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鲜活历史:18集纪录片《大师的背影》

近日,18集大型文献艺术纪录片《大师的背影》

,即将于爱奇艺纪录片频道完美收官。纪录片借助了大量国画大师们生前珍贵的口述影像,以及他们的亲属、弟子生动讲述的采访,为我们勾画出一代中国传统国画大师们作品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与作品等高的人品、艺德、学养、勤奋,以及他们的人生冷暖、人情世故、逸闻趣事。把创作天价作品,高居艺术殿堂之巅的大师们还原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普通人。

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鲜活历史:18集纪录片《大师的背影》

侯恺先生题写的纪录片片名

《大师的背影》是一部事先没有创作脚本的纪录片,创意源于一次偶然。2014年,导演米家山有幸拜访了新中国成立后接任“荣宝斋”经理的侯恺老先生。时年92岁高龄的侯老先生,曾在荣宝斋工作了近40年,已于2015年2月14日驾鹤西去,享年93岁。

六年前那个愉快的下午,午休起来的侯老先生精神很好,思绪清晰,他从自己在山西左权县老家14岁时当放牛娃讲起,日本人打进山西,他随八路军参加抗日。1949年北平解放后,他被组织安排到琉璃厂,收购接管荣宝斋。一个28岁的土八路,从此当起了红色老板。话匣子一打开,侯老侃侃而谈,荣宝斋的初期和发展,“和平画店”(北平最早的书画经营店),齐白石、徐悲鸿、许麟庐、木版水印等等……侯老先生海阔天空,漫无主题的海侃,令许多从未见经传的故事和人物栩栩如生,跃然而来!

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鲜活历史:18集纪录片《大师的背影》

摄制组采访李苦禅之子李燕

如果这些关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大师们鲜活的历史再不抢救,必将堕入黑暗,无人知晓。由此,米家山导演组建了纪录片团队,历时五载,开始了这一漫长的“抢救口述历史”之旅!

时而妙趣横生,时而催人泪下,随着讲述内容的丰富,涉及的人物和故事也越来越多。摄制组根据侯老先生讲述的线索,足迹遍及全国多地,先后采访了齐白石、徐悲鸿、许麟庐、李苦禅、李可染、傅抱石、吴镜汀、吴光宇、董寿平、蒋兆和、张仃、刘海粟、潘天寿、吴作人、亚明、宋文治、何海霞、石鲁、王雪涛、陈半丁、刘继卣、唐云、程十发、钱松喦、谢稚柳、陈佩秋、钱瘦铁、关山月、朱己嶦、林风眠、吴冠中、艾青、力群、黄胄等数十位老一代国画大师们的遗孀、后人和弟子,以及黄永玉老先生,荣宝斋老领导、老职工等,录制了近三百小时的影像资料。

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鲜活历史:18集纪录片《大师的背影》

纪录片中的情景演绎:齐白石作画

根据纪录片完成片统计的主要出镜嘉宾有:侯恺(原荣宝斋经理)、廖静文(徐悲鸿夫人)、王龄文(许麟庐夫人)、理召(张仃夫人)、高瑛(艾青夫人)、武平梅(宗其香夫人)、徐庆平(徐悲鸿之子)、李燕(李苦禅之子)、李小可(李可染之子)、傅二石(傅抱石之子)、关怡(关山月之女)、刘蟾(刘海粟之女)、梁穗(黄胄之子)、蒋代明(蒋兆和之子)、李凡(李斛之子)、石果(石鲁之子)、何纪争(何海霞之子)、赵振川(赵望云之子)、钱明直(钱瘦铁之子)、陆亨(陆俨少之子)、唐逸览(唐云之子)、程多多(程十发之子)、叶宁(亚明之子)、宋玉麟(宋文治之子)、江文(江丰之子)、郝强(力群之子)、吴欢(吴祖光之子)、吴维宝(吴光宇之女)、齐慧娟(齐白石孙女)等。除了一手采访,摄制组还收集了这些大师后人们提供的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

对中国传统国画艺术坚守和敬畏的荣宝斋,不仅把一个原本经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收购古旧字画的商店,建设发展成为一个国画艺术家们采买纸笔、买帖卖画、切磋技艺、联络情感的“书画家之家”。她的经营模式,对凝聚和造就

中国近代传统国画史上数量最多、造诣最高、成就最辉煌的一代大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他们这一代国画大师们的苦苦追求和勤奋创作,不仅使国画艺术登上了中国传统美术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更让全世界为之惊叹,成为世界美术之林的一片参天大树!

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鲜活历史:18集纪录片《大师的背影》

摄制组采访荣宝斋原艺术总监

追随被采访人的叙事,摄制组“抢救口述历史”的目标逐渐清晰: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鲜活历史,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美术一代最辉煌大师们的生活史。就此,大型文献艺术纪录片《大师的背影》的创作,随着我们深入访谈,逐渐成型。

从形式上讲,《大师的背影》摒弃了以往传统纪录片依靠大量旁白解说的形式,改之以当事人鲜活的口述,珍贵的历史影像,再加以生动写意的“情景再现”的艺术手段。从内容上讲,《大师的背影》讲述的是一代中国传统国画艺术大师们作品背后的人品。“人”(大师们),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的主体,而不是他们的作品和艺术成就。


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鲜活历史:18集纪录片《大师的背影》

纪录片中的情景演绎:拜师齐白石

写人:讲述一个个生动鲜活、妙趣横生、细腻感人、催人泪下的故事;写情:亲情、爱情、友情、师徒情、伯乐情、患难情……不仅使这部艺术纪录片实现雅俗共赏的目标,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艺术越来越市场化、商品化的今天,这部正能量的纪录片,其抢救记录下来的一代大师们的高尚品德、纯净内心,以及他们含辛茹苦、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的品格,将会成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势必感召和影响着后来的艺术家和青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