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如果能让你拥有某项能力,你最想要什么?

评论最多的回答是:记忆力。

因为,几乎很少有人,能逃过“记不住”的苦:

好不容易看了100本书,一问啥也没记住,就像没看过一样;

勤勤恳恳听课、做笔记,一到考试全部忘光,就像没学过一样;

辛辛苦苦积累了几十个客户,一见面,刚张嘴就把人名字忘了,就像没认识过一样;

……

不但如此。

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年纪越大,记忆越差,学习新事物的效率越来越低……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还会错失很多机会。

记忆的重要性谁都知道,可难道,我们就真的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未必。

我和一个85后女孩,后天训练记忆力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考不上注册会计师

我就要卷铺盖回老家了”

不管你下了多少苦工夫,只要“记不住”,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我的朋友晓玲,就深感这句话的无奈。

注册会计师,她考了3次,失败了3次。

要是再拿不下这个证,这辈子都注定只能拿几千块的工资。

升职加薪,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我爸妈已经催我回老家了,接下来估计就是相亲,找个差不多的男人,结婚,生子,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晓玲找到我时,满眼写满绝望。

其实,她真的算拼劲全力了。白天在公司上班,还经常要出差的她,几乎抓住一切时间在学习。

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上班拥挤的地铁上,出差的火车上,凌晨一点的出租屋,到处都是她死磕《经济法》《税法》的身影。

可几本书翻来覆去背了3遍了,还是记不住,连她都忍不住怀疑自己:“我越努力,同事就越嘲笑我笨,是不是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啊?”

“你之所以越勤奋越没用,不是因为你笨,而是你的记忆的方法有问题。”

直指她的问题后,我告诉晓玲:

每个成年人,除了工作,还总有些逃不掉的琐事,占据了你的精力、时间、注意力。

这时还用上学时那种本就低效的死记硬背法,效率当然越来越低了。

于是,我把能高效利用“碎片时间”的Anki记忆方法教给晓玲。

尝试下来,她发现,公车上、午饭时,每天抽出12个10分钟用Anki记忆,积少成多,效果比120分钟的整块时间更好。

小的进步可以拼努力,但想要大的飞跃,一定是要拼方法的。

就这样,一年后,晓玲终于攻克了这个业界公认难考的CPA(注册会计师)证书,不仅薪资翻了2倍,还被提拔为项目经理。

她说:“我再也不羡慕那些聪明人了,原来只要掌握好的记忆方法,我也能变成学霸。”

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晓玲的话,并非诳语。

在我考进北大后也发现,我的那些学霸同学们,并非个个智商超群。

只不过是学会了“聪明的方法”——记忆力。

而我之所以能从一个高考只考到不知名二本的“笨学生”,到3个月考上北大,也是得益于此。

从勤奋的笨学生到聪明的偷懒者,

到底是什么,引爆了一个人的深度学习力?

我是杨洋,是前北京大学老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十多年前,我还是班里那个勤奋的“笨学生”。别人3小时背一篇课文,我连抄带背3天,才能死磕下来。

高三整整一年,更是每天只睡5小时的苦熬,可就算这么努力了,也只考上二本。

到后来上了大学,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又面临要记忆几千种专业术语,几百种常见的疾病症状的难题。

不管再怎么努力,我是背了又忘,忘了继续背。

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多少次挑灯在宿舍的厕所里夜读,成绩始终是全班下游,努力到几乎绝望……

直到一天,我在书架上翻到钱钟书的故事。

很多人,只知道钱钟书是文学巨匠,却少有人了解,他的记忆力也是出奇地好,被好友称为“移动的图书馆”。

一开始只是以为大师是天生记忆力好,知道真相后,我却大吃一惊:

钱钟书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时,曾经苦练了很长时间,学习了一整套记忆系统和笔记系统。凡是他读过的书,一定过目不忘,做研究都不用查资料。

在他去世后,妻子杨绛还将他的笔记,全部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学霸们纷纷去研究学习。

原来,提升记忆是有方法的。

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于是,我转变战术,开始研究各种记忆方法,特别是西方先进的记忆成果。

整整6个月,我翻遍了几乎所有跟记忆相关的书籍,也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古今名人的记忆方法。

最后终于打造了一套关于学习的科学记忆系统:

费曼高效理解法:带着问题读,别人复习1个月的知识点,3天就拿下了;

Q&A笔记:所有笔记以Q&A形式呈现,成为独立的思考者;

Anki记忆方法:12个十分钟记忆远超背两小时,想忘也忘不了;

卡片式输出:反应速度比别人快,演讲、写作能力也大幅提升。

这套系统,不像那些花哨的记忆术,让我短时间记住扑克牌、单词。但却让我,看过的书籍不再忘,学过的知识,都刻在脑中。

我的每一步努力,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扎扎实实地积累着。

很快,我就从“忘了背,背了忘”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平时学习,期末考试,我不再慌乱复习,而是从容准备。

2004年的研究生考试,我只准备了3个月,就被北京大学录取,超过分数线40分!

毕业后,我继续攻读北大的博士研究生,还从一众学霸中脱颖而出,成为密歇根大学的访问学者。

博士还没毕业,更是成功入职北京大学附属医院,还担任了北大的讲师。

3个月从二本逆袭北大,从没脑子的大学生到有口皆碑的医生,从普通学渣到名校生的引路人……

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靠着这套记忆系统的加持,我的人生一路开挂!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更加坚定不移地相信:记忆力,才是一个人底层能力的核心。

无数人通过记忆法,实现人生进阶

这些年来,我也帮助至少35700人,提高学习效率、记忆力,在考场上安然自若,在职场如鱼得水。

考研党蓝蓝,就曾遭遇努力了也没用的困境。

寒来酷暑,一个人孤独地在自习室苦熬,把专业书前后背了3遍,就是记不住,考研也失败了。

我如法炮制,让他用对方法再学习。

1年后,蓝蓝成功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

全职主妇静涵,为了能重返职场,一直在准备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每天趁孩子没睡醒就起床学、做家务也是边做边学,熬夜到凌晨2点多,更是家常便饭。

可生完孩子记忆力下降,就是背不下来,考不过。

我让她调整方案,用Anki记忆法,碎片时间快速记,整块时间理解记。

仅仅3个月,她就考上了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出乎全家人的意料。

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我也更加确信:好的记忆方法,真的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命运。

能踏踏实实的让一个人,少奋斗10年。

25-50岁的这几年,

掌握高效记忆法,人生会有什么不同?

提起记忆力,很多人心存疑惑:我从小记忆就差,改得了吗?25岁后,我的记忆大不如从前,还有救吗?

这时我一定会给对方一个肯定的眼神:

记忆力不是天生,普通人也能养成。

我35岁,拥有这个记忆习惯后,成了聪明的“偷懒者”


我能帮助静涵、蓝蓝、还有无数宝妈、职场新人,显然不是因为他们都有天赋,而是我真的掌握了一套科学的记忆体系。

考试时:英语、历史、地理……不用苦哈哈的背,就可能拿高分,直通名校,起点高人一筹;

考证时:不用再拼命挤时间,点灯熬油,就可能一次考过,帮你拥有更好的前途;

工作中:遇到陌生的领域,不用苦苦探索,就可能立马上手,迅速建立核心竞争力;

教育孩子:宝爸宝妈学会了,也能教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

学习成长:只要是你看过的书,上过的课,都可能过目不忘,想用时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回放,越学越聪明,越积累越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