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是慾望的起點;在人世間不“生火”就能避火去災嗎

在《西遊記》中,作為取經團隊肯定是不容易,走到了“天盡頭”也見不到西天。為什麼這樣說呢?“天盡頭”是什麼樣子?


心火,是慾望的起點;在人世間不“生火”就能避火去災嗎

來聽聽高老莊“百曉生”豬八戒娓娓道來: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是日落的地方,被稱為“天盡頭”。這裡有一個奇景,就是日落時分,太陽墜落於西海之中,就像鐵匠打鐵一樣,將燒得紅紅的鐵塊往水裡淬火,伴隨著“轟”的一聲,水裡冒起一陣熱騰騰的煙霧;如果太陽在西海中淬火,那是多麼壯觀呀——豬師兄越來越會忽悠了,難怪孫悟空不相信,我們也不相信。

既然不相信,那就親自調查研究吧。孫悟空經過細緻考察,得出結論是:我們來到西天路上的火焰山了。


心火,是慾望的起點;在人世間不“生火”就能避火去災嗎

更讓孫悟空難以置信的是,火焰山的來歷竟然與自己有干係。據當坊的土地爺說,當年你大鬧天宮時,從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逃出來,順腳踹翻了火爐,掉下了幾塊火磚,剛好掉到了這裡,形成了綿延八百里的火焰山。有因必有果,今天,你種下什麼,就回報什麼。孫悟空一頭霧水,反正自己乾的壞事不少,多一單也沒所謂,照單全收。關鍵是,收下也沒有用,要克服呀!要不然,如何保師父過山呢。

能不能過山先且不說,我們要分析一下火焰山是什麼。《西遊記》既然是指導禪修的真經,在這裡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經過千山萬水的跋涉,經過萬千妖怪的折磨,取經團隊普遍出現了心理狀況,他們喉乾舌燥,他們心裡煩躁,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看到紅彤彤的一座山,就認作是火焰山了,事實上有沒有火焰山呢?在哪裡?


心火,是慾望的起點;在人世間不“生火”就能避火去災嗎

想當年,有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請求追隨大慧宗杲禪師出家。禪師笑笑,這不是你應該來的地方,你心中還有很多放不下的東西,如妻兒啦,名位啦,財富啦,親友啦……啦啦啦,人生太多的“啦”了!即使進了佛門,只是形式上進入了,心是永遠進不了的。

將軍非常堅決,一定要出家,對禪師誠懇地說:我什麼都放下了!好吧,話既然說到這份上,禪師就讓將軍在寺裡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將軍早早起來,到佛堂禮佛。禪師明知故問:“這麼早起來幹什麼?”將軍回答:“為除心頭火,起早禮師尊。”禪師問他:“起得這麼早,不怕妻偷人?”將軍一聽,怒火三丈,指著禪師大罵,說你真不是東西,說話這麼傷人。禪師哈哈大笑,說你看看,心頭火這麼大,我的扇子輕輕一搖,就燃燒起來,那算得上放下了?

由此看來,火焰山的火是心火,嗔心的火。佛家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可見嗔心的火的厲害。嗔心的火,是怎樣得來的呢?


心火,是慾望的起點;在人世間不“生火”就能避火去災嗎

當我們遇到不高興或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生起嗔恚,身心就會不平靜,由此會產生忿恨、嫉妒、惱怒等情緒,由此會產生仇恨之心,就會發生爭鬥,甚至相互殘殺,演變成災難。衝動是魔鬼,衝冠一怒為紅顏,咬牙切齒鳴不平,怒火燒身,兩敗俱傷。生氣、發怒、怨恨,這些都是由煩惱而引起的心頭火,這就是嗔心之毒。

有人會問,取經團隊何來的嗔心之火?很簡單,他們走了一年又一年,越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渡過一條又一條的大河,降伏永遠也降不完的妖怪,一點一滴的信心逐步被侵蝕,難怪豬八戒認為走到“天盡頭”,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心中有了“天盡頭”,現實就會現出“天盡頭”,我想不僅豬八戒有這個想法,唐僧、沙和尚也會有。再說,取經過程也是修行過程,最後一點嗔心如果不消磨乾淨,永遠到不了靈山。


心火,是慾望的起點;在人世間不“生火”就能避火去災嗎

仔細想想,人生氣時,就好像烏雲蓋在心頭,你越想驅散它,越驅不走。在現實中,沒有誰喜歡生氣,又無法避免不生氣,即使涵養很好的人,也是經常生悶氣。不管怎樣,這心頭火,卻是被這怒和怨慢慢點燃,最後形成熊熊烈火,燒掉了親情、愛情、友情。

如何滅卻心頭火?具有大智慧的曾國藩,採取“忍”的辦法,非常善忍,“忍小忿以就大謀”,數十年的官場名利雙收,往往能化逆境為坦途,屢歷艱險而屢屢成功。他的成功,最終歸功於一個“忍”字。


心火,是慾望的起點;在人世間不“生火”就能避火去災嗎

能忍當然好,不過要學會制怒、學會慎獨就更好。後人稱讚曾國藩“每逢大事有靜氣”,說得非常好。人就需要靜,一種舉重若輕的飄逸,一種安詳的境界。安祥是一塊智慧的美玉,它與豁達寬容結伴,同寧靜慈悲為伍,以成熟豐富為內涵。一個人能有安祥的心態,便能從容地面對世間百態,雲捲雲舒,花開花落,一任自然,這便是一種永恆。

修禪的人知道這句話:安禪無須真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也知道這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要學會清閒,就會帶來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