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帶到多大給婆婆帶會比較好一點?

李冉靜


說句實話,看到這個題目,我就忍不住想發火,為什麼會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什麼叫“孩子帶多大給婆婆帶會比較好一些?”

我只想問一句,孩子是誰生的?孩子是父母生出來的吧,為什麼要給婆婆帶?看似想把孩子帶大一些再給婆婆帶,是為孩子好的行為一樣呢!

我真的要奉勸所有的父母們一句,如果你沒有能力帶孩子,那就不要生孩子,如果你選擇生孩子,就一定要自己帶孩子,養孩子是你的責任,不是婆婆的責任。

這個觀念如果不改變的話,等你真的把孩子塞給婆婆來帶,孩子將來不上路的時候,你哭都來不及,你會毀掉孩子的一輩子的。

不要覺得我危言聳聽,我給大家分析以下三點,就知道我為什麼要這樣說了。

首先,“隔輩親”讓奶奶帶不好孩子。

父母可以請奶奶幫忙做家務可以管孩子的吃喝拉撒,但是一定不要把孩子的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奶奶來做,要知道奶奶是做不好的。

我所說的做不好,不是說有些奶奶做不好而是所有的奶奶都做不好,比如孩子犯錯誤,你能指望奶奶會教育孩子嗎?那是不可能的。

奶奶只會無條件地溺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奶奶根本不可能教育孩子的,這就是“隔輩親”。

你可以想一想,當你當了奶奶以後,你會教育你的孫子嗎?你肯定也做不到,那憑什麼指望奶奶做得到呢?

這是不能讓奶奶帶孩子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凡是全權指望奶奶帶孩子,這樣帶出來的孩子必定是不成器的。

第二、奶奶不會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養成的,父母能指望奶奶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嗎?那純粹是做夢了。

大家一定看過因為孩子作業多,奶奶帶著孫子一起逃走的新聞吧?這樣的奶奶你還指望她會嚴格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嗎?

在奶奶的心目中,孫子最好是養尊處優的,最好是什麼事情都不幹,就等著她來喂得飽飽的,養得白白胖胖的就好了。

至於什麼懂禮貌、講衛生這些個人習慣,還有按時完成作業這些學習習慣,奶奶是沒有任何概念的。

她們即使知道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重要性,她們也不會做的,畢竟這不是她的責任和義務,她只要把孫子餵飽喂好就行了。

第三,奶奶只負責吃喝拉撒就好,教育一定要父母親自來。

對於很多工作忙碌的父母來說,奶奶絕對是帶孩子的最好的幫手,這是現實沒有錯,但是父母不能因此把孩子都扔給奶奶。

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一定要把孩子的教育抓在自己的手裡,不能指望奶奶給孫子吃好喝好,還給你教育好,那是對奶奶最大的誤解。

閱讀習慣的培養,你能指望奶奶嗎?陪寫作業,你能指望奶奶嗎?奶奶能幫助做好一日三餐,讓孩子吃好就是個好奶奶了!

父母才是養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奶奶只是協助父母的幫手而已,千萬不要把奶奶逼到養育孩子的第一線上去,你這是對奶奶的逼迫。

更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不是說奶奶都不行,而是再有能力的奶奶,一旦她做了奶奶,她的心態就不一樣了,父母們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

總之一句話,一定不要把孩子全都扔給奶奶帶,這是萬萬不可以的,你會毀了孩子的一輩子,也綁架了奶奶的後半輩子的。


王子育兒觀


孩子最好是自己帶,如果迫不得已非得婆婆帶,那麼斷奶後就可以給婆婆帶了,但是6歲以後,上小學前,孩子最好還是由父母來帶比較好。

這裡講個自己的故事,我小的時候由於父親在當兵,母親在紡織廠工作,都挺忙的,所以把我交給了奶奶帶。那時候只有週末偶爾能見到父母,我還有個表哥,情況和我差不多,也是奶奶帶著。奶奶出門牽著表哥,揹著我這樣的畫面我記不太清了。但是家庭聚餐的時候,經常被家裡的長輩搬到飯桌上作為談資,我也能夠回憶起一些。

後來表哥去上了幼兒園,我還是奶奶爺爺帶著,奶奶爺爺給我的印象都是勤勞慈祥的。小的時候奶奶自己做米涼蝦和木瓜水出去賣,有了一定積蓄後,又開了個包子鋪。當時奶奶包子鋪每天都是爆滿,還有很多人排長隊等著買奶奶做的小籠包,不大的店面卻請了十多個工人幫忙,所有的包子餡都是奶奶親子製作的。爺爺每天都會帶我寫毛筆字,從來也沒對我發過脾氣。

後來長大了,我發現我的脾氣比同齡的孩子要溫和的多,從來也不闖禍,到是校裡校外有名的乖寶寶,這應該和奶奶爺爺的性格分不開。


後來5歲的時候,我被接回去上了一年幼兒園大班,這時候我的母親親自帶我了,因為母親調到了市委工作,有了帶我的時間。我也很慶幸在這個歲數的時候,父母能回來帶我,因為我發現,因為奶奶爺爺什麼都依著我,所以我很不習慣被拒絕,開始有一些嬌慣的表現。

而恰恰在5歲開始能夠記住一些事的時候,媽媽把我嬌慣的脾氣給改了過來,讓我知道無理取鬧是沒有用的,不是什麼事情長輩都會為我說話,學會了自己反省自己。如果上了小學還是爺爺奶奶帶,可能性格上會比較叛逆吧,畢竟習慣已經養成,加上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在改變自己的習慣上面和父母的衝突會更大一些。

爺爺奶奶始終要比父母更容易“溺愛”孩子一些,6歲以前,這種關愛可能會讓孩子得到更多的溫暖,但是如果一直這樣“溺愛”下去,孩子的反而可能變的更加叛逆和敏感,畢竟他已經習慣了那份溫暖,突然離開了溫室,自然會極力反抗。

所以我建議,孩子入學前可以給婆婆帶。入學後,一定得接回來自己帶,這是為了孩子好,也是為了你們以後少受點“折磨”......


學海壹葉帆


寶寶帶到多大給婆婆帶會比較好一點?

我認為三歲以後交給婆婆帶比較好。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跟父母比較好,比較有利於感情的鏈接,有利於親子關係。




孩子在三歲之前是最需要父母的關愛的。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知道,而且三歲之前的孩子特別難帶,就交給婆婆帶,等孩子大了再自己帶,其實,這樣就錯過了最佳親子關係的培養階段。

我認識一個媽媽就是這樣,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都是婆婆帶,後來自己帶,孩子還是跟婆婆親,媽媽就很傷心,其實這都是自己造成的。

你付出了多少就會得到多少。




孩子三歲之前確實很難帶,自己帶會很累,但會獲得孩子的愛。

還有就是,孩子太小了,交給婆婆帶,婆婆也帶不好,也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特別是農村,交給婆婆帶的孩子,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各方面都會比較差,因為兩代人的育兒觀念不一樣,婆婆那代人都是散養孩子,做事情為主,帶孩子為輔。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婆婆那代人帶孩子都是憑經驗,憑感覺,不懂得科學育兒,容易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性格。

所以,帶孩子最好還是父母自己帶,如果萬一自己帶不了,也儘量等孩子大了,再讓婆婆幫忙帶。

自己帶孩子,對孩子好,對自己也好。


周凌溧育兒問答


其實,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覺得自己帶孩子比較好,都說老人帶娃都是隔代親,為了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和性格,哪就自己帶。

專家都不建議隔代,畢竟在教育和餵養孩子方面都是很有差異的。

這段時間,由於疫情的情況,我們一家人都會老家生活,全家老小都聚在一起的。

我婆婆就說讓我孩子和她一睡,她晚上給我帶,不好拒絕,我就讓孩子和她一起睡了,孩子現在才一歲,還有夜奶的習慣,晚上她起來給孩子衝奶的時候,完全沒有按照比例來充,她都是按她得想法來充,一般她都是覺得這點水要多少奶粉,她就會充多少,完全是按照她的意識做事情,還有就是衝奶的時候是先倒水在放奶,她確實相反的。我見到的時候我給她解釋不能這樣充,當時的她是記得的,但當孩子哭起來的時候,她一慌,完全就忘記了。

介於我又不好把孩子要回來跟我一起睡,我只能搬到離她比較近的房間睡,當孩子醒的時候我就能及時趕過來幫孩子衝奶,她只需負責哄哄孩子就行,然後白天基本都是我在帶孩子。

雖然是一家人在一起,但在老家都有土地,他們覺得無聊,把幾年不做的土地給打掃一番,我就負責在家帶孩子做做飯。

所以我覺得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


樹洞媽媽說育兒


因為現在生活成本快速提升,很多家庭為了給寶寶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得不把寶寶交給家裡的老人幫忙照顧。不過也不是說寶寶一出生就交給老人照顧的,作為媽媽生下寶寶,還是要有一定的時間親自照顧寶寶,體驗下當母親的生活。


那麼,寶寶帶到多大給婆婆帶會比較好呢?

先說我自己的例子:

我家大寶是在外婆那邊醫院出生的,生完大寶不到2個月我就出遠門回去公司上班了,孩子給外婆帶著。由於寶寶身體不好,在4個多月的時候得了肺炎,然後我就請了假回孃家照顧寶寶,這樣帶到6個多月我就帶寶寶回了婆婆家裡,和婆婆一起帶到8個月我又去上班了,然後就是婆婆幫我一直帶到孩子3歲上幼兒園。

我家二寶就是我全職在家帶的,因為有個大寶要照顧,那我索性就辭職再家裡帶孩子了,沒理由讓老人家一直幫我帶孩子的,雖然人家不說辛苦,但我們也懂的帶孩子的心酸。


所以,我的建議:

如果媽媽要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那產假休完肯定要按時回去上班的;如果新媽媽要重新找工作,那最早也應該哺乳到寶寶6個月後再交給婆婆帶;如果新媽媽家裡條件優越,那最好親自陪伴寶寶成長,這對孩子各方面發展都是有好處的;如果新媽媽不喜歡帶孩子,那也可以和婆婆一起帶或者找個保姆一起帶。

反正,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模式,你的生活也是你自己做主,別人說的都只可參考,合適不合適還是自己知道。


慧說育兒


這個要看婆婆的態度嘍,大寶的時候婆婆很寵孩子 我怕給慣壞了就帶到六歲,等孩子一些道理都懂了就放手給婆婆了,二寶不打算給婆婆帶了因為二寶也是女孩,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不停的說她:你怎麼不再長二兩肉再出來,咋就不是個小子。現在孩子一歲多了還在說,我怕孩子被她帶著自卑所以就算沒工作也要親自帶她,如果找工作也要找不耽誤接送孩子的活


柚子9802


不知道你說的給婆婆帶,指的是什麼樣的限度。是讓婆婆協助你帶,還是完全扔給婆婆去帶?


1、0—3歲是孩子的各種敏感期,口欲敏感期、語言敏感期、依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空間敏感期等等,這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時間段,所以這個時候父母是絕對不可以缺席的。

這個時間段無論婆婆是否在幫你帶娃,你都不可以全部放給婆婆,可以讓婆婆幫你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你來陪孩子玩耍,陪孩子早期閱讀,晚上陪孩子睡覺,建立良好的親子感情,既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有助於建立親密的母子關係;


2、3歲以後—6歲,是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養成、優良品格塑造、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父母可以短期與孩子分開(比如媽媽上班,孩子上幼兒園,或者讓孩子去奶奶家、姥姥家住幾天等等),但是並不能長時間分開(每個月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孩子適合父母一起度過的),更不能把孩子放在老家,夫妻外出工作之類的,一旦孩子的習慣和性格沒有建立好,將會影向孩子一生,當然你和愛人也會後悔一生。


總之,老人可以幫助帶孩子,切記是幫助,只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幼兒園接送和短期外出遊玩工作,親子陪伴、親子教育等工作是必須由爸爸媽媽來做的。


葫蘆爸爸——少兒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少兒情商訓練師,從事教育二十年,兩個娃的爹地;擅長領域:家庭教育、親子交流技巧、兒童習慣養成、青少年不良行為矯正、心理健康、心理諮詢;心理成長相關培訓等。歡迎搜索、關注《葫蘆爸爸談育兒》為名的抖音、快手、喜瑪拉雅、千聊等!

葫蘆爸爸談育兒


本著對寶寶負責的原則,我建議寶寶還是媽媽帶比較好,最好至少能帶到三歲上幼兒園,因為:

1、有利於語言、人際的發展,因為媽媽精力比老人旺盛,活動區域較老人更大,婆婆的活動範圍多在公園、廣場、小區附近,婆婆接觸的人群大多數也是婆婆,即便是媽媽,但因為婆婆與媽媽是隔代原因,婆婆跟媽媽人群也是很少能夠搭上話的,而媽媽就不同了,媽媽年輕,接觸到的人群都是跟自己一樣年齡的男女,他們有做各種各樣的工作,對現下的社會行業比較瞭解,帶給孩子的有關一切,都是現在社會還在用的一些東西,更加貼近社會發展,跟這樣的人群在一起,明顯佔優勢。


2、有利於自理能力的培養,婆婆比較疼愛孫子輩,孩子做什麼事都會想要去代勞,或者孫子孫女說什麼,就是什麼,極盡可能的寵,容易把孩子慣壞,時間一長,孩子產生依賴,自理能力差或沒有自理能力。而媽媽則是不同的,我相信大多數的媽媽,都會從小教自己的孩子吃飯、坐姿、走路和禮貌行為等等,我自己就是這樣,我家寶寶在一歲多點,剛學會走路沒多久,我和孩子推車出去玩累回來,我會先讓孩子坐車上推回到快到家的地方,就把她放下來,讓她自己跟著我走路回家;孩子犯錯,我會直接打她手心,並告知她錯的原因,如果再犯,我還打你手心,我不會去溺愛孩子,該寵時,得寵,該教育時,得教育。

3、有利於性格塑造,媽媽帶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對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更有益處,婆婆的話很多都是老思想,容易忽視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每次和孩子在外面玩累想回家前,我都會教孩子跟其他的孩子和寶媽一邊說再見,一邊拿起她的手教她掰掰,到後來,我只要一說回家,口頭說讓她跟小哥哥小姐姐掰掰,她就知道擺擺手,做出掰掰的手勢了,好像已經形成一種習慣一般了。


人們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三歲前的孩子的心裡特點和個性傾向,是孩子以後長大成為青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說直白點,就是孩子在三歲前,正是開始塑造一個人的性格的好時機,沒有一個好的開端,不利於長大後的性格養成。

當然如果家庭因為工作或經濟原因,需要老人帶,建議儘可能帶到一歲,再交給婆婆帶,因為這時候孩子長大點了,不容易生病,戒奶也沒問題,但孩子成長的路上缺少爸媽,確實多少對孩子都有些影響,而且有句話叫“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我不知道孩子小時,爸媽不在身邊陪伴會不會都不幸,但我卻知道,如果孩子的童年真過得不好,就真的如上面所說的,以後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了。


楊謐說


在考慮寶寶誰帶的時候,也要考慮這些實質性的問題:

1. 老人到子女的城市看小孩。 犧牲的是老人的利益,離鄉背井成為“老漂”一族。

2. 老人在老家帶孩子。犧牲的是孩子,以及年輕夫妻對孩子的思念。老人也辛苦,但起碼是在自己家。

3. 請保姆。犧牲的是孩子,保姆無論如何不如家人放心,以及自己的生活品質,畢竟要多花一筆錢請人。

4. 辭職自己看。犧牲的是自己小家庭的生活品質,畢竟少了一個人工作。

一般情況下當寶寶過了斷奶期,3歲左右給婆婆帶比較好

1、寶寶有了自己的意識

寶寶有了意識,知道奶奶是自家人,和身邊的親戚也不認生,這個時候交給婆婆帶,可以緩解家庭的壓力,減輕一些負擔,寶爸寶媽也可以安心的工作了。

2、寶寶有了很好的習慣

1-3歲之前是寶寶的生長、發育階段,離不開母乳的餵養,隨著寶寶的不斷長大,而且還要接受斷奶、輔食、如廁等等一系列的教育。到了三歲之後,寶寶差不多會形成自己的一種習慣。


但是老人帶孩子的缺點:

1、老人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自己差異很大,矛盾重重。

2.老人和自己的育兒觀念衝突太大,自下而上的溝通太難了,內耗太多!老人比起年輕人,知識相對已經陳舊,且學習的精力和動力不足,真的很難科學育兒。

3.老人精力有限,讓他們帶孩子太累了,晚年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


但還是要溫馨建議一下下,寶寶要是能夠自己帶的,還是自己帶:

1、育兒理念一致,性格乖巧懂事

人多口雜,家庭一群人帶孩子,往往每個人帶法都不相同,很難統一規則。孩子又是天生會觀察,善於在不同的意見中鑽空子,已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自己帶孩子就有可能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

2、可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更願意去探索和嘗試,而愛的最好境界是充分放手卻暗中保護,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他會越來越強大,獨立性越來越強。

如果你對寶寶是自己帶還是婆婆帶,還有疑慮,推薦你可以去了解下留守兒童,或者被老人帶大的孩子有什麼不同,你心中自然就知道了!

歡迎關注@孕享時光網,更多孕媽育兒經驗與你一起分享哦!

孕享時光


首先,開門見山地說,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好”與“不好”並不能一蓋而論,這涉及很多因素。

先說一種比較理想的情況,假設家裡老人和孩子有過長期接觸的生活經歷,且有著很好的陪伴教育撫養孩子的能力,且孩子不排斥或有感情,且父母依然能保證長期與孩子保持連接,那你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因為至少我所知道的,現在有很多老人的教育孩子的能力都很強,他們除了有足夠的時間作保證之外,有的老人甚至在教育的意識、眼界、能力、效果等方面超過了父母的認知與水平,再加上孩子並非長期“全託”,所以眾人拾柴火焰高。

比上面這種情況略遜一籌的,是把孩子長期全託給老人。這種情況之下,即便老人有一定的教育撫養的能力,孩子與父母的情感連接、相互溝通等親子關係都會產生問題,並且很可能會因為撫養人對很多問題的認知與解決能力不足,在未來衍生出一系列其它問題。

比前兩種情況更糟糕的是,老人沒有教育的意識,也缺少教育的方式方法,父母也欠缺正確撫養教育的意識和行動,那未來註定會問題百出,最終父母還會把這口“黑鍋”推給孩子來背。

對孩子的撫養教育,是父母的天職,這其中的義務與責任並非你想怎樣就怎樣。

除了那些不可逆的客觀原因,一個人如果解決不好自己撫養教育孩子之前的人生問題,註定會殃及孩子。

很多忙於“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的父母因忽視了對孩子的養育,出現問題那是必然之果。

所以,從對孩子負責任的角度來講,當你不得不找老人來幫忙時,你必須堅持一個底線——

可以“託管”,但不要“託養”。

“@兒童哲學啟蒙”的以上回答,希望能對大多數有此困惑的家庭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