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其实《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是一部绘本改编的动画作品,其作者是宫西达也。这部作品的原型绘本第一眼看封面颜色对比鲜明,让人感觉立刻想打开翻阅。宫西达也的画风强而有力,粗线条格外简洁概括,有大刀阔斧之势,男性画家的粗犷气质一览无余,这也为动画电影中主人公哈特的动作表演作了一个铺垫,迅速而敏捷,呼应了绘本的画风。最引人之处,就是前面所说的,他运用了几种非常鲜艳浓烈的色彩——大红,明黄,墨绿来构建画面,整个画风符合远古时期原始的情境,也利于低幼儿童感知。而动画版本的绘制风格相对而言,人物与场景的设计明显是对绘本的延伸与发展,人物的线条虽仍然简单概括,但明显细腻圆润了很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场景设计,相对于绘本丰富了许多,仿佛再现了白垩纪恐龙时代原本的样貌——一望无际的平原,火山,原始丛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在用色上也与绘本有了较大的差别,改编后的动画色彩更为柔和,层次更加丰富多彩,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加体现了日本动画惯用的“可爱文化”,让我们对角色上只从表面就能收获一大波粉丝。

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当然,以绘本为原型的动画作品,最开始的定位总是以年龄层次低的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这也使这部动画作品的立意范畴不会太跳脱。总归是以传递大众普适价值观为前提。但我认为,普适的价值观固然是一部动画作品的本质基调,但越是简单的剧情就越能深挖一些与普适价值观相悖的观点来。当我们在大呼哈特好可爱,Umasou太犯规的时候,我们是否只停留在了一个角色最浅显的表面而非内核?我想,越是老少皆宜的动画作品,越是能深挖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这部动画的主人公哈特的配音是山口胜平,看过《犬夜叉》及《海贼王》的观众们对这位声优的声线一定不陌生。这样跳脱的声线也只有山口能与之相配。在这部动画中,整个剧情的发展贯穿的就是哈特的成长及觉悟,所以我认为从哈特入手是个绝佳的切入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动画的前半部分,哈特其实一直是孤独的,不管是外部状态还是自身内心状态,对他而言,孤独是无法化解的宿命。而为什么他感到孤独,又如何化解这些孤独的?让我细细道来。


哈特的孤独感是否是在本能的作用下催生

这和丑小鸭的故事及相似,一颗天鹅蛋出现在鸭子的窝中,长大后的天鹅被”同族“嘲笑,认同他人的批判言论,也认为自己是异类。这个设定对这部动画中的霸王龙哈特同样适用,一颗霸王龙的恐龙蛋被食草系恐龙慈母龙收养,在食草恐龙的环境中成长,小时候甚至没有吃过一块肉,每天以浆果为食,臂力甚至比不过一窝出生的慈母龙弟弟。

哈特的食肉的本能本质是对生存的本能

当然这里需要重申一下前提,动画的主人公是一只白垩纪时代的霸王龙,我们不可能全然用一只恐龙的视角来描述,只能让其拟人化,用人的方式去诠释他的生存习惯。这其实用佛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是完全能解释得通哈特的食肉本能反应的。纵观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本能,二是欲望。这两个概念往往被结合在一起使用。但弗洛伊德在后期论述本能问题时,却抛开了欲望,这显然是因为本能的性质是更为基本、更深层面的东西。我们一般可说动物也有本能,但不宜说动物也有欲望。欲望往往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它属于精神系统,这就表明欲望是较本能更高级的一种心理活动。但人也是动物,也是生物,作为动物和生物的人也有本能,所以说人具有欲望和本能是合理的,但说动物也具有本能和欲望则不太合适。动物具有本能,不具有欲望这种说法更准确一些。这也是我强调的前提,哈特作为一只霸王龙,食肉是本能,生存也是本能。

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本能也可以说是无意识的一种延伸,无意识中的生本能是生物体的自我保存本能。自我保存本能。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是生物体先天具有的一种倾向,它表现为生物体从外界吸取物质和能量的先天倾向。这种倾向之所以构成生物体的自我保存本能,是因为只有不断吸取物质和能量才能保持生物体的存在。这是生物体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与生俱来的。对于人来说,既是先天具有,就不会去自觉地意识它,再加上社会道德等的约束和压制,所以它就成为无意识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哈特的肉食本能是与生俱来且是无意识的,所以不管环境如何强调,他最喜欢做的事依然是在嘴里含着一根蜥蜴的断尾,他认为这样的状态是一种安逸的状态。所以他才在弟弟受到霸王龙同族的时候,一气之下咬掉了对方的尾巴,并第一次吞下了它的尾巴。这是他第一次吃肉,动画中所传达出的状态是一种无意识状态,通常我们看到一个人已经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他的眼神色彩是暗淡的,哈特做出了一系列本能的反应举动后,受到了弟弟的惊吓眼神和欲言又止。本能在外部环境的衬托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本能的展现是哈特孤独的源头

在我所接触到的动画作品中,食肉就是原罪。哈特的降生在食草系恐龙的族群中就是原罪,慈母龙的首领认为摔死哈特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和草食的劣势和恐惧也有莫大的关系。哈特出生和成长都是在慈母龙的教导下,自己奇特的外表和锋利的牙齿成为了整个族群的异类。动画中充分展现了环境下族群的重要作用,这也隐喻了日本社会的群体文化中的集体无意识。

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慈母龙族群因为相似的外表相似的习性而对哈特产生排斥,甚至贬损,这时候极端评价的声音就肆意而来。而很多时候,集体无意识就发生在多数声音之下,当数量基数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集体就会倾向于更权威的一方,从而自我产生一种至高无上的正义感,而慈母龙群体正是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正义感,这也越发反衬了哈特的孤独感。个体被排斥在群体以外的经历是很难受的。

前面所探讨了本能的本质,而本能的展现就是哈特孤独感开始的源头。为什么这么说,孤独是一种状态,涵盖了个体所面临的的困境。这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被动选择,有的孤独是一种自主意识选择,而另一种孤独是不得不。不得不被群体孤立,不得不被群体排斥。不得不包含了太多无奈和心酸,哈特在这里的孤独是一种被动孤独。以本能为导火索,牵动了个体的孤独之感。而孤独感是蚕食哈特的开始,他开始认为族群不重要,开始用消极的情绪面对自我的身份。此时的群体只是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使孤独感开始萦绕他的恰恰是哈特自身。

本能的展现延伸出极端的评价,族群的排斥,这是哈特孤独感的源头。


异化的教导方式加深孤独感

为什么说慈母龙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异化的教育,和孤独感又有什么联系?

这里并不是说我对慈母龙的行为有什么异议或是不满。慈母龙之所以称之为慈母龙,就是因为她天生性情温和,包容性强,我想正因为是包容心强的原因,有时候会显得略显狭隘。母亲记挂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如果用狭隘的异化方式去处理亲子关系,会加深孤独感的汇聚。

慈母龙天生喜爱食草木和浆果,哈特的母亲也认为哈特喜欢吃。在哈特的成长生涯中,她用他们的饮食习惯去衡量哈特的饮食习惯,用慈母龙的族群权威去压制哈特的本能冲动。在动画的开头,慈母龙母亲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采摘哈特最喜欢吃的浆果给他吃,她抱着浆果说,哈特一定最喜欢浆果了。一种肯定的句式,在明知道外表不同,拥有尖利牙齿的哈特非我族类,反而用一套标准统一哈特所有的行为模式,这就是异化的教育方式。

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这也隐喻了日本的现实社会。日本社会突出之处就是在压制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基础上,利用异化的统治方式而不是恐怖去压制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这和慈母龙母亲的教导方式如出一辙,用自己的意识去异化哈特的意识,她不断重复食草的重要性,间接性忽略,哈特食肉的本能。也就是说哈特一直在不断重复慈母龙所强加给他的需要,这其实并不能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慈母龙很成功了让一只肉食恐龙压抑自己的不能去吃浆果,这就是异化。

异化了的主体被其异化了的存在所吞没。这里的存在只是一种向度,而且它无处不在,形式多样,进步的成就藐视思想意识的控诉和判决,在它们的法庭面前,它们合理性的”虚假意识“变成了真实的意识。从肉食的真实意识转变为食草的虚假意识,也只是需要权威的引导而已。对哈特来说,慈母龙就是权威,他尚且年幼,无法体悟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权威的话语权施加给了它虚假意识。而虚假意识就是孤独感的前提。

为什么说孤独感是由异化所导致的结果?

外在的客观环境可以让哈特暂时跟从族群的生活习惯去压抑自身的本能,但这本身就会造成孤独感的形成。而异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教育,它的本质和理想主义有相似之处。在《单向度的人》中曾说过,思想运动被停止,表现在理性自身的界限的障碍面前。孤独是感性的一部分,孤独不属于理性的范畴,精神的异化教育使哈特无法意识到,也可以说是他成长的阻碍。因为权威的话语领域充满着自我生效的建设,而这种自我生效的作用是永远无法发生在哈特身上的。

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本来外部环境已经无法让他有所归属感,而异化所带来的是内在的阻碍。它阻碍了哈特探知外界的强烈的欲望,因为首先折磨它的是内在无止境的研磨。内心的声音告诉他自己是一只霸王龙,而异化的教育成果又告诉他你是慈母龙母亲的儿子,你是一只慈母龙。这是一种内在折磨,无休无止。这会延伸出一个人的孤独感,进而产生怀疑。说到底,孤独的加深是两种不同能量之间的碰撞。外部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内在更是漫长的黑夜,哈特就是在外在和内在双重的压力下,使孤独更具象化的。

本来教育所生产的价值是引导人成为真正的自己,而异化的教育恰好相反。哈特从小就无法认清真实的自己,甚至不知何为真实。为什么身为慈母龙的弟弟总是比自己强壮,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一系列反常的举动?行为能化解孤独也能产生孤独,异化带来了错误的价值观和虚假,而这些催生了无尽的孤独。


哈特化解孤独的方式

其实哈特是幸运的,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遇到对自己人生有助益的人。在他人生的几个阶段分别遇到了三个对他人生帮助巨大的人,也可以说是这三个人,化解了他外部和内心的孤独感,这也侧面表达了,只要是活在这个世界,不管是白垩纪还是现在,总是要和人产生链接,只有产生链接,缩短彼此的距离,在世界这锅浓汤中,总会有人看到你的孤独。

霸王龙巴克的出现,了解自身是化解孤独的开端

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巴克在剧中的英文是buck,象征着责任与雄性之美。而且本尊也担当得起霸王龙首领的位置,他和其他霸王龙自私,高傲的态度不同,首领的他更多了一丝谦卑,也更懂得尊重二字的意义。哈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遇到了巴克,或许是因为外表都是霸王龙的缘故,巴克赶走了那些准备欺负哈特的霸王龙,叫他不要出现在这里,因为此时食草的哈特对霸王龙食肉的场面还没有习惯,他惊恐与血腥残暴的场面,只想逃离。巴克从气味,外表,动作判断出这个孩子其实是自己遗失的那枚蛋和被草食恐龙养育的霸王龙。他用看似冷漠疏离的态度,其实是体谅哈特的手足无凑。而哈特自从吞下了同类的尾巴后也离开了慈母龙族群,开始了一个人的旅程,其中是巴克把哈特纳入了自己的族群,虽然他们从没有在一起行动,但他们照顾同一只年迈的霸王龙,让哈特可以在这片土地自由驰骋,而自己只是远远观望。哈特自从见到巴克之后就明白,自己其实是一只霸王龙,他开始真正意识到自身的强大和优势,且被同族接纳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事后,他开始独自猎食猎物,这是他追根溯源的开始,也是他真正了解自己的开端。了解自己,就是化解孤独的第一步。巴克就如同父亲一样,他看似是用规则和道德束缚哈特,其实是教会他这个世界的丛林法则,他想让哈特打败他,用父亲特有的方式教会他,认识自己,也正确审视周遭的形式。之前在慈母龙族群中所体验到的外部孤独感,已经从同族的接纳开始化解,

也从侧面表达,一个人需找寻到自身的源头,了解世界的规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此,孤独感从源头开始,就不会占据心灵太多位置。

umasou的出现,陪伴是化解孤独的重要一环

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umasou是哈特在路上遇到的一只无主恐龙蛋,拥有坚硬的外壳和强有力的尾巴,umasou破壳而出的一瞬间,就缠上了哈特,叫他爸爸,准备吃掉它的哈特,成为了这只小龙没有血缘的父亲。或许是因为都被母亲丢弃的经历,让哈特产生了共情。和umasou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他也如同一位父亲一般,教它保护自己的方式,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而通常都是一个人活动的他,不知不觉间身旁多了一个孩子,如影随形。我无法探知到哈特一个人是否一定孤独,但我知道的是,哈特和umasou在一起,一定不孤独。陪伴的价值在于化解自身内心的伤痕和孤独。孤独塑造了一个看似坚强的哈特,而umasou的出现,让哈特意识到,两个人在一起,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威力。

当心中真的放下了一个人的时候,孤独的感受会尽数消失,陪伴就是如此。

贝洛的出现,友谊是化解孤独的良药

浅谈《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哈特的孤独成因及化解方式

其实在很多动漫中,都能看到朋友的重要性,就算是这部动画也不例外。哈特掉入海中是贝洛救了他,他第一次交到了朋友。而朋友是以心换心的存在,你的真心是否能托付我的真心。贝洛曾经问过哈特,你会吃我吗?哈特说,我不会吃你,因为你救过我,而且,你是我的朋友啊。所以当孵蛋山发生自燃灾难,哈特想要回去救慈母龙母亲的时候,贝洛在背后为他加油。哈特知道,距离是无法使两人的链接中断的,他始终明白,朋友,是纯粹的存在。孤独是缺少和外界的链接和他人的隔离。化解孤独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和他人产生链接,化解社交隔离。人无法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

你总是需要找到和他人的共鸣,才能找寻到其他事物的价值。只有当你不再孤独时,我们才能头也不回的向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