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十八路联军打败后,以袁绍为首的各路军都不愿追击,而急于撤回老家。为什么?

彩云东升戴宝山


看了一下下面的回答,好多人是根据三国演义,甚至三国演义都没有看完就开始胡乱解答。

首先题目中有三个问题:第一个董卓并不是被18路诸侯所打败,而是其主动战略撤退长安,撤退还一把火烧了洛阳。

卓以山东豪杰并起,恐惧不宁。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三国志董卓传

第二个,这些所谓的诸侯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说的是聚集在一起结盟讨伐董卓。在结盟的酸枣只有有限的几个诸侯在此集结。看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最起码盟主袁绍、袁术等人都是不在酸枣的。

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三国志魏武帝纪

第三个,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后,认为酸枣的人都跟曹操一样能打的话自己就危险了,于是就撤退。曹操领着残兵败将回来一看,这些所谓的诸侯联军整天吃喝玩乐,压根不想着恢复汉室,于是曹操很生气的大骂了一顿,自己跑到扬州去募兵。留在酸枣的这些人把所带的粮草全部消耗光之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操乃与司马沛国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得千馀人,还屯河内。顷之,酸枣诸军食尽,众散。--资治通鉴

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诸侯联军除了曹操和孙坚,没人打算出兵?其实说白了就是下面这几个原因:

一、 不认可汉献帝

汉灵帝死后,正儿八经的皇帝是汉少帝刘辩,可惜刘辩的皇帝还没当几天,就爆发了何进之乱,引发了董卓进京。董卓掌握了大权后,第一件事就是废了刘辩,另立年仅八岁的刘协为帝。

而这一点是在外的各地大员所不能接受的,袁绍就以刘协不是正统皇帝为由拒绝承认,并且自己联合了益州牧韩馥等人打算立声望较高的幽州牧刘虞为帝,但是因为刘虞的坚持不同意才不了了之。

而后来董卓死后,汉献帝逃回洛阳,其实袁绍是有机会在曹操之前迎接汉献帝的,但是就是因为袁绍不认可汉献帝,不愿意接纳,这才被曹操抢了先,成功拿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勋章。

二、惧怕董卓、保存实力

董卓的西凉兵久经战阵,战斗力极为强悍;而诸侯联盟的军队虽然数量也不少,但都是新兵,无论是战斗技巧还是经验都差了好多。

除了一腔热血的曹操,以及受命于袁术的孙坚,基本上没有人原因把自己费劲千辛万苦才打造出来的老本全部打水漂。

在看到骁勇的曹操和孙坚都先后败北的惨状后,这些诸侯更是巴不得送死你去,黑锅我来!当大家都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的时候,哪怕明知道最后肯定失败,但也不会自己先去送死成全队友。

曹操正是看破了这一点,才脱离了这样的团队,自己去单干。

三、空谈误国

在讨伐董卓的这些诸侯中,大部分都是空谈误国的书生,比如“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孔伷、韩馥”等,像袁绍、袁术这样的都是少有的实干派了。

不过袁绍的实干是在图谋冀州韩馥的地盘,袁术则是有一位强力打手孙坚在前冲锋陷阵,而其他几位除了会清谈,基本上带兵打仗这种事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在上面这几个原因的影响下,本来大家就不愿意出兵,只不过是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给自己刷刷声望罢了。

再等到正儿八经敢于出战的曹操和孙坚损兵折将后,大家更是引以为戒,只顾吃喝玩乐。这么多的大军在一起不事生产,只会吃喝,韩馥的冀州再富也是供不起的。

于是在韩馥陆陆续续断了粮草后,这些诸侯们也就只能陆陆续续回家了,他们留在酸枣既不打仗,也没了饭吃,你说还留着干嘛呢?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首先纠正个错误,董卓并没有被关东联军打败,当时的局面是双方各有胜负,但谁也灭不了谁。

据史书上记载,袁绍到关东后不久,就组织起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而当时参与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主要包括:

袁绍和他的堂弟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佃、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遣、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人,他们每人各有几万人,都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杀向关中。

表明上看,关东联军实力非常的强大,因为这些人全部加起来,足足有三十多万人,基本上可以碾压董卓的军队。问题是,如果我们仔细取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实力其实非常有限。

因为,当时天下有13个州、105个郡国,这样合起来,至少可以拉出一百多个诸侯,但前去讨伐董卓的人员,总共算起来也就18路诸侯,连五分之一的比列都没有占到。关键是,这枝关东联军,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首先是冀州方面,冀州牧韩馥起兵,下面九个郡国,却只有渤海太守袁绍起兵。

关键是,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一直就勾心斗角,韩馥害怕袁绍利用讨伐董卓的机会,把他的权力夺去,所以在这个过此处种,两个人一直互相拆台。

接着是荆州方面,荆州刺史王睿本打算起兵讨伐董卓,但是还没有出发,就被自己的盟友孙坚给火并出局;南阳太守张咨也打算起兵讨伐董卓,但是也没有出发,也被自己的盟友孙坚给火并出局。后来接任的南阳太守袁术起兵响应,但他与孙坚一直是勾心斗角,互相拆台。

最后是兖州方面,兖州地区有八个郡国,却只有四个郡国起兵,关键是,这四个兖州大佬,也是勾心角。于是兖州刺史刘岱直接就把东郡太守桥瑁给火并出局。

在这种背景下,这枝关东联军,能放开手脚讨伐董卓吗?显然是不能的。

因为,一方面是他们随时要提防自己身边的盟友趁机兼并自己;另一方面,其它观望的80多个郡国,在关键时候会怎么做,谁也没有底。如果他们凭尽全力和董卓打得两败俱伤,那剩余的那些群国太守,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



毕竟,当时天下大乱已呼之欲出了。各地大佬,难免都会产生要割据、抢地盘的心思。这十八路诸侯跑到前面与董卓打仗,后面的人趁机在后方扩充实力,抢地盘闹割据,大发国难财,那他们最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呢?

而且,当时的黄巾叛乱虽然被镇压,但是黄巾的残余力量大量散落在民间。在帝国政府保持相对稳定的背景下,黄巾残余力量自然无法兴风作浪,如果帝国政府的大佬们开始全面大火并,黄巾残余力量自然随时会死灰复燃的。

在这种背景下,整个讨伐董卓的战争,自然是进行的雷声大雨点小,因为大家都想着要趁这个机会抢地盘。

因此,在解除掉董卓的威胁之后,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跑回去去抢地盘,于是袁绍占据冀州;陶谦占据徐州;曹操占据兖州;刘虞、公孙瓒占据幽州;刘表占据荆州;袁术、孙坚占据扬州;刘焉占据益州。到此时为止,军阀混战也正式拉开序幕。


我是赵帅锅


据《三国演义》讲,董卓战十八路诸侯难于取胜,就弃洛阳劫汉帝及大臣向西回长安。这时,如果盟主袁绍召集大家分工追击,拟或可以消灭董卓势力。但袁绍都按兵不动。曹操去质问,袁绍却说“诸军疲困,进恐无益。”曹操自己率军去追,中了埋伏,捞个老大没趣。而孙坚夜晚在洛阳建章殿水井中,捞得传国玉玺,自认有天子之分,便起了脱离联盟,回家待时的心意。而此事却让孙坚的部下,偷偷告诉了袁绍。第二天孙坚托病辞行时,被袁绍揭穿。孙坚坚称无有得玉玺之事,而袁绍威逼不让,孙坚面子上过不去,就发毒誓说:“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古人非常重视发誓,各路诸侯见孙坚发了毒誓,就劝袁绍相信孙坚,但袁绍不理,仗着武力想收拾孙坚,而孙坚也不吃素,两家几乎火并。众诸侯劝说,才各自怀恨散去,联盟也就此宣告破灭。

《三国演义》这一回里有个乌龙。大家知道,荥阳在洛阳的东边,如果董卓从洛阳撤回长安,不会经过荥阳。而《三国演义》中,曹操率自家人马追杀从洛阳撤出的董卓军队,却追到荥阳去了,而且中了埋伏,却是有些说不通呢!


二曲人


因为这个时候是抢占地盘的最好时机,汉帝所代表的朝廷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了,而试图挟持汉帝达到操控朝政的董家集团也在连续的打击下,走向四分五裂,这个时候还不抓紧时间回老家进行争夺地盘,什么时候回老家争夺地盘?

我们看这个联盟破裂之后,各路诸侯的去向和他们的前景,我们首先来看联军的盟主袁绍,袁绍出身名门,拿着大义组建了这个十八路讨董联军,为他挣足了面子和名声,他回河北之后干了什么?他去抢韩馥的基业了!

人家冀州刺史,做得好好的,他非要跑过去抢人家的地盘,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汉朝廷已经没有办法管理他们了,妄图代替汉朝的管理,他们的董家集团又被打崩了,这个时候正是他们这些军阀割据扩张地盘的绝佳时机。

小霸王孙坚回老家之后不久就开始南征北战,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扩张地盘!陆逊的爷爷是朝代名正言顺的庐州刺史,资历老名声大,也没什么恶名,你孙坚围了庐州是什么鬼?人家一个汉朝重臣凭什么要向你这个暴发户军阀投降?于是就有了庐州城破后,陆家几乎死绝的情况。请问,这是什么情况——不是说要匡扶汉室吗?

所以说,匡扶汉室都是说说而已,诸侯人人都心怀不轨,人人都想要割据称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和那些偷偷摸摸的人不一样,袁术这个人很直接,直接一回寿春就着手准备称帝了。立马把旁边偷偷摸摸扩张地盘的诸侯们给惊到了!


戴老师讲历史


董卓被十八路诸侯打败后,以袁绍为首的诸侯联军,都不愿意追击,而急于回家,是为了什么?



董卓被诸侯联军打败之后,联军都不愿追击?这好像有点绝对了,至少应该还有一枝部队,曾经奋勇追击,虽然战绩很差,但其精神可嘉。要说为啥,涉及多种因素,主要是 :



第一,董卓虽败,未受实质性损失,贸然追击要损折实力。这一点,在随后的追击中得到充分验证。作为讨伐董卓发起人,曹操十分愤怒😠,眼见盟主、众诸侯都无心出兵,曹操只好带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陈留六将,以及刚组建的民兵队伍,冒险追击。结果,才追到荥阳,就遇上大麻烦。荥阳太守徐荣,与董卓商议,决定对尾追而来的军马,杀一个回马枪,让追兵知道厉害,自动撤退。



曹操以前虽然镇压黄巾军,也打过胜仗,但那是乌合之众,如今的正规军,曹操还真是第一次对付,缺乏经验和能力,只仅仅凭着热情,就放马狂追,看到前面董卓人马,距离不远,就要追上,曹操兴奋不已,大叫道: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那里去?就见吕布一马当先,直冲曹操而来,夏侯惇赶忙上前接住,二将斗不数合,李傕、郭汜左右杀到,曹操急令夏侯渊、曹仁分别抵挡。但夏侯惇抵不住吕布,转身就跑,这一下冲动阵脚,曹军都是新兵,军纪特差,战斗力弱,溃败逃散,曹操都差点被抓住。



第二,看样学样,诸侯都有自己利益考虑。 盟主袁绍盯住冀州牧韩馥,先挑拨公孙瓒去打韩馥,预料韩馥会来求救,到那时各种机会可以利用。于是,袁绍杀掉韩馥部下关纯、耿武,夺占了冀州。袁绍还以盟主身份,给荆州刘表发信,叫刘表截住返回江东的孙坚,搜查孙坚私自带走的传国玉玺……。盟主这个熊样,其他诸侯也乐得再干正事,抓紧时间,瞅机会,捞外快……比如,所谓打胜仗的孙坚,在进入洛阳灭火时,发现一具女尸,从女尸身上找到传国玉玺,心里就不安分了。编造一个理由,就要领兵回老家去,结果,孙坚这个事,被当时参与的一个小兵,为立功举报给盟主,袁绍招来孙坚问询,孙坚赌咒发誓,坚决不承认。双方言来语去,话不投机,孙坚就赌气带兵回老家了。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知骁利害,推辞不给,刘岱凶相毕露,乘其不备,杀入乔瑁大营,杀死乔瑁……。



第三,天下大乱,更担心后院起火。不少诸侯看到曹操檄文,一时激动,凭着一腔热血,就兴冲冲赶来凑热闹,到现场一看,这TM真不是玩的,仔细一想,走的匆忙,老家也没安顿好,现在众诸侯都各怀鬼胎,有的乘乱制造事端,没本事争强好胜的,想到这万一留守的,心起歹意,可就出来容易回去难了。罢罢罢,这闲事不管了,还是赶紧回去看看,把篱笆抓紧了。



第四,现实环境逼迫。董卓逃走之前,令李傕、郭汜带五千铁骑,捉拿洛阳富户,插上“反臣逆党”牌,一共数千人,全部斩杀于城外。还把洛阳数百万民众,强迫迁往长安,又令对各城门、街巷、民房,大肆放火焚烧,南北两宫,火焰🔥连天;宗庙官府,尽为焦土。数百年大汉京城,成了一座空城,没人、没粮、没生气,有的只是死人鲜血,烟火弥天,呆在这里享受雾霾,喝西北风吗?



第五,利益得失不同。当场窝里斗,粘便宜得好处的诸侯,需要转移阵地,进一步扩大成果,巩固既得利益。比如孙坚,就想利用玉玺大作文章,回去背靠根据地,才好放开手脚。在洛阳不说啥动作,还怕被抓住把柄;比如袁绍,搞跨韩馥、夺占冀州后,还想再干掉公孙瓒,那就不能呆在洛阳附近;吃了哑巴亏,心里窝囊憋屈的,想回去补充补充,东山再起,报仇雪恨,比如公孙瓒,回去带上人,就跟袁绍干了起来。还有些怂包诸侯,看这阵势害怕,想赶紧躲开是非之地……。(808)


流誉后


1. 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不堪一击,各方势力因利益暂时聚集于一起,涉及到损害自身利益的能推则推,或者出工不出力,这种临时联盟得以成立则是因为董卓危害到各方势力,枪打出头鸟,一旦董卓势力被打败,各方势力则会因为争夺而分崩瓦解,各自离去。

2. 各方诸侯的势力并不平均,各方所派遣人马也不尽相同,刚开始联盟,实力强的一方可能基于协议不能对实力弱的一方出手,毕竟是友军,但共同的敌人一旦被消灭,那所谓的协议也就做不得数了, 实力弱的怕被人吞并而赶紧回驻地布防,实力强的担心被其他实力弱的联合打击,各自有担忧的地方,因此不愿深追,急急撤回老家。


爱汕美食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以大将军何进为代表的武人集团跟宦官集团矛盾日渐加深。何进想除掉宦官集团,但何太后不同意。(坑兄呀)袁绍提议召边将逼太后同意除掉宦官集团。曹操当时知道了认为是个馊主意肯定会失败。结果太监先下手为强杀掉何进,袁绍再领军尽诛太监。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汉献帝,京师大乱。当时鲍信劝袁绍袭杀董卓,对袁绍说:“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怀不轨,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趁他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对他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绍畏惧董卓而没有行动。董卓想拉拢曹操,但他不愿跟董卓为伍跑了。到了陈留招募士兵准备讨董卓。三国志: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公元190年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人同时起兵各带着数万人会盟讨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也带着他的人马来会盟。加上曹操也就十一路诸侯,并没有十八路。当时袁绍驻军冀州河内郡、袁术驻军荆州南郡、孔伷驻军豫州颖川郡、韩馥在冀州邺城。刘岱、张邈、袁遗、桥瑁等率十余万人驻军酸枣。二月董卓得知于是迁都长安,董卓率军坐镇洛阳。袁绍他们看到董卓兵强马壮都不敢去打。三国志: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孙坚率先攻到距离洛阳九十里处,董卓劫持汉献帝往长安并焚烧洛阳。孙坚进入洛阳后就退军了,袁绍等人都不敢追击。曹操对他们讲: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袁绍等人不为所动。曹操独自率领自己的人马向西进攻董卓。只有陈留太守张邈派了部下随曹操西行。因曹操人马少,在跟董卓部下徐荣所部交战一天大败。曹操坐骑中箭,还是曹洪把马让给曹操才得已趁夜跑了。三国志: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徐荣兵马远多过曹操,也是力战而胜。认为酸枣很难攻下,于是退军。曹操回到盟军处痛斥各诸侯,并离开盟军去继续招募军队。三国志: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诸侯都有各自的打算,谁都不想当出头鸟。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图谋另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三国志:绍自号车骑将军,主盟,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绍还对曹操讲汉献帝根本不是汉灵帝的种,并希望得到曹操支持。曹操拒绝并讲你们就在北面朝拜新君吧,我还是只认汉献帝。诸侯撤回老家是为了争盘扩充实力。袁绍听从沮授的建议先夺冀州、再图青、并、幽三州。那时再回过头来迎接汉献帝。冀州牧韩馥而是为了对付幽州公孙赞。后将军袁术则是回到南阳抢占地盘。兖州刺史刘岱则和东郡太守桥瑁互相攻杀。河内太守王匡则是让董卓击败,返回招募人马。陈留太守张邈曾派兵相助曹操追击董卓,后得罪盟主袁绍。袁绍任命山阳太守袁遗为杨州刺史,跟袁术争淮南时兵败盖被杀。济北相鲍信会盟后劝盟主袁绍率军袭击董卓。这是第二次劝袁绍了,袁绍不敢进军。鲍信于是率军返回兖州。曹操日后能白得兖州之地,也是因为他追击董卓给鲍信留下好印象。诸侯急于返回,除了因为董卓兵强马壮。有的是因为抢地盘,有的是对盟军失望。曹操当时只是五千人,如果有五万人未必不能一战夺回汉献帝。这时的曹操还是一个精忠报国的青年。


小鸿哥


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在历史当中根本就没有十八路诸侯这么多,最多十三,四路诸侯,还大部分只是名义上的讨董,真正想要匡扶汉室讨伐董卓的只有孙坚一人。像袁绍,袁术,陶谦等人只是派兵意思一下,你们想想一神带十几个坑能赢都有鬼了。

还有所谓的“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那就是小说里写的,大家看看乐呵乐呵就得了,别当真,只是为了塑造他们的形象,杀了华雄的是孙坚,可不是咱们的关二爷。

如果按照小说来解释的话,他们为什么撤军呢,是因为他们本来心就不齐,都有各自的算盘,在小说当中真正想要匡扶汉室的只有曹操,曹操最初的梦想就是成为一方大将,保家卫国仅此而已。像什么袁绍,袁术,公孙瓒,马腾等等之人全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而袁绍之所以能当上盟主只能说出身太好“四世三公”的名声够大,就连袁绍在讨董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就是韩馥,这是以官位来说的,以身份来说的话他还是袁氏家族的门生呢,所以在各有目的的前提之下,只能有袁绍来当这个名一上的盟主了。

为什么撤回老家很简单为了底盘,为了利益。都害怕自己在追击董卓的时候他们背后捅一刀,以至于后方失守,在小说当中和在正史当中都是只有一个人真心实意的去追击董卓,只不过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孙坚,真的是心寒啊。

“自古王朝皆以弱而亡,独汉,唐。以强而亡”为什么我们到现在都以汉人的身份自居,大家就可以想想当时的大汉王朝何其壮哉。

看看人家刘邦写的大风歌,何其壮哉,虽然后世对于刘邦的品论不怎么好,但是不可否认刘邦也是一位好的君王。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所以大家看小说别当真,就图个乐呵就行了。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我是 缌念 感谢大家


媤念成瘾


很多人认为十八路诸侯(虽然实际上没有十八路)不追击董卓是为了争地盘,增实力,诚然有这个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不敢!

至于争夺利益这个都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多赘言了,主要看下他们为何不敢?!原因一,原因二是现实,而原因三是最主要的。

不敢追击原因一:自身安全

这里所说自身安全,并非个人的身家性命,而是本势力的安危,不知道各位仔细看过十八路诸侯当时的职位没有,绝大多数都是一郡太守而已,济北相鲍信更只是一个郡国的国相,实权不及一个郡守。

再看下,何为诸侯?按原本的意思至少是有天子分封的爵位,虽然后来也能指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的长官。但是一个郡守能否作为诸侯?当时有爵位的有两个,分别是祁乡侯袁绍,乌程侯孙坚,官职分别是渤海太守,长沙太守。而真正能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只有冀州牧韩馥一个,拥有州郡实权的州刺史三个,分别是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徐州刺史陶谦。

如果再仔细看下,会发现有好几个本该是从属关系的,比如东郡,山阳郡,济北国都应该属于兖州刺史部,而陈留郡属于豫州,广陵郡属于徐州,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混乱的组合,从属关系也都平级而坐,说明当时很多州刺史或者太守对自己本身势力的控制都不太完全的,一旦轻易离开老巢,随时可能被别家攻占,真正的割据还没有形成,汉帝国对各地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各位都不敢轻出。

不敢追击原因二:依然强大的黄巾军

虽然之前张角的黄巾军主力基本被灭了,但是各地的黄巾军并没有就此平息,比如后来围困了孔融了管亥,兖州刺史刘岱更是在跟黄巾军作战时战死,这时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之前平起平坐的十八路诸侯鲍信成了刘岱的手下,还劝刘岱不要出战,结果战死,鲍信就把曹操请来主持兖州大局。

仔细看还能发现,十八路诸侯的根据地多数都是黄巾军猖獗的青州、兖州、徐州。曹操后来到任兖州后更一举收降了30万黄巾军,精简出来的就是“青州兵”,但事实上曹操打的也不轻松,比如请曹操入主兖州的鲍信就在此时为了就曹操而战死。强大的黄巾军让东面的各诸侯心有顾忌,不敢出动。

不敢追击原因三:实力不足

这个应该也是最主要原因,当时单个诸侯的实力必然是不如董卓的,不如也不用这么联合了,但是联合之后的整体实力一定是强过董卓的,但为何还说实力不足呢?不知道各位想过没有,假如,猜想一下,如果十八路诸侯不管不顾,追着董卓死打,就算把董卓灭了,接下来怎么办?十八路诸侯有几个完全忠心汉朝的?而控制汉帝之后的那个人就是董卓第二,只不过是多一个人提前挟天子以令诸侯罢了,而这个人是袁绍,袁术兄弟的可能性比较大,难道各诸侯不能忍董卓,换一个人就能忍了么?

那控制汉帝的那个人就是第二个被群起而攻之的对象,比如后来的李傕,即便是后来的袁绍也因为考虑到这一点,不愿意迎接汉献帝,才让曹操摘了桃子,不过曹操的政治水平显然不是董卓、李傕可以比的,不过即便如此曹操还是被袁绍以此为名进攻,只是官渡一战实在意外,如果不然,曹操就会是董卓第三了。


胡侃解密三国


因为联军根本就是各怀鬼胎,谁追谁就是冤大头,冤大头还不说,还要被人家看笑话;看笑话还不说,还有人不怀好意想背后捅你一刀。

所谓十八路联军,本身只是演义里的说法,正史上可没有十八路诸侯,满打满算最多也就十一路,而且其中袁氏的势力就占了七路,不如说是袁氏讨董卓比较恰当。

盘点一下各路诸侯在讨董之后都做了什么,就明白他们为什么都不愿追击,急于撤军。

最强大的诸侯袁绍与孙坚交恶,写信给刘表,刘表截击孙坚,导致孙坚阵亡。

袁绍自己,同公孙瓒翻脸,两人为争夺冀州展开了长期的战争,最后公孙瓒不敌,兵败身亡。

袁绍又出兵抢夺了冀州刺史韩馥的地盘,这个韩馥,还是袁氏门生,本身属于袁绍派系。

袁绍的弟弟袁术,也跟袁绍兄弟阖墙,跟公孙瓒和陶谦结盟,与袁绍争霸。

袁术为了争夺兖州,随后又进攻曹操,结果技不如人,大败而归。他又退而求其次,率余部攻取九江,杀死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牧。

曹操当然也不会安分,先是与袁绍结盟,共同对付袁术,随后又进攻陶谦,最终被刘备占了个便宜。

两路小诸侯——东郡太守乔瑁和兖州太守刘岱,一个要借粮,一个不肯借,实际还是利益的争夺,结果乔瑁被刘岱攻杀,地盘和部队都被吞并。

这十几路诸侯之间,根本就是一笔烂账,谁跟谁都无信誉可言,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这是军阀的通性。

在汉末军权逐渐转移到地方的情况下,中央又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对地方进行控制,特别是“废史立牧”之后,州牧实际上成了一州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再也不受朝廷控制,成为了实际上的军阀,军阀与军阀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冲突。

所以,如果谁急着去追击董卓,才是见了大头鬼。冤大头当然也有,比如曹操,结果其他诸侯在旁边看好戏,曹操兵马损失大半,几乎阵亡,如果不是曹阿瞒福大命大能力强,三国的历史早就被改写。

既然不打董卓了,还待着干什么,赶紧各回各家,该打谁打谁,该被打被打,回去晚了,恐怕就要地盘不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