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照耀》:談談內向孩子的性格特徵及思考

《彩虹照耀》是由Vic Sarin執導,於2009年上映。電影講述八歲的湯瑪斯在孤兒院受到大家的冷落,他的人生轉折點是梅爾的出現,才照亮了他人生的彩虹。

影片講述湯瑪斯生活在孤兒院,面對小夥伴的欺負,他只能老老實實被人捱打,沒有還手的餘地,他不知道一還手,接下來帶給他更大的痛苦會是什麼。在梅爾來接他的那一天,他徹底離開了這個沒有溫暖的孤兒院。

湯瑪斯來到科裡之後他的生活多了豐富的色彩,第一天剛起床,他看到了美麗的彩虹,在梅爾的鼓勵下,他走出房間出去欣賞大自然賦予的幸福。

有科學家說過,幸福是我們生活的副產品:它偶爾發生,且持續時間很短。

《彩虹照耀》:談談內向孩子的性格特徵及思考

是怎樣的孩子才會受到冷落,導致小夥伴孤立他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小孩受到小夥伴的欺負,自己常常躲在一個角落中。因為家庭緣故、社會因素才會導致孩子把自己的內心關閉起來。

內向的孩子不喜歡接近他人,不喜歡與他人主動交流,經常自己玩,不理會周圍的事物與人,導致他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會受到限制。但內向者也有自己的優勢:遇事冷靜、善於思考,會有所限制,但內向者也有自己的優勢:遇事冷靜、善於思考和分析、善於傾聽、獨立自主。所以,內向者不一定是不好的,他能自如的切換自己的性格。

01湯瑪斯是個內向者,在孤兒院受到冷落,遇到梅爾後,他打開了心裡的那道門

湯瑪斯是個內向的男孩,在孤兒院時獨自一人在一個角落做自己的事,小夥伴時常笑話和數落他,他是一個膽小又有口吃的男孩,但在校長辦公室見到梅爾後,他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湯瑪斯從小生活在城市,沒有見到家畜類的動物,他來到科裡,生活中多了許多動物,從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能與動物成為朋友,海豹成為他訴說心裡話的夥伴,而謝默斯、南希和他成為同學、成為朋友,他們帶湯瑪斯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讓湯瑪斯的童年多了一份樂趣。

在孤兒院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沒有科裡的生活豐富,也沒有這麼自由。因為在孤兒院會被約束、被小夥伴冷落,時常獨自一人,致使湯瑪斯剛來到科裡時除了梅爾,對其他人都是膽怯的。在梅爾的鼓勵下,他嘗試著一步步放開自己,讓別人能走進他的生活,他也能容納別人。

在孤兒院受到小夥伴的冷落,來到科裡,受到小夥伴的熱情歡迎,讓湯瑪斯一下子無法適應,但後續也慢慢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中。他在小夥伴那裡感受到了溫暖,生活增加了豐富的色彩,他的內心向他人打開,讓外界的彩虹能照射到心裡。

《彩虹照耀》:談談內向孩子的性格特徵及思考

內向性格的孩子,他的改變,需要一步步通過信任別人,對他人熟悉了才會敞開自己的心扉。

湯瑪斯第一天起來在房間看到彩虹時,梅爾說那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彩虹,她鼓勵湯瑪斯穿上靴子出去看看。

梅爾和湯瑪斯來到海邊,梅爾用一種呼喚海豹的聲音把它們引過來,湯瑪斯也學著做,剛開始海豹並沒有被他的聲音引過來,想放棄,梅爾說要學到東西,就要不斷嘗試,不斷練習。海豹是一位信使,它能找到逝者的靈魂,並把話傳達給他們。

梅爾用鼓勵的方式讓湯瑪斯打開自己的心扉,讓他不斷去嘗試之前沒做過的事,科裡雖然比不上他之前在城市的生活,但他來到科裡,發現自己很喜歡這個地方,這裡帶給他愛,這裡更自由,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無拘無束,像天空中遨遊的燕子。

對於內向者來說,剛開始面對不熟悉的人,總是很拘謹,不信任他人,什麼事都藏在心裡,如果對方站在他的角度考慮,鼓勵他,讓他變得開朗、自信,他也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扉。

心理學家羅蘭德.科普維思曼說過:信任是萬物之基。

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礎,因為我們和他人相互依存,但又無法控制他人,所以我們必須信任他們,就像信任伴侶一樣信任麵包師和公交司機。

影片中梅爾是湯瑪斯的傾聽者,湯瑪斯也信任梅爾,是她把湯瑪斯帶到了科裡,讓他變得越來越開朗和自信,他們是相互依存的。

梅爾用她的溫暖照耀了湯瑪斯的心靈,使他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也教會了湯瑪斯如何去愛,和他在孤兒院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彩虹照耀》:談談內向孩子的性格特徵及思考

02內向者的優勢:擁有獨立的性格和同理心(改變現狀,保持自我的獨立)

影片中,湯姆斯對於科裡的一切似乎是懷著膽怯的心理,在慢慢接觸之後,開始變得不再害怕,能獨立和它們相處。

湯瑪斯剛來到科裡時,對動物是害怕的,第一天到科裡時,謝默斯把“禮物”螃蟹放到湯瑪斯手上,嚇得他連忙扔掉向後退了;謝默斯和南希帶湯瑪斯到他們的秘密基地時,看到蝙蝠是害怕的;剛接觸海豹時,不敢獨自一人餵它吃東西。

從城市來到島上,一切都是新鮮的,一開始的害怕到最後能獨立應對,是湯瑪斯自我改變的一個過程,要想改變現狀,應該如何做起?

改變通常是緩慢的,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問問自己,是要改變一下,還是保持不變?對於湯瑪斯,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所以,他不得不改變對環境帶給他的壓力。

首先,需要找到受壓點,是動物讓他害怕了,還是陌生的環境或者陌生的人,找到事情的源頭,需要靠分析能力。

湯瑪斯平時沒接觸過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動物,只有孤兒院和孤兒 院的人,而且,內向性格的孩子比較孤僻,所以會產生害怕;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對外面的世界是未知的,充滿挑戰的,這也是令湯瑪斯害怕的原因。

這些因素都是導致湯瑪斯膽怯,當他在新的環境中慢慢熟悉它們,和它們接觸後,這個受壓點也就釋放了。

其次,影響湯瑪斯的這些因素,不能單靠分析能力,感知能力是更加古老、更加堅韌、更加穩定的,哪怕在無法思考的情況下,也能夠感知,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才能更好體會改變過後的感覺。

當湯瑪斯感受到了動物其實並不可怕,只是以前少接觸,它們也是可愛的,它們也是陪伴人類的朋友,所以,他嘗試走進動物的世界。

最後,要想改變這些令湯瑪斯害怕的環境,他就要通過行動實現,重新接觸這些動物:他再次向南希提出想去他們的秘密基地,到了基地看到蝙蝠時,湯瑪斯放下戒備,坦然面對;獨自一人來到海邊時,湯瑪斯帶著愉悅的心情,喂海豹食物。

湯瑪斯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克服內心的恐懼和掙扎,當你堅持獨立,你的一切都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獨立的個性會讓別人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他們質疑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

《彩虹照耀》:談談內向孩子的性格特徵及思考

湯瑪斯和亞力克一開始很少說話,很少接觸,湯瑪斯總在躲著他,改變他們關係的,應該從海豹說起,亞力克也在湯瑪斯的身上看到了善良和責任。

亞力克內心也有柔軟的一面,湯瑪斯有一次跟著亞力克來到了海灘,他發現有一隻被母海豹遺失的幼崽,他問亞力克是否可以餵它,湯瑪斯:“我們可以餵它嗎?”亞歷克:“今天可以,那明天呢?一個幼崽需要幾周的照顧,甚至更長。你覺得你能勝任嗎?”湯瑪斯:“我能勝任。”

首先,在湯瑪斯身上,亞力克看到了責任和善良,他們的關係也因此有所緩和,同時,也讓亞力克感受到被湯瑪斯崇拜和需要的感覺。

亞力克看到了湯瑪斯身上的擔當,這是一個男孩應該具有的本能,一開始的不瞭解,兩個人產生距離感,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人也能產生共鳴。

其次,當兩個人能保持同樣的頻率就能產生共鳴,它的另外一個詞叫“自我效能”,心理分析學家萊納.霍爾姆-哈杜拉這樣總結“自我效能”:一個人如果不被人注意,沒有人回應的話,是無法成長的。

湯瑪斯的舉動引起了亞力克的注意,從一開始覺得湯瑪斯缺乏男子氣而有些失望,後來,湯瑪斯的勇敢被亞力克認可了。

最後,湯瑪斯用自己的善良和擔當打動了亞力克,對於動物擁有同情心、愛心,是每個孩子都有的特性,小海豹被母豹遺失在海灘上,湯瑪斯從小在孤兒院長大,他們的遭遇都有相同的點,亞力克因而產生了同理心。

對於內向的孩子,動物是他們最好的陪伴,相互依存,讓他們有一顆照顧他人的心,也讓內心多一份溫暖。

《彩虹照耀》:談談內向孩子的性格特徵及思考

03 結合影片,談談內向者的性格特徵及思考

在影片中,湯瑪斯一開始是個膽小的男孩,在科裡一切都是新的開始,以前沒接觸過的事物,在這裡都遇到了,要想容入到新的環境中,只能讓自己快速適應。

1.內向者不是從一而終都是這個性格,他們會應環境、壓力的變化而改變。改變,不一定要開始新的東西,有時只需要和過去告別,讓我們換一種方式生活、成長。

湯瑪斯過去是內向、孤獨的,在科裡生活一段時間,在梅爾的陪伴和鼓勵下,他變得開朗和自信,走出了曾經的舒適區。如果一個人在舒適區待久了,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惰,對生活失去追求、失去動力,對一切都覺得無所謂,一切隨遇而安。

2.獨立,不是每個人與生懼來,需要經過某些事情讓自己成長。獨立的人思考方式和行動都跟常人不同,但結果卻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最開始湯瑪斯看到動物、小蟲都害怕的人,某天放學可以主動說去南希他們的秘密基地,挑戰自我。對於不敢接觸動物的人來說,內心掙扎了許久,當他想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打開,不再把自己關閉在一個角落時,他開始變得獨立,變得勇敢。

獨立的人,有選擇自主權,他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才是適合自己的,敢於挑戰自我,獨立的人,他在對自己負責的情況下會做出判斷,不用事事徵求他人的意見。

3.《內向者優勢》有這樣一段話:享受生活、適當休息;欣賞您的內心世界,做一個真實可信的人;珍視您的好奇心,享受心境的和諧,享受獨處;對生活充滿感激,做您自己,記著,讓您的光芒灑向四方。

內向者,不會依附別人,不是為了別人而改變自己,他們是在給過去的生活換一種方式。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自己的人生應由自己做主。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些人是在為別人而活,他們喜歡奉承他人來博得別人的注意,內向者恰恰相反,他們更注重自己的想法,不會隨便改變自己,即使改變,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決定。

《彩虹照耀》:談談內向孩子的性格特徵及思考

結語

這部電影溫情又讓觀影者看到湯瑪斯微妙的變化,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是天生就註定的,他們會通過環境和與人的接觸慢慢發生改變,缺失不可怕,它一樣擁有自主選擇權。

性格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他能通過社會環境、人與人的交往而發生改變。內向總會被人視為貶義詞,其實,內向者也有自己的優勢,做事考慮周全、能夠抵禦誘惑、耐得住寂寞,能將更多的精力用於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