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學會用散炮,身邊的釣友只能趕緊搬家:詳解散炮的用法

散炮是一種誘魚效果很好的窩料,有不少釣魚高手都在使用散炮,其實除了黑坑垂釣之外,在自然水域中釣魚也是可以使用散炮的,但是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如果使用不當有可能適得其反。

散炮的定義

散炮也被稱為散餌,但是散炮絕不是一種釣餌,它其實是一種幹散狀態的窩料。散炮的最大特點是入水之後能夠呈現出快速霧化和散落的狀態,這種的狀態是通過控制窩料的加水量來實現的。

野釣學會用散炮,身邊的釣友只能趕緊搬家:詳解散炮的用法


散炮的製作方法

在使用商品餌開餌的時候,餌料與水的比例大約在1:0.8至1:1.2之間,也就是1份餌料加0.8至1.2份的水,採用這一比例加水之後能夠讓餌料充分吸水,並且擁有一定的粘度。而散炮在製作的時候會減少加水量,也就是採用1:0.3至1:0.5的餌水比,由於加水量減少,餌料就無法充分吸水,因此餌料的粘度就無法全部呈現出來,這樣來散炮在入水之後就會快速霧化、散落。

野釣學會用散炮,身邊的釣友只能趕緊搬家:詳解散炮的用法


散炮狀態的控制方法

霧化速度的控制在製作散炮的時候可以合理運用各種輔助餌來控制散炮的狀態,例如在散炮中加入一些輕麩可以減輕散炮的比重,同時增加霧化速度,讓水中的霧化帶持續更長時間,這種方法在垂釣鰱鱅的時候是經常用到的。

另外,還可以通過控制加水量來調整散炮的霧化速度。按照1:0.3的餌水比加水時,散炮的霧化速度最快,這樣的散炮被稱為“幹散”。按照1:0.5的餌水比加水的時候,散炮的霧化速度會明顯減慢,入水之後不會馬上開始大面積的霧化,而是要等散炮快沉到水底時大面積的霧化才會出現,這樣的散炮被稱為“溼散”。

最後,把散炮捏上鉤的時候,力度輕一些便可以實現散炮入水之後的快速霧化,力度重一些便可以實現霧化速度減慢的效果。

誘魚和留魚功能控制散炮中不僅僅只有粉末狀的物質,也同樣可以添加一些粗顆粒的物質,例如酒米等等。散炮中的粉末狀物質較多時,散炮的比重輕,霧化狀態明顯,誘魚功能更強。散炮中粗顆粒的物質較多時,散炮的比重增大,散落狀態更明顯,留魚功能更強。

野釣學會用散炮,身邊的釣友只能趕緊搬家:詳解散炮的用法


使用散炮時的注意事項

控制落點使用散炮必須精準的控制落點,否則有可能出現窩點偏離的情況。要儘量讓散炮每一次入水的落點都比較接近,這樣散炮沉入水底之後就會集中在一堆,而不是呈現出一種分散的狀態。另外,使用散炮的時候不能拋滿竿,否則散炮最終的落點就在釣點前方,也就是說窩子會發生區前移,鉤餌的位置則更靠後,魚進窩之後也無法發現鉤餌的存在。

根據水深調整散炮的霧化速度在淺水區垂釣時,可以通過少加水等辦法讓散炮的霧化速度加快,這樣能起到更好的誘魚效果。但是在深水區垂釣時,散炮的霧化速度就不能太快,否則散炮入水後馬上開始霧化,在水的張力作用下,當散炮沉到水底時就會非常分散,也就是說散炮從入水時的一個點,最終在水底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面,這樣一來魚進窩之後也同樣會非常分散,發現鉤餌的概率就會大幅降低。

野釣學會用散炮,身邊的釣友只能趕緊搬家:詳解散炮的用法


以下幾種情況不能使用散炮散炮具有很好的誘魚效果,但是散炮也不是萬能的,在以下這些情況下是不能使用散炮的。

①鰱鱅較多的水域

鰱鱅屬於濾食性魚類,對比重輕、霧化快的物質特別感興趣。所以在鰱鱅較多的水域垂釣底層魚時是不能使用散炮的,否則會將大量的鰱鱅誘進窩,這樣一來其它底層魚就不敢進窩了。

②有流水的水域

江河等有流水的水域是很多釣魚人的“主戰場”,但是在這些有流水的水域中是不能使用散炮的,因為散炮中含有大量比重較輕的物質,很容易被流水沖走,這樣一來即便散炮成功誘到了魚,魚也不會進窩,而是集中在窩點下游的方向。

③垂釣回鍋魚和老滑魚

正是由於散炮的誘魚效果非常好,所以散炮被大規模使用。但是魚在散炮所產生的霧化環境下被釣放過多次之後,魚就會對霧化產生警惕心。這種經歷過多次釣放的魚被稱為“回鍋魚”,如果魚被釣放的次數非常多,已經產生極高警惕心,這樣的魚被稱為“老滑魚”。所以,在垂釣回鍋魚和老滑魚的時候是不能使用散炮的,否則魚發現霧化之後就不敢進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