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上去像是假的真文物?

reedaijin


①戰國晚期水晶杯一枚

看起來就和現代的玻璃杯一樣嘛,某寶分分鐘搜到各種同款。但這確實是一枚戰國晚期的水晶杯,1990年在杭州半山鎮石塘村出土,現藏杭州博物館。不要小看這枚水晶杯,國寶級文物,也是首批被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②商代紅陶電擊紋

這個紋飾真的看一次笑一次,確定不是外星人,哈哈。


③西周路由器?

安徽屯溪出土的一件西周時期青銅器,很像現在的路由器,用途目前不明。現為安徽省博物館館藏


④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亞醜鉞”,商代

感覺這件青銅鉞很像是來搞笑的……很好奇是怎樣的鑄造師才能有這樣的腦洞。

⑤還有一類陶器,作為一件文物,長得也太不“嚴肅”了,太萌了,讓人忍不住懷疑是來湊數的吧,分分鐘可以做成各種表情包


哈哈,我可能也是來搞笑的……覺得我的答案還不錯的話,你懂的!


文物考古聊歷史


康熙青花酒盅


這是一隻平平無奇的青花酒盅,橫看豎看上看下看,都看不到有什麼讓人留意的地方。甚至,把這個酒盅放在古玩市場,很多行家都不會把玩它。

倘若扔在超市,你絕對會以為這是景德鎮民窯燒製的微波爐專用小碗,最多值三塊錢。可是當我們把它翻過來,就會看到讓人非常震驚的落款:大明康熙年制。

說實話,得虧沒被發現,要不然瓷器廠老闆不被誅九族才怪!當年一句清風不識字還鬧得滿城風雨呢,更何況這種給祖墳種草的行為了!

這件青花酒盅,乃是南京博物院的館藏文物,如果遮住它的來歷,直接遞給你說這玩意兒值500塊,你會不會把它給摔了?哈哈哈,這件真文物看起來特麼的太假了!

水晶壁

這個吊墜漂亮不漂亮?純天然水晶製成哦!後面紫色的瓔珞,一定是最先進的縫紉機做出來的,滿滿的現代氣息!這麼好的寶石吊墜兒,怎麼不得賣個千把塊錢?

可是,如果我告訴你這是南宋的水晶壁,你會不會感覺驚訝!!

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我以為這是一個一年前的現代工藝品。仔細看時,這件文物已經將近一千年了!真的感嘆古人精湛的技術!!

更讓人驚訝的是,不僅這個水晶壁是南宋的,後面那根瓔珞也是南宋的!真的難以想象,這根繩子到底是怎麼保存到現在的。還好,它被我們的考古人員發掘出來了,要不然,放在盜墓賊手裡他就值500塊錢的現代工藝品。


祗樹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就有那麼一些任性的文物,明明是真的,卻非要長這一副贗品的面容。下面本公子就給大家介紹幾件這樣“任性”的文物。

南宋水晶璧


這件出土於台州南宋趙伯澐墓的水晶璧近期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一展出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純淨光潔、晶瑩透亮的之地,無不透露著“賊光”,觀眾們嘴上雖然不說,但是心裡應該會吐槽,這是一件“贗品”吧。那真是誤會這件水晶製品了,人家可是貨真價實的出土文物。

北齊思惟菩薩像

在大家認知裡,佛教造的菩薩造像、佛祖應該都是端莊典雅、慈眉善目的,但是大家見過像媒婆一樣的菩薩造型麼?就有這麼一尊北齊時期的思惟菩薩像,不僅翹著二郎腿,還用自己的手指指著臉,這也太不嚴肅了吧。

《野合圖》

這塊珍藏在四川博物院的畫像磚,畫面主體部分描繪的是幾個人在樹林做“羞羞”的事情,還將細節部分描繪的特別清晰,後面竟然還有兩個人在排隊!要不是這件畫像磚是一件出土文物,打死我都不相信這是一件真的。

扯淡碑

扯淡碑,相傳為明代的一塊墓碑。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個字,碑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別明顯,因此民間稱其為“扯淡碑”。這塊扯淡碑真是刷新了我的三觀。

彩繪陶髯須武倌俑

啥也不說了,成都博物館,我就問你,你們是不是照著馬龍的樣子,現捏的這件文物。

當我們在博物館參觀時,如果仔細觀察,真的能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文物。


公子想


必須是這件文物,像廢品收購站的一塊七歪八扭的破銅爛鐵,放在你眼前你絕對想不到是什麼文物:

但這塊破鐵皮卻是貨真價值的國家寶藏,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無價之寶,叫做【戰國錯金銀兆域圖銅板】。

1977年出土於河北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的戰國中山國王陵1號墓:中山國曆史上最有作為的國王厝的陵墓。

戰國時代中山國所處位置,處於趙國和燕國之間中山王「厝」這個字的金文:


【兆域圖】何以如此殘破如同廢品?


中山王厝的陵墓被盜掘兩次,而且還被盜墓賊放了一把大火,燒得一乾二淨,幸好盜墓賊可能認為這塊破銅爛鐵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就遺留在墓中,又被石頭擠壓。所以,【戰國錯金銀兆域圖銅板】出土的時候七歪八扭。


但是,由於中山王厝的陵墓由於行之非常特別,在主墓室的旁邊挖了兩個小墓室放置陪葬器物:


所以,仍然有不少「寶藏」沒有被盜走,被考古學家撿了一個大漏,幾乎件件都是國寶。


除「兆域圖」以外,中山王厝的陵墓還出土那些國寶?


其中最有名的也就是所謂的【中山王三器】:中山王鼎、中山王圓壺和中山王方壺。


【中山王三器】之「中山王鼎」上的銘文有496字,僅次於毛公鼎的長篇銘文,從銘文可以確定中山王世系,而且【中山王三器】字體非常有特色,被稱為【蚊腳體】:


另外一些精美絕倫的青銅器:

中山國的LOGO青銅器,比較有意思,上面是「山」字,下面是一個「中」字,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徽了:



【兆域圖】價值何在?


【錯金銀兆域圖銅板】在博物館展櫃的樣子:長94釐米、寬48釐米、厚約1釐米


「兆域圖」和上面那些精美絕倫的青銅器比起來,幾乎像醜小鴨,但它的文物價值卻一點也不遜色,簡單點說:


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以比列尺繪製的「建築工程平面圖」,以1:500比列繪製中山國君主厝和王后夫人陵墓的平面施工圖。


【兆域圖】正面的規劃圖和上所標註的文字,銘文上除了標識建築名稱和單位,還有中山王命令丞相司馬(貝周)造陵園的的一道詔書,司馬(貝周)疑似《史記》所記載的司馬喜,是司馬遷的祖先。



【錯金銀兆域圖銅板】整個規劃圖上南下北,用金、銀片和銀線嵌出5個主體建築的輪廓線,以單位「尺、步」標示中山王厝極其王后的享堂等附屬宮殿和圍牆,嚴格遵照比列尺繪製:


根據兆域圖用電腦復原的中山王厝的陵墓極其享堂建築:中間是中山王厝的享堂,兩旁分別是王后堂、夫人堂、哀後堂,享堂區的外圍還有四座小宮殿:

中山王厝的陵園鳥瞰圖





何以命名「兆域圖」?「兆域」何意?


根據《周禮》的記載:為王室服務的「冢人」負責王室的公墓規劃、建造、維護。


《周禮·春官·冢人》曰: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
賈公彥疏:“謂未有死者之時,先畫其地之形勢,豫圖出其丘壟之處。丘壟之言,即下文丘封是也。既為之圖,明藏掌,後須葬者,依圖置之也。


先秦時代的「冢人」應該是懂建築工程技術,是王室的「土木工程師」,正是他們製作了這個圖。


而考古學家正是以《周禮·春官》之「兆域」二字為其命名,「兆域」的意思就是勘查、規劃的意思,有些文獻如《資治通鑑》也稱《兆法圖》,也稱《中山兆法圖》。



從中山王陵的形制和這張工程圖來看,與禮經文獻的記載和唐人賈公彥的註疏完全吻合。


這是考古與文獻互勘互證的又一個經典案例。



-------------------------------------------------------

世界上還有那些兩千年以上古老的地圖?


世界上最早的兩個地圖,雖然比兆域圖要早,繪製技術和精度完全沒有辦法與兆域圖相比:


  • 距今約2500前的巴比倫「世界地圖」,畫在一塊巴掌大的泥板上:

拓片:


  • 距今3200年前古埃及【莎草紙採礦地圖】描繪埃及東部沙漠中瓦迪 哈瑪瑪特(Wadi Hammamat)裡金礦的位置,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地圖:


----------------------------------------------

  1. 張守中, 鄭名楨, & 劉來成. (1979). 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 文物(1), 1-31.


  2. 張守忠 (1981). 中山王厝器文字編. 中華書局.頁119,

  3. 孫仲明. (1982). 戰國中山王墓《兆域圖》的初步探討. 地理研究, 1(1), 86-93.

  4. 楊坤,再讀《中山國兆灋圖》,見武漢大學,《簡帛》,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14

  5. 朱德熙, & 裘錫圭. (1979). 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 文物(1), 42-52.

  6. 【維基百科】:埃及採礦業: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8F%8A%E6%8E%A1%E7%A4%A6%E6%A5%AD

  7. 【wikiwand】,早期世界地圖:http://www.wikiwand.com/zh-hk/%E6%97%A9%E6%9C%9F%E4%B8%96%E7%95%8C%E5%9C%B0%E5%9B%BE


小漢字見大歷史


1、出土於1976年戰國時期的銅齒輪,現保存於洛陽博物館。滿滿的現代科技感,有木有?



2、看到沒有拖鞋,還是人字拖,《紅衣羅漢圖》是元代書畫大師趙孟頫的作品,現保存於遼寧博物館。一眼看到那個人字拖,很多人都會想著這幅圖莫非是假的吧?但是它確實是真的。


圖中人字拖清晰可見

話說有家傳珍貴文物《三英戰呂布》待售,有人出價嗎?



3、安陽殷墟出土的陶製的地下排水管道,可以套接分流,轉彎,和現在的管飯造型上看也區別不大。

4、山西曆史博物館的青銅小人,這個小人出土於一個西周時期的墓中,大約30釐米的高度。那啥,谷歌是不是出來澄清一下,有沒有抄襲這個創意。


谷歌的安卓小人

5、唐太宗的皮帶是不是很華麗,其實皮帶扣更華麗,而且還滿滿的現代感,是不是覺得和現代的皮帶很相似。


唐太宗


6、北宋的虎骨牙刷,不要以為古人只會用柳枝刷牙。


7、這個就不用多說了,這就是王莽是穿越者的證明,王莽時期的青銅卡尺,和現代的遊標卡尺是不是神似?

8、這才是兵馬俑的真容,兵馬俑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都是彩色的。


9、戰國時期的銀勺子,和現在的看起來好像沒啥區別。


漁耕樵讀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以下這些文物就頗有此番意味,因為這些文物給人的感覺真的很假!

一匹馬

先上一張圖,大家猜一猜這是什麼


這應該是一匹馬,而且看這表情和動作應該是一匹“不正經”的馬,莫非當年製作這匹馬的匠人也是一個不正經的人?否則很難解釋這匹馬為何會是這麼一種狀態!但我要告訴各位,這匹馬可是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國寶級文物—馬踏飛燕!看下它的正面照


這下就能理解,我們從小看到的馬踏飛燕的照片為何都是側身照了……,再來一張它出土時的照片

可以看出,和它一同出土的馬都是一本正經的,只有馬踏飛燕是歪著身子和頭似乎在作搞笑狀,但也只有它最火,不知道大家能否從中得到什麼啟發?再提一句,這匹馬真的是國寶……

一隻酒杯

這是一隻康熙年間官窯燒製的青花貫套紋酒杯,為何說是康熙年間的呢?因為有底款上刻著啊,給大家看一下

上面明明白白寫著:“大明康熙年制”!所以肯定是康熙年制的,什麼?大明?大明康熙?是的你沒看錯,大明康熙年制。這如果拿到古玩市場上估計會被所有人都視為笑話吧,就憑這幾個字便可斷定,這絕對是贗品,而且燒製它的師傅也絕對是一個歷史文盲!

但是!這真的是真品,就放在南京博物院裡,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是“大明康熙年制”,我只能告訴你我也是一臉懵逼,可能這隻酒杯當年是天地會的人燒製的吧……



戰國水晶杯

這個大家就不陌生了,跟馬踏飛燕一個級別的國寶級文物,再重申一遍,這不是玻璃杯,是水晶杯,不是現代產品,是戰國時代的文物!距今已有兩年多年,現藏於杭州博物館。

這種級別的文物,你敢拿來喝水嗎?

古人搞笑的塗鴉之作?

1959年考古學家挖掘了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並從該墓群裡挖掘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這些文物為研究西晉至唐代高昌國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根據,而從中出土的一本紙本畫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這本繪圖實在太“不正經”了,跟文物完全不沾邊,看下圖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鬼?古人也有塗鴉愛好嗎?在場人員看到這幅畫的時候無不捧腹,真是最不像文物的文物了。


鹹魚閒聊


這一類充滿現代感的文物,中外歷史都有不少,但值得一說的,卻是下午這四件中國文物,不但各個以強大技術與先進理念,帶來超越歷史的現代感,且每一個輝煌瞬間,都足以縮影其背後,那些中國歷史上無比驕傲的年代。

1, 滄州鐵獅子

首先來鎮場的,就是這個大傢伙: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鑄造於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廣順三年(953年)。關於它的來歷,有說是為後周世宗北伐契丹而鑄,也有說是為了保一方太平,震懾海嘯而鑄。但不管哪個目的,這獅子卻鑄出了大塊頭:整個體型高五點三米長五點四米寬三米,現存重量三十二噸,姿態十分霸道。

如此霸道大傢伙,就算以現代鑄造技術,造出來也十分費勁。放在五代十國年間,別說把整個獅子打造得氣魄霸氣,就連鑄造出這麼一大塊鐵傢伙,都是個相當高難度的活。比如同時期的歐洲,生鐵技術還沒影,只能用熟鐵冶煉,連士兵都常用青銅矛,鐵農具鐵工具都沒法普及。想造這麼個大傢伙?基本想都不能想。

但是在此時的中國,不但能想,更是能造,此時的中國冶煉,不但高爐技術爐火純青,造出大塊頭鐵器毫無壓力,疊鑄技術也相當熟練,規模生產農具鐵器,全都不是問題。這次只要先造出一個整體泥芯,然後分段鑄接,六百多塊鑄範層層壘起,分層澆築出來,終於有了這麼個威武的大傢伙,歷經千年風霜,已久巍峨聳立。

彼時中國的冶煉水平,鐵器的生產普及,一如這霸氣的鐵獅子般,霸氣領先世界。後來宋王朝領先世界的生產水平,就是這霸氣技術打底。

2, 秦俑坑銅車馬

在動輒驚豔世人的秦俑坑文物裡,秦俑坑的兩件銅車馬,也滿是低調的強大。

以銅器冶煉鑄造技術,造出這樣栩栩如生的車馬,放在兩千年前的秦漢時期,本身就是個了不起的技術。但對這兩輛銅車馬來說,造出模樣,不過是個“起步價“,更強的卻是全身構造:重達1點8噸的體魄,竟是以3000多個部件組裝起來,其中不止是春秋戰國傳統的鑄接工藝,更有焊接,子母扣連接,鑲嵌等各種工藝,儼然是秦朝銅器工藝的集合體。

尤其叫現代人驚奇的,更有一號銅車馬上的立傘,其傘柄居然是空的,裡面藏有機關,傘底還有錐拉組合,輕鬆控制傘柄活動。其儼然如現代玩具般的精巧設計,自從重見天日起,就引來多少驚奇。

放在那個以銅製武器為主的戰爭年代裡,造銅車馬都可以造出此等境界的強秦,軍工技術,自然也強的無與倫比。雖說歐洲專家常好奇,馬其頓與秦朝究竟誰強大?可以此等技術武裝到牙齒的赳赳老秦,足以傲視馬其頓。

3, 東漢遊標卡尺

作為一位親手滅亡了強大西漢,又親手把中華天下折騰到沸反盈天的奇葩帝王,新朝皇帝王莽常被後人懷疑是“穿越人”,其中一直接證據,就是王莽時代出現的新奇物件:遊標卡尺。

1992年,在揚州甘泉鄉的東漢古墓挖掘裡,一件突然出土的遊標卡尺,把現場所有人嚇一跳:這件銅製的東漢卡尺,固定尺長13點3釐米,固定卡抓長5點2釐米,還有13釐米長的魚形柄和導槽,可以左右拉動測量工具,其原理用法,簡直與現代卡尺無二。如果不是鑑定的確鑿無誤,這麼一件新奇東西,完全能被誤會為現代仿製品。

而更為佐證的,是《秦漢金文錄》上的記載,這些史料裡,曾經收錄了五件新朝至東漢時代,各類遊標卡尺的拓本,卻因一直缺少實物而被人懷疑。而這件實物的出現,卻成了實錘的證明:雖然新奇的卡尺,當年被當做了陪葬品,但東漢時代中國人的測繪技術,已經如此精進。

4, 蓬萊紫檀木船舵

鄭和下西洋的偉業,曾經震撼了亞洲航海史,但一樁史實卻常惹後世“專家”懷疑:明朝的中國人,真能造出這麼大的船。雖然1957年,南京的原明朝船廠遺址,曾出土了11米長的鄭和寶船舵稈,以此還原的鄭和寶船體魄,至少有57米長。但懷疑的聲音依然不停:不過只是一根舵稈,最多不過碰巧這麼大的船而以。整個船隊的大船,能有多少規模?

但是,1984年至2005年,山東登州蓬萊水城先後出土的兩根紫檀木舵稈,卻霸氣打臉了類似論調:我大明造船,就能造這麼大!

這兩根舵稈,前後相隔二十一年,都是在當地清淤工程裡意外發現。與南京發現的鐵力木舵稈不同,這兩根舵稈是用更名貴的紫檀木製成,高度分別是9點2米和8點3米,復原的大船長度,也至少五十米以上。且舵稈上還有“永樂十年”的字樣:沒錯,這就是永樂年間的船。

而且,作為明朝海防重地的登州,其船隻也並非大體魄的寶船,多是常規的戰船。兩根舵稈的意義正在於此:即使是普通的戰艦,大明,也可以造到這樣的巨型。劈波斬浪的遠洋艦隊?大明朝一定造得來!

更顛覆現代人看法的,還有這兩根舵稈的用料:紫檀木。在中國的紫檀木收藏裡,曾有“紫檀無大料”的說法,名貴少見的紫檀木,通常只用來製作小而精的器具。但八米長的紫檀木舵稈,卻告訴了後人另一個答案:鄭和下西洋後,南洋紫檀木輸入中國的商路,已經暢通無阻,大量的紫檀木材料輸入中國,一根舵稈背後,是一個幾乎被遺忘的,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無比的時代。

看似“超越歷史”的文物,帶來的,卻是歷史真實的輝煌記憶,其中的興衰感嘆,相信,總有永不過時的回味。

參考資料:《明史》、《漢書》、《後漢書》、《世界冶金史》


我們愛歷史


真文物,看上去“很假”,有嗎?

其實真有。

當然,這種“假”只是看上去假,並不是真的假。因為有些文物跟大家認知中的古代好像不太符合,所以很容易感覺到“假”或者“穿越”。在這裡就選擇幾個好玩的介紹介紹。

1.綠玻璃瓶

這小瓶子,通體透亮,質感跟現代的啤酒瓶頗為相似。我要說它是隋朝的文物,您沒準兒覺得假了吧!

千真萬確,這就是隋朝的。這件綠玻璃瓶不是傳世文物,而是正兒八經的出土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它來自於西安郊區的一座隋墓,墓主人是一位貴族女孩李靜訓

考古人員對這件玻璃瓶進行檢測,發現它屬於高鉛玻璃,應是中國自己製造的。中國古代流行的玻璃有兩種,一種是西方技術傳統的鈉鈣玻璃,另一種就是本土的鉛鋇玻璃。在文獻中,隋朝有一位工匠何稠,特別擅長製作綠玻璃。


2.太陽神鳥金飾

這是一件金箔製品,通體鏤空,表現內外兩圈圖案。外圈是四隻頭尾相連的鳥,內圈為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圖案非常工整,呈中心對稱樣。乍看上去,很像現代剪紙,甚至有點現代藝術的感覺。

實際上,這件文物的年齡很大。它來自於成都金沙遺址,時代為商周時期

這件文物最引人矚目的便是上面複雜的圖案,有研究者認為,這一圖案中的鳥是所謂的太陽神鳥,其主題所表現的是金烏負日的神話。


3.灰陶杯

我什麼都不說,光看這張圖,您要是在古玩店看到這樣的文物,會不會覺得這分明是贗品,造假人也太不走心了吧?!

這不就是模仿啤酒杯的造型嗎??以為我傻啊?

別急,咱們差點冤枉人家了,人家也是純正的文物!
這件灰陶杯來自洛陽小潘溝遺址,是考古發掘出土的,距今約有4000年,正是傳說中的夏代!

嘖嘖,4000年前的人,居然就這麼潮了啊。。。




考古軍中馬前卒


走進博物館,各式各樣的文物呈現在眼前。這些文物在令我們感到驚訝的同時,其中有些文物也在訴說著穿越感。

兵馬俑中的武器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用肉眼看裡面出土的武器一股古代風氣,這是宏觀世界帶來的視覺感受。但是我們從另一個視角來看這些武器,就是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其硅膠翻模的微觀景象,則會有一番不可思議的感嘆。因為呈現出來的是整齊劃一的打磨痕跡,這背後是標準化生產的加工方式,像極了現代化的生產方式。當然若不是用微觀視角來看到這些兵馬俑的武器,在宏觀上確實無法發現這個秘密。


製作肥料

漢朝的豬圈不叫豬圈,而是稱為“溷”(hùn )。我們有些人認為古代沒有廁所,其實事實上廁所早就有了。漢朝人把廁所修建在了豬圈上方,人類的糞便還有豬的糞便等等混合、腐熟在一起就成了肥料,所以有“溷中熟糞”一說。出土的漢朝時期的綠釉陶豬圈就反映了漢朝的生活習俗,雖然豬圈樣式和我們現在不一樣,不過還是蠻新奇的。

“樣式雷”燙樣

在第二季的《國家寶藏》中,故宮那一期中推選了“樣式雷”燙樣作為參選國寶。如果不去了解燙樣的背景,咋一看那燙樣,還以為是現在人做的微縮模型。實則是因為古代皇帝看不懂設計圖紙,不過看不懂圖紙不要緊,直接看燙樣就知道建築的樣式,比圖紙直觀的多,古代的工官的確是蠻牛X的。


就說這三種文物了,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覺得是現代產品的真文物,這些應該去博物館親眼感受,這樣會更直觀深刻一些。


淡看天上月


玻璃杯,哦不對,是水晶杯,戰國時期器具,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浙江杭州博物館。

你們看看這個杯子,這個杯子髒髒的,就是我們普通用的玻璃杯啊,然後我去淘寶上看一下:

這有什麼區別麼?

都是玻璃杯,而且最詭異的是,你看到那個杯子的底部沒有?

我給大家放大看一下:


看看這個杯子的底部,是不是特別厚?

要知道,中國人喝熱水這個習慣,沒有多少年,也就一百年的事,這個杯子是文物,而且是戰國時期的文物,這底座弄這麼厚是幾個意思?

是怕喝牛奶燙手?

是太陽神鳥還是鳳凰衛視?

這是太陽神鳥,這是商朝的文物

這是鳳凰衛視的臺標

我是說當年看鳳凰衛視怎麼那麼眼熟,後來又看到了三星堆的這個太陽神鳥,恍然大悟,話說鳳凰衛視怕不是看見三星堆了以後,改了一下就變成臺標了吧。

是瞎了我的眼,還是銅縱目面具

這面具一看就詭異,這是戳瞎了眼麼?

其實LOL的劍聖也跟這個比較像,有沒有?

古人還真幽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