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栾城区乏马村。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今天的乏马村


乏马村,位于今天的石家庄市栾城城区东北大约五公里处。这个村子得名,和历史上辽国的一位帝王有关。公元947年5月,在中原没法立足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从河南开拔,路经栾城时人困马乏而死,时年46岁。因为这个缘故,村子就得名“乏马村”。


耶律德光南下


话说,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帮助,不惜认辽太宗耶律德光为干爹。之后的几年时间,后晋政权和契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公元942年,石敬瑭病死。后晋重臣冯道、景延广拥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为帝,史称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时,已然30岁,但此君治政平平,不学无术。等到即位称帝后,石敬瑭留给他的也是个烂摊子。


当时,北境的契丹虎视眈眈,割据南方的后蜀、吴越政权也不安分,国内天灾频发,军镇间矛盾重重,一场新的危机即将爆发。


尽管内外交困,自身又能力平庸,但新帝石重贵倒是有股子“强梁”劲头。他即位后,接受景延广的建议,向契丹称“孙”不称臣。这让耶律德光大为光火。契丹军队在先锋赵延寿的带领下南下进攻。六神无主的石重贵赶紧向契丹认错,依然没能让耶律德光罢战。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不过,凭借中原军民的顽强抵抗,契丹两次进军都没能取得成功,他们只好悻悻而返。石重贵的皇位,暂时安稳。


后晋政权灭亡


之后,自以为天下太平的石重贵本性显露,开始声色犬马,纵情逸乐。外部岌岌可危的形势,他视而不见。


公元946年,契丹军队再次南下,后晋大将、成德军节度使杜重威率众20万投降。次年1月,契丹兵锋直抵后晋首都洛阳。这时候的石重贵还在忙着打猎。洛阳城破,汴梁(今河南开封)也失守,后晋政权灭亡。34岁的石重贵素服拜命,带着皇太后李氏奉表请罪。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契丹武士


眼见这般情景,耶律德光反倒动了恻隐之心。之后,他下令让后晋旧臣赵莹等带着三百骑兵遣送石重贵北归到契丹的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安置。为了让这位下台天子依然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耶律德光划拨给他131名随从。不过,石重贵被他赐以“负义侯”的爵号,以示嘲讽。


公元947年正月初一,在汴梁城,耶律德光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入城仪式。彼时彼刻的耶律德光志满意得,他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二月初一,他改国号为“辽”,并宣布改元,升镇州(今河北正定)为中京。


耶律德光病死


连年的战争,给中原生产力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得意忘形的耶律德光无心约束部队,一心享乐。他的部下虐杀百姓,普通士兵又以“打谷草”的名义四处烧杀抢掠。此种行径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反抗,义军们多则数万,少则数百,让契丹人惶惶不可终日。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公元947年3月,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自立为帝,称国号为汉(史称后汉)。中原的乱局让耶律德光无可奈何。加上之后天气渐热,让习惯了北方凉爽的他更加焦躁。


当年5月,耶律德光让妻兄萧翰留守汴梁,自己则带着搜刮打劫的几十车金银财宝开拔,打算返回北方。路上走了十来天,耶律德光在路经栾城时,一命呜呼,时年46岁。《辽史·本纪第四·太宗(下)》记录,耶律德光死前,曾有“声如雷……大星复陨于旗鼓前”。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辽国皇帝在弥留之际还认真反思了自己入主中原后的三大过失:纵军抢夺粮草物资,此为第一;纵兵烧杀抢掠民财,此为第二;未能及时派节度使治理地方,此为第三。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乏马村史馆


栾城本地曾有传说认为,耶律德光是被中原侠士所刺杀。实际上,耶律德光的銮驾走到高邑时,他就一病不起,走到栾城病死也算正常,和侠客刺杀没啥关系。


耶律德光盛年去世,想来是诸多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是兵火过后,肯定伴随着流行疫病。古代防病、医疗水平较低,耶律德光没准就会沾染疾病。第二是气候,当时正值春夏之交,气候炎热,这让习惯了凉爽的契丹人非常难受。第三是纵欲过度。洋洋得意的耶律德光没有忙着发号施令,管理地方,反倒是纵情享乐。不管是女色还是美酒,都会对他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再加上各地火急火燎呈报的造反奏报,肯定让46岁的耶律德光寝食难安。以上几种因素叠加,这或许就是他盛年去世的原因。


不过,话分两头,耶律德光在位21年,政治上设置南面官、北面官分治,经济上奖掖生产,重视农业,军事上加强对军队控制。这一系列举措,增强了契丹的综合国力。他还不费吹灰之力从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捡了个大便宜。可惜,彼时契丹入主中原后,统治者不懂得安抚发展以求民心,反而欲求无度,最终还是没能站稳脚跟。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乏马村的大致位置


耶律德光死时,天气炎热。随从只能剖开他的腹部,放进大量盐防止尸身腐坏,用这种类似制作“木乃伊”的方法处理皇帝尸体,中国历史上从此多了一个专有名词:“帝羓”。


耶律德光死后,以契丹葬俗被制成“帝羓”,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唯一一个木乃伊皇帝。


耶律德光尸体下葬推迟至当年的9月,他被葬于怀州(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他的陵墓被称作“怀陵”。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殷桃版武则天


乏马村的来历


根据《旧五代史·契丹传》以及《资治通鉴·后汉纪(一)》中的记载,耶律德光驾崩于栾城杀胡林。根据清代《续通典》等资料中的记录,武则天时期,曾有突厥兵进犯河北,官军在栾城一带与之作战,杀伤甚众。因为“狄”和“胡”是中原政权对古代少数民族的泛称,所以这一带区域就被称为了“杀胡林”(或杀狄林)。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刘雨欣版武则天


又因为耶律德光是行至这里,人困马乏而死,所以这里形成的村子,也就被命名为了“乏马铺”(后改称乏马村)。清代初期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曾载有明文:后晋末,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既而北还,至临城病作,及栾城病甚,行至此而死,即斯地也。


今天的乏马村地处308国道沿线,在古代也紧邻南北官道,是耶律德光銮驾的必经之地。


只是,武则天时期,在此作战杀伤突厥军队,250多年后,契丹皇帝在此驾崩。这个地方,曾见证了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两件大事儿,这到底算不算一种历史的巧合呢?


河北有个村子,和1072年前意外离世的皇帝有关,是哪里?有怎样的故事?

突厥武士形象


本文相关参考及引用资料:《辽史·本纪第四·太宗(下)》《旧五代史·契丹传》《资治通鉴·后汉纪(一)》《读史方舆纪要》。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