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學生愛上好友之妻,情不自禁寫下一首詞,反被稱讚


蘇軾學生愛上好友之妻,情不自禁寫下一首詞,反被稱讚

在唐詩宋詞當中,表達愛而不得的詩詞多如牛毛,這些詩詞發自肺腑,讀來無不令人心酸。比如——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是因為物是人非而不得;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因為天人永隔而不得;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是因為父母干涉而不得。

但這些都算不得奇事,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竟是因為愛上了好友的愛人而不得。

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這位愛上“朋友妻”的人,便是蘇軾的學生——晁補之。

蘇軾學生愛上好友之妻,情不自禁寫下一首詞,反被稱讚

1079年,生性聰敏的晁補之高中進士,與他一起考中的,還有多年的好友廖正一。

這兩人的關係好到了什麼程度呢——別人關係好,是好到可以同穿一條褲子,而晁補之和廖正一,是好到想把自己的情人介紹給對方認識!

這年,兄弟兩人同中進士後,意氣風發,便找了個地方縱酒放歌,暢談自己未來的報國理想。

聊著聊著,二人說到了感情生活,廖正一便向晁補之說起自己寵愛有加的歌姬——田氏。

春風得意之下,廖正一越說越激動,興高采烈地對晁補之說:“明天不是放假嗎?要不咱們一起去看看我這位老相好怎麼樣?”

晁補之正愁無處打發時間,便隨口應承了下來。

蘇軾學生愛上好友之妻,情不自禁寫下一首詞,反被稱讚

第二天一大早,晁補之和廖正一便敲開了田氏的房門。田氏睡眼惺忪,見自己的心上人帶了一位陌生人來訪,便一邊梳妝一邊與二人交談。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更何況是晁補之這位翩翩才子?此時的晁補之,見到眼前這位花冠不整、懶掃蛾眉的女子,不禁怦然心動。

只見田氏手握金釵,籠束著一頭烏黑的頭髮,陣陣髮香直往自己鼻子裡鑽。晁補之情不自禁地心神盪漾起來。

在那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之間,晁補之覺得田氏天生麗質,實在是優雅極了。尤其是那雙時不時向自己瞥來的大眼睛,更讓自己神魂顛倒。

蘇軾學生愛上好友之妻,情不自禁寫下一首詞,反被稱讚

然而,儘管晁補之心中對這位可人兒充滿了無限的好感,但他還是極力抑制,強行把自己拉回了現實。

因為他知道,儘管眼前的這位女子生得冰肌玉骨,但她終究是自己好友的愛人。

所以,在那天上午,晁補之始終只是在一邊傻傻地站著——看著廖正一跟田氏打情罵俏,也絕不橫插一嘴。

但畢竟是情之所至,情難自已,晁補之還是禁不住寫了這首《下水船》:

上客驪駒系。驚喚銀屏睡起。困倚妝臺,盈盈正解羅結。鳳釵垂,繚繞金盤玉指。巫山一段雲委。

半窺鏡、向我橫秋水。斜頷花枝交鏡裡。淡拂鉛華,匆匆自整羅綺。斂眉翠。雖有愔愔密意,空作江邊解佩。

這首詞將晁補之初見田氏時的情景、田氏的神態、形容,以及自己內心的情愫全部寄於詞中,表達自己愛而不得的悵然心情。

後來,廖正一和田氏看到此詞,才知道晁補之所流露的真情,也不禁被好友的這份自制力和高尚的情懷所感動。

蘇軾學生愛上好友之妻,情不自禁寫下一首詞,反被稱讚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在社交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晁補之的這種情況——不得不跟朋友的愛人打交道。

但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正如晁補之的選擇一樣——在朋友的感情裡,我們必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只是外人。

如果他們雙方珠聯璧合、心有靈犀,那麼自己又何必去飛蛾撲火?

即使他們是襄王有意而神女無情,但君子亦不奪人所愛,我們也要對得起朋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從來就沒有人可以說,喜歡一定會擁有。

人的一生要遇見那麼多人,遇上一兩個愛而不得的人,不足為奇。但作為一個人,就必須接受一些約束,比如婚姻、法律和道德等等。

生而為人,心可以是自由的,但行為必須是被剋制的。這也是人的社會性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