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歼廖耀湘和黄百韬兵团都是10万人,但为何作战时间差那么多呢?

很多军迷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与淮海战役围歼黄百韬兵团进行比较。总觉得这两仗有不少相似点,比如,两仗都是战役重要的一个阶段,歼敌都是1个整兵团,都是5个军10余万人,都是国民党比较能打的部队。但一个用时两天多时间,一个用时十天多时间。

为何作战时间差这么多呢?

从敌方指挥上来讲

这次的辽沈战役,由于蒋介石与卫立煌之间关于战略方向和用兵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导致廖耀湘夹在当中犹豫不决。统帅层面战略上的模糊,往往会给具体执行者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廖耀湘在整个辽沈战役期间表现得非常犹疑。仅在彰武和新立屯一线就白白呆了十来天,失去了很多戎机。加之被围之初,廖兵团司令部即被打掉,致使廖一直无法行使有效指挥,导致部队大乱。可以说,廖在整个辽沈战役期间的指挥表现非常一般。麾下有新1军和新6军两个王牌主力,装备又那么精良,没有任何作为即被全歼,不管何种主客观理由,廖作为兵团具体负责人,都是不应该的,都是有失国民党名将称号的。套用莱芜战役那句话:即使是十万头猪,两天全抓起来也是不容易的。

围歼廖耀湘和黄百韬兵团都是10万人,但为何作战时间差那么多呢?

与辽沈战役不同,淮海战役发起后,国民党上下并没有想到我会与其决战,也没有想到我军的动作那样神速。这导致黄百韬兵团西撤徐州之时,在运动中即被吃掉了一个军。但他仍还有四个军的完整建制。特别是碾庄有李弥留下来的完整工事,这使得黄百韬可以利用既设工事和阵地进行困兽斗。这给华东野战军一开始的进攻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如果仅从这两场作战的指挥比较看,显然,黄百韬的指挥明显好于廖耀湘。至少他在碾庄快速建立起了有效的防御体系,行使有效指挥十多天,顽抗了十多天。而廖耀湘也就是在黑山和大虎山比较象样地进攻了一下,而后的表现完全乏善可陈。

从作战战法上来讲

围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打的是完完全全的运动战。在此之前,廖兵团一冲西面十纵防守的黑山、大虎山,二冲南面八纵和独二师防守的魏家窝棚、六间房,三冲东面六纵防守的姚家窝棚、历家窝棚,都被碰得头破血流。廖兵团被包围后,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防御,其指挥部便被我打掉。部队一片大乱只顾逃命,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法了。而打运动战向来又是我军的强项,林彪打运动战更是得心应手,这使得东北野战军在运动中以快打快,以快制快,乱中取胜。可以说,整个围歼战完全是呈现一边倒。

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则是由打运动之敌改为打驻止之敌。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打运动之敌与打驻止之敌完全是两码事。驻止之敌要难打得多。特别是黄百韬充分利用了李弥留下来的既设阵地和工事,在战法运用上,他采用了他一向比较推崇的拿破仑的“团式防御法”,建立起了有效的防御体系。当时黄百韬手上还有4个军,可想而知,4个军一旦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抵抗,消灭起来肯定是要有个过程的。

围歼廖耀湘和黄百韬兵团都是10万人,但为何作战时间差那么多呢?

从兵力对比上来讲

解放战争以来,就几大战略区而言,东北战略区一直是兵力最雄厚的。相对国民党而言,我在兵力上始终并没有占据劣势。非但如此,辽沈战役发起前,我兵力对比国民党来讲还占有相当的优势。这给林彪排兵布阵带来了更多的回族余地。特别是第一阶段攻克锦州作战结束后,我对敌优势进一步扩大。这次围歼廖耀湘兵团,林彪动用了9个纵队,再加上其他一些地方部队等,我对敌已经形成了三比一甚至是四比一的绝对优势。

而淮海战役与辽沈战役不同,总体上我是60万对80万。仅从兵力对比上来讲,这场决战风险还是不小的。这也是毛泽东把淮海战役比喻为一锅夹生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样是围住10万人,林彪使用的是9个纵队,再加上一些地方部队,大概有四五十万人。而华野使用的是6个纵队,6个纵队围歼黄百韬的4个军,满打满算兵力对比也就是二比一的优势。

仅从兵力对比上看,显然围歼廖兵团比围歼黄兵团兵力对比占据更大的优势。

围歼廖耀湘和黄百韬兵团都是10万人,但为何作战时间差那么多呢?

从敌军战斗力来讲

这个问题到是好下结论,肯定是廖兵团比黄兵团厉害,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有新1军、新6军两大王牌主力在那摆着呢。黄兵团也就是25军算是比较能打的。不过,强敌未展开,未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再强也不可能强到哪去,加之失去了指挥,使得这些所谓的强敌反到是如同被宰割的乱窜的羔羊,很容易就被收拾。

如果廖兵团一开始抱定象黄兵团那样困兽斗的话,无论是坚定地往锦州方向打,还是坚定地往营口方向撤,还是坚定地往沈阳方向逃,都应该有一些作为。毕竟他手头上的部队可都是装备精良的能打部队。然而,从廖耀湘在彰武地区的踌躇之中,从被包围一开始指挥部即被打掉之中,从到后来电报明语喊话当中,他的各种想法和行动都在林彪的算计和预测之中。这就已经注定,他的这些战斗力很强的部队不会有任何用武之地,等待他们的只是彻底被歼的命运。只是这两个王牌主力,相比那三个王牌主力来讲,被歼灭得真是有些窝囊与无奈。

回归这篇文章的主题,两场仗尽管不同点很多,尽管围歼廖兵团打得时间较短,作战过程酣畅淋漓,而围歼黄兵团作战时间较长,打得也比较艰苦,但具体情况不同,导致了这场作战进程和打法的不同。总体而言,这两仗打得都是很漂亮的,取得的胜利都是空前的,都是值得载入我军光辉史册的经典之仗。

围歼廖耀湘和黄百韬兵团都是10万人,但为何作战时间差那么多呢?

主要参考文献:《第三野战军战史》《第四野战军战史》《辽沈战役亲历记》《淮海战役亲历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