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在網上爭論“轉基因有沒有毒”,就好像女人們爭論“男人是不是好東西”,這不是科學之爭,肯定又是信仰之爭。本僧只想膚淺的在“科學”範圍內說說轉基因,各路大仙法力高強,在下先認個輸。

從迴歸自然說起

全世界都有“反現代化”思潮,他們的主旨是追求迴歸自然,種菜不施肥,生病不吃藥,天熱無空調,洗澡無肥皂,儘可能避開現代化產品。前幾年西方家長還興起了轟轟烈烈的反疫苗運動,他們總覺得政府要害百姓,結果搞得兒童傳染病暴增。

相較而言,轉基因這種深度干涉自然的行為,簡直就是惡人中的惡人,完全不可原諒。所以,反轉基因不是中國特色,西方也有很多人反,這沒啥稀奇的。因此,不要拿“美國人反對轉基因,所以轉基因有毒”這樣的論調來嚇唬中國人,美國還有一堆人相信地球是平的,咱要不要也一起跟著吆喝?

難道迴歸自然不對嗎?

這個話題一言難盡,從進化論角度講(儘管很多人否認進化論),任何物種適應環境的措施都不是完美方案,而是妥協方案。當年能和劍齒虎一爭高下的熊貓,現在靠賣萌為生,從身體機能上說,很難把這叫進化吧。

所以,有不少學者把“進化論”這個名字改成了“演化論”。

舉個例子。直立行走為人類帶來巨大生存優勢,但也導致女性產道扭曲變窄,另一方面,智力發育的需要使人的頭部又特別大,所以,人類成了全世界分娩最困難的物種。最終能活下來的,都是那種出生時腦袋發育不全的,出生後腦袋還會繼續發育變大的小孩,難怪生物學家會說:現代人都是早產兒。

進入農耕文明後,分娩越來越困難,以至於成了女人的一道鬼門關。可以說,人類的高智力是以難產為代價的,這顯然不是完美方案。

後來進入現代文明,大個頭嬰兒都能平安降生並活下來繁衍後代,可以預見,未來女性自然分娩只會越來越困難。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人類已經回不去自然了,如果沒有科技的庇護,現代人一多半都會被自然淘汰。你想回歸自然,奈何自然不等人啊!

不管你討厭也好,喜歡也罷,科技一定會越來越深度介入和人有關的一切,而對於生物來說,“修改基因”是一條不可能被錯過的捷徑。

基因編碼

先幫大夥複習一下高中生物。

如果電腦不是人類發明的,而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那麼無論專家如何解釋,今天仍有很多人會相信電腦蘊含了一種神秘力量,因為它看起來實在太像智慧生物了。這些人始終無法理解,所謂的電腦人工智能,只是一行行代碼。

電腦僅僅通過01兩個編碼就讓人見識了歎為觀止的“智能”,而生物基因有ATCG四個編碼,演繹出如此絢麗多彩的生命世界,也就沒那麼難以接受了。

DNA就是一串由四個編碼組成的長鏈,這條長鏈上的有效片段就叫“基因”,大約300個基因就可以形成一個簡單生命。人類的基因數量經過多年爭論,最新的結論是2萬-2.5萬個,還不如一種叫擬南芥的野草多。人類這2萬多個基因可以把20餘種氨基酸組合成無數種蛋白,最終構成人體的全部。

DNA上除了有效片段,還有無效片段。人類DNA中98%都是無效片段,這些片段啥也不幹,可能是程序員碼字時打發時間寫的,也可能隱藏了尚不知道的驚天秘密。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像從沙子開始生產出電腦一樣,從鹼基開始生產出完整的人(當然這不符合當前倫理道德),甚至還能預設智商情商,那麼大家就會相信,人只不過是一串DNA編碼的產物罷了,就好像電腦不過是一串01編碼而已。

考慮到生命特殊論實在拿不出靠譜的證據,我們暫且認定DNA理論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大自然在電腦上隨意亂敲一堆代碼,然後讓環境選出一些能用的片段,如此往復,最後形成一個智能軟件:人。

你覺得,這會是一個完美的軟件嗎?

如果環境永遠不變,那麼時間越長軟件越接近完美。可惜環境永遠在變,大自然修改程序的速度怎麼也趕不上環境變化的速度,所以,雖然每個軟件運行都很順利,但可以找到一堆BUG。

比如,凝血因子基因,能使傷口快速癒合,降低感染風險,這在原始社會簡直就是神裝備!要知道,原始人一旦傷口感染,十有八九得見閻王。但在現代社會,這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相當於血管堵塞),腦血栓患者往往都有活躍的凝血因子基因。

再比如,二型糖尿病風險基因,可以充分利用食物中的熱量,在食物匱乏的原始社會是對抗饑荒的利器。但在食物充足的現代社會,鉚足勁汲取食物中的熱量,搞不好就是糖尿病。

關於大饑荒和糖尿病的研究表明,耐餓的人比那些餓死的人得糖尿病風險更高。這篇文章說的是,大饑荒的後代得糖尿病風險明顯增加。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大自然很難敲出完美代碼,純天然的東西雖然不會很差,但往往也不是最好。

本僧竊以為,在遙遠的未來(也許我們這代人看不到了),修改基因是對抗疾病和延長壽命的必然途徑之一。進化論在人類社會已經完全失靈,人為介入選擇基因、修改基因不可避免。

在基因技術半蒙半猜的今天,當然還是能找到理由反對部分轉基因“食品”,但必須毫不動搖、旗幟鮮明地堅持轉基因“研究”!

未來的事情就不說了,更多人關心的是今天該怎麼反對轉基因?反轉是個技術活,得先學習。

轉基因怎麼轉

在DNA中插入基因,還必須插到無效片段裡,如此高科技是個什麼模樣?大夥有個心理準備,高科技這玩意兒特別怕外行,原理看著高大上,但操作起來往往還不如種田複雜。舉個例子,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探針針尖只有一個原子,可以操縱單個原子移動,妥妥的高科技,當年本僧第一次看到探針的製作過程,差點沒把眼珠子掉地上。

簡單說一下高中課本上的轉基因過程:用內切酶剪下目的基因,再用DNA連接酶接入載體,形成一個重組DNA分子,然後通過細菌感染(如農桿菌)等方式,把目的基因導入植物,最後挑出符合要求的成品,進一步培養繁殖。

這事聽著玄乎,其實以外行的眼光看,轉基因就是一群瘋子拿著一罐罐液體倒來倒去,加熱冷卻,反反覆覆,再拿植物泡一泡,最後從一堆次品中找出成品。

其他轉基因方法也都大同小異,比如不適合用農桿菌導入基因的,也可以用基因槍直接把基因打進去,但總體來說,傳統轉基因技術比較粗糙,缺點頗多。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於是,就出現了最時髦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直接從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了),基因編輯和電腦編程一樣枯燥,就不展開說了。這貨未來拿諾貝爾獎比我們拿三好學生還要輕鬆,等哪天得獎了,咱們再來蹭熱點。

如何科學地反對轉基因

如果反對轉基因,是擔心把別的基因吃到肚子裡會改變人的基因,那你恐怕只能喝西北風了,豬肉裡難道沒有豬的基因嗎?吃了那麼多豬肉也沒見誰變成豬。

如果反對轉基因,只是因為它的基因變了,那你要反對的東西恐怕有點多了。可以說,今天全國14億人民,沒有幾個吃過最純種的水稻,現在所有的農作物都經過了幾百上千年的人為篩選,基因不知道改了多少輪。尤其最近幾十年,雜交育種、輻射育種、太空育種、化學育種等等,都是通過改變基因的方式,使水果蔬菜越來越好吃、越有營養、越高產量。

“育種”這個詞聽著比“轉基因”可愛很多,但實際上……

我們知道,能引起基因突變的東西都叫致癌物,所以育種就是拿各種致癌物去折騰植物,人為誘導基因突變,因為基因突變是無方向性的,猴年馬月才能從無數次品中湊出一個合格的新品種。老和山上有一個“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看這名字就知道植物會遭受什麼待遇了。

看得出來,誘變育種這個玩法效率不會很高,就像考試時ABCD胡亂填,最後硬要湊出一張滿分卷子。這哪有抄答案過癮啊,直接把特定基因導入細胞不就完事了嘛!這就是轉基因和誘變育種的區別,論起對原基因的改變幅度,其實兩者不相上下。

相對來說,雜交育種的步子邁得最小,不太會一口氣大幅度改變基因,但也正因為如此,雜交育種的潛力快被榨乾了,未來可能無法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需求。話說回來,雜交雖然一口氣改變幅度不大,但兩口氣、三口氣之後,也不見得相差多少。

從本質來說,轉基因、誘變育種、雜交都改變了原有基因,若基因不變,種子怎麼可能會更好呢?要麼咱們一起反了?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好吧!那該怎麼反?

還記得前文《癌症》裡關於基因突變的描述吧,幾段基因錯位後,就可能產生新蛋白,甚至是致命蛋白。雖然基因檢測不算太難,但解讀基因仍然和猜謎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貿然把新基因片段插入到DNA裡,會存在不可預知的風險,搞不好就產生了從未見過的致命物質。

那不能把有毒物質找出來嗎?

拿大豆舉個例子,這不是說轉基因大豆好或不好,只是舉個例子。用轉基因大豆榨一杯豆漿,能不能分析出豆漿裡的所有成分?對不起,不可能!目前能做到的,只是找出裡面的所有元素罷了。所以,加入新基因後,科學家無法100%保證不產生預期外的物質。

退一步講,就算沒有產生預期外的物質,如何保證預期內的新蛋白和原有蛋白不會產生預期外的反應?對不起,蛋白組學連蛋白質的分離鑑定都不算利索,不可能100%清楚所有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

那這樣的話,反轉基因豈不是成功了?

告訴你一個悲傷的事實,你以為在沒加入新基因前,這杯豆漿的所有成分就清楚了嗎?人類本來就是稀裡糊塗過日子的啊!

那可咋整?別急,還能反。

轉基因作物在生長時,可能會和自然界其他物種雜交,導致基因轉移,科學家能保證不發生基因轉移嗎?或者能保證轉移後不會產生不可控變異嗎?當然不能!比如,你轉到棉花裡的基因是抗蟲的,但它轉移到旁邊的狗尾巴草上,就可能變成怪獸了。

那這樣的話,反轉基因豈不是成功了?

再告訴你一個悲傷的事實,自然界的基因轉移是個常態,轉基因轉入的基因不是科學家自己編寫的,而是從自然界其他物種提取出來的。所以,即便發生了基因轉移,那也是自然界已存在的基因相互轉移,這種事已經發生很多次了,風險基本可控。

好吧,反正我就是反對轉基因,打破自然的平靜,就是一種罪!

再告訴你一個悲傷的事實,寧靜恬淡是自然的假象,波瀾壯闊才是自然的本質。

讓我們來看看,自然界有多瘋狂!對於反轉基因人士來說,下面的內容有點驚悚,要有心理準備。

純天然的轉基因

2015年世界四大名刊之一的PNAS刊登了一篇封面文章:紅薯是天然的轉基因作物。農桿菌是研究人員用來導入基因的主要手段之一,自然界的農桿菌當然也不會閒著,於是,紅薯就中招了,被轉入了外源農桿菌DNA片段。文章作者開玩笑地說,人類不知不覺已經吃了幾千年的轉基因紅薯。

聰明的小盆友馬上想到了,難道全天下只有紅薯會中招嗎?

2010年《Science》報道了一個重要發現:豌豆蚜蟲的基因組內含有類胡蘿蔔素合成基因。這通常是植物才有的基因,這些基因可能來自真菌感染導致的基因橫向轉移,你也可以叫它轉基因。

這是首次在動物體內發現類胡蘿蔔素合成途徑,簡直就是跨界合作的典範啊!吃貨同志們,吃蚜蟲能補充胡蘿蔔素啊,純天然的葷素搭配啊!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其實在自然界,不同物種之間,通過細菌、病毒、真菌等實現基因轉移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是物種進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轉基因研究人員常用的農桿菌介導法和病毒介導法,正是從這兒學來的。

自然界的轉基因是隨機的,人工的轉基因是有目的性的,區別僅此而已,但是從風險角度來說,兩者是等同的。

當你把轉基因看成一種自然現象,也許它就沒那麼可怕了。如果有人非要和轉基因分個你死我活、不共戴天,那我建議你就不要往下看了。

你吃過木瓜嗎

番木瓜,又稱木瓜,是當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品種。20世紀40年代,夏威夷出現了一種番木瓜環斑病毒,很快擴散全球,導致50年代我國全國範圍內木瓜絕收。這種病毒對木瓜是毀滅性的,一度將木瓜逼到和大熊貓同樣瀕危的境地。

90年代夏威夷大學將病毒的外殼蛋白基因轉入到木瓜,成功拯救了夏威夷的木瓜。但這招對中國木瓜依然無效,後來華南農業大學把病毒的複製酶基因轉入木瓜,干擾病毒複製,才徹底解決了番木瓜環斑病毒的問題。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非轉基因與轉基因對比

有人會問,這麼牛掰的病毒怎麼來的?自然變異,這才是大自然的本來面目。

如何鑑別轉基因木瓜呢?很簡單,只要你買到的是木瓜,不敢說絕對,但幾乎可以肯定是轉基因的,全世界都一樣,非轉基因木瓜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和少數地區。由於轉基因木瓜全世界普遍種植,因此也不需要標識。

你是不是在想,以後再也不吃木瓜了?

聰明的小盆友應該想到了,既然木瓜有這種遭遇,難道香蕉就不會嗎?

爺爺的香蕉更好吃

香蕉有上千種,但好吃的並不多,早期的香蕉都有很硬的種子,不僅磕牙,還特難吃。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後來經過不斷培育,香蕉終於變成了籽少肉多的模樣,這就是“大麥克”香蕉。

人類為了吃著方便,把香蕉種子搞退化了,所以香蕉只能無性繁殖,因此基因穩定性非常好,這能保證每代香蕉品質如一,但也意味著無法對環境變化做出調整。

20世紀20年代,“黃葉病1號”席捲全球的香蕉種植園,大麥克香蕉碰到了和木瓜同樣的遭遇。悲劇的是,儘管科學家做出了無數努力拯救香蕉,但僅僅30年時間,人類眼睜睜看著大麥克蕉走向滅絕。

到了60年代,大麥克蕉幾近消失,僅在東南亞有極少數倖存。好在後來找到了替代品,一種可以抵抗黃葉病1號的香蕉品種,這就是我們今天吃的卡文迪許香蕉,也叫華蕉。

大麥克蕉相比於華蕉,香味更加濃郁!很可惜,這種味道屬於上個時代,只停留在我們爺爺的記憶中。今天我們吃的華蕉只能算二流香蕉。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這事兒還沒完。一般來說,水果蔬菜為了保持品質,人類反而會降低其變異概率,讓基因更加穩定,這估計是反轉基因者的最愛了。

可是,大自然是不會停下來等你的,黃葉病基因經過幾番努力變異,大麥克蕉的厄運再次降臨到華蕉上。

“黃葉病4號”終於來了,這種有能力滅絕華蕉的可怕病害,於1990年代首次出現,長期以來被控制在東南亞地區,但在2013年證實已傳播到中東和非洲。最新消息,黃葉病4號已經登陸全球香蕉產業中心:拉丁美洲。農業領域的頂級名校,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科學家,在哥倫比亞的土壤樣本中發現了黃葉病4號的蹤跡。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很多人不知道,香蕉是全球十大作物之一,數億人的主糧,拯救香蕉勢在必行!

20世紀,黃葉病1號用30年滅了大麥克蕉,21世紀,華蕉在人類幫助下已經堅持了快30年。雖然這場戰爭尚未分出勝負,但在科學家抵抗黃葉病的武器庫中,不用說,轉基因一定是最強的反擊武器。

兇殘的自然

更聰明的小盆友應該看出來了,除了木瓜、香蕉,只要時間尺度足夠長,病菌變異足夠充分,任何農作物都有滅絕的風險。

19世紀中期,一場馬鈴薯晚疫病席捲愛爾蘭,導致馬鈴薯(也叫土豆)連續幾年全國性絕收。馬鈴薯是愛爾蘭的主糧,這相當於我們水稻絕收,於是,愛爾蘭爆發了史上著名的“愛爾蘭大饑荒”,人口銳減四分之一,成為愛爾蘭歷史的一道分水嶺。

直到今天,馬鈴薯晚疫病仍然是馬鈴薯和番茄的主要威脅,這種真菌的進一步變異只是時間問題,等哪一天馬鈴薯面對滅絕風險時,相信轉基因馬鈴薯肯定是一條最重要的後路。好在科學家已經找到了不少晚疫病的抗性基因,時不時就能培育出一些抗晚疫病的馬鈴薯品種。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更更聰明的小盆友應該想到了,憑啥只有植物有這遭遇,動物就不能有?

壺菌,號稱兩棲動物殺手,在過去的30年裡,已經造成200多種兩棲動物種群災難性下降,甚至滅絕。僅21世紀初期巴拿馬爆發的一次壺菌病,就導致當地30種兩棲動物幾乎消失。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可能有人覺得這些動物的死活和我們有啥關係?好吧,最近豬肉漲價了知道嗎?正在流行的非洲豬瘟要不要了解一下?2018年8月3日我國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這種烈性傳染病的死亡率高達100%!如果任由病毒肆虐,總有一天,豬會和大麥克蕉一樣消失。

最後還有一個可怕的問題,人和豬有什麼本質區別嗎?既然豬有滅絕風險,人就沒有嗎?

歐洲中世紀的一場黑死病,帶走了三分之一人口!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殺人數量都遠超戰爭!進入現代文明後,我們以為已經安全了,但2003年的非典再次給躺在溫柔鄉的人們敲響了警鐘。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扯遠了,還是說轉基因農作物吧。

細菌病毒真菌的變異會持續不斷,時間一長,很容易撞到某種植物的致命弱點,這和癌症的道理類似。到時候,很大可能還是靠修改基因解決問題。

難道除了基因,不能用其他方式嗎?當然有,這就是農藥。

本小僧有一部分工作是與老和山的老僧合作,開展納米技術降低農藥使用量的研究,所以對農業農藥略有涉獵,至少比一般外行更懂些。

個人觀點,農藥的健康風險一直高於轉基因的健康風險,從農藥殘留和轉基因之間選擇,我會毫不猶豫選後者。至於你想怎麼選,也不用太煩惱,正如轉基因木瓜紅薯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沒得選擇。

身邊的轉基因

中美貿易戰,大豆的出鏡率非常高,之前中國的大豆大多數從美國進口。2019年6月美國農業部農業統計局發佈《作物面積》統計報告,美國轉基因大豆種植比例為94%,轉基因玉米比例為92%,轉基因棉花比例為98%。中國進口美國大豆主要做飼料和榨油,大概算算,其實我們不少人已經吃了十多年轉基因大豆油。

不過,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經過相關部門批准的轉基因大豆油存在額外健康風險。注意這句話的關鍵詞:沒有證據表明、經批准、額外風險。

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近日發佈了《2018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報告,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持續增長,這個趨勢估計很難轉變,在轉基因商業化的23年裡,有22年是增長。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18個轉基因種植面積在5萬公頃以上的國家


美國、巴西、加拿大、阿根廷、印度的轉基因種植面積佔全球91.3%,這五個國家種的幾乎都是轉基因作物。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從全球單一作物看,轉基因大豆的應用率達到了78%,轉基因棉花的應用率為76%,轉基因玉米為30%,轉基因油菜為29%,是面積最大的四種轉基因作物。

此外,加拿大新批准了轉基因蘋果和轉基因黃金大米的商業化種植,最保守的歐盟也允許種植轉基因玉米,印尼恢復了轉基因耐旱甘蔗的種植……

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某公司在加拿大出售了7噸轉基因三文魚片,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供食用的轉基因動物。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從數據和法律看,中國對待轉基因的態度算是比較保守的。中歐雖然批准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不多,但允許進口的轉基因產品很多。轉基因品種的增加和種植面積的增長,恐怕是未來趨勢。

既然躲不過去了,那轉基因食品到底有沒有毒?

蟲吃了會死,人吃了會沒事嗎

有個流傳頗廣的說法,說是吃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導致絕育,然後煞有介事的舉了一堆例子。本僧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出門可能會被流星砸死,事實證明,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某就是出門時被流星砸死的。

這種腔調,正如男人是不是好東西,他們以為所有轉基因都是一個模樣 。籠統地說轉基因無毒或有毒,基本都是幼兒園沒畢業的小盆友。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

防蟲是種田的頭等大事之一,1957年美國人首次利用蘇雲金桿菌生產出Bt蛋白殺蟲劑,這玩意兒能防治幾十種害蟲,而且對人畜安全,不汙染環境,不破壞生態,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生物殺蟲劑,人人稱讚的環保產品。

科學家覺得生產Bt蛋白太麻煩了,就把蘇雲金桿菌裡產生Bt蛋白的基因提取出來,導入到植物裡,讓莊稼自己產生Bt蛋白,防蟲效果當然是棒棒的,所以Bt蛋白基因在轉基因中大量使用。

於是,引來了反對者一句簡單有力的質問:蟲子吃了會死,人吃了難道會沒事?

我們來看一下殺蟲原理:Bt蛋白在昆蟲的鹼性腸道里溶解後,經過酶作用,可以結合昆蟲腸道上皮細胞裡特定的受體,使上皮細胞裂解,導致昆蟲死亡。這裡有三個條件:鹼性腸道環境、特定的蛋白酶、特定的受體,三者缺一不可。人體和其他高等動物都不具備這些條件,Bt蛋白在人體胃酸環境中反而會分解成氨基酸,說不定還算一種營養。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對Bt蛋白高枕無憂了?毒理學告訴我們,事情不會這麼簡單。

在美國,是否強制標註轉基因食品還存在爭議,但強制標註是否含有花生是毫無爭議的。美國有很多人對花生、雞蛋、牛奶過敏,換句話說,花生雞蛋牛奶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劇毒,能鬧出人命的!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老乾媽”未申報含花生在國外被召回


那麼問題來了,Bt蛋白和花生,誰的毒性更高?連花生牛奶都有人過敏,相信也會有人對Bt蛋白過敏,但這不能證明Bt蛋白的毒性。雖然很多人不認,但Bt蛋白的安全性已經獲得了多國官方認可。

第二個例子。

1994年美國先鋒公司把巴西堅果中編碼蛋白質2S albumin的基因轉入到大豆裡,以提高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結果導致很多對巴西堅果過敏的人,在吃大豆時也過敏,未通過安全評價,最後終止了研究。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理論上說,任何一種動物植物甚至細菌,都有N種轉基因方案,因此轉基因種類可以比現有物種總量還要多。

所以,外行們不要拿轉基因如何如何來說事了,以現在的技術,做幾種有毒轉基因產品也不是什麼難事。轉基因只是一門技術,正如電可以驅動機器,也可以弄死人,難道還得給“電”貼個有毒沒毒的標籤嗎?

什麼是毒性?

這不是抬槓,毒理是非常專業的學問,毒理研究最常聽見的一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曾經有個毒理學奠基人說過:“所有東西都含有毒素,沒有任何東西是完全無毒的,劑量才是決定物質毒性的關鍵。”

劇毒氰化鉀,如果只是攝入幾個分子,那危害還不如一個臭屁;鹽要天天吃,但一次性吃200克,就得丟半條命;水喝多了也會中毒,因為喝進去的是水,排出來的是汗和尿,這會帶走體內的礦物質,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癥,處理不當可以引起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或死亡。

拋個個人觀點,現代毒理學儘管問題多多,但已經可以滿足日常需求。雖然很多國家的老百姓對自己政府不怎麼信任,但客觀的說,像中美歐日這種正經國家,批准上市的食品還是很靠譜的。

這不是說國家批准就代表完全無毒無害,而是說其危害不會比現有風險大,比如農藥殘留、土壤重金屬汙染、食品添加劑、藥品等。在轉基因商業化種植的23年時間裡,從未發生一起轉基因作物造成的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事件,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另外,批准和監管是兩碼事。2018年某種子龍頭企業違規種植2590畝未經批准的轉基因玉米,成為全國首個違規種植轉基因被判刑的案例。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違規種植的轉基因作物,理論上講,風險大於已批准的轉基因作物。

風險尺度

轉基因作物並不是有毒無毒的問題,而是風險高低的問題。不同人應對風險的策略是不同的,對於從不擔心溫飽的富人,自然希望將風險降到零(儘管轉基因的風險不一定比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高),但從全球的糧食安全考慮,轉基因這點風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無論從防治病蟲害,還是從增加產量來說,轉基因都是一個不得不保留的選項。

如何把握轉基因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尺度?這一定不是老百姓投票決定的!科學家有踩油門的,也有踩剎車的,人類在付出了沉重代價後,已經可以比較穩妥地管控科技進步帶來的風險,我個人對科學家們非常有信心,建議大夥也不用擔心。當然,政府監管是否到位是另一個話題,不屬於技術問題。

2018年轉基因踩了一腳狠狠的剎車。

2018年底,號稱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的首例“基因編輯兒童”引爆全球,但很快官方就定調了: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嚴重違背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隨後,賀建奎的榮譽被撤回,工作被辭退,已移交公安機關處理,蹲大牢是逃不掉了。

單純從技術難度上說,編輯人的基因和編輯動物的基因是差不多的,畢竟人也是動物嘛。但是目前,與人有關的這腳剎車被踩的死死的,只有少數基因缺陷疾病治療在探索。就算拋開倫理道德,僅僅從危害上講,試驗者一旦結婚生子,這種修改後的基因就會混入到正常人類的基因裡,產生不可預知的風險。

等不到的未來,回不去的自然

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為工業化是導致生態問題的唯一原因,但實際上,即便人類躺在不動,自然也不會溫婉可人。很多人想著要回歸自然,其實自然早就奔到前面了!我們要做的恐怕不是迴歸自然,而是追趕自然。

人類與自然的諸多矛盾,靠迴歸自然是解決不了的,科技捅出的簍子只有靠科技才能解決。

也許,在我們等不到的未來,發達的科技才能讓人類和自然真正和諧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