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2020年重磅地塊來了——桐梓坡棚改項目。

官方資料介紹:

該棚改項目位於桐梓坡路以南、英才園以東、濚銀路以西、王陵公園以北,淨用地面積130畝,擬調整為住宅、商住用地(018-D44/D55/D64),預計綜合容積率6.2,建築面積55萬方(以規劃部門下達的“規劃條件”為準)。

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目前,該地塊已完成徵地拆遷,正在調規,計劃二季度掛牌出讓。

行內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塊地的價值和意義。但在今天,我們只想和桐梓坡告別。

城市是可以被規劃的,同時,它也自由生長。


就像我們看到的這個時代大多數都市景觀:光輝的塔樓下,低矮的棚戶區在洪流中踟躕低行。它們就像城市光滑如匹的絲緞上觸目驚心的補丁:北上廣的城中村、新一線的棚戶區……它們在繁華的對面堅硬的固守著它們的落寞,枯寂和潦草,似乎與整個世界背道而馳。

時代車輪滾滾,一些東西拔地而起,同時,一定有一些東西灰飛煙滅。我們深知,城市終究會被慾望、資本、繁華所牽引。但在當下,不妨讓我們緬懷一下這些城市一去不返的印記。

城市是星辰大海,也是煙火人間

有些城市的角落,對於我們是有特殊意義的。

就像桐梓坡,從湘雅附三對面一條彎曲的街道(嶽華路)延伸下去,兩旁是密匝的老舊居民樓。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扶手、雜亂的電線和路燈旗杆上,每一道印記,都留著被時代抓撓、鋸銼、刻鑿、猛擊的痕跡……

這裡給剛來長沙打拼的年輕人提供低廉的出租屋,給許多即將過時的營生提供簡陋的運營場所,也給這座城市提供不同尋常的煙火氣。

這樣的地方,一定有一家好吃的不得了的粉店,有一家專門給老年人剪頭的理髮店,一定有一家遠近聞名的餐館,一個8塊錢可以唱一個晚上的老舊歌廳……


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它們是有著共同記憶的,就像八九十年代的港片、破敗的錄像廳、逼仄的檯球室……這些場會一而再出現在賈樟柯的電影裡,似乎只有這樣灰暗的底色下,我們腌臢潦倒的主角,作為一個普通草根,才能在城市的角落裡展露他的生氣和靈魂,他的生活才有了生猛的力量。

我們,又何嘗不曾經是這樣潦倒的普通人呢?

城市是星辰大海,但它,也是煙火人間。

黃金時代的大幕——在淹沒之上崛起

從嶽華路彎彎曲曲一路走下去,你會穿越整個英才園,來到鹹嘉湖路。

對面是西湖公園,揣著夢想的年輕人在這裡跑步、健身、創業。緊靠著王陵公園(望月湖公園),這座城市的英烈於此長眠,夕陽西下,老人們藉著餘暉把玩生活餘韻,櫻花掉落的季節,網紅小姐姐穿著潮流漢服施施然走過。

鹹嘉湖路連通鹹嘉湖隧道穿越時空,鑽過浩蕩湘江。對面聳立長沙452米的驕傲,其下鋪陳永恆的五一廣場、永不落幕的解放西。

在此之上,瀟湘大道,貫穿整個湘江新區。從月亮島、濱江新城到洋湖到大王山一直到湘潭九華新區。一切新生城市的宏大規劃、壯闊的景觀徐徐鋪開——這是長沙的黃金時代。

從一江兩岸大城規劃開始。從2006年梅溪湖第一輛轟鳴的挖掘機開始。

一路消失了梅溪湖的葡萄園、洋湖垸的菜地、江邊草莽的沙洲和嶽麓山下陽光明媚少年的你。

規劃就是這樣一種力量,它從不後退從不反顧,一往無前吞噬掉一代人的過往。

後來的人們就像一個小孩子,站在時代的第一排看上帝的演出。幕布拉開,記憶中的一切被淹沒了,只剩一道熱烈的,未來的光。

打通黃金時代的黃金走廊

人會散場,但城市不會。

情緒只代表此時此刻,但城市還要走很遠。

長沙是700萬人的長沙,每個人或許有專屬記憶。但群體的意志永遠指向更高、更遠、更遼闊的未來。

未來永遠比當下正確。

從這個角度來說,桐梓坡遠不只是即將消失的城市一角,也不單單只是主城區55萬方城市綜合體。

繁華如果是一條流淌的河流,那麼,從奧克斯、綠地中央廣場到西湖公園;從保利MALL到湘雅附三、步步高王府井;從鹹嘉湖隧道牽引而來的五一廣場IFS……種種繁華陡然在這裡遇到一個漩渦,沉沒到日常歲月靜好中去了。

所以,桐梓坡項目的橫空出世,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讓這道漩渦變成澎湃的巨浪,洶湧在時代的洪流中。

除此之外,毗鄰桐梓坡的中聯總部大樓即將破土而出,與對面IFS長沙之巔交相輝映。在長沙城市封面的爭奪中佔據一個重要版面。

在各種意義上,桐梓坡項目之後,新的桐梓坡商圈讓大河西在商業和城市地位上真正擁有了對抗河東的可能。同時,從濱江到洋湖的濱江黃金走廊開始打通,並擁有了向河西內陸縱深發展的支點和高地。

這是未來真正偏倚河西的重要據點,廣闊天地,無可限量。


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2020,我們告別桐梓坡:大河西黃金走廊崛起

遙遠的暢想已經開啟。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早已收拾行囊,準備面對未來

他們走了,帶著對往日的不捨和依戀,但無所謂了。日子和街道不能永遠靜止不變,否則就蕭條了,崩潰了,消失了。誰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獲得一邊拋棄。

他們會有一套比現在更好的房子,比現在更好的環境,比現在更好的生活。

這樣就很好了,作為普通人夫復何求。

但對於未來生活在這裡的人而言,遠沒有現在離去的人那般的幸運了。因為,到那時,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別處”,整個世界正慢慢地趨向一致,大地已經把過去忘卻了。

而生活的妙處正在於任何一個音符都不能遺漏或移動。

你走在大街上,依次記起住過的老房子、鹹嘉湖土鴨館、理髮店的條紋窗簾、賣西瓜的貨攤、街角的檯球廳、麻將館……在每一個小坑窪裡都能貯存想要記住的東西。在每座大樓和每條路線的轉折點之間,你都能確認當時你真真切切的在這裡生活過。

你告訴你的孩子,曾經我是這樣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