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挑起“後疫情時期”經濟發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話要說

新冠肺炎爆發一個月之後,全國新增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開始明顯下降,雖然還不能說拐點已到,但最黑暗的時刻可以說已經過去。

在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效之際,另外一個戰場的傷害卻開始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那就是經濟領域。由於疫情帶來大規模人員隔離、物流阻斷等等,很多行業陷入減速甚至停擺。

在這個危機與挑戰交織的特殊時候,各地的重大項目建設已經悄然有序推進。以南京市為例,在2月25日召開的全市重大項目推進會上,南京確定了369個市級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1.4萬億元,年度投資達到2400億元,表示要在繼續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切入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誰將挑起“後疫情時期”經濟發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話要說

溧水區2020年一季度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


毫無疑問,基礎建設長期以來都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很大的動能,“一帶一路”政策最直接、最快影響的也是我國的基建行業。不過隨著全球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傳統建築施工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提升市場競爭力,為了可持續發展和經濟轉型,我們需要“新基建”來提供新動能

何謂“新”基建?筆者認為是“基建”的內涵傳統人們認為“土木基建”向“信息基建”轉型了。

“新基建”的第一個特徵,是軟硬結合。如果說“傳統基建”是鋼筋水泥的架構,那麼“新基建”就是用數字和代碼建造的,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開始加大在“軟”實力方面的佈局和投入。


誰將挑起“後疫情時期”經濟發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話要說

信息化中心在項目現場越來越常見


“新基建”的第二個特徵是新興產業集中度相對比較高,包括硬件端和軟件端,像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這些產業都能幫助建築施工企業提升他們的數字化水平。


誰將挑起“後疫情時期”經濟發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話要說

項目指揮中心的數字化大屏


第三個特徵,是“新基建”更強調產業之間的融匯共通。以施工機械管理為例,通過與上述“軟硬結合的新興產業”合作,可以對施工現場各種品牌、機型、型號的機械進行聯網管理,為工程建設的質量、標準、進度提供重要保障。這要得益於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無線物聯網管理系統——機械指揮官。

做“新基建”,一定要慎重選擇產品。考慮到工地的複雜環境,真正可以大規模批量落地的解決方案一定是“無線”的,因為在工地接一根線的難度遠大於你的想象。且不談接線接電的產品安裝複雜、成本高、耗時長,一旦破壞原車線路,後面的廠家三包、若出現問題誰負責都極易引發糾紛;而且施工現場很多設備是外租的,這些設備可能來這個項目就只幹十天半個月的活,你還要動它的線,人家根本不接受。

機械指揮官這個品牌的產品最大亮點在於無需打孔接線,可以重複使用,拆裝方便到什麼程度呢,把這個終端粘貼到設備頂部就完成安裝了,聯網後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機械信息、地理位置、行駛路線、狀態監測、識別怠速。


誰將挑起“後疫情時期”經濟發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話要說


據悉,憑藉“極簡安裝,普遍適用”的優勢,機械指揮官目前已覆蓋全國1000+工地,與中鐵、中建、中交、中鐵隧道股份、山東路橋、安徽水安、貴州路橋達成深度合作。


誰將挑起“後疫情時期”經濟發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話要說

從這幾大特徵我們可以看出“新基建”順應了時代的發展,為中國數字化經濟轉型提供了保障,也擺脫大家對傳統建築施工行業的刻板印象。

個人要學會和疫情相處,企業也要在疫情下生存,這大概是時代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希望人們的生活儘快恢復正常,國家經濟能夠平穩度過這次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