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獻!

方艙,方艙,生命之艙

3月10日,武漢,晴。

最後一批患者走出方艙,武漢最後一家方艙醫院休艙。

“晴”寫在臉上,伸出帶“V”的手,與所有人擊掌,此刻,迎見勝利的曙光,天下一家同此晴暖。

“情”刻在心裡,35個日夜,15家方艙如同15雙大手,推開救治病患的“堰塞湖”,心手相牽,同舟共濟,終於抵達光明的彼岸。

奉      獻!

3月8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休艙,工作人員正在清運垃圾。柯皓攝/光明圖片


是的,我們知道,方艙,方艙,生命之艙。“應收盡收,不漏一人”,沒有一人掉在方艙之外,12000餘名,武漢市四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此得到救治;“全國馳援,中西結合”,與救援物資同時到達的,還有湧動的愛和高超的醫術;“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爬過時間的泥淖,走出生命的荊棘,三個零,宛若三聲禮炮——方艙,方艙,生命之艙。

是的,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方艙,方艙,生命之艙。35個日夜裡,陰霾在細小與闊大中消散,一本小小的武漢方言翻譯指南,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床,一串串不眠不休連綴不息的日子……35個日夜裡,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密佈,有人看書,有人起舞,有人打起太極拳,有人甚至編演起話劇……英雄的武漢人民,屏幕之外,有多少人會為此落下熱淚,卻又笑將出來,在心中擊掌歡呼,在一起,勇向前——方艙,方艙,生命之艙。

奉      獻!

3月10日,武漢武昌方艙醫院休艙,醫護人員與治癒出院的患者擁抱告別。柯皓攝/光明圖片


方艙休艙了,我們微笑著說,“關門大吉”,永遠別再來。是的,別再來,疫魔消退,萬物復甦,人們歡歌笑語,春天才真正來到人間。

方艙空寂了,我們心裡明白,越是風高浪急,越是礁石密佈,同在中國這艘大船上,越需要心手相牽,越需要信心和勇氣,唯此,中國夢會如春天般準時來到。

3月10日,武漢,晴。日暖風柔,櫻花似雲霞。

(本報記者 吳曉傑)


生活中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生活中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行業停業停擺,喧囂的街道變得前所未有的安靜。但是,街道上,小區前,公路邊,總有些人不停忙碌,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守護著人們的生命安全。

奉      獻!

1月31日,湖北武漢市龍陽時代小區琴斷口街龍祥社區的工作人員幫助57戶居民集中購買6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並運送到小區。史偉攝/光明圖片


他們是社區工作者,每天起早貪黑,從做好社區封閉管理、加強疫情監測,到測體溫、清垃圾、搞衛生,從安排監督密切接觸人員居家醫學觀察,到提供居民日常生活保障服務,竭盡全力打通聯防聯控的“最後一公里”,做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

他們是民警,不分晝夜,不畏生死,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疏導交通,護航防疫物資運送,維護社會治安,用生命詮釋“疫情不退,警察不退”的大愛無聲。

奉      獻!

2月15日晚,在G15高速公路連雲港市贛榆收費站,基層防疫人員冒雪對入城車輛的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司偉攝/光明圖片


他們是基層公務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農村的關鍵通道,主動扛起責任,把初心寫在抗疫一線,帶領廣大群眾,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

他們還是交警,是網格員,是保安,是千千萬萬個平凡如泥土、責任重如山的基層工作人員,頂著危險往前衝、一時一刻不放鬆,像鉚釘一樣牢牢釘在戰“疫”第一線。

如果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那麼,基層工作人員就是那風雪中的守夜人,為了所有人的破曉時分,默默堅守,不懼嚴寒。他們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英雄。

(本報記者 劉江偉)


人和人雖遠 心和心更近

停下來,看一看久違的日落。

3月5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劉凱醫生,在護送病人做CT途中停了下來,和已經住院許久的87歲老人一起欣賞久違的日落。曾是愛樂樂團小提琴手的老人說:夕陽蠻好。這一幕,被隨行的志願者甘俊超拍下。

奉      獻!

3月5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劉凱醫生和患病老人一同欣賞美麗的日落。甘俊超攝


這溫暖的畫面,讓人想起海子的詩句:從黎明到黃昏,陽光充足,勝過一切過去的詩。灑落在老人和劉凱醫生眼中的,是春天的陽光,也是我們心裡的溫暖。

疫情肆虐,讓剛剛過去的春節變得冷清,我們不得不改變最具春節象徵意義的“團聚”,度過一個相互隔離的假期。但此刻我們早已發現:疫情期間,人和人雖然遠了,但心和心卻更近了。

早晨推開門,經常會發現鄰居悄悄放在門口的蔬菜;晚上打開手機,經常會收到親朋從千里之外發來的祝福。“鄰里守望、患難相扶”是中華民族深藏內心的最深沉力量,它一直隱身於日常生活的節奏中,每當節奏被打亂,它就以爭相擔當、彼此體恤的方式顯形。

奉      獻!

3月4日,在湖北省武漢市白滸山港區停靠了43天的貨船上,一對夫妻的生活物資消耗殆盡,白滸山派出所民警聞訊,迅速購買物資助其脫困。王超攝/光明圖片


閃回到2月29日,武漢市第一醫院。為了防止管道壓在氣管插管的新冠肺炎病人身上,護士用手套吹成氣球,放在病人枕邊,預防壓瘡。氣球上,還特意畫了一張笑臉。關愛與體貼,同樣給人更快康復的力量。

自然是肉眼可見的精神,精神則是看不見的自然。”春天已經到來,種子發芽,春雷萌動,萬物生長。而人與人之間流動的愛與溫情則如春水,灌溉著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土壤。我們相信,這春水,一定會澆灌出一個生機飽滿的春天。


近些,近些,新聞人在現場

夜色下,這座城市燈光閃耀。

兩江四岸的建築外牆上,“武漢加油”“湖北必勝”的字樣,如期亮起。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結束採訪後,途經這座讓天塹變通途的大橋了。

龜蛇鎖大江,這是我熟悉的地方;空寂滿街巷,卻又是陌生的戰場。

聞令動,向難行。疫情發生以來,400多名記者從全國各地奔赴一線。病毒肆虐的同時,我們也在這裡迅速集結。

從兩山醫院的中國速度,到ICU病房裡的轉危為安,從應收盡收拉網式大排查,到各大方艙醫院陸續休艙,文字、聲音和圖像,承載著志願者、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們的故事,承載著全國人民與武漢百姓並肩作戰的守護。

奉      獻!

2月20日,助手在李蘭娟院士的防護服上寫下姓名。中新社記者安源攝


幾十個日夜風雨兼程,新聞人全力以赴。筆和鏡頭,是我們的武器;拼搏和奉獻,是我們的底色。

“在現場,記錄是一種本能。”

記錄,記事也記情。武漢有著350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大江大河裡的波瀾壯闊,也孕育了英雄人民的勇往直前。蒼涼的停擺下從來都有著勃勃的生機,這段經歷當被永久銘記。向世界講出中國故事,分享中國經驗,是記者的職責。

“再讓我選擇一次,我還是會衝上去。”

衝上去,因為筆下有乾坤,肩頭有責任;衝上去,因為新聞也是一種救援。城裡的人出不去了,我們便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實況;城外的精兵強將趕來支援了,我們讓更多人從細節中感受使命的力量,看到疫情中的人間值得。這裡有分離,有悲傷,但還有希望和曙光。

奉      獻!

2月4日,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病房。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黃鶴翩翩流連。這本是一個人來人往的碼頭,縈繞著濃濃的人間煙火。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報道還會是那最熟悉的車水馬龍,是人們推開窗戶,微笑相視道聲“早”。

(本報記者 盧璐)

奉      獻!


奉      獻!


奉      獻!


奉      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