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得罪了趙立春為何還能進省委常委?

立春書記表示很心塞。眾所周知,一個領導的秘書是領導的絕對心腹,趙立春是這麼認為的,高育良是這麼認為的,所有人都是這麼認為的,除了李達康自己。即使到最後大家都知道兩人已經鬧翻了,但還用抓著這件事做文章。比如育良書記!沒有辦法,大家都知道你是趙立春的秘書,是趙立春一手提拔的,這個關係永遠撇不清。這就是政治上的軟肋。

在《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得罪了趙立春為何還能進省委常委?

即便李達康沒有答應批覆趙瑞龍的美食城項目,實際上趙立春也是可以理解的,並且不會為難他的。因為他需要李達康給自己創造一個有一個經濟奇蹟,需要他的政績。李達康也非常明白,自己如果批覆了這個美食城項目,的確可以獲得更多的趙立春的政治資源,甚至更好的提拔,但是自己也必將深深打上趙立春的烙印。自己的命運前途必然和趙立春綁得死死的。

在《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得罪了趙立春為何還能進省委常委?

李達康和劉新建不同,始終保留著一個獨立意識,做事也很有邊界感,用劇中的話說就是愛惜羽毛。這在官場中有很重要的意義。劉新建作為秘書對於趙家予取予求,但是東窗事發之後趙家卻要殺他滅口,其冷血也不用多說了,李達康作為趙立春的貼身大秘只怕對他們一家人的瞭解足夠的多,所以也懂得這一家人的不可靠,而自己的資本才是最可靠的部分,趙立春不離開漢東,他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要對方抓不到他的把柄他就是老資格的秘書幫,如果對方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當年硬頂趙立春的過往雖然不能算是投名狀,起碼也可以擺脫趙家班的身份,以一箇中立的姿態避免清洗,再加上漢東老臣的身份和他諂媚的姿態,對著新書記這筆生意怎麼做都不會太虧。

在《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得罪了趙立春為何還能進省委常委?

趙東來不買祁同偉的賬也很正常,雖然祁同偉是廳長,但是趙東來是局長,而公安廳對下級公安局只有業務指導關係,不能決定其他事項。但是李達康卻掌握著趙東來的生殺大權,升遷或者罷黜,李達康說了算。所以,趙東來肯定聽李達康的話。至於祁同偉不敢得罪李達康,一是李達康是省上領導,比他級別高,他不能得罪。另外,他要上副省級,首先要經過省委常委會議票決,李達康有至關重要的一票,所以他還是忌憚李的。

在《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得罪了趙立春為何還能進省委常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