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頭頂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經典!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從古至今,人情世故雖然聽起來很複雜,其實裡面的內容都是差不多的,無非現實二字。

而古人也是留下了不少的俗語來告誡後人,俗語作為老祖宗每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給後人帶來了不少的教育作用。

我們時候經常會從老一輩兒人口中聽到:“頭頂三尺有神明”這句話?

俗話:“頭頂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經典!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古人因為信仰神靈,遇到某方面不如意,就會到祭廟中叩拜。這裡不是指向上的意思,案是指擺放香火的供桌。原意是指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著你,如果你虔誠祈禱供奉的話,神明會顯靈幫助你。

後來出現了引申義,表示無論你在什麼地方做任何事,你頭上三尺地方的神明都會看得清清楚,所以任何人不要以為沒有人在旁邊就做壞事。是勸善規過的意思。所以後來又有了"頭頂三尺有神明",的說法。

俗話:“頭頂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經典!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但是你只知道這句“頭頂三尺有神明”,但不知道真正經典的是它的後半句:“不畏人知畏己知”,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

這句話出自哪裡呢?就在清朝時期有一個官員叫葉存仁,當了十幾年的官,完全不看重名利,對待百姓也是很好,兩袖清風。

就在他準備要辭官離開官場的時候,他的手底下的人送了一葉扁舟當成是離別時的贈禮,被葉存仁拒絕了,他於是給下屬寫了一首詩: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俗話:“頭頂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經典!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所以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下,後人就把葉存仁的這首詩最後一句話,和俗語那句話聯繫到了一起,這樣讀起來似乎更有韻味,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畢竟在幹了壞事之後,內心就會感到坐臥不安,每天在家裡都會怕別人知道這件事,或者哪一天這件事暴露了,因此總是吃不好睡不好,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這是一句老話,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社會最普遍的道德準則,意思是說做人做事要有所敬畏。它的涵蓋性超過法律,就算可以從法律的漏洞逃逸出去,也不可能逃逸出最普遍的道德準則。

俗話:“頭頂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經典!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