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縣域經濟高質量趕超發展 推進農村轉型升級

3月5日早上7點多,威縣“供銷e家”物流配送中心就開始忙碌起來,一輛輛貨車開始有條不紊地裝貨、驗貨。

“我們會先將老鄉們網購的產品送過去,再將村裡的特色農產品收到物流中心寄出去。”威縣“供銷e家”總經理王金武介紹說。

近年來,威縣依託特色產業優勢,加快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支撐體系,改造提升農村現代流通網絡,藉助“供銷e家”物流配送平臺,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最後一公里”,有效解決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這一瓶頸問題。

據悉,今年我市將實現行政村農產品電子商務示範點覆蓋率達80%,即每個縣(市、區)建成1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80%的行政村設立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站。積極做好農產品電商產銷對接活動,加強農產品上行。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作用,深度參與100個電商村建設,培育20家農產品網絡旗艦店。

縣域經濟高質量趕超發展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市突出抓好農業四大平臺建設(現代農業園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寵物產業園區、數字鄉村試點)。在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的基礎上,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特色優勢農產品,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多種經營率,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和科技農業,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培育旅遊型特色小鎮。突出打造“四大鄉村旅遊片區”,即:西部太行山鄉村旅遊片區、東部大運河鄉村旅遊片區、中部鄉村文化旅遊片區和城郊鄉村旅遊片區。重點培育新龍門客棧、恩納民宿、交臺民宿等6個特色民宿產品,欒卸村、神頭村等11個小型度假村,設計開發一批“邢襄禮物”旅遊購物品牌,拓寬旅遊扶貧產業鏈。圍繞我市縣域集聚度高的特色產業、品牌產業,重點打造清河羊絨、寧晉小河莊電纜、內丘中醫藥康養等11個旅遊小鎮精品示範工程。

持續釋放農村改革紅利。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重點抓好任縣國家級高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26個省級規範化建設試點、2個省級“十佳”農民合作社、100個市級規範化建設試點,新增市級示範社30家。深化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明晰產權歸屬,進一步激活農民財產性收入潛力,9月底基本完成整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創建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品牌,培育省級託管服務示範縣3個。

不折不扣完成脫貧任務。圍繞特色種養、旅遊扶貧、電子商務、特色手工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謀劃實施200個以上產業扶貧重點項目,努力增加貧困群眾經營性收入;加大扶貧車間吸納就業、返鄉創業帶動就業、有組織勞務輸出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力度,開展訂單定向技能培訓,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增加貧困群眾務工性收入;建設農業科技創新驛站10個,實現10個貧困縣全覆蓋,選派科技特派員80名,在貧困地區培育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10家。(來源:牛城晚報 編輯:肖延昭 青媒編輯:董兆月 責編:張永忠 監製:耿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