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為何在西南聯大徵兵難

回首抗日戰爭已經勝利

了70多年,但這注定了是一段會永遠銘記在中國人心裡的歷史。如今回望這段歷史,我們依舊會充滿感慨,每一個人都會在這段歷史中找到自己的共鳴,找到屬於自己的群體。今天,我們就來回望下那個時期的大學生們,在烽火中如何度過自己的青春。

1944年,對於中國抗戰來說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時刻,在這一年日軍從4月份開始對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三個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這種大規模的進攻一直持續到12月。在這8個月中,中國損失了50-60萬兵力,喪失了4個省會城市和146座城市、7個空軍基地和36個機場,損失了20多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民。這樣的潰敗,引發了國內外一系列的危機。在內,國民黨政府形象再次一落千丈,美國派來的史迪威將軍甚至要求自己取代蔣介石的指揮權。對外,導致美國政府對國民黨政府失去了信心,轉而竟以出賣中國主權為代價換取蘇聯出兵。面對這樣巨大的災難性後果,國民黨政府居然將責任推卸到普通士兵的身上,認為戰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士兵素質低下,不能夠適應現代戰爭。因此為了挽回顏面,國民黨政府煞有介事的推行了一項十萬知識青年從軍運動,要在全國範圍內,徵召適齡的青年學生參軍入伍。在當時綜合實力最強的西南聯合大學無疑首當其衝。

抗戰時期為何在西南聯大徵兵難


1944年11月15日,西南聯大常委會召開了一場會議,在會議上西南聯大常委宣佈開除兩名為拒絕參軍充當譯員的學生。同時宣佈成立西南聯大志願從軍委員會,梅貽琦擔任主任委員。11月17日,學校請來從小在夏威夷長大的陳福田教授,給學生演講《美國之戰時青年》,鼓勵學生參軍。11月28日,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總司令霍揆彰應邀前來西南聯大做演講,給學生講解當時的抗戰局勢。11月29日,西南聯大罕見全校停課,召開參軍動員大會。會上梅貽琦與數名教授作了演講,臺下學生反應寥寥,氣氛一片沉默。在沉默當中,事先沒有安排演講的聞一多站了起來,即興發表了演講,鼓勵學生參軍。但在大會結束後,報名參軍學生依然寥寥無幾。西南聯大自願從軍委員會無奈只能將報名截止時間由11月30日延長至12月2日。同時,西南聯大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做出了給從軍學生免修24學分的優待政策,並將專科生和非正式的學生也納入了其中。這一措施的出臺吸引了一部分學生從軍,但總體報名人數依然不理想。

抗戰時期為何在西南聯大徵兵難

西南聯大的教室


素來被稱為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的西南聯大,為何它的學子在國難當頭時,面對參軍入伍態度如此猶豫和遲疑呢?

首要原因在於,西南聯大學子普遍對於國民黨政府感到失望和不信任。抗戰時期,國民黨依舊不改貪汙腐敗的本色,這讓無數中國人都看清了它的面目。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國民黨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當時的西南聯大學子普遍擔心自己以後會成為國民黨發動內戰的戰爭工具。面對學校的動員,有的學子直接喊出了願為國而戰,不願為國民黨而戰的口號。

其次,國民黨政府對參軍入伍的學子給的待遇不如之前徵調充當軍隊譯員的學子。當時徵調為譯員的學子待遇從8000元到15000元不等,而參軍入伍的最高也只有1800元。如此懸殊的待遇,自然令學生心裡很不滿。

最後一點,當時國民黨軍隊內貪汙腐敗成風,官僚作風盛行。軍官虐待士兵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對於嚮往自由民主的聯大學子來說,是很難忍受的。

抗戰時期為何在西南聯大徵兵難


當時的西南聯大教授們很多都知道學生心裡的想法,最後為了動員學生,他們寫了一份意見書給國民黨中央,要求國民黨不得將青年軍用於內戰,要提高對青年軍的待遇。教授們的舉措感動了不少學生。再加上當時抗戰形勢極為危急。12月初,日軍一小股部隊佔領了西南最後一道天然屏障獨山。國家危急如此,西南聯大的學子再也無法安坐於教室,毅然決然報名參軍。一天之內,報名人數竟然是之前兩週內的五倍。最後,西南聯大學生報名參軍的多達318人,體檢合格246人,是當時國民黨對西南聯大徵兵名額的兩倍多。

抗戰時期為何在西南聯大徵兵難


然而,一切都如聯大學子之前所料。這批聯大學子參軍入伍後刻苦訓練,很快就學會許多技能和技術,當時的美國教官甚至說,這是他見過最優秀的軍隊(包括英美軍隊)。對於這樣的一批士兵,國民黨是怎麼對待的呢?百般防範,嚴密檢查學生的來往信件,甚至連槍都不給他們配備。學生軍唯一的用處就是去運送物資。據聯大學子回憶說,他們這樣的待遇還算是差強人意的,有支學生軍中學生甚至被逼迫到自殺。可憐一腔熱血,終究報國無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