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最難忘是什麼?

頃刻間臣服


大家好,我是草上飛123.

很高興能和朋友們分享我的快樂童年。我是80後的,小時候學過高鼎的一首《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兒時的迴音,童年的樂趣,閉目養神,彷彿就在昨天。每每聽的教室的放學鐘聲一響,所有的人,恨不得一下飛出教室,像離了膛的子彈一樣跑出校門,飛奔回家。拿出自己的心愛的小風箏,踏著春風,衝向田地。那時候好開心,好自由,不想現在的孩子們,作業太多[流汗],那是的我們,追逐這,奔跑者,一點也感覺不到累,絲毫感覺不到不開心,實在太累了太累了,就躺在沙土地上,仰望這藍藍的天空,看著潔白的雲朵☁️ ,心曠神怡,好不開心!

80後的親們,你們有同感嗎?請留言,一起分享快樂😊





草上飛123


作為一個70後,看壩壩電影,當屬童年最有樂趣的事情啦!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整個國家經濟都很落後。農村,則更貧窮。電視不普及,信息來源靠一個生產隊,甚至方圓好幾十裡才有的一個野外大廣播喇叭。甚至,還有很多地方電燈都還沒條件安上。因此,看電影就成了唯一時髦點的文藝生活,也是非常非常有樂趣的集體聚會。

除了在鄉鎮上有簡陋的電影院外,人們主要是靠鄉鎮放影隊到各村輪流放映。那場所當然就只能是露天的,即所謂”壩壩電影“。那時,恰好我父親是電影隊3名成員之一,因此,有新片子來,我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甚至跟著父親走村竄隊反覆觀看。平時,在學校裡面,老師同學還因此對自己高看一眼。記得一開始電影內容是戰爭片佔了主導地位的。比如《渡江偵察記》、《大渡河》、《英雄兒女》、《地道戰》等,尤其是《小兵張嘎》,更是成了學校每年六一兒童節必須放映的主題教育片——我想大多數經歷過的70後朋友,通常看過兩、三遍都是很常見的。而到80年代,從一部風靡全國的《少林寺》開始,則是武打片基本佔據了熒幕。光是少林系列都好多部,然後武當系列、武俠系列,一部接一部,直到後面的警匪系列——此時已經基本上到了電視、錄像機時代。

鎮上影院要放的電影,一般是通過廣告牌預告;而村裡要放電影的消息,一般是通過廣播方式“肉電話"的方式傳播的。半天之內,保證傳遍全村田間地頭。但為此,也經常出現人為或非人為的謬傳,比如放不放,放什麼片子等。錯誤信息導致人們老早去村裡放電影的”老地方“佔位置,結果空等半天空歡喜一場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當然,更多時候信息是準確的,全村老少心情也是極其興奮的。白天,大人們會為看這場電影做一場精心準備,比如:讓小孩子中午好好睡個午覺(免得晚上打瞌睡),比如提前把家裡的農活安排好:澆田、餵豬,雞鴨鵝兔關籠等;還比如提前買好煤油、用面紗、竹筒製作火把(那時候很少有電筒),以備趕夜路......離放映地點近點的人家,則早在午後就開始用條凳佔住有利的觀影位置。


最熱鬧的是夏季看壩壩電影。傍晚,天邊的晚霞燃燒盡了最後一點餘輝,十里八村的鄉親,吃頓匆忙的晚餐,便打著星星點點的火把上路了,頭上頂著星星月亮,耳畔伴隨著蟲唱蛙鳴,一路走一路呼朋喚友,陸陸續續匯聚到放映地點——村子的一個小廣場(通常是學校外面的操場),從裡到外,依次擺放。實在沒有地方的,嫌觀看礙事的小孩子、小夥子,還有爬牆頭、上樹頭看的......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電影開始前的一段時間是最喧鬧的:孩子們你追我趕,開心瘋耍;有滾鐵環的,有跳繩的,有玩”抓特務“捉迷藏的......大人們見面打個煙,借個火,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大聲擺著”龍門陣“,甚至連家裡的狗、貓都會跑來湊湊熱鬧。蜻蜓、飛蛾、各類蚊蟲,還有被它們招來的蝙蝠,則在夜空中翻飛撲騰......這時候,村上的領導班子也是很開森的。因為他們要陪尊敬的電影隊的師傅很正大光明的公款海吃一頓,喝點小酒那自然是不可少的。

大約晚上8點,電影開始。放映機就在幾百號人海的中心,射出一根極強的光柱,越過眾人頭頂,投射在二三十來米的大熒幕上。微醺的放映員們,通常在這之前,還要放點自制的宣傳幻燈片,順帶還表演點政策宣傳性質的段子,多是以四川方言、快板什麼的呈現。內容通常是計劃生育好,要致富先修路,孝敬父母關心鄰里等。然後有一段加演片,叫《祖國新貌》,傳播點祖國大江南北豐收景象,祖國形勢一片大好等,相當於現在的新聞聯播。不過這些都是不大受觀眾待見的節目。好不容易,正片開始了,片場的喧囂才漸漸熄滅......這期間,除了熒幕的聲音,就是電影機極富有節奏的嗒嗒嗒的走片聲。偶爾會出現卡片的情景,熒幕上的畫面就劇烈地抖動起來,聲音也開始”抖音“模式......於是,就會有人高叫一聲:是不是今晚上給師傅吃酸蘿蔔啦!於是全場就”轟“的一聲大笑起來!就在放映師傅手忙腳亂急忙處理故障的過程中,口哨聲迭起,起鬨聲疊起......大家七嘴八舌地開涮起來,但其實心下卻並不惱怒,彷彿是好不容易撿到一個表現機會......開涮的忙著開涮,買冰水小吃的忙著去小賣部,要方便趕緊去旁邊田野裡解決下......甚為熱鬧。

片終人散,熒幕餘光未散,孩子們則跑到熒幕前擺各種姿勢造型,在熒幕上留下各種剪影。人群從外圍開始有序散開,興猶未盡的回憶著影片情節,維持著愉快的心情,一路聊著,笑著。一條條火把長龍又向四方的田野阡陌延伸開去,再在院落熄滅,猶如一次壯觀的”大地走火“行為藝術正在上演......夜深人靜,蛙鼓寥落,留給人們的是知識荒蕪、文化飢渴年代裡難得有點文藝味道的一夜美夢......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農村經濟飛速發展,一棟棟小青瓦的新房在鄉村拔地而起,一條條戰爭片裡面才看得到的類似步話機的天線悄悄在房頂上豎立起來——一個新的時代——電視時代來臨啦!看電影的需求越來越少,鄉鎮電影院撤掉了,電影隊也解散了,關於壩壩電影的一切似乎都未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然而,作為曾經經歷過那段歷史,體驗過那種場景的我們這幾代人,還是會偶爾想起來。那種廟會般的熱鬧、那種過節般的開心,以及那時的鄉村人對精神生活、對集體體活動的渴望和追求,始終讓人銘刻於心,不勝感懷!



詩兄分享


我是一個出生於1970年的70後苦孩子,兄弟姊妹5個我是老五,由於家裡孩子多勞力少,小時候基本沒有吃過一頓白米飯,那時我們都是吃紅薯當正餐的,偶爾能有一星半點大米都是混著紅薯煮在裡面稀稀拉拉的。

打記事起大概五歲的時候,位於縣道旁的我家來了一群維修保養公路的養路隊,他們全部都是外縣來的人,沒有煮飯的人就從我們村裡找了一個男的為他們煮飯,由於養路隊屬於國家安排的,所以他們都有按量供應的大米的,每當到了做飯的時候總能聞到那種煮米和蒸飯的味道,但是大人給我們幾個小孩子打了招呼不準去守望別人吃飯的,所以聞味就成了我們兄弟姊妹最大的奢侈了。

終於有一天父母去趕緊了,哥哥姐姐們都上山幹農活去了,我一個人在家看家,那個煮飯的廚師正在打掃廚具,從蒸子裡面刨出半碗巴在木桶上的剩飯,就喊老五過來老五過來,我就羞羞答答地慢慢滴走過去,他就把碗給我說把這點飯吃了,我也不說謝謝就接過來然後狼吞虎嚥地把那大半碗米飯吃個精光,那個香啊甜呀無法形容,然後心裡想啊這白米飯大概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了吧!

時間進入1978年以後,後來隨著土地承包到戶好政策我們家也和別人家一樣天天都能吃得上白米飯了,直到現在什麼東北稻花香米呀、泰國香米啊啥的,怎麼也吃不出當年那碗剩飯那個味道了,這也許是我們生活好了的緣故吧,但是那半碗剩飯的味道至今在我心裡仍不亞於滿漢全席。


奎話寶典


童年最難忘的是給媽媽上墳!因為媽媽去世得早,很想媽媽!老父親就讓我坐上板車把我和姐姐拉到媽媽安息的地方!望著四周荒草叢生的城牆根,只感覺悲從中來,我的媽媽再也不能和我們在一起了!眼淚一直流!多想偎依在媽媽的懷裡,看星星!在媽媽的懷裡,酣然入睡!


金洪62


我的童年稱不上豐富多彩卻有很多刻在記憶的最深處,不管何時想起都能有當初的感受,另我很久不能平靜。那年夏天,天氣特別熱,父母在炎熱的夏天也要開著拖拉機去給人家拉土,天氣太熱母親不想我跟著受罪,就讓我自己在家待著,井水桶裡冰上西瓜,讓我在家吃西瓜;那時侯我也就六歲左右不想自己在家,害怕,他們走了就追,現在想想拖拉機走的可能慢,快到村口的時候我媽看見我了,從拖拉機上下來以後我還很高興,以為可以帶上我了,結果我媽下來以後打了我好幾巴掌,告訴我天熱回家去吃西瓜,我不敢再追,就自己一邊抹淚一邊走回家,那種無助又害怕的滋味我一點點都沒忘,現在想起來,當時媽媽心裡是什麼滋味啊!回家以後天快黑了父母還沒回來,這麼熱的天,我還想幫父母分擔點什麼就準備自己把家裡吃飯的圓桌放好,那張桌子好沉啊,上面是一個圓桌,下面有支架,就是桌子腿,放桌子的時候我把圓桌摔成了兩半,嚇的在大門外的牆角一直蹲到爸媽回家。我們小時候是被放養的狀態,父母的精力根本達不到面面俱到,類似的情景還有好多,姐姐上課帶著我,怕影響同學,上課時間我就坐在外邊的臺階上等;冬天的早晨媽媽趕時間把我放在路口,讓我去姨媽家,結果姨媽家關著門,我也不知道叫就在路邊修車子的小鐵屋門外等,結果睡在了那裡。。。長大不容易!


食文八卦


我的童年最難忘的是來回上學的路上,因為小的是住在大山裡,上學走路有八里路,早上天矇矇亮就要起床準備,因為學校遠,中午都不回來吃飯,自己帶盒飯放在學校飯堂裡熱一下,到了夏天天氣熱,幾乎經常吃騷飯騷菜的多,吃那種飯菜也很難忘,還有放學回家的路上,因為我們是山裡的娃經常被學校附近的欺負,調皮的那些小男孩老是攔著我們,不讓我們回家,那時膽小,經常被他們弄哭,又不敢跟他們鬧和打架,只有等他們欄到很晚自己放棄才放我們回家,回到家都很晚,天多好黑好黑了,父母不瞭解還要責罵,所以我們儘量放學要跑得快,可是有時跑的沒他們快就會被他們逮住,這段經歷小時候是非常難忘的[流淚]


蘭必蕙鈺全文梅英兒女


我童年最難忘的是有一年的夏天,那會才六七歲吧,媽媽頂著大太陽去田裡打農藥,爸爸因為開拖拉機在外,家裡的農活都是媽媽完成的。天氣本來就炎熱,那會生產力低下,根本沒有什麼別的收入,只能靠種田,種點西瓜和香瓜貼補家用,小蟲子比我還貪吃,經常把瓜啃得只剩下瓜殼子連著根莖。據說大太陽打農藥殺傷力更強,只是媽媽也沒有文化,殺敵三千自損一百,自己也中毒了。她忍著虛脫嘔吐的身子回到家就倒下了,嚇死我了,只知道一定要救活媽媽,倒了水給媽媽喝下,撒開腳丫就往村西頭的赤腳醫生家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到家的,萬幸我去喊醫生及時,媽媽得到救治安然無恙。現在想來,憶苦思甜,理解媽媽的難處,理解生活的不易,也萬幸那時候雖然不懂事,也知道第一時間尋求醫生的幫助。


juhaiqin


我是82年的!記得小時候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沒有院牆,鄰居之間就像一家人一樣!那時沒有空調,我家當時新蓋的平房,房頂可以曬糧食的那種!一到晚上,鄰居家的兩個大哥就會往房頂上提水,一桶一桶的潑上去,然後等屋頂的溫度降下來大家就開始拿著涼蓆上去搶地方[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大人們在那裡聊天,小孩們在嬉鬧!真的很懷念啊!


小寶媽媽66183828


難忘的事太多了,吃的,玩的,生活過的地方都是我記憶中抹不去的。吃過一兩角錢的辣條、五角錢的米豆腐、自家的土裡找黃瓜和野地瓜,和童年玩伴一起玩躲貓貓、跳繩、爬樹、放牛(尤其帶飯去坡上吃,帶粑粑去坡上放牛的時候烤來吃),和老家的朋友去鄰寨看電影,那時候家裡沒有電視,記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而令人難忘的,我是農村裡長大的孩子,在農村生活趣事多。


小慧的歡樂日常


我記的在中學,有一次考試,我扭頭去抄同桌的,回頭我的考卷不見了,上下都找了幾遍正急撓頭呢!前面女同學把卷子送給了我,可把我嚇的我的試卷怎麼不見了…現在回想起還真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