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书法家荆霄鹏的四个大字“登高望远”,其书法水平如何?

笔尖写字课堂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讨论!

荆霄鹏老师,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位实力派的青年书法家,可谓是软硬笔皆能,楷行草皆善!

据悉,荆霄鹏老师这次书写的“登高望远”四个大字是应朋友之邀请书写的,装裱完成后挂在办公室。



尺幅是四尺对开,用的纸是90年的特净皮宣纸。使用的书体当然是楷书了。

众所周知,荆霄鹏老师的恩师是田英章,跟随田英章学习楷书,很多人说田英章的学生写字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我觉得荆霄鹏老师的字也不然。

他的字已经行成了自己的风格,完全是字由心生,说不上自成一派,但有自己独特之处,特别是他的落款行书,写得清秀雅致,和正文搭配,相得益彰!
“登高望远”这四个字是荆霄鹏经常写的四个字,在书写上,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这是写在挂历上的“登高望远”字体虽同,但各有姿态!

这样的书法作品挂在办公室或者家里,主人的意趣一目了然,端庄严谨,开合有度!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存希斋书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书法的实用性功能早已成为历史。新时代的书法讲究的是文化,讲究的是艺术。书法家荊霄鹏写的“登高望远”四个字,有书法文化内涵,但缺少的就是神韵和艺术性。既然是书法创作,为什么不能融入几分个性的东西呢?书法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高古雅致,生动有神!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荆霄鹏仍须努力!

上图为荊霄鹏楷书横幅作品,像从电脑上刻出来的,法度谨严,功力非凡,章法布局也恰到好处。

有不少网友说,荊霄鹏写的“登高望远”四个字中的“望”字是错字,因为“望”字上部右边的“月”字少了一笔,其实这个望字并无毛病,因为古人就有这样的写法。既然古人可以这样写,今人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写呢。请各位朋友看下图:

上图是从法帖上搜集到的楷书“望”字不同风格的写法。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认为,评价一个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时,是不能求全责备的,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啊?做为一个书法家,他的收获和缺失应该成正比的,好事,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占完吧!凡事,有得必有失。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不是说:“一生尤欠诗书债,万事终须留有余。” 国学大师对自己的一生尚有遗憾,何况是一个普通书法家荊霄鹏呢。再说,荊霄鹏又不是王羲之,又不是欧阳询。

上图为答主的楷书集字作品“登高望远”,恭请各位网友欣赏!

总体来说,荊霄鹏学书走的正路,他的书法作品虽然缺少灵动和神采,但有传统的元素支撑,他写的字,方家和大众都认得清,看得懂。实事求是的说,荆霄鹏的书法作品达到这样的水平,就非常不错啦!我认为。



上图为荆霄鹏的楷书斗方作品“登高望远”。


荆霄鹏的书法作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这是我的看法。如果荆霄鹏的书法作品能摆脱“田楷”的约束,在欧阳询楷书的基础上加上三分自己的个性,以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的话,境界就更高了,那就“更上一层楼”啦!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荆霄鹏“登高望远”这四个大字,写字基本功很扎实,令人佩服。但从书法艺术角度来说,一句话评价:“有功底,没个性,颇具写字的实用性,缺少书法的艺术性”。请原谅我说话很直接。

这种“X楷”长的都是一个样,也是一样的穿衣打扮,打个比方吧,就像五六十年代大街上的人,开始一律都是穿蓝灰色人民装,再后来都是一律的草绿色军干装,男女几乎都穿成一样,性别都很难分辨出来。

你说咱这蓝灰人民装、草绿色军干装的布料好啊,这个没人怀疑,可是现在回头想想,那种千篇一律的衣服好看吗?现在让您穿,你愿意吗?再说这种字,如果遮住落款署名,你能分辨出是谁写的呢?



写书法跟穿衣服,有时候就是一个理,你同意吗?

用理论一点的话来说: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强调个性,即艺术家创作活动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包含着艺术家对世界、对艺术的独特的理解,体现艺术家独特的性格、气质爱好和审美主张。书法创作,同样需要在遵循艺术共性的基础上,体现出个性色彩,才能焕发出艺术生命!


麓风轩


这是件有些尴尬的事,特别是如果把作者名字抹去,让你猜猜我是谁,并且作品内容是"登高望远",

这件作品典型的田氏楷书,整体看着确实不错。不过可能是拍摄的原因,"远"字显得有些大。荆霄鹏有如此高超的临摹功夫,不去学古人而以田氏欧楷为法,不越"雷池"一步,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这认为想起了齐白石老先生。据说齐白石和郑板桥都自称"青藤门下一走狗"



但观其书画艺术,在技法是却类似的地方,但又有非常鲜明的独居的个性,并不是不越雷池一步。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

在看荆霄鹏的楷书,几乎和田英章的楷书如出一辙,没有自己。按照传统的书法观念,要有继承、有创新,然后才能成就家数,虽然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自己,作为一位在逐步走向成熟的书法家来说,未免有些遗憾。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说,确实如此。从书法的发展来说同样有缺憾,没有自己。做田英章楷书的复印机。如果人人都如此,结果是非常不好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艺术的时代特色和法发展该何去何从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似乎不该。下面就这件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有些斗胆了)











其实,如果甘愿不越田英章楷书半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则自己喜欢如此,还有一层师徒关系,这可以说是自家的事,你不喜欢就不要看就是,何故多事。

单纯就这件作品看,有些机械了,缺少必要的生动活泼的气韵。说没有情感的投入吧,也不对,也不可能,但始终感觉有有些僵硬、古板。更为严重的是这类作品多都是贴近大众的是雅俗共赏的,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能够欣赏,才有实际意义。单纯看荆霄鹏的这件作品,似乎雅的不够,俗也没有俗到极致(俗到极致自如神)。既没有仙气灵韵,又不够接地气。这不是因为荆霄鹏与田英章的关系而如此如此,纯粹自己一些不一定成熟的感觉。

我们欣赏一下下面的作品,以翰墨书道的眼光,这些作品都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可以欣赏的作品,要情趣有情趣,要传统有传统,要新意有新意。可以说上得了厅堂下得了民间。过于干干巴巴的,似乎失去了太多的生动灵气。雅俗共赏,不忘初心,方的始终。























翰墨书道


没看到过他的字!


纷吾内美


有点像田英章老师的字,笔法不错,但势有点平淡,看上去有点像木讷的美人。


陋室痴


在我一个普通书法爱好者看来,这幅字应该是中规中矩。楷书么,没有行书、草书写法上的各种变化。还真看不出其中的优点或者缺点出来。只是个人看法,非喜勿喷啊!


无关风月10334


连落款的字都一模一样


一壶粗茶


荆霄鹏老师的字真心不错!我还是很喜欢他的书法,不管是硬笔还是软笔,都是我学习榜样,我们也经常会用他的作品给学生当范本,孩子们也喜欢他的作品。听过一次他的讲座,幽默风趣,主要更喜欢他谦虚的为人,记得在今年长沙全国硬笔书法高研班的培训会上,会上随机抽取幸运学员,送了幅作品。给学员签名“荆霄鹏求教",让大家更加欣赏他了。荆老师是个谦谦君子,签名时写了个“求教”二字。




精英书法


望字少了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