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蘋果摘袋後反清如何補救?

用戶4209153875165


現在蘋果套袋技術已經普及,蘋果摘袋後最讓果農煩惱的就是上色慢,出現返青現象,直接影響蘋果上色,影響蘋果表面品質,造成賣不上好的價格。



蘋果摘袋返青的原因

  • 平常施肥問題,日常管理中過量施用氮肥,忽略了鉀肥和磷肥,以及微量元素的補充,施肥不平衡,造成蘋果底色返青,上色困難。



  • 摘袋後遇上不好的天氣,氣溫持續高溫,晝夜溫差較小,造成上色緩慢,時間一長蘋果返青,還有就是摘袋後遇到下雨連陰天氣,光照不足,造成蘋果返青。
  • 還有就是摘袋後,土壤過於乾旱,缺乏水分,使其上色困難,使蘋果出現返青現象,澆水不注意採用了大水漫灌,也會出現返青現象。



蘋果摘袋後出現返青要想得到完全補救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一些措施,加快提高蘋果的上色程度,將其影響降至最低,例如鋪設反光膜,摘葉,改善光照提高其著色,適當小水澆灌,為其著色提高充足水分,適當噴施著色劑,加快蘋果著色,改善其品質。

以上為果農果緣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

果農果緣


套袋蘋果摘袋後返青這種現象涉及到很多因素,我們只有弄清蘋果返青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採取與之相應的補救措施。以下幾種情況最容易導致套袋蘋果摘袋後返青。

一、水肥管理不當

蘋果著色實際上是葉綠素轉變為花青素的過程,蘋果表皮花青苷的合成間接受到水肥的影響。磷、鉀和鎂能有效促進花青苷的合成,氮能抑制花青苷的合成。土壤中含氮量偏高,紙袋中蘋果退綠就慢,停長就晚。氮元素活性較高,在樹體中移動性較強,一旦水分充足,溫度較高,受蒸騰作用的拉動,就會在樹體上優先表現出來。如果摘袋前後大水漫灌,下層營養根就會吸收大量氮元素參與代謝,導致蘋果停長晚,摘袋後易返青。因此摘袋前後應嚴格控制氮肥的用量,增加磷鉀肥的用量,並且摘袋前後不能大水漫灌,如遇高溫乾旱應延遲摘袋時間,澆水後不要直接摘袋,當土壤含水量降到70%以下時再摘袋。

二、摘袋時間不恰當

套袋蘋果摘袋是有講究的,近幾年,人們為了追求早上市賣高價,沒到成熟期就摘袋,對蘋果品質造成很大影響,造成著色困難返綠現象,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對於蘋果成熟期的確定,有一定的指標。由於品種的不同,成熟期也有所不同,紅富士從坐果到成熟一般175天左右,由於各地物候期和積溫水平不一,成熟期也有差異。最好的判斷摘袋時間的方法是;在接近成熟期時,經常檢查內膛果的退綠情況,只要蘋果萼窪部位完全退綠,就可以摘袋了。蘋果的著色受溫溼度的影響也非常大。較大的溫差有利於刺激果面花青苷的合成,一般情況下溫差在11℃左右,溼度在60%以上時最易著色。在溫帶季風氣候區,南風溼度一般較高,在微南風時摘袋比較適宜,東北風和西北風皆溼度較低,不利於摘袋。

三、摘袋後的溫溼度影響

蘋果摘袋後,溫差較小,溼度較低,蘋果表皮花青苷的合成受阻,會導致長時間不著色,此時如遇高溫,蘋果不斷生長,成熟延後,就會出現返青退色現象。

四、樹體通風透光差

如果樹冠鬱閉,枝條相互遮擋,通風透光差,摘袋後果實長時間不受強光刺激,蘋果表皮花青苷合成受阻,也易導致著色困難而返青,特別是內膛下垂枝條上結的果實最易返青。這是因為秋梢停長後,蘋果進入快速膨大期,樹體枝條的受光率決定著果樹的營養分配率,從而決定著成熟時間和成熟程度。內膛枝因光照不如上部和外圍枝受光率高,物質積累速度慢,成熟期就晚。也就是說一棵樹上的果實成熟程度也不盡相同,尤其在高溫乾旱年份,這種現象非常突出,表現為:外圍果成熟過度而發黃,內膛果成熟緩慢而返青。

五、品種本身著色緩慢

蘋果品種對蘋果著色影響非常大,蘋果品種著色慢也間接導致蘋果摘袋後返青現象的發生,這是因為著色時間越長,外部氣候的變數就越大,一旦遇到不良氣候,對果實著色非常不利。同一個品種,不同栽培模式,成熟時間也存在差異。以富士系蘋果為例,矮化栽培,果實物質積累較快,成熟時間較早,喬化樹果實物質積累較慢,成熟時間較晚。

套袋蘋果摘袋後返青補救方法

蘋果摘袋後一旦發現有返青現象,應立即衝施速效鉀肥,每畝15一20公斤,延緩返青,增強著色。再對葉面和果實噴施蕓薹素內脂600倍+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一至二次,也可有效延緩返青,增進著色。

總之,蘋果管理是一個綜合過程,應抓好每一個環節,一旦失誤就有可能前功盡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金都蟠桃園


你好,對於蘋果返青的補救是很難做到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好的方法。

蘋果返青有很多種原因:一是套袋時間不夠。二是在後期的施肥中主要是以鉀肥為主,氮肥要少。三是光照不夠。在蘋果樹剛取完袋子之後,最怕的就是連續數日的陰雨天,而在我們這裡,蘋果套袋取下之後,如果光線不好會選擇鋪反光膜,來預防蘋果返青,或者因光線不夠,而造成了光面,上色不夠。

建議你在明年的種植過程中。多多諮詢鄉鎮的農資農業方面的技術人員。多多和其他種植非常好的種植戶多多溝通。在施肥方面嚴格要按照週期施肥,注意把握肥料中的氮磷鉀比例。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



花城四郎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對於題主提出的,套袋蘋果摘袋後返青如何補救的問題。衛農以為,是沒有辦法補救的,就是隻能預防無法補救。

現在我們這裡的果農已經開始摘袋了,他們在摘袋前,都要首先對袋內蘋果退青變白的情況進行檢查,看是否適合摘袋。如果蘋果還沒有完全退青變白,就不會摘袋要等到蘋果,完全退青變白以後才摘袋。哪蘋果摘袋以後,為什麼會返青時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蘋果套袋時間不足。蘋果從套袋到摘袋必須達到100~120天時間,蘋果才能完全退青變白的,如果過早摘袋,由於蘋果退青不徹底,蘋果花青素不足,就容易發生返青現象。

二是摘袋後遭遇了連陰雨天氣。長時間的光照不足,又溫差比較低,導致蘋果發生了返青。就是說在給蘋果摘袋的時候,要注意天氣變化,如果有幾天連陰雨天氣,就不要摘袋,要等到連陰雨結束以後,再來進行摘袋比較合適。



三是施肥澆水的問題。就是在施肥上沒有按照蘋果樹生長需肥規律施肥,偏施化肥尤其是氮肥施入過多,磷鉀肥比較少,養分不合理,大水大肥。導致蘋果雖然比較大,但是著色困難,或者不退青。

以上幾個方面,是導致蘋果摘袋以後返青的主要原因,只要能把好這幾個關口,就能防止摘袋以後,蘋果出現返青現象。



如果摘袋後發生了返青現象,就沒有什麼辦法補救了。這時你就是採取什麼措施都沒有多大作用,在樹上掛的時間再長,蘋果的底色還是青的,而且著色不豔麗,是那種烏紅色,在樹上掛的時間過長的話,就與沒有套袋的光果蘋果一樣了。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通過多年的普及和推廣,現在各地水果都發展為套袋作業管理,這種方法也不斷向瓜類蔬菜發展,這說明了現在農民商品意識的提高,對農作物的耕種、施肥、田間管理等從過去粗放型向精細型轉化。的確,發展套袋水果去除了過去“光果”的許多弊端,給果農帶來了更好的收益。可以說,套袋水果的問世,是現代果業發展的巨大進步。同類,蘋果套袋的作業管理也經歷了兩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從起初“光果”(未套果實袋)發展到“膜袋蘋果”(套塑料薄膜果實袋),再發展到如今的紙袋蘋果(套紙質果實袋)及紙夾膜蘋果套(先套塑料薄膜果實袋,之後隔15天左右後,在外面再套紙質果實袋)。這對蘋果產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

果園實踐管理中,套袋蘋果摘袋後的田間管理尤為重要,但因各方面的原因卻引發了摘袋蘋果返青,就是蘋果底輪(萼冠)開始向蘋果上部延伸,而始終無法有效著色,一直呈青綠色,或醬綠色。鄉村關中一帶的果農把這種蘋果稱“青頭”。這樣的蘋果商品率下降,無法賣出好價錢,使蘋果套袋的作用前功盡棄。那麼,套袋蘋果摘袋後如何防止蘋果返青?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自家30年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蘋果摘袋後返青的原因種類。

1、摘袋時間過早,果園潮氣不足。正常情況下,蘋果在果實袋內的存留天數為110~120天,就是說從蘋果套袋至摘袋期間的天數。實際情況是,有些果農為了趕上蘋果初期上市的高價,在套袋天數不足的情況下提前摘袋。這要摘袋過早,使果實在袋內的生長未能完全退綠,而又遇到高溫天氣,加之果園內較為乾旱,雜草等植被吸附水分減少,在早晚溫差時段,未能有效給蘋果著色提供充分的潮氣。這是重要原因。

2、蘋果摘袋後遇到連陰雨天氣。果園實踐作業中,大部分果農都按期摘袋,但蘋果仍然出現返青現象,這是因為摘袋的時間沒有把握好,不幸遇到了連陰雨天氣,果園內沒有良好的光照條件,果實無法著色,這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蘋果就會逐步返青,而不斷地漫延。

3、果園內通風透光情能太差。我們一直強調蘋果樹夏剪、夏管的重要性,而部分果農缺乏管理常識,未能在夏季高溫高溼果樹旺長時,有效對果樹夏剪,尤其是對旺長枝的處理。這樣造成果園通風透光性能極差,接受陽光照射的條件十分有限,蘋果摘袋後無法有效接受陽光普照,又在果園內漚熱中不斷變化,導致果實不間短的返青。

4、摘袋前後未能有效施用鉀肥。我們說,蘋果進入成熟期,也就是摘袋前後,果農普遍給果樹有效施用鉀肥,以促進果實著色。實踐中,有些果農不懂,有些為了省事,或者施用了含氮量高的化肥,而造成果樹秋季旺長,使果樹的葉綠素迅速增加。這樣光照不充分,葉綠素又增加的情況下,直接加速了蘋果的返青。

第二,補救和預防措施。

實事求是的說,蘋果摘袋後返青是無法補救的,只能通過預防減少蘋果返青的概率。那麼,我們分析了蘋果返青的重要原因,結合果園的預防管理,從源頭切斷返青的可能性。

1、確保蘋果在果實袋內足夠的時間。果農既然給蘋果套袋,那就不要為一時之利急於摘袋,確保蘋果在袋內天數足夠。同時,摘袋前果園墒情一般時,要有效進行漫灌,平時除草時適當保留雜草,營造良好的果園生態系統,這點很重要。不是說果園內雜草除得越乾淨越好。

2、避開陰雨天摘袋。果農摘袋前要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發現近期有降雨的可能,儘量不要摘袋;同時,還要做好果園內的排澇,不能存有積水,以減少內澇影響蘋果的著色。

3、做好夏剪的田間管理。我們一再強調果園夏剪的重要性,但部分果農未能做到合理科學管理,對果樹的背上枝、直立枝、旺長枝,以及影響果樹正常生長的枝條未能去除,不但造成養分的浪費,而且導致果園封閉,通風透光性能變差,無法有效接受光照,自然無法進行良好的光合作用。

4、摘袋前後施用優質鉀肥。果農摘袋前,及時給果樹施用優質的鉀肥,還要施硼、鈣等微中量元素肥,鉀肥能促進果實著色,鈣元素能增加果實硬度,增強果實儲存期。鄉村關中一帶的果農採用溝槽施用磷酸二氫鉀肥,或者噴施水溶性磷酸二氫鉀肥,效果十分明顯。摘袋後,及時鋪設反光膜,增加太陽光能返利用率,使果實充分接觸光照,以便於果實著色。

5、其他。造成蘋果返青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就是上述方面。還有果實在成熟期,發生連陰雨排澇不及時,還有果樹超負荷掛果生長,還有果實膨大期水肥不充分等方面的原因引起。

總之,蘋果摘袋後出現返青現象,看似是局部的問題,但實質是果園綜合管理的原因。主要還是果園管理不夠精細,處於粗放型管理中。而發現蘋果摘袋後返青,那隻能眼睜睜地以低價出售,直至現在也沒有良好的補救辦法,對此,果農只有加強預防管理,吃一塹長一智了。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大家好!我是關注農村農業農民,種植蘋果樹和花椒樹,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進入9月中旬,富士蘋果開始摘袋了,在摘袋過程中,有時會發現果面不白,而是發綠現象。這可能就是題主所說的摘袋後,反青吧,我認為,只要摘袋,蘋果果面不白,有些發綠,已經沒有什麼辦法的。

我從自己的種植經驗來看,在摘袋時期,發現蘋果果面不白,發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套袋時期太遲,蘋果在果袋內時間短,因而沒有完全褪綠。

一般正常情況下,套袋蘋果從套袋結束到摘袋,要求不少於100天。不足100天,蘋果褪綠差,果面不白。

2.施肥不合理,也是造成套袋蘋果褪綠差,摘袋後,果面不白,發綠。

不合理施肥主要表現在施肥注重氮素化肥的施入,而且施入量太大,沒有掌握好蘋果的生長規律。蘋果施肥大家公認的是:3月氮,6月磷,8月鉀,9月基肥氮磷鉀,中微量元素肥和有機肥再加生物菌肥。所說的3氮6磷8鉀,並不是只施單一元素肥,而是此期哪種元素適當含量高些。


3.有可能是所套果袋質量不好,遮光性不好,致使套袋蘋果褪綠差,果面不白。

4.摘袋時果面很白,但是由於天氣原因,而造成蘋果著色慢,果面轉綠。

主要是摘袋後,一直陰雨連綿不斷,沒有陽光,蘋果不但不著色,而且還會轉綠。所以摘袋時期的天氣狀況,對於蘋果著色非常重要。摘袋期,果農要關注天氣預報,如果天氣不好,可以推遲摘袋,這樣可以避免套袋蘋果轉綠,影響蘋果品質。


綜上所述,蘋果摘袋後返青,是沒有辦法補救的。只有掌握好致使套袋蘋果返青或者褪綠差的原因,做好預防工作就好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我認為就上面所說的幾點,如還有不全之處,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共同學習。

好了,就說這麼多。如果喜歡就點贊和轉發一下,想看更多相關資訊,就請繼續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