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前班的小朋友快速学会十以上的加减法?

八零后的莎莎姐


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如何让学前班的小朋友快速学会十以上的加减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是咱们中国大部分家长都关心的问题。能够让自家的小朋友在学前就把十以上的加减法都学会,会让很多家长产生自家的娃娃很厉害的感觉,会感到脸上有光。

但是,我在这里可能会给大家泼冷水了。

首先,学前班的小朋友的年龄一般都是在3-6岁的年龄,在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主要是需要看到实物或者真实的画面才会对事物的逻辑产生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学前阶段都是以绘本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才刚刚萌芽,没有形成。

其次,在我们的教育中,家长总是觉得小孩能够更早的接触或者学习到高龄小朋友的知识或者东西,就会觉得自家的小朋友非常厉害。以此认为自家的小朋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往往这都是互相攀比而造成的。

在带小孩的过程中,尤其是老人家带小朋友,每次放学大家聚在一起玩的时候,老人家们就开始晒娃了,张阿姨说我家小宝会什么什么了,李阿姨必定会说我家小宝会什么什么了,王阿姨也会插上一嘴说我家小宝会什么什么了,如果实在找不到的,小宝回家的路上肯定是要被训一顿的。

以上的两点都是负面的回答,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小朋友快速的学会十以内的加减法呢?

这个还是有的,因为在小学教学大纲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才学到20以内的加减法,20以上的加减法,要到第二学期才开始学。这是根据小朋友的思维发展特点来设计的。所以,如果家长着急,我觉得,学10以内的加减法就足够了。怎么学呢?

1、家长可以经常给小朋友介绍1到10的数字,分别代入到生活中,比如家里有几口人,我们每天吃饭需要多少碗筷,穿多少只鞋,这些很生活化,很具象的数字小朋友会很快熟悉并理解。

2、做游戏:家长可以和小朋友做数字游戏。比如:家里本来4个人,如果来了2个客人,那吃饭的时候需要几只凳子、碗筷;今天买了10斤米,吃完了2斤,还剩几斤。浙西游戏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3、可以买一些数字积木,用具体的实物来教他们,上面有数字的就更好,因为更形象,小朋友在锻炼思维的时候还能强化对数字的认识。

温馨提示:如果小朋友做对了,需要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如果错了,请不要批评和指责,因为对于他们的年龄,这个还真的不是很在行。

基础打好了,后面的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还是想说一下: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前面跑的快和慢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坚持下去,跑道正确并且跑得远才会到达终点。

也许我的这个回答会导致很多人不舒服,但请家长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是自己真心想让小朋友学这么多还是是被别人给的信息逼得你让小朋友学的?如果是或者,朋友,我告诉你,这是社会给你的焦虑,请接受它吧,而不是踢给你的小孩。


星辰时光机


您好,刚好我经历过这个阶段,我女儿上学前班时数手指头算,算的迷迷糊糊很是苦恼,后来我找到以下两个窍门很快学会了十以上加减法,您可以借鉴下:

首先先会背凑十歌:9找1,8找2,7找3,6找4,俩5相加等于10,这个会背了10以内加减法基本也就会了。

然后算十以上凑十法:比如7+5,先把5分成3和2,那么7+3=10这里体现的凑十,10+2=12,结果也就是说7+5=12。如果我说的不明白请看下图。

最后破十法:破十法用于十以上减法。比如15-7,先用7+3=10,再用5+3=8,其结果15−7=8如果我说的不明白请看下图。

这两个方法多练习几遍就熟了,我女儿当时学会后自己找题做,一做就是一篇,我检查判分,如果全对了孩子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学习是有窍门的,掌握了窍门孩子会从学习中找到了乐趣,会越学越喜欢,同时这两个个方法掌握后,上小学一年级后对口算也有很大帮助,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您。


我是李子啊


您好,我从事幼儿教育已经很多年了,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您不要心急,要循序渐进。很多时候幼儿他玩心比较重,你吼一下他可能能做做好,不吼他他就不干。一做作业就鸡飞狗跳。\r

我建议您对症下药,孩子玩心比较大,您就和他一边玩一边教。比如说孩子喜欢吃糖,你就拿出五颗糖,问他这些糖我吃了两颗,还剩几颗。像这种方式孩子很快就能理解加减法。数学本身是很枯燥的,孩子会烦躁很正常,您一定不能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r

当孩子理解的差不多的时候,加减法基本理解的时候,您可以让他开始背九九乘法表,这是幼儿学习的一项重要指标。





阿岚博士的育儿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是要教“学前班的小朋友快速学会十以上的加减法”的技法,而是要提醒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最强数学思维大脑,激发孩子的数感天赋,让孩子拔得头筹。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数感

学前班的孩子,能自行口头上数一些数,比如从1数到10、数到20,家长在日常陪伴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帮孩子建立数感,再数到100,要让孩子分清先后顺序,不能停顿、跳数、乱数、或者返回停顿的前一个数重数,更不能又从1开始起数, 先把这顺数数顺畅。

但这都是顺数的“顺口溜”,家长再教孩子倒数,从10倒数到1等、后从20倒数到1等等,再根据孩子进度调整,100往后倒数,数顺畅了,又可以1、3、5、7......或2、4、6、8......隔数数,大声数、数多了,大脑就开始慢慢形成数感。

第二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认识数字,建立“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让孩子认识数字,不只是单单要孩子用纸笔去书写数字,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孩子认知数字,比如你家住几栋几号房、电梯要上哪一层、手表数字显示是几点,等等。这个时候的孩子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不要只是单纯的让孩子重复背数和写数,一定要让孩子将身边的所见所闻的具体实物与数字对应起来,对应起“数”和“量”的关系,比如今晚家里几个人吃饭、用几个碗、用几根筷子,或用几双筷子,让孩子更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吃饼干前,让孩子数数一共有几块,吃了一块少一块,还剩几块,这就是减法了,水果篮里苹果有几个,桔子有几个,总共一起多少个水果,就是加法了。

第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游戏式学习是塑造幼儿认知发展最有力的杠杆,比如玩乐高积木,不要只是拼搭,更是学习数学的绝佳工具,能玩出各种花样的数学知识点,高低长短大小多少,都是很好的参照物。再就是一些早教益智类的STEAM玩教具,选一些原创设计的品牌桌游产品,都有利于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亲子互动,极大地培养孩子的数感及数学思维。

总之,发展幼儿数学概念,不是叫孩子数很多的数,写很多的数字,而是通过不大的数目让孩子初步理解数的意义,形成正确的数概念。要着重把教幼儿认数同智力发展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的形式,让孩子亲近数字,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既可以为小学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又可避免同小学数学教学重复,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强大的数学思维大脑。

其实有关儿童数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我答过好多了,有些都被头条评为优质回答,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翻看我以往的回答,中心思想都一致:就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去记忆一些公式方法。

另外看到此回答关注我的头条号,都可以向我私聊,有什么问题我都可以一对一分析作答,再赠送一些如插图显示的电子版数字思维训练作业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祺,顺祝!


新资优教育CEO吴新


凑十法口诀(一)
一九一九好朋友【1、9】
二八二八手拉手【2、8】
三七三七真亲密【3、7】
四六四六一起走【4、6】
五五五五一双手【5、5】
凑十法口诀(二)
看大数,分小数,
凑成十,加剩数.
凑十法口诀(三)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鸭,
三加七,十只老母鸡,
四加六,十只金丝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扩展资料凑十法是20以内 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 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拍了2分钟太大了,又剪了,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84a71c636ce4cfba2e84e0a75fb3533\


美食小薛


1.先教孩子从1数到100。

2.孩子记住了教孩子从0写到9。

3.告诉孩子今天我们从0认识100 ,想要记住并写出从0到100需要掌握一些规律。在数学里从左到右把数字的位置分为个位,十位,百位等等。

4.23念作二十三,它的读法就是

"十位位置上的数字"+"十"+"个位位置上的数字"(从左到右分为个位和十位,如图所示)。念的时候从右到左念,就是听到的二十三。写也是从右到左写。

5.开始学习加法的运算。将两个数像以下第二张图一样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个位上的数字相加起来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等待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后再加上一即可。记住一定不要忘了哦。

6.将以上的步骤重复练习,并自己出题来考考孩子,孩子的脑子里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记住这些数字,并学会这些数学知识。如问问孩子10后面一个数字念什么又怎么写;23后面一个数字念什么又怎么写;一加三等于多少;十加十五等于多少。不过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耐心点。不可使用一些词语来批评孩子,以免打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多多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做得到。孩子学到知识了自信心上来了,对学习也就有兴趣了。




育儿女神


让小朋友快速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比较简单的引导办法,就是吃和玩。

1.吃香蕉(水果)时,可以切成块,与爸爸妈妈分享,让宝宝学着分,一边分,一边教。

2.玩的时候引入数字,比如给小朋友变魔术,变了几次,或变出几个。

吃和玩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两件事,让他们在最高兴的状态下学习,是最容易吸收的!



小南潭潭


参考一下文章,也许会对你的问题有帮助 朵朵学加减法 几个月以前,我也是一位迷茫的妈妈,如何教孩子数学,成了让我很头疼的事,一直以为这是老师的事,孩子上学前班可以跟老师学,可是这是个对数学极其敏感的孩子,似乎等不及让老师来教她,四岁一过,跟着阶梯数学进入了加减运算的世界。 越是不在意,越是能感觉到孩子的进步,当九月份小家伙学会了20以内加减的时候,我才开始着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数学,哪知我得准备远远落在了孩子的后面,常常发现小朋友自己已经会了,我才开始引导孩子用最快捷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算法,这样也好,至少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学的,而不用学前班的灌输式的方法。一路走来,倒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首先学加减法的基础,必须学会1—100的数数,100—1的倒数,至少二十以内的点数取物。这些东西朵朵小朋友四岁时就全部完成了,特别是倒数,让我很意外很惊讶,因为我从没教过她。所以我常说这个孩子对数字很敏感。 十以内的加法小朋友很顺利,但是减法小朋友开始时一定要看到实物才算得出来,特别是10-9之类的,我们看起来很容易,孩子算起来却觉得很难,想这类大数减大数,孩子最初算是老是出错,我只是点了孩子一句话,“10-9=,其实就是10比9多多少?”一句话,小朋友的十以内减法就此过关。 想着今年朵朵才上大班,觉得会这些已经足够了,不想偶然之间发现,小家伙已经会进位了,虽然我知道是在心里数出来的,还是让我很惊讶,于是,我开始到处找学习进位的方法,在朵朵买的口算书上,我找到了,现在很流行的二十一内进位加法的算法就是----凑十法。后来我问过上学前班的孩子家长,也得到了证实。 所谓凑十法,举例来说比如8+7= ,用凑十法来算就是8+7=8+2+5=15,16—9= 16—6—3=7.这个算法要求孩子是以内加减法熟练,10的组成熟悉。 起初以为孩子不容易学会,我用摆蘑菇丁(小颗粒玩具)来让孩子体会,熟悉,几次以后我也淡忘了,事实是,再后来做题时,孩子清晰的说出了思路,用的就是凑十法,才发现其实孩子还是理解了。 到了任意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小朋友还是用凑十法,但是根据题型的不同,有时凑前面有时凑后面,我发现这时很容易出错。像这样58+6=,和23+9=,好在这个时候小家伙的二十以内加减法已经很熟练了,所以我思考后提出这样的算法58+6=50+(8+6)=50+14=64。小朋友很容易就接受了。 再遇到借位减法时,我第一次向小朋友讲述了借位的概念,因为只是涉及到两位数减一位数,所以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跟着新思维的数学训练,很快就涉及到两位数的加减法,整数加减很容易,但是两个数都不是整数,朵朵就开始出错,我发现其实是孩子没有数的概念,拿来蘑菇丁,我们一起摆来做题,很快孩子就明白了数的的关系,我也发现了口算的好处,口算24就读做二十四,2是表示二十,读出口立即就明白了,这远比学前班教的列竖式数位对齐,在十位是表示十,比这个好理解多了。而且我一直不赞成太小的孩子用竖式教孩子计算,理解的孩子好些,没有理解的孩子就只是做机械的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了,即使会做,但没有明白数的关系和量的概念。而且会了口算再学竖式计算,只会更容易,所以朵朵的竖式计算我是不会教她的,留给学前班的老师教吧。 最难得两位加两位进位的加法和退位的减法,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和孩子讲,从开始学加减法,一直是我跟在孩子的后面,她会做了我在教,到最后这个时期才是我主动先思考,但是等我想好了怎么教,小家伙不知不觉中又跑到了我的前面。 十二月的某天,当我心血来潮教孩子怎么做加法时,我写下了27+14=,小朋友立即制止了我,:“妈妈,你不用教我,我会算。”思考了一会,小朋友脱口而出:“41”我惊讶的问:“你怎么算的?”小朋友的算法27+14=27+10+4=37+4=41,思维很正确,但是和我的想法不同,我的方法是27+14=20+10+7+4=30+11=41,这样思路更清晰一些,错我率会更低,小朋友还是听从了我的算法。 两位减两位借位减法是我唯一一次先教的,54—28=,我的思路54—28,先用50—20等于30,4—8不够减,从30中借10,那么三十就变成20,后面14—8=6,20+6=26,一遍讲过,觉得小朋友似懂非懂,就没再重复讲,之后的几天一直在想是不是还有更容易让孩子理解的好方法?那知小朋友自己已经在悄悄的消化着,几天过后,我又问起时,小朋友已经在我开口之前算出了正确答案。 朵朵的加减法都是在口算状态下完成的,小朋友有兴趣加上对数字敏感,所以进步的很快,这一点就连我也很意外。 整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数的概念,这一点阶梯数学和新思维数学训练做的都很好,省了我不少时间,再加上摆放蘑菇丁,更明确了数的概念,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因为我的教授过程大都是在朵朵自己会做题之后,所以孩子接受的时间很短,我觉得孩子自己体会也很重要,就算是用最笨的方法,她能算出来,就说明她明白这个数字关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运算起来更简便。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1、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要让他主动的去学习。 被动的学习是很枯燥的,那样只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2、要时刻记着夸奖孩子,赞扬是激起兴趣的兴奋剂,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 3、要有耐心和信心,和孩子一起分享学习上的得失。 4、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5、在实践中你还可以总结一些经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孩子计算能力的提高,口算是基础。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又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必须使幼儿非常熟练。无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在进行教学和辅导时都应先易后难。 在教学时先让孩子分学具(计数棍、玩具、各种图形)等等,使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然后在进行加减法教学,因为数的组成与分解时10以内加减法教学的基础,熟练掌握数的组成之后,进行加减法口算就容易多了。 把加减法与数的组成联系起来,目的是使孩子真正明白加减法的算理。以数字“5”的组成与分解为例,“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加法的意义就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2”和“3”组成“5”也就是把“2”和“3”合起来,即2+3=5。减法就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5可以分成2和3,就是从总数5里去掉2就剩另一部分3,去掉3就剩另一部分2.即5-2=3、5-3=2.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1)、幼儿动手操作学具,通过分学具得出数的组成。 (2)、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可以边操作边说数的组成;可以吧数的组成制成卡片进行训练,看卡片已各种形式让幼儿说,为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3)、列式计算。通过摆学具列出算式,因为有树的组成作基础,计算结果也就简单多了。 (4)、口算加减法的训练。在幼儿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如:把数的组成制成卡片进行练习。以5可以分成2和3为例,出示卡片既可以让幼儿说出数的组成与分解,还可以看卡片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另外可以制作口算卡片进行练习,如:2+3=5,开始可以写出结果,让幼儿看算式完整的地读,然后去掉结果,让幼儿读;最后看算式,不重复题目直接说出结果。这样循序渐进,可以照顾到口算能力


sobaby可可vlog


教孩子学习任何知识之前,都需要先了解孩子目前的情况。比如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对加减计算的兴趣,如果孩子对数字已经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在生活中就可以引入对计算的尝试,例如和孩子外出购物时就能提升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计算的兴趣。假如这两个都缺乏,连数字都不会读,那么所谓的计算就不可能了。

当孩子对计算感兴趣时,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提问题:这颗棒棒糖两块钱,加上这包QQ糖三块钱,一共多少钱啊?孩子自然会开始掰手指计算。

当你发现孩子已经懂得什么计算时就可以进阶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在日常互动中引入游戏,比如在路上走着的时候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引入口算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我们轮流出题,十以内加法,看看我们谁算得快有准。一般孩子都会愿意玩这个游戏,但要注意的是,要给孩子计算思考的时间,不能着急,当孩子对的时候及时肯定,错的时候要说:已经很接近了,差一点点,再想想。多鼓励孩子。

另外,孩子也可以出题给父母做,出题人往往也会先得出答案的,所以这同样是在训练孩子。等十以内加法变得熟练时再逐步加入十以内的减法。一般做减法会慢一点,父母要多理解和允许犯错。坚持一段时间后,再增加到二十以内。

学习的兴趣激发是能够让孩子越学越有信心的,而且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将是数学学习中基础的基础。父母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基础的引导。


素容老师


给出一些小小的个人意见,希望能帮到你

1.先让孩子理解数的意义,比如用1表示1个,2表示2个……

2.还是要与生活相结合更容易理解。比如搭积木时,引导孩子数数搭一座桥用了几个积木,观察下红色积木有几个,绿色积木有几个,合起来是几个;再比如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几个人,谁去上班了,还剩几个人等等。总之把枯燥的数学融进生活之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不乏趣味,也更容易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