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處置前沿最美“調度員”——記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科負責人操志剛

通訊員 吳芳 謝梓淇

及時合理處置醫療廢物,是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防止二次汙染的重要舉措。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在醫廢處置工作一線,有一個靚麗的身影在忙碌。她就是操志剛,今年52歲,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科負責人。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不忘初心,保持黨員本色,以大局為重,視疫情如命令,舍小家顧大家,無怨無悔,在特殊崗位上戰鬥不息。

春節假期,她原本有很多期望,期望回趟老家幫助智障弟弟準備過年物資,幫助他過一個好年;她期望在家裡好好陪伴兩次中風的年邁母親、還有照顧5個月大的孫女,補償一下因平時工作太忙沒有盡到的義務。

1月23日,她收到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對 加強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向各分局佈置相關工作任務,收集相關數據忙到晚上10點多。

第二天是除夕,一大早她匆忙回家給弟弟送了些食品和生活用品,來回不足兩小時,對弟弟說:“等我忙完再回來給你買好吃的!”便匆匆返回工作崗位,組織召開緊急視頻會。

隨著疫情嚴峻、醫療廢物的急劇增加,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每天認真核對每一個數據,自1月23日以來,共彙總醫廢收集、處置信息278條,收集各地醫療廢物監管動態信息256條,完成工作日報30篇。因疫情防控需要,省廳每天調度的醫療廢物的收集處置、醫廢處置應急單位落實、應急處置設施進展、一線人員防護物資落實、醫廢轉運車輛運行、捐助設施對接、醫廢應急暫存庫進展等情況一些列工作,共完成臨時性的工作近300件,轉、發文及工作函29份,按照省廳要求及市局領導指示完成防護物資分配方案4次,協調醫廢應急處置單位的運輸車輛、轉運收集人員等工作10餘次。積極協助對接第三方捐助醫廢應急處置設備、醫廢運輸車輛和防護物資。

疫情防控,醫廢處置單位一線工作人員的安全重中之重。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員將全部隔離,醫廢處置工作面臨癱瘓,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她非常關注醫廢處置單位一線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想方設法為他們爭取防護物資,5次協助醫廢處置單位向指揮部爭取防護物資,通過在指揮部的熟人打聽有N95的口罩到貨就及時通知隆中環保公司;7次深夜在網上向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反應基層防護物資匱乏,爭取到4批防護物資,都在第一時間送到醫廢處置企業。因防護物資緊缺,儘管她多次去一線,都是自備口罩,總是把防護物資留給一線更需要的同志。

1月24日,隆中環保公司醫廢處置量12.308噸,接近日處理15噸的滿負荷,她迅速將此情況向分管局長彙報,並積極協助領導謀劃應急處置方案。當市防控指揮部確定醫廢應急處置單位後,她立即將領導籤批文件轉給羅田和武穴分局。

2月4日上午一直忙於省廳的調度工作,午飯顧不上吃,下午1點趕到單位陪同分管領導到羅田宏源公司督辦應急處置啟動工作,組織召開現場調研會,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

2月5日,為企業出謀劃策,向省廳求援要應急預案範本給宏源、隆中和華新3家公司,督促其參照範本並按相關要求迅速編制醫廢應急處置應急預案、轉運車輛交通應急預案,同時協助起草編制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方案。

正是因為有了像操志剛一樣的廣大環保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和努力,全市醫療廢物得到了及時、有序、高效、安全處置,全市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多次得到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的肯定。

巾幗不讓鬚眉。操志剛以自己的拼勁和幹勁,奮戰在抗疫一線,展現了環保鐵軍的精神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