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劉振忠在他的作品前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創作中的劉振忠


劉振忠,1969年生於天津靜海,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美術系。劉振忠現為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國畫協會會員,中法藝術交流協會會員,寫生中國-中國油畫俱樂部會員。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理事會聘為副秘書長,中國藝術家交流協會聘為名譽主席,國際漢學研究會授予人類靈魂藝術家稱號。

作品先後在中國美術教育、美術報、美術大觀、天津日報、中國繪畫寫生集、中國收藏等刊物發表,中華網、華夏藝術網、中國經營網、搜狐網、易網上海、易網深圳、深圳之窗、金融界、新浪網、雪花新聞、今日財金、每日頭條、每日新報、新晨日報、南方日報等各大線上線下媒體平臺對作品及展訊進行專題介紹。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宴戲圖 140*120 布面油畫 2019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仲桓:“在劉振忠的「慾女」系列裡,我們可以看到有別於畢加索的稜型立體構面,而看到了劉振忠利用圓弧立體構面來呈現大部分的區塊,這是屬於西方和東方的不同,東方儒家思想影響下,圓融是所有處事的最終目標。劉振忠利用圓體造型讓女性的包容呈現得恰到好處,也讓人迴歸最直接的母體。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宴戲圖 180*180 布面油畫 2019

而在超寫實所需的部分,劉振忠也的確親口承認過他學習達利,但學的不是畫風,而是構思的方式。劉振忠喜歡在睡前閱讀,在半夢半醒之間習慣和達利一樣手拿著畫紙和筆,讓瞬間的靈感能夠即時記下,這也創造了「慾女」系列很獨特的夢境風格。「慾女」系列,很大部分是在探討人內心真正複雜與矛盾的心情,有的慾女的表情是微笑但肢體卻是扭曲的,也看見心靈層面的掙扎,有些慾女讓自己盡情狂歡也是藉由放鬆讓不好的事情快速遠離,畫作要表達的絕不是表面,用心,就能看見更多。”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夜宴 100*120 布面油畫 2019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靜海書畫:“中西結合是近代中國繪畫史最為重要的藝術實踐之一,將西方技法和意識融入中國水墨者最多。在以文人畫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水墨意境以外,劉振忠發現在“正統藝術”避之不及的農民畫藝術中蘊涵著極大的藝術表現力。於是,在他的女性主題油畫作品當中,你可以找到年畫中的點、線,甚至是具象意象的表現方式,比如具有象徵意義的花朵。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花與果 100*200 布面油畫 2018

色彩的大膽運用更是讓這些有著超現實主義意味的作品有了顯著的“中國味兒”,這種味道在國內的各大博物館中是找不到的,但如果你去訪問鄉間舊宅,去尋找民俗遺存,這些紅、綠、紫、粉卻是按圖索驥的關鍵。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最早關注劉振忠的收藏家以海外為主,這種色彩借鑑更像是文藝復興期間西方大師對東方二維觀念的膜拜,劉振忠的作品中恰恰有這個味兒,而且這種結合讓他的作品極具國際範兒的裝飾美感。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花與果 120*140 布面油畫 2019 *與上幅作品為同一主題,不同表現形式

而意識的表現更源於此,在男權主義寫就的中國封建歷史上,包括文學、繪畫在內的各種藝術形式都在表現女性的時候失之偏頗。在劉振忠看來,這種缺少尊重與認識的理解也造就了其在女性藝術表現上的弱,形成了一種男性窺視。女性的身體和需求甚至被歸為禁忌,一個性別群體的美也在文化中被矯飾至變形。但是在農民畫的視角里面,女性往往被“低級”卻本真的表現,比如身體的豐腴代表健康和良好的生育能力,健康的膚色和開懷的笑容與陽光同調。農民畫中的女人不會是林黛玉,卻在戲臺和書本外能享受更自由的呼吸,劉振忠在中國繪畫的一個側面裡找到了這樣自信的女人側臉,並把她們置於表現主義的聚光燈之下。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歡宴 2 70*170 布面油畫 2019

劉振忠的作品中不帶譏諷和傷痛,平靜卻手法繁複地著重處理美的表達,他認為這是時代進步的需要。在遠離85新潮之後的改革陣痛期三十年以後,他認為如今的藝術家應該跟上時代的腳步,向世界展示中國最真實的自信,而女性的變化則是一個良好的角度。”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花卉 80*80 布面油畫 2017

畫友評:“劉老師,我收藏了你好些靜物和風景,但我看不大明白,就是覺得喜歡,想總結點什麼,又云裡霧裡,只覺得色彩有點重慶妹子的潑辣大膽純粹直接,是否把國畫中的潑墨技法運用到油畫中?前面幾張靜物用的筆法又有軍漢的鐵骨柔情,自信揮灑,又自有法度,似乎還運用了漆畫中的噴漆技法,落墨點點,篤定通透。長看之,想揮筆臨習,卻又如老虎吃天。”


藝見訪問

藝見小編:對您的創作生涯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為什麼?

劉振忠:說起來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師承很多,我跟老師學到很多東西,而後叛逆。可以說,對我影響大的是一些流派,和大師,如畢加索、達利、吳冠中、趙無極等先輩。還有一些和美術無關的書籍。


藝見小編:劉振忠老師,請問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新水墨的創作的?為什麼會選擇新水墨呢?

劉振忠:新水墨之於我來說好像不是選擇,是必然,創新和發展是藝術之必然,新水墨之於傳統水墨是當代畫家的必選。並非傳統水墨不好,他只是完成了他的使命。而新的水墨正是他的延續和發展,也就是創新,是當代文化的必然,是水墨的生。我沒有理由不新水墨,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藝見小編:您覺得您的藝術作品對於普通公眾而言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作為藝術家,您最想對大眾說些什麼?

劉振忠: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的藝術、藝術語言是我的,也是普通大眾的。但,大眾可能接受起來有些難度,因為我表現的是精神深處的東西,而非表像。


劉振忠:花是美的。一個畫家,他的精神深處,是最求美的。


藝見小編:慾女系列的靈感來源是什麼?您在創作時是怎樣處理以達到視覺上您想要的效果的?

劉振忠:慾女系列的靈感當然來源於女人。女人之於男人是謎一樣的,如水如風,壓抑而張揚,柔弱而柔韌。我是藉助女人外在的型,來表現女人的神和性~


藝見小編:您在創作中是怎樣找到屬於自己的抽象風格的?

劉振忠:關於抽象這個話題或概念,好像不是刻意找的,是在繪畫這條路上自然而成的。抽象是心靈深處的寫照,是人靈魂的具象,是靜極的反撲,是找不來的。


展覽規劃

2019年9月,劉振忠成功在臺灣,上海及深圳三地成功舉辦個人聯展,轟動業界。未來幾年,劉振忠仍會舉辦多個三地個展。

三地展時間路線圖

2020 臺北 / 東京 / 紐約

2022 臺北 / 柏林 / 香港

2024 臺北 / 倫敦 / 新加坡

2026 臺北 / 巴黎 / 北京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新水墨這個概念,囊括了近三十年不同於傳統水墨、學院寫實水墨的所有水墨的新探索。這一板塊的崛起,在文化心態上是因為它一邊聯繫了中國傳統,另一邊又體現了當代的新變化,符合了中西方對於“非西方中心主義”當代藝術的共同企盼。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水墨慾女 34*137 宣紙水墨 2018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春花 68*137 宣紙水墨 2018

近幾年的各大藝術博覽會上,眾多畫廊紛紛帶來了新水墨作品,甚至不少畫廊用將近一半的展位空間主推。中國嘉德2012年春拍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專場拍賣,53件拍品成交率高達92.45%,成交額達1377.4萬元,其中有4件拍品過百萬。在2012年秋拍中,多家拍賣公司舉辦了當代水墨專場拍賣,中國嘉德繼續推進“水墨新世界”,44件上拍作品成交39件,成交額為1736.85萬元,成交率為88.64%。而北京保利也在2012年秋拍首次推出名為“中國當代水墨的中堅力量”夜場拍賣,49件上拍作品,成交44件,成交率為86.27%,成交總額達3386萬元。其中,新水墨作品13件,成交率100%,成交額為185萬元。


藝見微拍·劉振忠專場 | 借古容西是當代畫家的責任和追求

春花 68*137 宣紙水墨 2018

新水墨兼顧了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新內容和新形式等諸多層面的融匯和轉化,對於越來越年輕化的收藏群體來說具備良好的審美接受的心理基礎,逐漸成為眾多藏家和投資者的首選,這是新水墨的天然優勢。其次,當下的新水墨市場剛剛開始,處在培育和發展的階段。市場雖有愈演愈熱之勢,但大部分作品整體價位偏低,多在每平尺1萬元至5萬元之間。這個板塊還未曾經過炒作,現在買入的作品幾乎等同於購入“原始股”。再則,有當代水墨為先例,鑑於現今新水墨的市場表現活躍,其未來發展潛力定然空間巨大,風險完全可控。

(參考文章:《新水墨作為國畫新藝術形式繼續走俏》)


藝見解讀

劉振忠既畫油畫也畫水墨。其實,對材料的選擇沒什麼好評價的,因為,藝術發展到了今天,以材料分畫種的做法已經過時。我想說的是,無論選用什麼材料,有追求的藝術家都應尋找與既有不同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併力求給觀者帶來之於藝術的新的認知。

劉振忠就是這樣的藝術家,他的作品並不晦澀:油畫受到了水墨的影響,強調平面,突出寫意;他的水墨也摒棄陳規,融入了色彩構成和造型等西方繪畫觀念。

有人將這樣的油畫稱之為意象油畫,而將這樣的水墨稱之為新水墨。但在我看來,這些套稱謂的做法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很多冠冕堂皇的稱謂之下的作品,無法觸及稱謂應有的精神內涵,甚至不屬於藝術家自己。

劉振忠的作品,無論油畫還是水墨,都承載著兩個藝術的基本屬性,即文化屬性和精神屬性。立足於此基本屬性,劉振忠在形式語言上求新求異尋找突破,在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在取捨之間,提煉出屬於自己的藝術語音,這也是他自己之於藝術的心靈歸屬。


收藏心得

藝術創造其實不只是藝術家的事情,拓展而言,藝術收藏也是一種創作。如古根海姆創造了立體主義,卡斯帝裡成就了波普和極簡主義,都是通過收藏完成的創造。回眸藝術史上那些具有節點意義的收藏家,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的特點,就是收藏那些離開既有認知和經驗的藝術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