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一个纳粹德军装甲师有多少坦克?

令朴勒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的德军装甲师编制内为1个坦克团,各团编制内的坦克营数量不一样。第1-8、15、18、31、33、35、36坦克团编有2个坦克营,第10、11、20、25、27、29、39坦克团编有3个坦克营,同样的编制其内的坦克数量也不一。不虚头巴脑的废话一箩筐,有统计数据细看,值得珍藏。



第1装甲师2号43辆、3号91辆、4号20辆、指挥型11辆合计145辆

第3装甲师2号58辆、3号110辆、4号32辆、指挥型15辆合计215辆

第4装甲师2号31辆、3号105辆、4号20辆、指挥型8辆合计166辆

第6装甲师2号47辆、4号30辆、35T160辆、指挥型8辆合计245辆

第7装甲师2号53辆、4号30辆、38T174辆、指挥型 8辆合计265辆



第8装甲师2号49辆、4号30辆、38T125辆、指挥型8辆合计212辆

第9装甲师1号8辆、2号32辆、3号71辆、4号20辆、指挥型12辆合计143辆

第 10装甲师2号45辆、3号105辆、4号20辆、指挥型12辆合计182辆

第11装甲师2号44辆、3号71辆、4号20辆、指挥型8辆合计143辆

第12装甲师 1号40辆、2号33辆、4号30辆、 38T117辆合计220辆



第13装甲师2号45辆、3号71辆、4号20辆、指挥型13辆合计149辆

第14装甲师 2号45辆、3号71辆、4号20辆、指挥型11辆合计147辆

第 16装甲师2号 45辆、3号71辆、4号20辆、指挥型10辆合计146辆

第17装甲师1号12辆、2号44辆、3号106辆、4号30辆、指挥型20辆合计202辆



第18装甲师1号6辆、2号50辆、3号114辆、4号36辆、指挥型12辆合计218辆

第19装甲师1号42辆、2号35辆、4号30辆、38T121 辆合计228

第20装甲师1号44辆、2号31辆、 4号31辆、38 T123辆合计229辆


历史扒粪机


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中,德军总共有10个装甲师,每个装甲师的核心是由2个坦克团的组成的坦克旅,每个团拥有160辆坦克。


巴巴罗萨行动发起前,德军对装甲部队进行了重组,即从每个装甲师中抽出一个坦克团,以此为基础组建一个新的装甲师,这样德军的装甲师由之前的10个增加到了21个,改编后的装甲师只有1个坦克团,是原来装甲师的一半。

这样,在德军进攻苏联时,其1个装甲师只有1个坦克团,2个摩托化步兵团,由于坦克团有2营制和3营制两种,所以德军的装甲师坦克数量介于160辆到210辆之间。

德军的这一改组遭到了一些坦克专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重组后的这21个装甲师同之前的10个装甲师在核心坦克团的数量(或者说坦克数量)并没有增加,只是增加了参谋部人员和非装甲辅助部队的数量,装甲部队的总体攻击力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反而降低了单个装甲师的打击能力。

一个装甲师的战斗核心便是其坦克团,所有的其他兵种都是围绕坦克团而作战的,一旦坦克部队遭到重大损失,其他辅助部队的战斗力也将大打折扣,遭到的损失也将会更大。


战略论


答题前,必须要说的是,题主的问题很有水准。题主没有直接问德军总共有多少坦克,发挥了多大作用,而是问到了装甲师。其实装甲师,正是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的核心力量。这一点在此前的波兰战役和法兰西战役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英国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在其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对装甲师的作用是这样描述的:德国人在侵入(波兰)时虽然动用了(多达)40多个正规师,但其价值却远不如那14个机械化或部分机械化师。它们一共为6个装甲师、4个轻装师和4个摩托化步兵师。决定战争胜负的就是它们的深入和快速冲刺,再配合着空军在头顶上的压力...

尝到了使用装甲师甜头的德军,在巴巴罗萨计划的准备过程中,对装甲师进行了改编。

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

一是扩编了装甲师的数量,此前,每个装甲师配属2个坦克团,1个摩托化步兵团或2个摩托化步兵团不等。此时,却从每个装甲师里抽出1个坦克团为基础,再配属2个摩托化步兵团,这成为了新装甲师的标准配属。所以从坦克数量上来说,减少了一半,德军装甲师的数量则由10个增加到21个。

二是撤销了坦克旅指挥部,此前为协调装甲师内2个坦克团之间的从属关系,组建了指挥2个坦克团的坦克旅指挥部,但这级编制并未发挥出应有功效。因为在波兰和法国的实战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按照级别,坦克团必须接受旅指挥部转达的师指挥部作战指令。但由于作战时部队散开的地域广阔,多了旅级指挥部承接转达这一环节,往往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同时,旅指挥部因为性质定义不明确,大多数不能超越师部直接指挥战斗,处境十分尴尬。

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德军的这次改变其实是在进行精简部队编制,理顺从属环节,灵活指挥部队,这在以后的战斗过程中充分证明了其合理性。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装甲师所有的坦克就都在它那一个坦克团里,而每个坦克团的数量并不固定,数量多少与它所在的战役集群承担的战略任务密切相关,有资料为证:

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国共投入了17个装甲师,其中:

1、北方集团军群,战略目标为经由今天的波罗的海诸国,进攻俄罗斯北部地区,攻陷或者摧毁列宁格勒并打通与芬兰军队的连接通道,这是德军进攻中最弱的一侧,辖3个装甲师,共有坦克602辆,平均每个装甲师有200辆坦克。

2、南方集团军群,战略目标为攻击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由于承担了争夺资源的任务,故配置比北方集团军群强大一些,辖5个装甲师,共有坦克728辆,平均每个装甲师有145辆坦克。

3、中央集团军群,战略目标为占领莫斯科,击败苏军主力,故中央集团军群最为强大,辖9个装甲师,共有坦克1925辆,平均每个装甲师有213辆坦克。


龙七公子


有网友问: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一个纳粹德军装甲师有多少坦克? 二战关于坦克作战有2种流派,第一种是早期美军,法军,波兰,日军认为,坦克应该提供火力和扫除障碍物来支援步兵作战和运动。

但是,德国和苏联却认为,应该使用大量坦克来迂回包围行动缓慢的敌军步兵。这时,坦克与步兵一样,不是支援部队,而是主力部队。

到1941年,德国的装甲兵已组成装甲(坦克)师,每个师有一个装甲团和一个摩托化步兵旅。装甲团有三个装甲营,总共约有一百六十辆坦克。摩托化步兵旅有两个步兵团,每个团有两个营,不是装甲步兵营就是摩托化步兵营。

德国取得的胜利,有一部分功劳应归功于大量使用坦克以及强调机动性和果断处置。德国人清楚地懂得坦克和步兵的相互依赖关系,并给步兵和支援部队配备适当的装备,使他们能以坦克的速度运动并作战。

在苏联T-34坦克出现之前,德国坦克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德国坦克的电台和光学仪器在整个大战中始终稳居首位。1941年德军装甲兵的主力是二十二吨的III型和二十三吨的IV型坦克。

尽管德国人由于善于使用坦克部队,在早期取得那么多的胜利,但是他们进入俄国时只有十九个坦克师和十四个摩托化步兵师。其余一百一十二个师都是徒步的步兵师。


深度军事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众所周知,装甲部队是二战德国陆军的精华所在,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御中都是极为重要的突击矛头和机动反击力量,而装甲师是德军装甲部队的基本战役兵团。德国陆军最早于1935年创建了装甲师,在装备、人员、物资等各方面都给予优先保障,最新型的装备总是先配发给精锐装甲师。在战争期间,德军装甲师的编制根据装备情况和作战经验不断做出调整,其编成内的坦克数量也变化很大。

在战前及二战爆发时,德军装甲师的编制规模很大,每个师下辖1个装甲旅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每个旅下辖2个团,共有2个装甲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每个装甲团下辖2个营,每个营下辖4个连,全师总共有16个坦克连,每个装甲营的坦克编制数量为97辆,全师坦克数量约400辆!不过,其中三分之二是I号、II号之类的轻型坦克,III号、IV号中型坦克数量较少。在波兰战役后,随着III号、IV号坦克的装备数量增加,轻型坦克数量减少,德军装甲师的坦克数量略有减少,通常维持在350~400辆左右。

在1939年至1940年冬季,德军扩编装甲部队,增编装甲师,由于坦克数量不足,新编装甲师的编制规模被缩小,取消装甲旅建制,师部直辖1个装甲团,每个团下辖2~3个装甲营,每个营下辖3个坦克连,到1940年5月西欧战役打响时,德军装甲师的编制其实很混乱,既有旧式的大编制师,也有新型的小编制师,每师的坦克数量在150~350辆,变化很大。

到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时,德军装甲师的编制趋于统一,普遍取消了装甲旅建制,每个装甲师下辖1个装甲团,2个摩托化步兵团和1个摩托化炮兵团,这一编制形式除了细微变化外基本维持到战争结束。每个装甲团编有2~3个装甲营,每个营辖3个坦克连,编制坦克数量为152~188辆。到1942年时,部分装甲师的装甲营进行了扩编,每个营的坦克连由3个增加到4个,同时轻型坦克基本被撤出一线装备,装备长身管火炮的III、IV号坦克成为主力。

1943年春季,由于东线战场巨大的装备消耗,坦克补充数量不足,德军被迫再次缩编装甲师,每个装甲团下辖的装甲营数量减少到2个,每个装甲营下辖的4个坦克连改为3个坦克连和1个突击炮连。根据标准编制,1943型装甲团的一个营装备51辆“黑豹”坦克,一个营装备52辆IV号坦克,共计103辆,另有28辆III号突击炮,共计131辆。有的装甲团直接编为2个装甲营和1个突击炮营,III突数量增加到45辆,全师战车数量为148辆。

到1944年时,日益陷入困境的德军已经很难维持装甲师的标准编制,很多装甲师只有大约100辆坦克,甚至个别装甲师仅编有1个装甲营。但是,德军在1944年初集中资源组建了一支精锐装甲部队,即第130装甲教导师,该师下辖的第130装甲团编有2个装甲营,每个装甲营编有4个坦克连,团部直辖1个重装甲连(装备14辆虎式重型坦克),全师坦克数量达到202辆,在战争后期这种编制堪称豪华。但是,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德军陷入两线作战,消耗日增,即便是像装甲教导师这样的精锐也很难维持编制,很多装甲师最多只能满编一个装甲营,余下的编制只能用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充数,到1944年底,一个德军装甲团的典型编制为1个装甲营(4个连)、1个突击炮营(3个连)和1个坦克歼击车营(2个连)。同时,德军开始组建独立装甲旅,以1个装甲营和1个装甲掷弹兵营为核心。到1945年初,德军序列中基本没有装甲师还能保持满编,多以营连级规模的装甲战斗群的形式投入战斗。


崎峻战史


在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德军的军力达到了顶峰,德军不管是步兵师还是摩托化师,再到装甲师,实际编制都达到了制式编制的水平,而德军对于装甲师的使用是以快速推进为目的,因此,坦克的数量并不能决定推进的速度,德军装甲师的编制装甲单位是1500辆左右,中间有超过1200辆的轻装甲单位,例如卡车、装甲运兵车等,而真正属于坦克编制的只有三百多辆,相比于美国和苏联的装甲师,数量是明显处于劣势的。

二战德军是最先组建装甲集群的国家,坦克师的编制也最先从德国军队引进的,但是德国军队和西方乃至苏联军队对于坦克师的使用定位都不相同的,就德军来说,装甲师一般配属给拥有摩托化装甲掷弹兵的快速机动兵团,寻找敌方防线上的薄弱点进行重点打击后迅速往敌军防线纵深穿插,这考验的就不是坦克的数量和火力问题,而是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之间的快速移动问题,因此,在拥有足够对敌方防线撕开口子的必要坦克数量之下,德军坦克师装备了大量的装甲运兵车辆和卡车,可以快速在敌人纵深穿插。

而美军、英军、苏军的装甲师级单位则更加注重战线意识,甚至很多时候一个装甲师会被拆封为数个作战装甲营,分配支援战线上各个步兵师中,这么做的原因绝不是重蹈法军在二战开始时的覆辙,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美军、苏军等国的装甲师所配备的坦克等重装装备的数量要多于德军坦克师,但是装甲机动车辆要远远少于德军装甲师,美军的第7装甲师甚至拥有400辆常备坦克和超过250辆预备坦克的规模。将它布置在防线或是进攻线上,可以发挥不俗的威力,而相比于只有350辆坦克的德国装甲师,一旦遭受重创,除非上级补充,将很难恢复战斗力。


霹雳火防务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德国的装甲部队在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装甲师就是装甲部队的基本战役兵团。那么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一个纳粹德军装甲师有多少坦克呢?

在当时,对于坦克的使用有两种看法。一些国家认为坦克可以提供火力和清扫障碍来支援步兵作战。而德国认为坦克是主力部队,主张用坦克来包围步兵。所以坦克在德国的各次战役中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法国战役中,德国有十个装甲师,每个装甲师有两个坦克团,每个坦克团有160辆坦克。但是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且编制有点混乱。德国增加了装甲师的数量,所以就不得不从原先的装甲师中调出一部分再组成新的装甲师。这样一来,装甲师的数量由十个变成了21个,但每个装甲师的坦克团却从两个变成了一个。这样的重组,让当时的专家古德里安颇有异议,在战争顺风顺水的时候对各个装甲师又进行了扩编。因为他们认为这样非但不能增加战斗力。还会降低每个装甲师的战斗力。但是在1940年之后坦克数量严重不足,所以不得已又减少了装甲师的规模。每个师的坦克数量大约在150至350辆不等。

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当时德军每个装甲师下有三个坦克连,后又增加到四个,编制坦克数量约为152至188辆。其中作战的坦克主要是Ⅲ、Ⅳ号坦克,一些部队还是用突击炮充数目的就是增加装甲师的武器数量,数量极少的虎式坦克则被集中起来组成单一的重装甲营,这样的装甲营坦克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一般在50辆上下。

总之,巴巴萨罗行动开始时,德国的坦克数量略有减少,通常维持在160到210辆左右。


利刃号


1935年,德国陆军就创建了装甲群,二战期间,装甲部队组成的突击群,是德国防军陆军作战主力,遂行独立或伴随步兵作战,有正式番号的装甲师就不下50个。

但战争期间,德国防军装甲师的编制,则根据装备情况和作战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其编制内的坦克数量的变化也非常大。

每个装甲师由1个装甲旅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组成,每个装甲旅下辖2个装甲团,每个装甲团下辖2个装甲营,每个装甲营下辖4个装甲连,所以全师总共有16个坦克连,每个装甲连有24辆坦克,全装甲师拥有坦克数量约384辆。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德军拥有21个装甲师,其中除了第15装甲师和第5轻装师在北非前线以外,其他19个装甲师则全部参与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

但德国防军进攻苏联前,陆军总参谋部对装甲师进行了改制,装甲旅的编制被取消,每个装甲师下辖1个装甲团、1个炮兵团、2个摩托化步兵团。

事实上,这一编制是扩大德国防军装甲部队编制而采取的措施,尽管装甲部队规模扩大了,但由此带来了装甲师坦克数量的锐减,师下辖1个装甲团、1个炮兵团、2个摩托化步兵团的形式,基本上维持到了战争结束,中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每个装甲团下匣3个装甲营,每个装甲营下辖3个装甲连,装甲团坦克数量足不足200辆,基本保持在180辆之间,等于是德国人将原先的装甲师一分为二,由一个装甲师变成了二个装甲师,但坦克的保有量却没有增加,原先一个装甲师的坦克,现在变成了二个装甲师在使用。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特此声明。


国平军史


中央集团军群,辖9个装甲师,共有坦克1925辆,其中4号坦克259辆,3号坦克221辆,其余的是1号、2号。平均下来每个装甲师有214辆。

北方集团军群,辖3个装甲师,共有坦克602辆,其中4号坦克80辆,3号坦克98辆,其余的是1号、2号。平均下来每个装甲师有200辆。

南方集团军群,辖5个装甲师,共有坦克728辆,其中2号坦克221辆,3号坦克409辆,4号坦克100辆。平均每个装甲师有145辆。


大将军威武K



这是德军早期(1939)年装甲师的理想配置 但揍波兰那会还没达到这个配置 巴巴罗萨那会(1941)差不多满足了 90台的二号 162台三号 60台四号 但实际上还有不少35t 38t之类的凑数 而且反坦克火炮口径也基本都只有50mm和37mm 四号那会装的还是短管75 主要用来拆掩体 撕步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