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总局明令618不得逼商家二选一,仍有电商平台顶风作案?

经过多年高速增长,电商已成为我国零售业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在电商零售产业背后,是千千万万的实体经济主体以及民生就业,但少数电商平台却在暗地里进行“二选一”行为,除了侵犯商家和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还在于抬高了实体经济“互联网+”的成本。

对此,今年618购物狂欢之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北京市工商局相继开展行政指导,禁止之前备受社会诟病的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明令电商平台不得通过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

市场监督总局明令618不得逼商家二选一,仍有电商平台顶风作案?

今年的618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回顾去年的618,想必很多人记忆犹新的都是电商平台愈演愈烈的“二选一”事件。而去年的电商平台逼迫商家“二选一”事件,影响甚至还保留到了现在。

今年4月28日,家居品牌红品爱家发布道歉声明,大致内容是去年九月发布的《红品爱家不忍京东霸权退出声明》公告,实际上与事实不符,侵犯了京东的名誉权,向京东郑重道歉。

市场监督总局明令618不得逼商家二选一,仍有电商平台顶风作案?

追溯到去年9月,红品爱家毫无征兆的发布了上述提到的公告。而在今年,这一则道歉声明姗姗来迟,让不少人感叹品牌自己打脸的同时,也纷纷猜测红品爱家当年是否是遭到了另一家电商平台“二选一”的压迫。

值得一提的是,在618电商购物节到来之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6·18”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12家网络交易平台(网站)相关负责人出席。

座谈会要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积极履行网络经营主体责任,其中特别提到,禁止通过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

那么今年的618活动,电商平台“二选一”有没有死灰复燃呢?事实上也是有的。就在5月9日,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多位服装品牌商表示,“二选一”依旧存在。“他们不会明说,如果加入京东平台,就会遭遇流量降级等情况。”有品牌商反映称。

市场监督总局明令618不得逼商家二选一,仍有电商平台顶风作案?

“二选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商家们也只能自己吞下这枚苦果。更加严重的是,电商平台垄断行为必然给实体经济带来“无谓损失”等社会成本,相当于抬高了实体经济的成本,这对我国实体经济利用“互联网+”转型升级十分不利。

电商利用更丰富的选择、更实惠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少数电商平台却利用自己的江湖地位,要求入驻商家“二选一”,这是在人为制造“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失却了基本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同时也伤害了实体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