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畢業後進入高職院校教書,年齡快40了,一眼看到頭,上課沒勁,學生不聽,怎麼辦?

艾娃數學工作室


沒有能力的碩士也只能混吃等死,你能還想咋滴?有工作幹酒不錯了,人要容易滿足,碩士大多數還是沒什麼能力的人,有了舒服的工作你還不樂意了,有多少沒本事的碩士做教師拼死都擠不進去了[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彪悍的人生也需要解釋


我也是中職院校老師,非常體會你得心情,備課準備好久,有的時候講的都感動了自己,結果底下沒幾個人聽,沒成就感,有的老師受不了這樣不上進還三觀不正的學生,都離職了!我當過好多年班主任,對學生感情跟其他老師還是有差別!還是更理解那得孩子!一個孩子的墮落,是背後原生家庭的破裂造成的,孩子很可憐,有的缺乏關愛就誤入歧途,有的自卑為了保護自己表面強大,到處欺負人。在他們的世界,吃喝玩樂處對象,三觀已經破碎!如果運氣好,沒遇到某個哥,某個姐,順利畢業,有了工作,度過了十八九歲那個危險期,算造化了!他們很講究,很真,拿真心對他們,他們也會對你好。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面,還需正三觀,加強品德教育!

我喜歡現在的工作,理解我教的孩子,並希望通過我微薄的愛心拯救他們,給他們希望,給他們自信,有一個因為我得到改變,就值!工作輕鬆無壓力,有足夠時間照顧家庭,孩子,還能學學英語,充實自己,看看書,做個知性的女人,在精神上提高自己!我們同事也有做副業的,還能增加點收入,要不教師一個職業,薪資真的太低了


鑫宇星月


我也是一個大學老師,和你一樣,應該有很多共同感受。很多要說話, 就當做是一種同病相憐的交流吧。

我有點和你不一樣。我不是專職的大學老師,我只是以社會專家的身份在學校兼職上課,也已經有七八年了。對於學生的觀察和判斷,對大學老師和學生,和你應該有相同的看法。

作為專職的年輕大學老師。目前你的教學崗位,在社會上看,還算是比較穩定的 也算一份比較體面受人尊重的一份職業。而你說,有兩個方面的壓力和焦慮,讓你比較難受。一個是個人的職業成長空間看不到方向和上升,一個是學生不願意聽課。讓你在教學過程當中比較無奈和無力。這可能也是國內很大一部分年輕老師的共同的困惑。

根據我上課的過程,我個人的建議就是。專職老師,確實要拓展自己的上升空間。這取決於在學校組織內的這個發展,比如說跟部門領導和上級領導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這是一個前提。然後才是個人在學術方面拿出硬件指標拿出來。比如說項目研究,比如說這個教學效果評估。尤其是在學生當中,每屆學生對於你的上課效果,營造那種對你有那種粉絲般的感覺。這樣,你才會會塑造出自己一個比較良好的正面的老師的形象和能力。

當然,你還年輕,你還有時間優勢。目前情況下,不應該對於現狀氣餒和消極等待。應該是在這種狀態下,自己找到突破的方向。在做好教學的基礎上,在學術方面,包括項目研究,甚至包括一些經營性的項目,尤其是符合自己的興趣方面去拓展。才有可能去改變你目前的狀態和心情。


龍金科是諮詢講師


其實很矛盾的。老婆公司有一個同事就是,985畢業後就一直在小城市的大學裡做老師,30多時為了與愛人一起,辭掉了穩定的工作來到廣州,結果發現自己的知識已經過時,並且又到了中年,現在40,失業已半年。2年前到他的同學開的這個公司工作,但又幹不過現在年輕的,加班嘛,家裡又有老婆孩子牽著,於是被自己的同學開了。更要命的是她老婆不會持家,一天吃水果就要60多,在廣州又沒房子,一個月房租要3600,他老婆才5000工資,兩個孩子也大了,要讀書了,估計只能放回家給老人帶。更嚴重的是整天怕公司的姝子溝引他,隔三五他老婆大人打電話來問在幹嘛,加班的話會不停的打電話。。。本來想著辭職來大城市大展拳腳的,但沒想到是這個樣子。所以理想總是很美好,但現實是殘酷的,尤其是北上廣深,就算是你同學的公司也沒情面,你加不了班馬上走!依我的看法是,你可以保持著你的工作,然後一邊創業或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說不定就成功了呢。



潤土和猹的夏天


我說說我的故事吧,我是90年代工科重點大學畢業的,由於趕上了國企改革,想想當個老師也不錯,於是就到中職學校當了一名教師。由於自己在初中時中專很難考,所以本來認為中專學生很優秀,但是一去上課發現生源素質與自己想的差別不小,而且是一年不如一年。面對這樣的學生,一點成就感都沒有,一度也比較苦惱,想到我當老師,為何當年不上師範大學,如果上了師範大學,現在在重點高中當老師,桃李滿天下,好有成就感。有句話叫男怕入錯行,所以只能堅持。教學壓力不大,搞搞自己的事和家裡的事,早就評上高級講師(副教授級別),輔助自己的另一半,妻子當上了企業高管,孩子也順利考上大學,在二線城市有幾個門面幾套住房,現在還有一個80多歲的老母親,平時就多陪陪她。生活無壓力,感覺很幸福。現在經常跟同事開玩笑說,在哪能找到這麼好的工作。


槍手如林


每個行業都一樣。

即使在教育領域,不是高職院校的個別問題,其實是全民面對教育的態度變了。對學生們來說,大家希望更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的老師。教師自身從教的方面來提高能力也很有必要。當然,還有科研領域可以探索。好學校學生當然會好一些,這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所有的行業,職業都一樣,都有瓶頸期,枯燥期,度過了這個階段,學會開始享受職業帶來的樂趣。


吉他與詩


碩士研究生進入到高校教書是很不錯的選擇,雖然只是個高職院校,現在很多碩士畢業的學生很多都想去學校教書的,並且高校對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仔細看各大院校的招聘要求,稍微好一點的學校都要求博士畢業,有些連博士都難以進入。

當然學校工作有些人覺得好,但也有人選擇離開,我讀研時候一個師兄在2014年的時候因導師的推薦進入到一所三本院校教書,在兩年之後他選擇了考博,於是就離職了,聽他說在學校教書的工資一個月也就3000多,覺得有些低。

那麼對於碩士畢業後進入到高職院校教書,年齡也快40了,這種日子一眼望到頭,上課覺得沒勁,學生也不聽,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一眼望到頭說明了工作的穩定

其實像高校教書這樣的工作,之所以一眼望到頭,也說明了工作的穩定,不會因為社會的動盪而輕易發生改變,這類工作就是個圍城,城內的人想出去,而城外的人想進去。

在裡面待久了覺得生活很無趣,工作沒有挑戰性,也慢慢喪失了激情,可是卻不知道外面競爭的激烈,工作壓力的巨大。外面多少人都羨慕著能夠有這樣一份穩定的工作。

年齡快40了,還有能力和勇氣去折騰嗎?

雖然說是一眼望到頭的日子,但是年齡已經快40歲了,再說也僅僅是碩士畢業,這麼多年的工作經歷也都是在學校內進行的,出去也基本上只能去其他學校,這並沒有多大意義。而要想創業,又談何容易。再說這個年齡,還有勇氣和能力去折騰嗎?

上課沒勁,學生不聽,因否教學方式需要改進

可能很多工作幹久了都會有疲憊期,覺得越來越沒有意思,教學也是一樣。學生不怎麼聽自己的課,這自然是越上越覺得沒勁,那麼就需要思考學生為什麼不願意聽自己的課,是不是自己上課少了一些趣味性、沒有價值,對此就要考慮下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需要改進下。通過學生上課狀態的改變,也能夠激發自己的積極性和動力。

所以,碩士畢業進入到高職院校工作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工作比較穩定,然而快40歲,覺得日子一眼望到頭,上課沒勁,學生也不聽,那麼這個年齡是否還有能夠和勇氣去折騰呢?產生學生不聽的現象,是否是教學方式需要有一些改進呢?嘗試著去改進下自己的上課方式,看看能否有一些轉變。


小劉老師說


身同感受啊!我的情況和你差不多,也是碩士畢業進入高職,如今已有10個年頭。一開始的時候還是滿腔熱情,一身幹勁,但漸漸地就被歲月和現狀磨平了,熄滅了熱情。真的很後悔進入高職院校,學術氛圍幾乎沒有,學生兩級分化極其嚴重,好學生不多,差學生真不少。有的人會說育教無類,老師就是教書育人的。這是沒有教育一線的經歷和感覺。高職學生已在長期的學習過程固定了學習習慣,而大部分的學習習慣是不好的。在此,也不否認有個別學生有很強的上進心,或許因為高考沒發揮好,或許其它原因。但真的有太多的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確實不行,想在高職短短的時間內就糾正過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因此,在高職院校圖書館不用搶座位,校園裡很難見到讀書、看書的學生。到了宿舍管後,最常見的景象就是在打遊戲。還有高職院校沒有學術氛圍,更沒有平臺,要想發表核心以上論文,是很困難的事。大部分核心期刊直接拒絕發表高職院校老師的論文。申請級別高的課題也是困難重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還有點上進心,確實在高職院校待著比較累—心累!


微光者4195


首先我需要向您表達敬意。

因為能夠在一個學校裡面呆這麼長時間,而且做出了一些成績,足以說明您是一個非常稱職的老師

我非常能夠理解您目前的情況。因為我有一位朋友,我們最近剛剛聊天,他在一個民辦高校裡面做老師,目前狀況也不是令人十分滿意。因為在這學校裡面工資待遇並不是非常好。

對於您目前的狀況,我建議您慎重選擇離職這條路,理由有二

第一,總體的就業環境不是百分百的樂觀

第二,目前您的職場競爭力不是很樂觀

對於您目前的處境,我建議您

第一,好好準備,拿下高級職稱

第二,選擇行業匹配的行業,爭取一份兼職


拼搏的小諸葛


我是即將踏上高職教師崗位的新人,211碩士畢業後在私企裡工作2年,任課研主管,由於醉心於學術與教育而毅然選擇走高校發展道路。

題主所說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任何崗位都存在其自身的優勢和侷限性,一眼望到頭的感覺不止高校,在公司你也可以看到,從普通職員到管理高層也是同樣從小做到大的發展道路。

題主目前已在高校工作,而且年近40,那麼應該是在教育改革前入職的,享有教師編制,至少有中級職稱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發展了。

現在高校聘用門檻不斷拔高,大部分院校都明文規定只聘用30歲以下碩士或40歲以下博士,甚至許多院校都不招碩士了。如果題主現在想離開這個崗位的話,再想回來恐怕會很有壓力。

在高校發展的好處想必題主已有體會,比如規律的上下班時間,充裕的假期(相對於公司上班族),專業技能的不斷學習深入等。現在卡住題主的問題在於個人成就的追求,一是對提升學歷職稱的心理渴望;二是提高教學成就感和學生認同度;三是對提高收入增加經濟實力的需要。

我提供的建議是:

1.保留原職不動,提出進修在職博士研究生申 請。

2.更新教案,學習人氣教師授課經驗,分析所帶學生的心理特徵及情感訴求,應地制宜升級授課方式。

3.增加科研精力投入,爭取更多項目或發表更多論文,提升自身學術素養和領域知名度。

4.嘗試開闢副業,如果沒有除教師外其他職業經驗的話,建議與人合作,不推薦直接創業。

5.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身在教師的崗位上,對得起肩負的使命,為學生謀求最大限度的發展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哪怕再多的非難,勿忘初心。

新學期即將開始,預祝各位教師、同學們工作學業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