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平度胶莱河边上的这个村,曾出了一位很励志的进士

有一位历史人物,小时候一边放牛,一边“偷听”私塾讲课,坚持不懈,最终学业有成。提到这个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到元代的王冕。但实际上,在胶东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经历类似的名人,他就是清代平度的杨尧臣。


平度位于胶东半岛的西部,紧邻胶莱河。其中,总长约100公里的北胶莱河,有70多公里的河段流经平度。自南向北顺流而行,走到河中段的明村镇境内,会经过一个叫做杨家圈的村庄,这里就是杨尧臣的故乡。

青岛平度胶莱河边上的这个村,曾出了一位很励志的进士

(杨家圈村位置示意)

从地图上来看,杨家圈村似乎位于胶莱河主河道以西,按照狭义的地理划分,它应该算作胶西地区。不过,在村庄的西面,还有一条窄而弯曲的河道,根据史志资料记载,那条弯曲的河道,才是胶莱河的古道,因此,杨家圈其实是一个“胶东”村庄。

青岛平度胶莱河边上的这个村,曾出了一位很励志的进士

按照《平度市志》的说法,杨家圈村的河曲相当有名。志称:北胶莱河上下游河道较顺直,中游多弯。
其中亭口至新河段弯多曲大,以杨家圈村附近弯曲最大,有“七十二弯七十二曲”之称。

杨家圈村附近的河曲是什么年代形成的?这一点已经无从考证,但从建村历史来推断,至少在明洪武年间,这里就已经形成如此的环境。根据平度地名资料记载,明洪武二年,杨姓从四川迁来立村,因四周有河围绕,故名杨家圈。

青岛平度胶莱河边上的这个村,曾出了一位很励志的进士

不考虑特殊的地理环境,杨家圈其实就是平度乡下一个普通的村落,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明清两代,杨家圈在平度的科举考场上很有名气,考出不少进士,杨尧臣就是其中之一。

青岛平度胶莱河边上的这个村,曾出了一位很励志的进士

根据史志记载,杨尧臣幼年时家境贫寒,请不起塾师,白天只能到河边放牛。但他相当好学,放牛的时候,就把牛带到胶莱河西岸的河滩上吃草,自己跑到附近私塾的墙外,边听里面的师生朗诵,边在外面默默背诵。有一天,塾师出门正好遇到他,很是感叹,于是收他入学。杨尧臣也相当争气,从一个放牛娃一路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登堂入室,成为朝廷命官。查考史志,杨尧臣考中举人是在清乾隆九年;转过年的乾隆十年,他就一举考中进士,连战连捷,真可谓苦心人天不负。

青岛平度胶莱河边上的这个村,曾出了一位很励志的进士

杨尧臣踏入仕途之后,主要是在知县任上辗转,官职并不算高,但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他在云南省任职的时候,押解当地出产的铜走水路到京城。中途有铜块落入江中,当周边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杨尧臣以知县之尊,亲自跳入江中,几进几出,将铜块捞了起来。这一幕也让周边人看傻了眼,连连感叹:“公,神人也。”而考虑到杨家圈村的地理特点,杨尧臣一精湛的水性,或许就是从小在胶莱河上练出来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