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大多都受“學而優則仕”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觀念影響,總是為了求取功名報效國家,造福人民的深厚情懷,是一個十分典型而特殊的群體。以其自身所特有的文學感性思維和文藝審美情趣,而為文人群體所共有的外在形象與特質,在現實與理想的雙重維度下往往呈現出不甘流俗,傾向於以文學形式展現內心自我感性之世界。出於個體情緒表達的需求,主動創作文學作品,並從文學作品中寄託或者尋求一種個體情感和思想的表達。文學和文藝特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自身的品格形象。文學與文人二者的關係相輔相成。往往從文藝作品中透視、審視就能體現一個文人的品格素養。古往今來,存在著不少隱士,比如陶淵明、林和靖、王維,等等等等。看似有時候潛蹤隱跡,但是在文學領域一直從未停止過創作。所留下的文學作品對於後世的文人都是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賦、詩、詞、畫等文學表現形式客觀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文人品格形象的多重性。文人以其敏感的神經,敏銳的觀察力,對於生活和生命,文人是懷有極大而飽滿的熱情去對待,文人的品格形象的形成和先天的性格及後天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相比較而言,內向型的性格,往往比外向型的性格的人更容易從文學的世界中尋求一種精神和情感的表達及寄託。相當一部分文人苦於沒有伯樂,才華和智慧未得以施展,缺少知音,個人情感和思想無處表達沒人理解,從而順理成章的從文學文藝的世界裡表達個人意願和思想。文人這一群體表現出來的特性,就是在個體情緒積攢達到一定程度上,會憤而成書,或寫歌,或寫詞,詩、畫以此作為一種情緒宣洩。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等等,都足以代表此類現象。就像中國傳統諸多文人畫中的樹木其創作風格都是高聳、清秀、簡潔、瀟‍灑、飄逸。這也是文人用來表達某種情感和思想的一種手法。體現其獨特的氣質,超凡脫俗、高風亮節、為而無爭的境界,應該也是一種高處不勝寒的表達,其實古往今來文人更多的時候應該還是孤與寂,而不是高與傲。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文人樹盆景與中國文人畫如出一轍。其表現形式往往也為高聳、清瘦、簡潔、瀟‍灑、飄逸。典型的造型是高位出枝,以清瘦、簡約為主要特徵,野性不泯,舒捲自如,散發出仙風道骨的韻趣。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從古到今對文人畫,文人樹的孤、傲、清、雅,等等等等,都是由人賦予它的一種精神和文化。文人畫也好,文人樹也罷,其實除了人們所賦予它的精神與文化之外,其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欣賞價值,其線條彎曲自如流暢,枝葉疏朗,清晰自然,就賞其線條就足以令人陶醉,他有著中國書法藝術那種流暢古拙的筆意及韻味。能真正地喜歡上文人樹盆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幾經周折,走過曲折而漫長的盆景之路後,方能夠對其有所領悟。還得要有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要想創作出高品味的文人樹盆景,不僅要掌握過硬的基本功,更要具備敏銳而獨特的藝術眼光及深厚的文化修養。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以上網絡圖片是個人覺得比較好的作品,與大家一起分享

如中國書法,一開始勤修苦練,只是為了想把字寫好,寫端正,一旦楷書寫的出神入化之後,再寫就會覺得枯燥無味,自然就會進入行書、草書,最後會把寫字作為一種藝術來發揮表達。中國繪畫也不例外,一開始學畫畫都是想怎麼把東西畫得像,畫得逼真,一旦畫任何事物,都能夠得心應手,畫的栩栩如生之後,部分文人雅士並會覺得再這樣畫以無法滿足個人所要表達的藝術形式和韻味了,於是並開始用寫意和誇張的手法進行創作,才能創作出一些形非但卻神似的優秀作品。藝術都是相通的,做盆景也不例外,盆景作品要想到達最高境界,也應該不能只是為了寫實,而是要能傳神。在程、朱理學裡有提到,形而下學,謂之器,形而上學,謂之神。顯然形而下,就是技術,形而上,才是藝術。從藝之人到最後應該要從技術中解放出來,跳出技術和工藝的範疇,這樣才能到達藝術的巔峰和最高境界。當然,這樣的境界和巔峰不是所有從藝之人都能抵達的。反之,如果練就了一身本領,到了技法嫻熟之後,還一味地用熟練的技術在寫實,那充其量只能稱得上一工匠。

以下是秀苑近期部分新作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在從藝之路上要想有所建樹,必須得大破大立、大舍之後才有大得,大徹方能見心明性;唯大悟者才可豁然開朗。急功近利是難以抵達藝術之巔峰的。

綜上所述只是個人膚淺之理解。如有不足和不是之處,請多多指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