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火器的性能沒有弓箭好,甚至很差,為何歐洲選擇發展火器呢?

De-zhong


早期火器超越弓箭的最重要一點就是經濟性。

火器作為純工業產品,跟弓箭這樣的手工產品相比,其便於生產性上是秒殺對方的。

以著名的英格蘭長弓為例。其主要生產成本在於弓身和箭桿上。

比如製作英格蘭長弓弓身最好的選擇是堅硬而富有彈性的優質紫杉木,而且很挑部位。根據記載,制弓木料通常來自樹幹中部靠近樹心的部分。因為被制弓匠稱為“腹部”的靠近樹心部分的芯材,柔韌性高而耐壓,而被稱為“背部”的靠近樹皮部分的邊材,材質抗拉性能較好,分別可以滿足弓背內側和外側的彈性與硬度要求。而且一般長弓木料的基本要求為“三指寬、七英尺長、質地均勻平直,沒有結節的木材”。

你想一棵紫杉能長多高?又有多少正合適的靠近樹心、還有疤瘌的的材料?

當初英國人為了給自己的長弓兵弄紫杉木可是操碎了心。英格蘭本島出產的紫杉木材質量不好,所以英國要大老遠的去進口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木材,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希臘克里特島等地。14世紀後期和15世紀英國為保證弓料的可靠供應,甚至制定了用紫杉木充當關稅的相關法律。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也就是英國人必須跟這些地方搞好關係,否則到時候他們卡你脖子,就麻煩了。

長弓兵的另一個重要支出則是箭桿。1484年英格蘭制弓業者行會的條例中要求,戰弓的箭桿要由白蠟木、樺木等重材製作,長約一碼(約35英寸,合90釐米),直徑約為1/2英寸(約1.3釐米),“以最高的標準打磨光潔,剝掉樹皮並塗以清漆。”

這個要求雖然不算嚴格,所以箭桿的成本也不嚇人,大約16便士100根的樣子。但關鍵箭桿是耗材啊!

比如著名的克雷西會戰,英國人大概消耗了30~50萬支箭。這裡面光算箭桿就是要花掉400~500鎊,要知道中世紀的英鎊可是真金白銀,一鎊就真是一鎊白銀!當時英國王室一年的總收入才三萬鎊的樣子。

因此,電影《勇敢的心》裡,英王愛德華一世那句,箭比人貴,絕對不是假話。

而且,木頭生長是有周期的,所以合格用來製作弓箭的木頭也是有數的。雖然英國一個熟練的工匠,製作一張長弓只需要兩個小時,但前提是得有原材料啊?!


而火器只要冶金水平達到了,有鐵礦和銅礦,完全可以批量化生產。火藥問題也不大,木炭、硝石、硫磺。這些都是自然界裡常見的,或者可以快速生產出來。這些原材料都不需要滿世界去採購。所以只要產能夠,生產多少問題都不大。

比如1359年,法國的梅倫(Melun)城堡只需要10.5千克(23磅)火藥。而到了1430年,勃艮第軍隊就擁有7711千克(17000磅)火藥了。

而且眾所周知,培養一個火槍手比培養一個弓箭手容易多了。

所以,在戰爭經濟學上,早期火器是吊打弓箭的。比如,你一個長弓手可能能打3個早期火槍手,但你養一個長弓手,我能養5個火槍手!而且你這個長弓手損失了,再培養一個需要一年,我隨便抓個老農,訓練三個月就可以上陣了。

拼消耗你拼得過我?

這個賬,國王們可以說是算得很清楚的。


英法百年戰爭,英國人一開始靠長弓吊打了法國人,而法國人最後正是靠火器翻盤,把英國人趕出了歐洲大陸。


冷兵器研究所


我的回答裡,總有常人看不見的角落,歡迎右上方關注。


火器中最初的火繩槍,射程有有效殺傷距離都遠遠比不上弓箭,甚至只有蒙古騎兵騎射的三分之一。但出人意料的,歐洲愣是選擇了這條道路。

事出反常必有妖,肯定是有需求才會發展。我個人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火槍造的快

弓不是說拿塊木頭加個弓弦就直接做好了,想反,要經過大量時間的打磨沉澱(北宋弓箭的製作週期是一年,一個弓匠一年還造不了多少)。短時間趕工做出來的弓,根本經不住用。

火槍那就不一樣了,只要有材料,冶煉水平過得去,有多少造多少,馬上就能出成品。很明顯,火槍這樣的制式武器相較於弓箭來說,更適合裝備大規模的部隊。

2.弓箭的威力不夠

歐洲的板甲在歷史上可以說是赫赫有名,不但輕,防禦能力還強。從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板甲的工藝越來越先進,連盾牌都逐步處於被淘汰的邊緣(到三十年戰爭的時候盾牌在歐洲是基本被淘汰了)。

更尷尬的事情,西方製造製造弓箭技術不行,遠遠比不上同時期的古代中國,對板甲威脅不大。16世紀的時候,揚名歐洲的英國長弓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被明令禁止使用《終止長弓法令》。因為其已經難以對板甲造成傷害。

火繩槍作為早期的火器,想像燧發槍那樣輕鬆擊穿板甲是不現實的。但在有效射程內,是有可能的。再不濟,也能擊傷穿戴板甲的士兵。

3.士兵成本低

培養武裝一個正規軍的士兵,尤其是騎兵和弓箭手,是要花費巨大的代價。好吃好喝管著,裝備還價格不菲。用火器武裝步兵,成本則明顯降了下來。

只要學習射擊即可,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培養出大量正規軍。在裝備上,除了火槍外,最多給配一個刺刀。

這樣一來,成本,時間都省了下來,何樂而不為呢?

PS:其實火槍取代冷兵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下子上來就頂替掉了。等到燧發槍這樣跨越性的武器出現後,步兵用的冷兵器基本被全部淘汰(騎兵保留了馬刀)。


看不見的角落


事物興起之初,總是幼稚,粗糙,低級,低效,這是必然的,事物就是這樣,不斷髮展,緩慢進步,從幼稚到成熟,從粗糙到精細,從低級到高級,從低效到高效。

隨便撿塊石頭,就能扔很遠,遠遠超過最早的弓箭。

既然如此,還做弓箭幹嘛?

弓箭的發明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漫長。

弓箭前端的橫樑需要彈性強,輕巧的材料;在原始社會里,尋找弓弦的材料非常困難,實驗過構樹皮,麻,牛筋等,才確定了合適的材料。可喜的是,人類堅持下來了,弓箭是一種非接觸性武器,射程遠,適宜遠端攻擊,對付危險的猛獸特別適合。威力大,可以密集發射,成為古代的機關槍了。

火車發明的時候,完全比不上馬車,但是持之以恆,火車研製成功,無論速度,載重,便捷,都遠遠超過了馬車。

火器的發明創造也是如此,其材料,火藥,都是工業社會的產品,自然遠勝於原始社會,農業社會的弓箭,並完全取代了弓箭,使其龜縮於運動場上,成為懷舊和憑弔的運動。

弓箭被火器取代了,自然,火器也不會萬古千秋。原子彈氫彈,相繼出現,把火器的威力推到極致,範圍之內,毀滅一切。

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和副作用同等巨大,改進一直在悄然進行,小型化,微型化,無汙染,殺人卻不毀壞戰場,建築,顯然比粗暴的原子彈好多了。

現在,據說已經可以取代原子彈。

這說明,任何一類產品,開始總是不行,不好,然而持之以恆,總會好起來的;而且,仍然在發展,改進,更先進,更科學,更精細,更高效。

國家的興起也是這樣。

建國之初,美國出兵朝鮮,氣勢洶洶的一路北竄,從三八線直抵達鴨綠江。國內的殘餘敵特異常猖獗,猶如打了雞血針,勾結土匪,發動暴亂,襲擊基層,殘殺民眾。內外勾結,意圖扼殺新中國於搖籃之中。但是他們都失望了,志願軍把美軍趕回了三八線,剿匪平叛,終於渡過第一關。

隨即美國對華四面包圍,長期封鎖。我國與社會主義陣營保持聯繫,開辦廣交會,不斷瓦解封鎖。

加入WTO,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中國突飛猛進,建立了完備的工業體系,實力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石油是工業血液,但是我國自產不足,大量的長期的進口,途經狹窄的馬六甲海峽,可能被敵人軍事封鎖,存在嚴重的隱患。一則從北方俄羅斯進口,二則和巴基斯坦聯手,建立巴達爾港,轉從陸路運輸到新疆,化解危機。

美國憑藉高科技,聯手日韓,壟斷芯片生產,銷售,我國被迫大量進口,金額居然遠超石油。國內許多有識之士,不甘受控於人,預作安排,潛心研究,今天終有所成,北斗芯片,超算芯片,手機芯片,不斷問世,初步解了燃眉之急。

什麼封鎖,芯片斷供,貿易戰,加徵關稅,都是西方下三濫的伎倆,對付中國是完全無效的。是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永遠都是科技發展的不二方針。買不來,等不來,靠不住,與其坐而聯想,豈能如中華有為?

西方資本主義作為舊事物,疲態初顯青春不再來,將成為明日黃花,隨雨打風吹去。

我們偉大的中國,新人新事新氣象,猶如一輪朝陽,冉冉升起於世界的東方。


青山不掩


火藥與火器早在14世紀早期(一說1250年)便開始傳入到了歐洲。但此後仍有一段時間,歐洲在遠程武器上仍然使用的是弓箭和弩。但從百年戰爭開始,無論是在海上還是陸上、無論是輕火器還是重火器,其地位開始有所提升,特別是進入到百年戰爭的最後階段,火器已經表露出其將來要取代弓箭和弩的趨勢。

1340年,法軍就有使用火器擊退英軍對奎斯諾城發起進攻的記錄。

與此同時,伴隨著冶煉技術的突飛猛進,弓箭在面對日益進步的護甲時,傷害開始減弱。這個跡象大概可以追溯到1415年阿金庫爾戰役,雖說這場戰役時候英格蘭長弓手對抗法蘭西重裝騎士的輝煌勝利,而且金雀花王朝方面損失還比較輕微(相對瓦盧瓦王朝確實如此)。但是要注意的是,英格蘭長弓手在戰鬥中並未對法蘭西重裝騎士有過重大創傷。這時難免會有人疑惑,難道那些法蘭西重裝騎士都是自己撞樹上撞死的嗎?據悉,在戰鬥中,雖然長弓射死或射傷了一批戰馬,導致法蘭西重騎士不得不下馬作戰,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憑藉自己身上的重裝甲和盾牌逼退了英軍的先鋒。而導致法軍遭受重大傷亡的因素主要在於戰鬥中的秩序混亂,他們擠開自己的射手,並一擁而上讓衝鋒變得毫無秩序。這給了英軍擊敗法軍的好機會,面對漸漸疲憊和混亂的法軍,英軍使用受傷的近戰武器對法軍進行重大殺傷。

至於火器穿甲的能力不用多說,我想諸位也都清楚。可以說弓箭在穿甲能力上是要遜於火器的。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火器的作用,火器在戰鬥中取得巨大作用是在百年戰爭最後階段,這其中最經典的當屬卡斯蒂永戰役,由於瓦盧瓦王朝在查理七世在位時期,軍事上進行了改良,而法軍也增加了對火器的配置。在1453年7月下旬,當英軍上千名騎兵向法軍發起強烈衝鋒時,法軍使用了火炮對英軍進行猛烈轟擊,導致英軍損失慘重。可以說,在百年戰爭的尾聲,火器已經開始呈現左右戰場局勢的跡象。

然後我們再看看火器對弓箭的優點,首先,火器使用比較簡便,他不需要弓箭手那樣要求那麼嚴格,訓練時間也不需要那麼長。再有就是火器的威力往往都要比弓箭大。

不過即便這樣,火器取代弓箭仍然不是一蹴而就。

畢竟用了數千年的弓箭,又經過了無數次的改良,即使面臨著被火器淘汰的命運,但在火器面前也不是一無是處。

比如說弓箭的精準度是要高於早期火器的;另外弓箭製作起來相對火器簡單,沒有那麼多的麻煩事;而且在射擊效率上弓箭也比火器快的多;最後弓箭的重量總體上也要比火器輕(這裡的火器主要指輕火器,重火器就更不用說了)

而之後弓箭的地位在15世紀雖受到嚴重下降,但還是到16世紀才被歐洲人徹底淘汰(而英國更是到16世紀末才徹底淘汰)。


黎塞留的野望


冷兵器過度到熱兵器是人類軍事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不可否認最初的火器性能遠不如弓箭,比如精度超過100米射程就變得很低,然而最終還是取代了弓箭,成為了戰場上的主流武器。

探討背後的具體原因,我個人認為有三個方面:

第一,火力持續性。

弓箭手每次出戰攜帶箭矢的數量有限,如13世紀的歐洲軍隊,每人可攜帶弓箭大約為50支左右,最多的是蒙古軍隊,滿載是75支。

雖然單支箭矢極為輕盈,可如果攜帶50支,也是不小的重量,若強行負重過多,無異於給長途行軍增加困難。

但如果是線膛槍等火器,雖然最初裝填彈丸的動作十分繁瑣,但顯然小顆的彈丸要比長條形的箭矢更便於攜帶,如此就增加了彈藥攜帶量,能夠更為持久的不斷射擊。

第二,人員素質。

相比起訓練弓箭手,火槍手的訓練要更為容易。

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要做到在100至200的範圍內射出強有力的箭矢,需要的不僅僅是過人的臂力,還要有異常嫻熟的裝填速度,以及完善的後勤保障。

因為射箭主要依賴於臂力,對於個人力量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而除了訓練以外,還要保持弓箭手的營養攝入,要想讓弓箭手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射出最強力的箭,軍隊必須為他們配備較為營養的三餐,對雙臂的日常保護措施,也要比其他兵種較為複雜。

再加上要訓練射箭的精準度,需要短則一年,長則三年左右的不斷訓練,所以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弓箭手的培養成本,相對來說要大於火槍手。

而火槍手在裝填彈藥過後,只需要扣動扳機即可完成射擊,如此更為簡單的操作方式,對於人員的素質要求就被大大降低,而且在16世紀的歐洲,如英國火槍兵,經過三個月以上的射擊訓練,基本上都能達到每小時40發的射擊效率,且不會嚴重損傷臂膀,還能保持100米之內最大程度的射擊精準。

而如果是弓箭手拉滿弓,遠距離進行射擊,在射出一定數量的箭矢之後,雙臂的力量會逐漸衰竭,這是人體自身所決定的極限,就算力氣再大,但畢竟連續射箭是有極限的,是人就會累,只不過相比較起來,火槍手用十指操作火器,顯然累的會更慢,而且只要四肢健全,就能扣動扳機完成射擊動作,如此來看,火槍手的培養成本,就比弓箭手要低很多,且訓練時間也大為縮短。

第三,相比傳統弓箭,火器的殺傷更高。

由於冶金技術的發展與鎧甲工藝的發展,16世紀初的歐洲軍隊,已經大規模裝備更為堅實的板甲,對弓箭起到了較大程度的防護作用,簡而言之,弓箭在板甲面前開始變得有些乏力,殺傷性被大大削弱。

那麼如果是火器,即使精準度的確不高,然而一旦命中,高速彈丸足以擊穿厚實板甲造成殺傷,本身自帶的衝擊更能對人體造成連續有效殺傷也是一種優勢。

所以在防禦性較高的板甲面前,箭矢顯然失去了一直以來的有效殺傷優勢,逐漸被殺傷性更強的火器所取代。

而且火器的研製並不是緩慢的,根據一次又一次實戰總結出來的經驗進行改進,到了16世紀,比如法國鐵匠戈特製造的米寧前裝式來復槍,最大射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14米,即使當時歐洲最優秀的弓箭手,拉滿弓射出的箭矢,且是在順風的情況下,也無法保證能有米寧前裝式來復槍一半的射程,所以隨著工業的不斷髮展與科技的進步,火器的應用經過各方面的驗證,最終將冷兵器時期的遠程之王長弓取而代之。

一方面是因為上述中的載彈量和人員素質,以及殺傷更高,還有一方面則是因為在雨天或潮溼天氣,箭矢的末端箭雨更容易脫落,導致射擊精度與力度大大降低,而槍械只要保養得當,基本不會出現類似情況,除非設計本身就存在重大缺陷,而引起炸膛或炸殼等射擊故障,但凡是經過試驗順利投放戰場的槍械,出現射擊故障的概率都很低。

而且又經過數次大規模戰役的經驗總結,改進之後的槍械越來越先進,精準度越來越高,載彈量也越來越大, 後來人們就發現,鎧甲再無用武之地,因為一顆子彈的射速,能夠在高速旋轉的情況下,擊穿當時人類已知的任何防具,就算裡三層外三層都穿上厚重板甲,在有效射程之內,還是會照樣被子彈射穿,足以可見槍械的威力。

可如果是弓箭呢?

防具稍微厚實一些,再加上下雨或者潮溼天,另外再遇到逆風情況,那威力就大打折扣。

總不能兩軍對壘,指揮官發現是己方所處位置是逆風,對弓箭手的射擊非常不利,就讓對方先等等,說等到順風了咱們在開射,那顯然不現實。

而配備了先進火器如來復槍的歐洲軍隊,調侃的說,雙方見面就一句話,簡單而純粹:


摟就完了。


錢品聚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火槍手的訓練比弓箭手時間更短,成本更低。

首先,弓箭手的培訓成本更大。成為一個弓箭手需要非常強的上臂力量,所以培養一個弓箭手需要很多的成本,首先就要保證弓箭手的飲食必須要優於其他的兵種,可以說和重步兵差不多。
以英格蘭長弓手為例,一個長弓手往往從小就要練習射箭,再經過不斷的淘汰才能成為一名長弓手。

而火槍則不存在這方面問題,因為一個平民只要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就可以熟練的操作火槍,在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就可以參戰。所以,培養一名火槍手可以極大的節約成本以及時間,簡單點說,就是划算。

第二,火槍手可以避免脊柱變形的問題。以英格蘭長弓手為例,因為長時間訓練以及作戰,脊柱都會變形。
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除了影響形象之外,對健康的影響也非常大。但是火槍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因為不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再加上訓練更方便,因此可以完美的避免這個問題。

第三,火槍可以有效的提高火力輸出。當然有人會反對,因為早期火槍射程和威力根本不如弓箭,但是問題在於,火槍的出現淘汰了弓箭手和重騎兵、重步兵,使得更多的士兵可以裝備火槍和長矛,比如說西班牙大方陣、古斯塔夫大方陣。。



這樣更多的軍事資源被節省,而且大量列裝的火槍反而可以提高火力密度,佈置合理的火槍方陣可以殺傷更多的敵軍。

而且隨著火槍的發展以及刺刀的出現,長矛也被淘汰,因為安裝了刺刀的火槍完全可以當長矛用。同時,由於燧發槍的出現,方陣的密度可以更大,一個步兵方陣的火力大大提高。比如,滑鐵盧戰役時候,法國騎兵就無法沖垮英國步兵的空心方陣。
至於題目的後半段,則純屬胡扯,因為火器出現之後不僅僅是歐洲,東方也開始大量列裝火器。比如說日本的鐵炮,也就是火繩槍,在文祿慶長之役的時候曾經大放光彩,而中國的九進十連環方陣堪稱東亞版的排隊槍斃。

日本鐵炮
九進十連環方陣

而且在清朝,火器大規模列裝部隊,比如贊巴拉槍、紅衣大炮等火器徹底淘汰了明朝的火門槍和碗口銃、射石炮這種大噴子,被廣泛運用到戰爭當中。
《御題平定回疆戰圖冊之阿瓦巴特莊之戰》很好的反應了清軍的野戰戰術,即步兵、炮兵居中射擊,騎兵兩翼迂迴。


乾隆年間平定大小和卓的兩萬西征軍每百人當中有20名騎兵,75名攜帶贊巴拉槍的步兵以及操作一門火炮的5名炮兵。如果清軍每名騎兵也像阿玉錫那樣揹著火槍出征,那麼清軍可以視做是全火器了。

所以,火器的出現不管在東西方都會淘汰弓箭等冷兵器。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自從中國發明的火藥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後,歐洲掀起了一股使用火器的潮流。在早期的火槍上,殺傷力比較低,射程也很近,射速和精度就更別提了。那麼,為什麼火槍會逐漸取代傳統的弓箭呢?

中國早期的火器

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早期火槍的製造材料要求可比弓箭低多了。一般來說,一副上好的弓箭,弓臂上的紋理不能歪斜,不能有疤瘌。大家也知道,樹都是天然生長的,符合條件的可謂少之又少。

傳統弓對於木材的要求非常嚴格

除此之外,傳統弓對於木材種類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求在具備一定韌性的情況下,還不能太硬,不然容易在拉動的時候折斷。這樣一來,製造一副弓箭的成本將會成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一個弓箭手的訓練成本也是極高的。一個優秀的弓箭手需要從小開始訓練,從臂力、穩定性等開始訓練,沒個七八年根本練不出來。而火槍手的訓練就不同了,基本上幾個月就能基本掌握火槍的操作。雖然可能在戰鬥力上差了點兒,但是勝在數量多啊!

國外的的火槍手

除此之外,早期的火槍結構與原理上也比較簡單,而且當時的火藥還是以黑火藥為主,燃速低、膛壓低,不需要太好的鋼材也能製造。

早期的火門槍

在成本上,早期的火槍比弓箭低了許多。而在性能上,雖然當時英國的長弓等優秀的弓箭,還是要比早期火槍強一些的。但是在綜合成本上來考慮,早期火槍無疑是更優選。所以自然的,火器才是最應該被髮展的,而弓箭只能逐漸被淘汰。

我是戰甲裝研菌,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


戰甲裝研菌


火器誕生於中原,發揚於西洋,可以這麼說,古代中原思想保守,對於新的器物不會太想要發揚光大,短暫的看到效果就暫停了,而古代西洋人愛好探究,對新事物敏感,在機緣巧合下發現更多,所以也算是陰差陽錯的發揚了火器,並且發現更多科學原理。


大鼻歷史


火器歷史比較悠久,在火藥被髮明出來後,唐朝末年就出現了火器,根據記載當時使用的火器是火藥箭,或用拋石機投擲火藥包,發射燃燒性兵器,而在宋朝我國就發明了最原始的管型射擊火器突火槍,元朝時又發明了火銃,明清的火器製造技術則是更上一層樓。在十二、十三世紀,火藥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接著傳到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到了十四世紀歐洲人也研製出了火器。不過火器在最初性能非常差,比起冷兵器當中的弓箭那是差遠了,可為什麼歐洲人還是選擇發展火器呢?

首先就是因為歐洲人不多,軍隊都是職業化,雖然人數很少,但是裝備精良。在鎧甲方面,歐洲的部隊裝備的大都是重型鎧甲,防禦性能非常好,在十四世紀歐洲還出現了板甲,這是由經過塑形的大塊板狀金屬製造而成的一種盔甲,傳統的弓箭根本無法射穿這種金屬鎧甲。但是在歐洲剛剛興起不久的火器卻可以突破這種鎧甲的防禦,雖然火槍也不能射穿板甲,但火器造成的衝擊對於士兵的傷害是很大的,在歐洲這種背景下,顯然發展火器比發展弓箭更正確。

其次就是因為弓箭的生產成本很高,在幾百年前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大力生產弓箭不現實。就算是最簡單成本最低的單體弓也因為弓材不足,生產準備期長,其成本也要高於製造火槍。在作戰過程中,弓箭的消耗比火槍更高,怎麼算也是發展火槍划算。火槍所使用的彈藥可以短時間內大量生產,而弓箭的生產不僅成本高,製作週期也長,一個熟練的工人一天能造的箭也不過數十支,在戰爭中箭的消耗都是一次性的,歐洲的國家地域都很小,承擔不了這麼巨大的箭支消耗,為了省錢他們也會選擇發展火器。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培養火槍手比培養弓箭手容易的多。弓箭手的身體素質需要非常好,還要有很大的力氣,一般作戰用的弓所需要的拉力要四十至五十公斤,所以得身體強壯的人才能勝任弓箭手。但是歐洲人本來就少,不可能花大量精力培養弓箭手,而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力資源,挑選幾個有資質成為弓箭手的人還是不難的。但是培養火槍手則沒有那麼多要求,訓練週期也很短,技術要求不高。幾分鐘學會使用火槍,幾天下來能夠熟練的運用火槍都是很正常的。隨著歐洲戰爭規模的擴大,弓箭手嚴重不足,這個時候短期內培養一大批火槍手能夠應急,所以雖然早期的火器性能不如弓箭,但是由於歐洲國家普遍地域小,人口少,戰爭規模卻還在不斷擴大,不使用火槍根本無法支撐這越來越頻繁的戰爭,歐洲人也只能選擇發展火槍了。

當然如果歐洲人像中國一樣有這麼多的人力資源,能夠彌補弓箭手數量的不足,也許就不會去大力發展原本性能不如弓箭的火器了。


風塵講歷史


因為火槍的穿甲能力比弓箭強。冷兵器時代對付鎧甲最好的武器是弩和鈍器,但是鈍器非壯漢猛將用不來,歐洲小型弩具發展的不好,所以選擇了火槍,並且隨著技術的逐步進步逐漸成為了主流。中國古代的制弩技術一直比較強,對於火槍的需求程度相對就沒這麼強,再加上清代政府為了強調八旗騎射的重要性、控制民間造反勢力,一直壓制小型火器的發展,所以火槍沒能成為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