过去。

“这时候一方面是把能做的工作都提前做好,比如立项、拍摄许可证、剧本筹备这些。另外就是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大公司现金流如果没压力可以正常运作,小公司如果现金流有压力,就要合理压缩人力成本,请员工和公司一起共渡难关。”宁凯表示。

可以预见到,导演、演员,剧组劳务、服化道、置景、特效,在影视制作中各个环节上的普通人,都会因停拍承担时间或收入上的损失,这样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但比起餐饮、旅游等行业,压力相对会小一些。

宁凯觉得,如果到了5月还不能开机,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在这段缓冲时间里,大小公司都要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目前来说,小公司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停工观望,也不要冒昧去尝试开拓新业务,“小公司的管理成本不高,索性就停下来。”

危机中的机会

暂时停止的影视剧拍摄和线下观影,会对整个影视行业的生态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有的是短期的、表面的,但也有些长期、潜在的影响。

从税收风暴开始,再到艺人限酬、平台采购限价,资金端和市场端的双重挤压,曾让大批影视制作公司倒闭,影视剧立项、备案数量大幅下降,开机率也不比往年,整个行业进入漫长的挤泡沫、去库存阶段,资方无钱可赚,明星无戏可拍,作品朝精品化方向发展。

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大量从寒冬中靠着一两部剧艰难存活下来的小公司,可能被拍摄停摆彻底拖垮。一方面去库存虽然还在持续,但剩下还没有播放的大部分质量不过关,或者被压时间太久,已经很难再找到买家,市场需要新的优质项目补充上来;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已经感觉到了触底反弹,正要憋着劲过完年马上开机,但是被生生叫停,对于主创团队来说很打击积极性,有可能会一蹶不振;而在不确定性之下,不管是项目还是人员,都会选择那些抗风险能力强的公司,这会让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在全国电影观众都不能出门的情况下,相对于影院陷入绝境,在线视频平台和电视台受到的冲击较小,甚至迎来了一些利好。视频平台和卫视本身就会有一些作品储备,这时候甚至可以顺应形势,将一些重点项目提前排播,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关键看能不能拿出足够吸引人的内容,去和短视频、游戏等其他行业竞争用户的娱乐时间。

卫视有一点限制在于,他们不单要考虑经济效益,很多时候也承担着宣传功用,在疫情持续期内,内容的排播会更倾向于社会效益,如医疗剧的播映,此外黄金时段的利用也可能让位于更重要的宣传内容。

上述几位从业者均表示,比起税收风暴、限薪限价,此次疫情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有限,只要在政策上保护好最前端的影院,避免影院大量倒闭,就能把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毕竟影视行业已经触底了,再惨也惨不到哪儿去。

危机之中也孕育着新的机会。《囧妈》在线上首映和其他几部影片的在线点映,让互联网长视频平台有了一次探索与电影出品方和发行方合作模式的新机会。对于电影出品和发行方来说,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也对探索线上播映效果有了一些借鉴,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形式。

同时,一直被忽略的网络大电影在这次疫情中大放异彩,今年春节档,网络大电影上线25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各平台对影片进行有计划、成规模、有策略地布局上线,匹配与节日气氛相融的排播方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长期以来,网络电影一碰到节假日档期就基本全军覆没,难以和院线电影争锋,这次的疫情让更多用户熟悉了互联网平台看电影的模式,也能促进网络大电影类型的丰富化和制作水平的提升。

这次疫情也警醒了长期以来业务单一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此前芒果超媒在传统的剧集和综艺制作之外,也开始试水网红经济,与MCN机构合作,为KOL搭建短视频平台,构建有网红参与的全新营销体系。相信这次疫情过后,会有更多的传统影视公司关注到互联网泛影视新业态,如直播、短视频平台短剧、内容IP线下化等。

当下,全行业应该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相信疫情过后,影视行业能够迎来真正的春天。



Eason194329863


随着全球各地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其对影视娱乐业的影响也蔓延至欧美、日韩地区(点击回顾: 日韩文娱企业现“停工潮”,你的爱豆“余额”已不足 ),票房总量下滑、不少电影被迫撤档或推迟在疫情出现地区的首映礼,而正在进行中的电影也被迫中止了拍摄。

此前根据《好莱坞报道》分析师做出的预测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票房损失约为10亿美元(70亿元人民币),而随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除了直接的票房损失,必然还将对电影制作、发行等各个环节产生巨大影响。疫情期间,全球影视娱乐业市场的损失也将远远高于这一数字。

好莱坞市场:影片停拍、首映推迟、制片公司股价下跌

尽管疫情在中国的情况已经得到控制,但境外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而疫情的扩散也相应地对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全球电影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从2月开始,包括《1917》《婚姻故事》《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在内的多部好莱坞电影都已陆续宣布撤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票仓,疫情在令中国电影行业陷入停摆的同时,也对好莱坞电影产生了不小的打击。出于对中国市场的考量,后续或将有更多好莱坞大片推迟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上映时间。

3月6日消息,原定于4月陆续在全球上映的《007:无暇赴死》因为疫情原因改档,成为了第一部在北美推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不少观众也在关注接下来是否陆续会有好莱坞大片改档,《花木兰》便是其中的焦点。3月5日晚间,小编获悉,原定于3月27日的北美上映时间不会改变,但中国内地上映时间将会延后。

在此之前,《花木兰》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档期也有调整,在韩国原定于3月上映,现在已经推迟,新档期未定;在日本原定于4月17日上映,目前推迟到了5月22日。在中国台湾,《花木兰》原定于3月26日上映,目前也已经正式宣布延后档期上映,新的档期将根据疫情发展状况决定。

《花木兰》是截至目前迪士尼投入成本最高的真人电影之一,考虑到中国观众的口味,本片更邀来了刘亦菲、巩俐、李连杰等华语明星坐镇主演,可以说是对中国观众“最友好”的一部迪士尼影片。此前,美国金融预测机构JPMorgan Chase预测《花木兰》全球票房有望突破10亿美元,而外界猜测为了能够顺利在中国同步上映并达到这一高票房预期,迪士尼很有可能推迟本片的全球上映时间。

除了影片的撤档、首映礼的推迟,好莱坞的电影拍摄也因疫情而受到冲击。由派拉蒙影业制作、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7》本计划在意大利威尼斯进行为期三周的拍摄,但因为意大利疫情的扩散而不得不停拍。

为了应对疫情可能会对影视业产生的冲击,近日,包括派拉蒙、环球在内的不少好莱坞电影公司,已经开始组建战略团队,针对疫情采取措施,同时制片厂也在评估是否要对后续待上映影片档期做出相应的调整。疫情的蔓延还对好莱坞实景娱乐造成重创,从1月底开始,迪士尼已经关闭了包括上海、香港、东京等地的主题公园,外界预估此举或将使迪士尼本季度的收入减少约1.75亿美元。

这样的景象在资本市场上也有所反映,多家好莱坞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例如,迪士尼股价一周跌幅就超过15%,IMAX在美股三周累计下跌13%。

韩国:观影人次创16年新低、“BTS”演唱会取消

因疫情影响,刚刚重新书写了奥斯卡历史的韩国娱乐产业被迫进入“休眠期”,从电影、电视剧到偶像演唱会、综艺,“韩流”全面停歇。

据韩媒报道,自新冠肺炎在韩国大邱大规模暴发之后,2月韩国电影的观影人次下降至734万,创下近16年新低,韩国部分地区影院开始关闭。韩国此前2月25日预计举行的第56届韩国大钟奖电影节宣布延迟,原本预计2—3月上映的黑白版《寄生虫》《狩猎的时间》《Call》等电影陆续宣布延期。

还有一批原定于3月开拍的新片宣布延迟拍摄,如导演崔东勋的新作,原计划3月中旬开机,目前已经宣布开工延迟;玄彬主演的新片《交涉》,原计划3月末在约旦进行拍摄,由于韩国被约旦指定为禁止入境国家,剧组拍摄也不得不暂停。

进口影片市场上,预计3月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皮克斯最新动画电影《1/2的魔法》等均推迟上映。

数据显示,上周末韩国电影票房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0%,韩国本土票房冠军是环球影业出品的进口恐怖片《隐身人》,但票房成绩也并不乐观。

更值得注意的是,韩国院线已经开始停止营业。据了解,目前韩国CGV、乐天影院、Megabox等影院采取了“节能模式”,位于疫情严重地区的影院进行关闭,其他地区影院减少电影放映场次。

同时,韩国电视剧行业里部分剧组取消发布会等线下活动,剧集播出延迟。现在在国内热播的韩剧《梨泰院class》,原本计划的线下酒吧快闪活动取消;另一个热播部《天气好的话,我会去找你》剧组,因疫情宣布延迟播放一周;而金泰熙主演的新剧《你好再见,妈妈》,因剧组内出现疑似病例一度陷入停工窘境。

综艺市场上《柳熙烈的写生簿》《请给一顿饭Show》《穷游》《明天是Mr Trot》等韩综,均采取无观众录制或取消拍摄。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韩国偶像产业,“韩流”不得不停止活动。从2月初开始,WINNER、宇宙少女、TWICE、防弹少年团等偶像团体宣布演唱会取消或回归延迟。

日前,防弹少年团(BTS)最新专辑《MAP OF THE SOUL:7》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销售热潮,据尼尔森音乐透露,截至2月27日,该专辑首周在美国共售出42万2千张,实物专辑销售量就占了34万7000张,是今年发行的专辑中首周销量最多的。

疫情之下,防弹少年团原定于4月上中旬的两场演唱会宣布取消,而这两场演唱会如期举行的话,到场观众将达到20万。

SM、JYP、YG等娱乐公司股价出现波动,2月28日由于大邱地区疫情暴发,三家娱乐公司股价平均下跌5%左右。

日本:全球最大动漫主题展会取消、新番延期

近日,包括东宝、松竹等在内的院线对外发布公告,表示将在影院放置消毒洗手液,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工作,并提醒观众做好防护。疫情还对院线的排片产生了影响,由毕赣执导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原计划2月28日在日本上映2D和3D两个版本,而考虑到3D眼镜作为公共物品的隐患,不少免费提供3D眼镜的影院都宣布将取消3D版本的放映。

3月2日据日媒报道,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感染扩散,从3月2日起至春假结束,日本全国中小学校采取临时停课措施,而《少年jump》《月刊collocoro comic》等漫画杂志,通过网页和官方客户端开始提供免费阅读服务。显然,作为ACGN产业大国,日本漫画行业有意为国内低幼群体宅家的娱乐需求提供解决途径。

而在这之前,疫情已经对日本ACGN产业造成了负面影响。2月27日,日本AnimeJapan(东京国际动漫展)官方宣布,为了响应日本政府的号召和保护参与者的安全,决定取消AnimeJapan 2020,主办方将自3月6日起办理全面退票业务,而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动画主题创意展览会之一。

对于日本动画产业而言,Anime Japan2020取消是一个损失。

2019年Anime Japan共展出四天,观众人数达到14.65万,摊位数创下历史新高,超过1000个,参展商则包括日本东映、Aniplex、角川、万代、华纳兄弟、环球影业、Netflix等163家公司。当时漫画《齐木楠雄的灾难》将由Netflix改编成新系列原创动画的消息也是在Anime Japan上公布的。

2020年ACGN圈层对Anime Japan更加期待,此前官方公布Anime Japan2020主题确定为“和”,并公布了主艺图,王吉尔伽美什、阿童木、小丸子等人气角色穿着和服登场。

Anime Japan2020的取消意味着疫情下日本ACGN产业的被动减速,短时间内海外大批动画企划没有了宣发场地,新番宣传、周边贩卖等活动也没有公开落地机会。

同时,原本预计3月6日在日本公映的《哆啦A梦》系列第40部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新恐龙》宣布取消放映,这是日本第一部受新冠肺炎影响撤档的影片。

近几年中日动画产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动画公司参与日本番剧制作、日本动画制作团队承包国内动画制作的案例都不算少数。

2月中旬,《恋爱小行星》《A3!》《某科学的超电磁炮T》《无限系统树》等日本番剧宣布延期播出或是改档,这是由于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内动画公司被迫停工,部分由国内公司参与制作的日本番剧制作人手不足的原因。

近日4月番《魔王学院的不适合者》《月歌》第二季宣布延期至7月,虽然大部分新番还未正式公布延期消息,但是漫迷们隐隐感觉一切都不太稳定。

欧洲市场:近半数影院关门,多家电影公司撤出柏林电影节

除了好莱坞和日韩市场,此次疫情对欧洲电影市场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欧洲国家,意大利官方在近日宣布将取消包括皮埃蒙特、伦巴第、威尼托等北部五大地区的所有公共活动,并关闭所有电影院、博物馆等,而这一规定也将持续至3月底,后续是否将延长则视疫情发展状况而定。考虑到意大利主要的票房来源均集中在北部地区,因此这一举措也对当地院线收入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而根据意大利全国电影院零售商协会(ANEC)的数据,为应对此次疫情,意大利已关闭了850家电影院,这一数字占该国电影院总数的45%。针对院线关门等一系列措施可能会对电影行业产生的影响,意大利ANICA(发行和制片协会)发言人表示,“电影业正在与政府合作,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上述规定的实行,也将有助于意大利电影行业尽快摆脱这一危急局势。”

近日落幕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也受到了此次新冠肺炎的冲击。作为与戛纳、威尼斯齐名的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柏林电影节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公司参与,而以往柏林电影节的电影市场上,也不乏中国买家的身影。但在今年,随着电影节在2月20日正式开幕,不少记者发现电影市场上却鲜有中国买家的身影。据柏林官方证实,今年共有118家来自中国的电影公司或个人退出了电影市场。由于无法顺利获得签证,大部分中国买家不得不取消此次电影节计划。

不过,一方面是不少中国买家无法实地参与电影市场的交易,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资深的中国买家通过线上交易的方式参与到电影市场中。“电影节上的大部分卖家,都非常乐意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方式,在线上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片单,”来自北京英福通娱乐有限公司的CEO林密表示,“对于我们这些中国买家来说,线上交易并不困难。”在柏林电影节期间,林密一直都是在自己北京的家中完成电影市场的交易买卖。

曾发行过《小偷家族》《何以为家》等电影节作品的路画影视,是少数几个出现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的中国买家之一。路画影视的负责人蔡公明表示,“考虑到疫情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后续影响,在本届柏林电影市场上,路画影视只考虑那些尚处于制作前期的作品。”蔡公明和路画影视的策略也是本届柏林电影节上大多数中国买家的策略,选择处于项目前期的作品,意味着这些电影将在中国电影市场恢复正常后才会面世,由此也减少了购买完电影后无法上映的风险。

结语

无论是直接的票房损失或是影院关门、演唱会取消等,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影视娱乐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没有人知道面对这场灾难该如何处理已经造成的损失;但我们要相信疫情终究会过去,所有被延期和取消的惊喜都能被恢复和重来。


娱乐木有圈


伴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多国的电影市场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场暴风雪席卷的不止有中国影坛。

受疫情影响萧条的电影院

  2020年伊始,受到疫情的影响,全国电影院关停、多部影片宣布撤档、出于筹备期的剧组停工……中国电影市场在鼠年一开年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伴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多国的电影市场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场暴风雪席卷的不止有中国影坛。

《碟中谍6》海报

  意大利关停百家电影院 《碟中谍7》停拍

  截止至2月27日,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达到229例(7例死亡),确诊数居全球第四,仅次于中、日、韩,成欧洲第一灾区。意大利已宣布伦巴第和威尼托两个重大疫情区的11座中小型城市“封城”,米兰市的所有学校从本周一开始停课。意大利电影、视听和多媒体工业协会主席弗朗西斯科·鲁特里呼吁继续采取预防措施,表示目前电影业正在与政府合作遏制和预防疫情,在对电影院施加限制措施的地区,放映商和发行商正在实时调整。上周末,意大利影院票房收入下跌了4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30%。根据意大利全国电影院零售商协会(ANEC)的估计,为应对此次疫情,意大利已关闭了850家电影院和1830块银幕,分别占该国电影院总数的45%和48%。同时原定于下周末发行的几部影片已经被推迟,包括乔治·奥迪里蒂导演的柏林电影节热门影片《我想藏起来》,卡洛·维尔多内导演的喜剧片《你只活一次》,巴特·弗伦德里希导演的《婚礼之后》,日本动画《鲁邦三世》和圭多·凯撒导演的本地喜剧片《我改变一切》。

  同样,在意大利进行取景拍摄的电影也不得不暂停。派拉蒙《碟中谍7》在威尼斯进行的为期三周的拍摄也已因疫情停拍,该片原本希望在威尼斯狂欢节的背景下拍摄汤姆·克鲁斯的戏份,而现在据当地媒体报道称,克鲁斯等主创仍被困在酒店中。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公开活动取消的时间持续到3月1日,此后《碟中谍》剧组何时复工尚不清楚。

《1/2的魔法》与《call》

 新电影推迟上映 日韩电影产业进入疫情警备

  与中国临近的日本和韩国的疫情也愈发严重。韩国1月20日发现首例确诊病例,2月19日后突然暴增,2月23日,韩国政府将新冠疫情预警级别上调至最高级别“严重”。截至2月26日下午4时,韩国当日新增284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确诊病例,累计确诊1261例,死亡病例增至12例。仅仅一周,韩国就成了中国之外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国。

  作为韩国支柱产业的文娱产业受到疫情的影响空前严重,电影市场的损失难以估量。其原定于2月25日举办的第56届韩国大钟奖电影节已确定延期举行;CJ娱乐推迟了原定于2月26日在韩国公映的“黑白版”《寄生虫》;原定3月初在韩上映、由朴信惠和全钟瑞主演的电影《Call》撤档;迪士尼也将皮克斯新片《1/2的魔法》在韩国的公映日期推迟至4月。据韩媒报道,由柳俊烈[微博]、金宇彬[微博]、苏志燮[微博]等人出演,崔东勋(《暗杀》)导演的新作,原定于3月中旬开始拍摄,也已决定变更拍摄日程。同时由玄彬与黄政民联合主演,于上周刚传出将在月末前往约旦进行海外拍摄的影片《交涉》,也因约旦政府的禁止入境通知而暂停拍摄进度,无法按照原计划开工。

  根据日媒报道,日本的部分电影院也开始应对新冠病毒疫情了,虽然只是刚迈出一小步。东宝、松竹等院线发布公告,表示将在影院放置消毒洗手液,工作人员将佩戴口罩工作。同时,也提醒到场观众,如身体感到不适还请告知工作人员。同时,由毕赣执导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原计划2月28日在日本上映2D和3D两个版本。而现在,原计划放映3D版的影院和那些向观众提供3D眼镜的影院,出于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考量,减少感染风险,也将改为放映该片的2D版。

《刺猬索尼克》

  多部好莱坞大片宣布撤档 仍会优先采取院线上映形式

  国内所有电影院的关停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国产片不能按期上映,多部已官宣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也不得不撤档。

  由游戏改编真人电影《刺猬索尼克》近日宣布中国内地撤档,该片此前定于2月28日内地上映,如今宣布因疫情撤档,“音速小子只是暂时放慢脚步”,称未来会在适当时候上映。原定2月21日中国内地上映的由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多力特的奇幻冒险》也宣布改档,具体档期将择日公布。该片改编自著名儿童故事“怪医杜立德”,斯蒂芬·加汉执导并编剧,唐尼饰演能跟动物说话的医生,荷兰弟配音狗狗Jip,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迈克尔·辛、玛丽昂·歌迪亚、拉尔夫·费因斯等也出演或献声。刚获今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的电影《小妇人》也于上个星期正式宣布中国内地撤档,此前该片内地定档2月14日,如今宣布无法按该档期上,会择日上映,新档期还未确定。该片改编自同名名著,讲述马奇家四姐妹少女长成的人生故事,由格蕾塔·葛韦格(《伯德小姐》)执导,西尔莎·罗南、艾玛·沃森、梅丽尔·斯特里普、佛罗伦斯·珀、提莫西·查拉梅、伊莱扎·斯坎伦、劳拉·邓恩等出演。因疫情未结束,目前许多新片的上映情况还不明朗,但《小妇人》片方索尼已声明未来会在内地院线上映,并早于视频网站上线。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视觉效果、音响效果等的《1917》以及最佳改编剧本《乔乔的异想世界》也表示不会取消院线上映。此外,威尔·史密斯《绝地战警3》斯嘉丽·约翰逊《婚姻故事》等电影虽已被内地引进,但何时能上映确定档期也是未知数。

《花木兰》预告海报

  同时,将于3月27日登陆北美市场的备受关注的《花木兰》、3月20日在北美上映的派拉蒙惊悚片《寂静之地2》、北美定档3月13日的《喋血战士》,英国定档3月27日的索尼真人CG动画片《比得兔2:逃跑计划》,北美定档5月1日由斯嘉丽·约翰逊等人主演的《黑寡妇》,以及北美定档5月22日的《速度与激情9》等影片,或都将受疫情影响,而无法同步引进。

  此前1月底,根据外媒的报道,据疫情对中国电影行业的影响,2020年全球票房或损失超过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0亿元)。如今疫情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大,电影市场所受的打击和损失更是无可估量。


小邓视频剪辑


中国电影票房从1月24日至2月23日仅收420万美元,比2019年同期的17.6亿美元大幅减少。

2月16日,两名工人在北京一家几乎空荡荡的购物中心的迪斯尼“花木兰”促销台上戴着口罩。

当地时间3月2日,据外国媒体报道,由于新冠肺炎的爆发,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不得不避开包括电影院在内的公共场所,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时间。

中国的电影院已经关闭了数周,病毒已经开始影响韩国、意大利及日本。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票房收入的下滑以及制作进度受影响,新冠肺炎已经造成了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若是更多国家的电影市场无法守住阵脚,这个数字将变得更高。

外国媒体报道还表示,中国绝大多数影院在此次疫情中保持停业状态,使得好莱坞和本土电影公司的收入大幅下滑。中国电影票房从1月24日至2月23日仅收420万美元,比2019年同期的17.6亿美元大幅减少。分析认为截至二月底,中国的损失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以上。在未来数周甚至数月时间里,电影院预计不会明显地得到恢复。


奇趣的实验室


题主这个问题,分时段来看,可能就能比较清晰。疫情对电影业的影响,个人来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20年春节档,这个阶段,肯定是电影业的低谷,影院院线收入几乎归零,各种春节档的影片也是损失惨重。这个阶段,影响显而易见,单从经济收入的角度,就能一目了然。

疫情基本结束,影院开始复工的三个月到半年内。这个阶段,虽然从疫情的控制角度上看,去影院看电影应该已经是低风险行为,但是,对于全民参与过的疫情,大家心里或多或少还是会心有余悸的吧?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必定是不太会冒这种风险的吧?这个阶段,电影业也要经历一个低潮期,才能恢复正常。最重要的,疫苗的问世至关重要,早一天研制出疫苗,早一天恢复!

然后就是影院的回暖和恢复阶段。疫情在这个时期,已经影响不大了,大家都继续回到影院看电影。这个时期的到来,才能是电影业走出低潮,回暖和恢复火爆的情况。负面影响已经消除殆尽,疫情影响剩下的余波,也只剩下疫情为电影业带来的无尽的题材。不管是纪录片还是灾难片,也只是电影业记录这段灰暗历史的见证了。

电影,作为现代社会人们重要的悠闲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疫情过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是大家的共同需要。也许,明天,我们就能接到通知,可以去影院看电影了吧!


透明4609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业的影响和冲击可能比预想的要大。从目前情况来看,疫后影视业也还会有一个恢复期。”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饶曙光说,疫情对整个电影行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影院的压力最大,制片公司、宣发公司等也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压力。

近年来,电影业增速已经放缓,这次的疫情被保利影业总经理张信生形容为“迎头一击”,造成电影上下游生产经营暂时停滞,内容难以变现,人才被动流失。

2019年春节档票房约70亿元人民币,2020年春节档停摆至今,电影市场的损失由此可见一斑。

电视方面,所有剧组暂停拍摄,网综、网剧等的生产也受到影响。专家认为,2020年的影视剧产量将有所减少。


追剧剪影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疫情对电影业肯定有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要看看最大的影响是什么1.疫情对电影的制作影响有,但是不大,随着现在复工进程的加快,电影制作产业也在有序的推进,所以影响不大,我感觉到今年年中可以完全恢复

2.我觉得对电影影响最大的是院线,你们看看,由于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几乎所有的电影院几乎全部关闭,这对电影业的影响是致命的,所以纯春节有一部电影就囧妈在头条上映,这也从侧面反应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电影呈现给人们的方式也变化,我们可以把眼光放的长远,以后电影的上映不一定非要在电影院,线上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

3.对于电影题材的影响,你们有没有发现中国没有经典的灾难性题材科幻片,我觉得这次疫情也会给我们优秀的中国导演带来更多想法,前几年的电影主要走搞笑风,要不就是古装,爱情,我觉得此次疫情之后灾难性题材科幻片将会进入中国导演的考虑范围。

总之这次疫情对中国电影业发展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我们也要积极改变我们思维,创新我们方式以适应这些不可预知的变化


笑王影视


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每年的春节档是盈利的好时机,而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影院被迫关门,《唐人街探案3》、《囧妈》、《姜子牙》等春节档大片纷纷撤档,给片方和影院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虽然从2月10日起,部分影院已经开始陆续营业,但由于其聚集性,观众们也是纷纷被劝退,无法达到正常的客流量。

这波疫情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电影行业是一个闭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片撤档、影院歇业、各影视城、剧组全部停工,几乎所有环节都受到极大的影响,整个电影行业被按下了暂停键,而随之而来的是资金的重大亏损。

电影行业还要沉寂多久?

疫情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疫情结束之后必定会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而其中电影行业的机会巨大,压抑许久的人们急需娱乐活动。相信等一切都回到正轨,电影行业也会逐渐回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