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史进师父,李忠明明有钱,为何还要去抢钱送给鲁智深?

宋晓培


对于在桃花山上李忠明明有钱,为什么还要抢钱送给鲁智深路费?只有一种解释:“居安思危”。

为什么说“居安思危”呢,诸君听吾娓娓道来。

先说鲁智深鲁提辖,“提辖”是宋代的六品武官,相当于现在的武警部队团职干部,待遇很高。鲁智深这样级别的干部,从未为生计发愁,所以他不在乎钱,换句话说,他不知道处在社会最底层人的疾苦。

而“打虎将”李忠就不一样了。

《水浒传》中,有一段李忠和史进鲁智深之间的对话:

史进就人丛中叫道:“师父,多时不见。”李忠道:“贤弟如何到这里?”鲁提辖道:“既是史大郎的师父,同和俺去吃三杯。”李忠道:“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鲁达道“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李忠道:“小人的衣饭,无计奈合。提辖先行,小人便寻将来。贤弟,你和提辖先行一步。”

从对话中看出,李忠生活条件非常窘迫,因为他只是个流落江湖打把式卖艺的汉子,朝不保夕。鲁达就不同了,他是个团级军官,根本不了解李忠为生活奔波的苦。

再看鲁达在桃花山这段:

住了数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李忠、周通道:“哥哥既然不肯落草,要去时,我等明日下山,但得多少,尽送与哥哥做路费。”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李忠、周通二人虽然有钱了,但他们为以前穷苦的日子吓怕了,积攒下的家底不想轻易拿出,这一点和我们中国的老辈人过日子的方式极为相似。

不得不佩服施耐庵老先生,在塑造人物性格特征时的绝妙之处,他根据人物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厉,把《水浒传》中的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超越1933202637212


没钱人永远不知道有钱人的世界,豪爽人永远也想不通吝啬人的人生。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所以对世界观的理解也不一致。李忠认为他很大方,鲁智深却认为他很小气。

这个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这还得从鲁智深见到李忠说起。


一、鲁智深对李忠的初步印象,从他为人处世的两件事便觉得不对胃口

李忠曾是史进的开手师父,教给史进的武艺并不多。因他是撂地卖艺为生的主,一直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

史进途径渭州是找师父投靠的。但不是找李忠,而是真正磕头拜师的王进。喝茶时先碰到了鲁智深,两人一见如故,相约喝酒。在街市上碰到李忠。





碰到李忠是个意外,史进是个尊师孝义之人,一见李忠,他乡遇故知,自然分外亲热。于是鲁智深便要拉上李忠一起喝酒。李忠做了两个小动作惹得鲁智深对他印象不佳。

1、为了卖艺赚钱,不愿意一起去喝酒。其实,对史进和鲁智深两个闲汉来说,喝酒是件小事。但在李忠眼里,这是件大事。他心里一定这么想,我今天撂地卖艺还没开张,饭钱没着落,便让我去陪你喝酒,实在难以从命。于是李忠便回了鲁智深一句:

李忠道:“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

李忠说着话,也是情有可原。诸位应该能感同身受,朋友过来一起喝酒,你兜里没几张现钞,出去如果碰到要买单,难免会尴尬。李忠浪迹天涯,日子过得紧巴,钱是恨不得掰成两半使,所以才口出此言。





可鲁智深就老大不愿意了,一是觉得李忠太过婆妈,不是豪爽人行径;二是不就喝个酒么,既然我让你去喝,怎会让你掏钱。不过的确如此,鲁智深作为经略府提辖,吃喝都是签单的,靠这张老脸便能通吃,且轮不到他自己掏腰包。

可李忠才认识鲁智深,对他底细不清。早知道你能喝酒刷脸,也就去了。

于是李忠又讲了一句:

李忠道:“小人的衣饭,无计奈何。提辖先行,小人便寻将来。贤弟,你和提辖先行一步。”

这句话言下之意是:兄弟啊,你们闲着可以没事,我还要为生计奔波呢。

其实李忠说这话也没错,史进原是富家子弟,从小就不愁吃喝,对钱财根本没啥概念。鲁智深是官府中人,平时吃喝不需花钱。

一个草根阶层的苦衷不是这两人能理解的。

因为不理解,所以鲁智深便搅局了,把围观的人轰走了,这摊子是摆不下去了。无奈之下,李忠只能跟着他们去喝酒。

2、救助金氏父女,李忠又让鲁智深误会加深了。几人喝酒,本来喝得开心。可碰到金氏父女俩,便不开心了。为啥,因为金氏父女被郑屠给欺负了。这让侠肝义胆的鲁智深颇为不满,骂骂咧咧,当下要找郑屠算账去。





这个时候,史进和李忠并无发话。为何不说话?一是两人都不是本地人,这种闲事不管也罢。二是两人闯荡江湖,这种欺男霸女的事见多了,早就习以为常。

不过碍于鲁智深的面子,也就帮劝几句。

鲁智深愤懑不平,拉都拉不住,当时便要接济金氏父女。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五两银子,觉得不够,又找史进和李忠两人拿钱。史进拿出了十两银子。李忠拿出了二两银子。

这里我要说一下,十两银子对富家子弟史进来说,不过是随手而就。二两银子对李忠来说,可能是全部家底。





前文有过交代,李忠刚撂地卖艺,还没开市就被拉上喝酒。囊中本来就羞涩,你鲁智深突然要给人家金氏父女银子,李忠能拿出这营生钱已是不易。可最后还是被鲁智深嫌弃不够局气。

然后做了一个蔑视的动作,竟然把二两银子抛还给李忠。我想李忠心里一定十分憋屈,但他低头没出声,老脸涨得通红。知道为啥不,因为人穷志短呗。

这两件小事,让鲁智深对李忠的印象并不好。事实上,李忠并没做错过什么。帮是情义,不帮也是本分。

这件事也为后来李忠宁愿抢钱,也不愿意把现成的钱给鲁智深埋下了伏笔。


李忠和鲁智深再次相遇,是周通抢媒一事,到最后闹得大家不欢而散

鲁智深途径桃花山刘太公处,听说刘太公的女儿被贼寇看上,准备强媒硬保,抢上山寨做山寨夫人。这时候,鲁智深一听有这种路见不平的事,立刻义愤填膺,倘若不管,对不起他这英雄好汉的名头。


于是扮成刘太公的女儿,等着贼寇上门。于是便上演了拳打周通,遇见李忠的经过。





其实,遇见李忠,鲁智深心里并不以为然。因为他对李忠的性格颇有些看不惯。跟着李忠上山,只是碍于以前大家相识的份上,并不想久留。

而李忠见到鲁智深,心里却是特别高兴。他上山落草,也是有原因的。一是撂地卖艺,赚个吃饭钱,日子过得不甚好。二是恰逢碰到周通,赢了他,便顺当做了第一把交椅。做山贼比卖艺强太多了。

可他见到鲁智深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一是见到徒弟的朋友,久未碰面,心里很兴奋。二是当年李忠被鲁智深很是看不起,今天终于扬眉吐气了。风水轮流转,且不说鲁智深吃了官司,做了和尚。现在李忠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当上了山大王。这个位置突然拔高了许多,在鲁智深面前,毕竟可以炫耀一番。





说到炫耀,李忠的确做出了炫耀的姿态。我们且看这段:

次日,山寨里一面杀羊宰猪,且做送路筵席,安排整顿许多金银酒器,设放在桌上。

如果不是为了炫耀,没必要把这些金银酒器摆放在桌上。这些战利品,无非是想告诉鲁智深,我如今不是当年摆地摊,给二两白银的李忠了,现在我已是出人头地,有一定地位的李忠了。

可鲁智深早就对李忠心存偏见,哪怕他做出任何姿态,在他心里也认为李忠不是爽快人。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就算两人如何苦挽,也不愿意久留。

说到李忠明明有钱,为何要去抢钱送鲁智深?其实,这里有个规矩所在。



李忠在鲁智深面前虽然炫耀一番,但他是真心对鲁智深,要不也不会挽留鲁智深落草。之所以没把现有的金银送给鲁智深。是因为有两点:

1、这些金银是李忠和周通之前抢的,是属于入伙共享的。两人挽留鲁智深入伙,鲁智深不肯。既然不愿意,那只能当兄弟朋友,不能当合伙人了。那这里面的金银的分配,是只有入了伙,才能做到有福同享的。但既然好兄弟上了山,我总得赍发些钱财当礼物。所以新抢的金银,可以作为路费馈赠给鲁智深。

2、当年鲁智深曾当着徒弟史进的面,说过李忠不是爽利人,这是李忠的心结所在。这番话曾让李忠很没面子,可当时人穷志短,无法回应,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今天我下山抢些金银回赠与你,表示我李忠这人并不是小气,只是当年的确穷,有难言之隐。

可再如何努力洗白,在鲁智深眼里,李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悭吝人。他才不管你桃花山有啥规矩,你摆着一堆金银不送,偏要下山去抢,这不是小气是啥。





于是,打倒喽啰,卷跑金银。让李忠和周通回来,跺脚后悔不已。估计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为何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抢金银送给鲁智深,反而鲁智深不领情。

所以,还是那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的世界观不同,永远也不可能理解对方的想法。


湾火


这个问题问的很不错,明显提问的朋友看书很仔细,这正是施老爷子的一招妙笔。

李忠武功不高,名头不小——抢了武松的“打虎”头衔,但正代表了江湖中的很多小人物,他们圆滑,世故,算不上什么好人,但也没有多坏,其实正是大部分江湖人的缩影。

武松鲁智深那样的好汉其实只是少数,而绝大部分,都是李忠,周通之流。

李忠为何如此做呢?且听红尘君慢慢道来。

第一,真的穷怕了

仔细看过书的朋友们都知道,李忠前半辈子都是打把式卖艺,卖几贴狗皮膏药,顺便遇到如史进这样的冤大头也坑上一把,因此赚钱甚为艰难。

他初次登场的时候正好遇到鲁达和史进,然后他在打把式卖艺,鲁达豪爽,邀请他一起喝酒,但是他还要讨刚才的几十文钱后才走,这种凄凉是身为军官的鲁达,和富二代的史进所无法感受的。

而且史进见了李忠口称“师傅”,但是李忠却只敢回答“贤弟”,这个小小细节就能够看出李忠的自卑心,其实已经是深入骨子里的。

所谓人穷志短,就是这个意思,什么“不名一文,心忧天下”的,要么就是左宗棠这样十年难遇一个的人才,要么就是YY小说里面的主角,当你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你想要的只是馒头,绝非什么国家大事。

第二,格局确实小,小本经营不容易

颠沛流离了一番之后,李忠偶然间上了桃花山,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以他的武艺刚刚好比脸皮比他还厚——敢和孙策和项羽叫板的周通高了那么一点点,就在桃花山当了大寨主。


这时候他们遇到了鲁智深,李忠当然知道鲁达的厉害,明白他们哥儿俩绑一起也是白给,索性就主动认怂,还指望着送鲁智深点礼物,好结个善缘,日后好相见。

这里红尘君多说一句,从这里还是能够看出李忠颇有小人物的智慧的,明白哪个能惹哪个不能惹,也懂得抱大腿的道理,现实中这样的人成大业无望,但做个中层小领导却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上面咱们也聊过了,这人穷志短,尤其是穷怕了的这种,总是想着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像是小本经营的商贩一样,此时他们手里还是有点钱的,可却总是想空手套白狼,去抢劫一批商户来“借花献佛”。

也正因为这个让豪爽性直的鲁达看的不爽了,反而“黑吃黑”劫了他们一堆金银盘盏跑路,也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吧。

结论

所以说这件事,只能说李忠的格局小,志气低,穷怕了,和鲁智深这种天生豪气的好汉不能比,但也不能指责他是个坏人,相反正代表了包括你我在内的绝大部分的升斗小民。


红尘如镜



果林,豫北蝈蝈


鲁智深对李忠的误解,以及由误解产生的鄙视,让他对李忠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这个印象就是他对李忠的评价:不是个爽利人!言下之意就是李忠这人很“吝啬小气”。这个评语就决定了鲁智深和李忠之间不会有太深的交情,因为生性豁达,又好打抱不平的鲁智深挺反感的一种人就是“吝啬小气之人”。

但是,鲁智深大概是从来也没有过“一分钱压倒英雄汉”这样的尴尬境遇,也就很难理解像李忠这样的在江湖上艰难挣扎的流落江湖之人艰难和对于金钱的态度。

说到底,如果是站在鲁智深的“道德高度”来看李忠的话,那李忠就是一个有道德缺陷的“吝啬小气之人”。但鲁智深倒不想想,他在渭州城喝完了茶吃完了酒嘴一抹告诉店家:权且记下,回头给你钱!店家还要陪着笑脸:哪里的话,就怕您老人家不来呢!李忠行吗?

这就是我们一直传承并发扬光大的“道德绑架”和“道德鄙视”。不管你“玩得起玩不起”都是这个道德路子,玩不起的人是要受到鄙视甚至歧视的。因为没有达到鲁智深的“道德标准”,李忠就被狠狠地歧视和蔑视了一把。

当然,李忠也是想尽力的想做出愿意表现“高贵的道德”态度,无奈口袋里的银子实在是撑不起自己“道德的高度”,不断的受辱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在对待李忠的问题上,一贯豁达厚道的鲁智深,真的就不太厚道。

《水浒传》当中,鲁智深和李忠相识是在渭州,但还是他正拉着刚刚认识的“好兄弟”史进一起去“喝两杯聊聊天”,在街上偶遇正在打把式卖艺(还兼卖药)的“打虎将”李忠。这个李忠是史进的“开手师父”,也就算是史进的启蒙教练。

史进认出了李忠便上前打招呼,毕竟李忠是他的“师傅”。寒暄几句,鲁智深听了史进的介绍,就非常热情的请李忠一起去喝酒。李忠很客气的告诉鲁智深:你们先去,我要把剩下的几包药买完,太讨回打把式卖艺的“几十文钱”就赶过去。

鲁智深一听,立刻就火了,他二话不说就砸了李忠的摊子,赶跑了“围观群众”。这绝对算是砸人买卖,也许在鲁智深的意识当中还挺生气:我的面子还不值那几十文小钱儿吗?这鲁智深真的够霸道,生生的拿“江湖道义”的道德绑架了李忠。

李忠在江湖行走多年,估计这种事还是第一次遇到,就是想发火都不知道怎么发——人家请你喝酒难道不是给你脸吗?中国的“道德和道义”有的时候还就是这么滑稽。

李忠只有苦笑,跟着鲁智深和史进去“吃酒聊天”,但是他又一次遇到了考量他的道德高度的尴尬事。

一对父女的哭诉,激起了鲁智深的怜悯之心和打抱不平的正义感。除了表示要“打死那个镇关西”之外,他告诉金家父:我给你一些银子,你们回汴梁去吧!但是一摸兜,只有五两,在鲁智深看来实在是拿不出手,于是他对史进和李忠说:你们两个先借给我,我回头还你们。

史进很爽快的拿出了十两银子交给鲁智深并表示:哥哥只管拿去,何谈还字。李忠“扣扣搜搜”的拿出了二两银子,鲁智深不满意了。他把自己的五两和史进的十两给了金老头,却把那二两银子“丢还”给李忠,说了一句:也不是个爽利人!

这是没多少功夫李忠就两次没给鲁智深面子了。鲁智深对李忠的印象就此形成,很难改变了。

其实,李忠做的已经够好了,为了能够努力达到鲁智深的“道德和道义”的高度,他已经足够努力。作为一个江湖卖艺的流浪者,李忠每天的收入大概是按照“文”来计算而不是按“两”来计算。相对于土豪公子史进和压根就没愁过银两的鲁智深来讲,二两银子的确不能算李忠“抠门”,做到底李忠和鲁智深就是两个活在不同的世界的人,鲁智深主观的拿自己的道德标准甚至是财富标准和对待财富的态度来要求李忠,挺过分的。李忠很老实,但他对“物力艰难”的感受要比鲁智深深刻的多。

在桃花山,鲁智深和李忠又见面了。这个时候两个人的身份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鲁智深出家当了和尚,而李忠则在桃花山落草为寇,成了桃花山上的寨主。

实事求是的讲,尽管鲁智深一百个看不上李忠,但是李忠是鲁智深还是敬重和佩服的,在桃花庄遇到鲁智深,他非常热情的请鲁智深上山,好酒好菜好器皿(金银酒具餐具)的招待鲁智深,李忠的心思也很清楚,本人当了山大王,日子比以前在江湖卖艺要好很多,我现在不抠门了吧?他极力邀请鲁智深入伙,一方面是觉得鲁智深的本事可以让山寨的抢劫更加有成效,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了愿意和鲁智深“有福共享”的态度,这些在李忠看来已经相当的“大气”了。

当鲁智深表示不远入伙,准备离开的时候,李忠“恶习难改”又办了一件“抠门”的事情 ,他告诉鲁智深:你先在山上等等,我们下山干一票,抢来的财物给您当盘缠。

李忠的做法,让鲁智深更加坚信:李忠这个人就是“本性难移”,当了山大王也改不了“抠门小气”的毛病。他趁李忠和周通等头领下山抢劫的功夫,打翻了喽啰 把桌子上的金银器皿一扫而光,然后从后身坡“滚”下山,扬长而去。

李忠他们劫得财物回山,发现鲁智深把他们给“打劫了”,但也只能苦笑一声,李忠表示山寨的损失算自己的,毕竟鲁智深是他招来的。

李忠为什么拿要下山打劫得财物给鲁智深做盘缠呢?应该有以下原因。

第一,李忠好酒好菜招待鲁智深,还拿出来金银器具,总的来讲算是一种炫耀,但这肯定是“善良的炫耀”,只是想告诉鲁智深自己的这个老大还不错。也是给邀请鲁智深入伙一个现实的理由。

第二,实事求是的讲李忠和鲁智深的交情实在是太浅,迁到李忠并不是心甘情愿的给鲁智深较为丰厚的盘缠,之所以宁可下山打劫,其实也是为了“江湖面子”。下山打劫有收获就给鲁智深,打劫不利没有收获也不失基本“江湖面子”。

第三,李忠的桃花山应该是“股份合作制”山头,李忠是老大不假,但是山寨的公共财产李忠无权私自处理。从后来李忠主动承担损失的情节来看,这也是一个挺重要的原因。

但这些都不应该事鲁智深卷了人家的金银“潜逃”的理由。这个事,鲁智深挺不厚道。


步武堂


宋江在《水浒》中借用了这样两句话“贯使不论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豪爽之人未必有钱,有钱之人未必豪爽……!

李忠,会些枪棒拳脚,是史进的开手师付。因长的身材雄壮,被人称为“打虎将”。经史进引见,结识鲁提辖。恰逢金翠莲父女被恶霸所逼,鲁达、史进慷慨解囊,鲁达更是挥拳相助。相关这个貌似好汉的“打虎将”,吝啬惜金,小气猥琐,鲁达直言“也是个不爽利人”。后来,鲁达暴打周通,上桃花山。李忠、周通山寨里现有金银不与辞行的鲁智深,却去下山打劫财物相送。更让鲁智深厌恶不快,干脆卷了些金银酒器,不辞而走。同是梁山好汉,鲁智深不愧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而李忠、周通,虽绰号响亮,实则和真正的好汉相差甚远…或许这就是“小农经济狭隘自私”的局限吧……?!


心远219374159


都不想花自己的钱啊,像一般人想买东西,都是想问父母要钱,自己弄个小金库什么的


不知江月待何人


毕竟他们是带有旧统治阶级的影子的人,由此可知他们所谓的“革命”是不彻底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脱离群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