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半年有些地区干旱少雨导致玉米减产,今年玉米会不会涨价?

农民一帆风顺


今年的玉米市场可以说是多变的行情,年初时市场对临储玉米充满期待,认为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很有可能是最后一年,这也是因为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去库存效果非常显著,觉得2019年玉米库存量不足7900万吨,很容易被市场消化,从而带动玉米价格上涨。然而现实情况是,2019年的临储玉米拍卖并没有像去年那么受宠,反而是成交量逐渐下降,如8月8日计划投放397.61万吨玉米,实际成交量为61.53万吨,成交率为15.47%,其中黑龙江2014年玉米8.84万吨零成交。当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为0.8—0.92元/斤,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为0.92—1元/斤,南方销区玉米价格为0.97—1.07元/斤,上半年干旱少雨易导致玉米减产,今年玉米价格会不会上涨?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不利天气因素增多,一旦形成实质性减产,容易出现行情炒作,有利于玉米价格上涨

今年上半年东北、华北地区遭遇了不利天气,比如山东地区,前期较长时间没有形成有效降雨,很多地方农作物受损,对玉米生长形成不利的影响,有的种植户反馈基本上没了收成,需要尽早改种其他农作物。东北和华北作为我国玉米市场的主要产区,其市场供应量的波动将直接影响玉米价格的高低,由于今年主产区新玉米还没有达到成熟期,最终对整体产量产生多大的影响还需要确认,如果只是局部地区出现减产,那么对整体行情影响不大,一旦减产预期是大范围出现的,那么容易出现行情炒作,有利于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二、临储玉米去库存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将对后期新玉米价格形成一定影响

自从2016年开始对玉米收储制度进行调整后,玉米去库存就成了主要任务,采取的方式就是进行临储玉米拍卖,每到临储玉米拍卖时,玉米价格的走势往往很平稳,毕竟高频率投放市场承压较大。2018年临储玉米投放量在2.2亿吨左右,实际成交量超过1亿吨,平均成交率为45.53%,去库存效果显著,这也使得市场对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充满了期待,不过从5月23日开拍到现在,临储玉米成交率却是“前高后低”的走势,未达到市场预期效果。这也说明整体市场需求在减弱,主要体现在饲料需求上,玉米深加工领域需求量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而玉米饲料需求却大幅度减少,后期市场活跃度一旦不能恢复,新玉米价格上涨的压力就会比较大。



三、受非洲猪瘟影响,当前玉米饲料需求大幅度减少,后期补栏情况将影响玉米价格走势

玉米用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深加工领域,另一个是玉米饲料需求,深加工领域需求量相对稳定,基本上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只会季节性出现淡旺季,玉米深加工企业给出的报价也会存在一定的波动。而今年玉米饲料需求方面影响较大,非洲猪瘟让不少养殖户“空无一猪”,补栏意愿也明显不足,需求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当前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如8月11日生猪均价达到21.54元/公斤,广东地区更是达到26.96元/公斤,出栏一头115公斤的生猪,净利润将近1500元,这对养殖户是不小的诱惑,一旦补栏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会直接推动后期玉米价格上涨。不过由于当前补栏情况不太理想,后期能否跟上还需要时间验证,如果补栏不达预期,那么下半年新玉米上量时,玉米价格将难有明显上涨,主产区1元/斤仍是不小的压力。

四、在玉米进口配额的限制下,当前玉米进口量有限,是否全面放开玉米进口配额限制,将是后期玉米价格能否上涨的关键因素

一直以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大,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价格的波动也主要看这两大产区的行情变化,由于国内玉米需求量大,也吸引着国际市场的关注,每年都有不少玉米进口,好在有进口配额限制,否则国内玉米价格将受到国际市场冲击。2019年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2019年上半年,玉米进口量为311万吨,同比增长40.9%,进口金额为45.91亿元,同比增长52%。目前关于放开玉米进口配额的呼声也比较明显,一旦后期对进口配额进行调整,加大进口量或者直接放开市场,那么国内玉米价格将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当前进口玉米到港完税价格不超过1600元/吨,很显然会拖累国内玉米价格上涨。



总之,干旱少雨天气容易对玉米产量形成一定的影响,是否对整体产量形成实质性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来验证,特别是东北主产区,如果后期较大范围出现减产现象,那么利好于玉米价格上涨,优质粮源的价格会进一步突显。从总体上看,今年主产区新玉米价格将会稳中有升,上涨幅度跟养殖行业能否回暖有较大关系,对于种植户来说,卖粮节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考虑,盲目的囤粮惜售并不可取。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上半年干旱少雨导致玉米减产,今年玉米价格会不会涨价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微尘微视界


由于前半年有些地区干旱少雨导致玉米减产,今年玉米会不会涨价?

截至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多集中在0.81-0.92元/斤,华北地区多在1.0-1.045元/斤,尽管玉米的终端需求表现较为疲软,包括饲料需求受到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的影响,深加工需求也受到企业亏损压力较大的影响,但在临储玉米拍卖成本的支撑下,玉米市场价格的底部效应也比较明显,这也使得最近2个多月来,玉米价格总体上保持着稳中略有震荡的走势。

那么后期,在市场消费需求总体偏弱且短期内难有明显好转的形势下,对今年玉米价格能形成“救命稻草”般拉动作用的,或许就只剩下今年的新产玉米长势情况如何了。

从今年玉米生长过程来看,总体上气候条件还是好于去年的,所以后期产量和品质形势如何,还需要继续观察,但已经对玉米产情形成影响的有:一是今年主产区玉米播种面积是继续下降的,主要是东北地区受大豆振兴计划影响;二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局部干旱、低温多雨、高温、持续降雨等,可能会使得部分地区的玉米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三是草地贪夜蛾的虫害,目前虽然还没形成较为明显的影响,但无疑在一段时间里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基于此,对于今年新玉米的产量来说,初步判断会低于去年水平,这也意味着国内玉米的新增供应能力继续下降。从基本面的影响来看,肯定是利好后期玉米价格的,毕竟这意味着下年度的国内玉米产需缺口或将进一步拉大。如果四季度后,国内玉米的消费也能有所好转,今年新玉米上市后,价格上可能也将表现出较为坚挺的行情走势。


粮小咖


玉米干旱只是在华北局部地区,干旱不一定成灾,也不一定绝收,局部干旱对今年玉米产量影响不大,也影响不了玉米价格行情走势。今年玉米涨不涨价,与干旱没多大关系。

目前,乙醇生物玉米网上报价0.95元/斤左右,饲养玉米网上报价1.05元/斤,而淀粉玉米网上报价1.00元/左右。华北地区玉米平均价格1.05元/斤,东北地区玉米平均价格0.95元/斤,山东玉米价格领涨全国。8月份南方早玉米陆续上市,2018年玉米消化怠尽,在新玉米和陈玉米相互作用下,短期内,玉米仍然维持小幅震荡上涨。

2019年玉米总产量或将只有2.6亿吨,玉米工业消费8500万吨,同比增加700万吨,增幅9%,预计2019——2020年度玉米工业产能在1.25亿吨,同比塝1400万吨,2019年我国玉米总消费量2.9亿吨,缺口3000万吨。玉米价格行情走势还是看市场需求量,市场各项数据做为行情走势参考依据。

今年受大豆振兴计划影响,玉米种植面积缩减1000万亩,加上近期华北玉米干旱高温,预计今年玉米总产量不如去年,略有下降。中美贸易谈判中止,南美玉米今年产量也受配额限制和运费的影响没有价格优势,在10月以后,玉米价格可能迎来上涨通道,开启上涨模式。

今年淀粉玉米生产成本高,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言,淀粉加工处于停产检修状态。饲料玉米禽类养殖和水产养殖规模扩大,需求量没有下降,乙醇玉米加工企业库存量大,可能还存有陈玉米。估计今年玉米价格在1.10元左右徘徊,玉米价格高点仍然在每年元旦——春节前后。

做为农民近期要做好抗旱降温措施,尤其是玉米扬花期一定要防止高温干旱,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玉米收获后,不能惜售,防止“卖跌不卖涨”的遗憾再次出现。干旱地区玉米要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氨基酸,促进玉米本奉结实,防止玉米秃尖、没有籽粒。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销售玉米依据!】

长江三农


玉米价格始终是最关心的一个粮食的价格的热点,玉米价格近两年的确是走下坡的趋势,即便尤其是近两年玉米价格下降的幅度非常的大。毕竟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非常的大,而且产量也非常的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农民最关心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了。今年是我国临储玉米拍卖工作的第2年,玉米拍卖总量达到了7900万吨,也是抑制玉米的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玉米拍卖是从5月底开始的,拍卖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而且拍卖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每吨溢价高达200元,但现在玉米拍卖价格随着成交量不断降低,拍卖价格也在不断的下降。也造成了近期玉米价格有所下滑,特别东北地区的玉米主流价格只有0.86元左右每斤,对于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稍微高一些,平均一元以上的行情。


由于今年上半年北方地区天气比较干旱,使得玉米的种植的阻力非常的大,也就是说玉米的缺苗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我国减少了玉米的种植补贴,尽而降低了玉米的总产量,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毕竟我国的大豆的消费量非常的大,而进口量高达90%以上,每年我国大豆总产量在1000多万吨,进口大豆高达1亿吨,所以为了解决大豆的瓶颈产业,减少了玉米的种植面积,进而减少了玉米的种植补贴,增加大豆产量改善我国大豆依靠进口消费的状况。

我国今年的玉米总产量比去年要下降很多,至少今年大豆的面积增加了近9000万亩,可以说今年玉米的总产量比去年减少很多。玉米是我国消费的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且用途也是非常广的。今年玉米消费总量在2.4亿吨左右,预计今年玉米的产量在2.1亿吨,按照生产量来计算缺口量在2000万吨左右。就目前情况来看,玉米涨价的可能性不会太大,玉米涨价需要在年底左右的时间才能有涨价的可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玉米的拍卖成交量近期越来越少,A 拍卖时间至少持续的9月底才能够结束,甚至能到10月底,在这一段时间里玉米的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毕竟企业加工玉米是为了赚钱,而新玉米上市价格可能有所上涨,但是陈玉米的拍卖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使得一些企业宁可选择陈玉米,也不愿选择新玉米,所以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

二、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原因造成了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左右,也正是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亿头,对于这一意图的生猪的消费量可想而知。每头猪每天消费5斤饲料的话这就是5亿斤饲料,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占到饲料比例的70%,这样每天玉米至少要消费3.5亿斤,这也就是近期玉米价格始终不上涨甚至有所下跌的主要原因,毕竟目前玉米产能暂时出现了过剩,而生猪养殖规模在不断下降,也减少了玉米的消费量。

三、尽管我国对大豆提高了补贴,减少了玉米的种植补贴,但是总体来说玉米的种植收入还是高于大豆的种植收入的。因为玉米的产量高而大豆的产量低,这也就使得农民愿意种植玉米,而不愿意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这样低的玉米价格,可每亩玉米的收入还在800元左右,而大豆的收入也仅仅二三百元一亩。今年玉米的总产量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不会像一些专家预期的今年玉米总产量大幅度的下降,应该与去年的玉米种产量的持平。



总之,对于今年玉米价格上涨的动力不是太大,但是到年底玉米价格会出现上涨的态势,玉米平均价格能超过1.05元每斤,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会接近一元每斤的行情,毕竟东北地区今年新增产能600多万吨。尤其是现在猪肉价格大幅度的上涨,直接带动了生猪养殖行业以及其他养殖行业的兴起,这会使得饲料的使用量大幅度的增加带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其实从目前也可以看出,各大玉米深加工企业采购玉米愿望强烈,只是现在天气比较炎热,雨水比较多,采购玉米增加了困难度。下半年总体来说玉米价格会出现小幅度的上涨,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也就在0.05~0.1元每斤的行情。毕竟玉米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用途、最广的粮食作物,如果出现玉米价格大幅度的变动,将会进行宏观调控玉米的价格的变动。


三农一姐


就目前玉米生长形式看,今年玉米会因为干旱少雨等天气因素影响,使玉米大幅度减产,对今年玉米价格上涨极为有利。

东北和及黄淮玉米产区,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域,也是今年玉米草地贪夜蛾重点防范区域。东北和黄淮夏玉米产区种植面积几乎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80%,而产量则占全国玉米的82%左右,可见东北和黄淮玉米产区在我国玉米种植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和作用,但是不管是东北春玉米还是黄淮夏玉米种植时都遭遇了大范围干旱影响,不仅种植面积减少,而且播期明显推迟,出苗长势也不好,加之6-7月又一直干旱少雨,当前玉米长势很不好,植株较矮,抽穗开花不整齐,甚至还有部分区域因为干旱出现了大面积绝收,同时黄淮玉米产区已经大范围发生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所以东北可能也不能免受其为害,尤其还要这两日利奇马台风影响,不仅使大面积农田被淹,而且台风所到之处玉米倒伏也很严重,同时对正处于抽穗开花受精期的玉米影响也很大,所以说今年玉米生长应该是多灾多难的,玉米产量也应该是近年最低水的,作为东北和黄淮玉米产区受到的大范围影响,将对我国玉米市场供应造成很大冲击,对提升玉米价格有利。

玉米种植面积不仅因为天气原因减少及减产,而且受大豆振兴计划及对贫困户种植西瓜,南瓜,大豆,果树苗木等经济作物补贴力度增大,玉米种植面积也是大范围受到冲击,虽然因为非洲猪瘟影响,畜牧业对玉米需求量减弱,但是因为今年大范围玉米减产,面积减少,畜牧业猪瘟对玉米造成不利影响总体也将不大,而且随我国玉米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和近期玉米临储拍卖的持续走强,及对进口玉米关税的增加和数量限制,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总体会不断增强,而玉米供应量的减少,无疑对今年夏玉米价格上涨总体利好。只是具体上涨幅度大小还要看最终玉米产量及进口贸易谈判的最终影响。

总之,个人认为,受玉米前期干旱少雨影响,加之近期台风等不良灾害天气影响,和草地贪夜蛾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的席卷为害等,无疑对今年我国玉米价格上涨极为有利。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今年我国的玉米价格总体来说一直是在呈现出上涨趋势和行情的,其价格的整体波动性比较大。从最近六个月玉米价格的曲线图就可以看出来其价格增长的特点:一是全国玉米均价的波动性比较大。在近六个月的玉米价格中价格总体都在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曲线,但是价格的波动性也会相对大一些。最高玉米价格达到2021元/吨,最低价格却只有1879元/吨,价格的高低差比较大。二是玉米价格的增长动力逐渐放缓。玉米价格在进入7月以后价格的波动性就比较大,价格的增长速度逐渐变慢,且整体价格的下滑趋势非常明显。总的来说,近期的玉米价格同比5-6月期间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价格仍然相对处在高位。


在前半年的时候部分地区的气候状况确实变得相对比较差,一些地区出现了干旱少雨的自然灾害。这对今年玉米的产量确实有一定影响,会影响到玉米的供给关系,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玉米供给端可能会吃紧。今年受干旱影响的地区是相对而言比较少的,主要产区的气候条件都比较良好,具体的丰收还是欠收要根据主要产区的收成来确定。根据笔者的经验来看,我国的玉米价格很大程度有可能会出现上涨的行情和趋势,不管是从供给端,还是从需求端来看,玉米的行情都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趋势。不过对于玉米价格的上涨要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具体的价格变化要根据其具体的影响因素来看待,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得出结果。


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从供给端来看,部分地区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将有可能会出现下降的可能。整个玉米的供给端将出现吃紧的局面,玉米的供给能力将会相对下降很多。二是从需求端来看,非洲猪瘟的控制,人们增栏复产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将很大程度带高玉米的需求量。三是玉米进口补给量的大小。后期玉米的进口量将一定程度决定玉米的供给能力,玉米的进口量越大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则会越大。综合以上三点,笔者认为玉米在今年后半年将有很大可能性会出现比较大可能的上涨,具体要根据今年新玉米收获以后的具体情况。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丰产不一定丰收,即使今年的玉米总体产量可以提高很多,但是也不一定就会增加很多的收入。想要玉米增收必须要树立以下三个意识:一是提高玉米质量。不管到什么时候质量是商品走向市场的第一条件,只有提高玉米的质量,其才能够被更多的接受和欢迎。二是抓住市场机会。通过玉米市场的具体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自己的玉米销售策略,力求把利润最大化。三是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这样能够让自己的玉米获得更多的销售渠道,避免出现滞销等问题。今年的玉米总体而言丰产丰收的可能性比较大,农户要结合市场行情选择合适的出手时间。


老农民说事


由于前半年干旱少雨导致玉米减产,今年玉米会不会涨价?

今年玉米种植,风不调雨不顺,导致各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现象。今年开春,正是春玉米播种时候,有些地方正逢春旱,玉米种播种后出苗困难、幼苗伤害严重;在进入夏季后,又是春玉米的花粒期,和夏玉米的播种期,各地又逢不同程度的干旱,造成许多玉米产区,许多的春玉米因干旱造成大面积的减产,而夏玉米因干旱无法播种,只有推迟播种,已经播种的夏玉米又无灌溉条件,失苗严重,生长不良;而进入伏天,各地主产区又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伏旱,夏玉米正常花粒期,玉米扬花灌浆严重受到影响,又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因此,今年不管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各大玉米产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玉米产量的下降。



据相关资料分析,今年8月份计划临储玉米拍卖量是397.61万吨,到昨天为止,已经成交61.53万吨,成交出售率只有15.47%。目前8月份时间已经过去1/3,成交率只有15.47%,按这样计算,到月底最大量也只不过50%,很难实现计划拍卖量,因此,玉米库存量仍然居高不下,大约全国玉米贮存量在7800万吨以上。目前玉米销售量的下降,根本原因在于各地生猪存栏量的急剧下降造成的。这一玉米滞销现象,将会持续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目前,受史无前例的生猪养殖遭遇恶劣的毁灭性的打击后,玉米价格将会一蹶不振,价格会持续走低。这是目前玉米行业毫无办法跨越的鸿沟,是非常难使玉米价格逆转上涨。



目前,各地玉米价格仍然处在稳中稍降的局面,会随着生猪存栏量的下降而逐渐下跌,是成为今年内的主要玉米市场总趋势。近期东北玉米主产区主玉价格维持在0.8~0.92元/斤,华北地区以及黄淮和江淮地区,玉米主产区价格维持在0.92~1.0元/斤,南方地区各地玉米价格维持在0.97~1.07元/斤。这些地区的价格将会随着生猪存栏量的减少,而逐渐的降价下跌,是目前毫无办法解决的实际大问题。


总之,今年玉米因干旱少雨,玉米产量大降,对目前的玉米价格毫无影响。由于受生猪存栏量严重影响,玉米销售量锐减,玉米价格随之降低下跌,是目前毫无办法解决的。因此,今年玉米价格不会上涨。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可以明确的给您讲,玉米不会涨价。

具体玉米不涨价的原因,您可以在头条号搜索我的头条号,在里面把玉米的用途以及不涨价的原因讲的非常清楚。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欢迎转发评论和拍砖。


农资谈


上半年旱下半年雨水大,农民不容易啊


大海141620920


因为去年干旱导致今年平果涨价,因为今年西瓜桃子丰收跌价导致猪肉涨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