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鹭:价值投资并非坦途,两种陷阱必须小心避开


邱国鹭:价值投资并非坦途,两种陷阱必须小心避开

邱国鹭,高毅资产CEO,2011年在“3000万人票选最受尊敬基金公司活动”中被评为“最佳投资总监”,2012年被《理财周报》评为“最佳基金投资风云人物”。作为A股投资圈的元老和国内价值投资的践行标杆,邱国鹭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已经被广为认可。以下内容为邱国鹭《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读书笔记:

芒格:如果我能知道我会死在哪就好了,这样我就永远也不去那儿。

从别人的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是聪明人的做法;反过来想,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如果能减少错误,也就增大了投资成功的机会。

价值投资最怕一知半解。只知道皮毛,往往会走很多弯路。本文把把价值投资常见的价值陷阱和价值误区整理出来就是希望更多的朋友少走弯路。

价值投资最需要的是坚守,耐心等待价值回归,期待遇见戴维斯双击。但我们要坚守的是真正有价值的股票,而不是盲目坚守被垃圾公司深度套牢。这时我们需要一双火眼金睛,看穿陷阱,避开误区。

一、价值投资陷阱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陷阱,一类是成长陷阱。

A.价值陷阱

所谓价值陷阱,指的是那些再便宜也不该买的股票,因为其持续恶化的基本面会使股票越跌越贵而不是越跌越便宜。

第一类是被技术进步淘汰的公司。例如数码相机发明之后,主业是胶卷的柯达的股价从90元一路跌到3元多,这就是标准的价值陷阱。

我们在研究一家技术型公司时,经常会看公司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储备,看这家公司的技术储备方向是不是正确,会不会很快被同行模仿并超越,只要公司能不断迭代自己,永远先人一步,那这样的公司拿着就会非常放心。例如腾讯公司,内部迭代,让微信取代QQ。

第二类是赢家通吃行业里的小公司。选股就选行业龙头,小公司虽然表面看增速很快,但却冒的风险是更大的,一旦行业出现什么政策或危机,最先倒下的永远是小公司。例如新能源汽车行业退补政策,有太多小公司没能抗住,纷纷倒下。而在光伏行业,在5.31新政出来时,行业一片哀鸣,本来就是行业里的龙头-隆基股份,一开始股价从37-38元的价格一下子跌到了11元多,但是随着投资者和市场冷静下来,走在趋势上的单晶之王隆基股份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股价也得到了修复,现在已经33元了。

第三类是分散、重资产的夕阳行业。夕阳行业,意味着行业需求不再增长;重资产,意味着需求不增长的情况下产能无法退出(如果退出,投入的资产就会作废);分散,意味着供过于求时行业可能无序竞争,甚至价格战。因此,这类股票的便宜是假象,因为其利润可能将每况意下。老话常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第四类是景气顶点的周期股。这类公司在景气度高点时,财务报表非常漂亮,收益增速高,PE低。但这时往往是这类公司最危险的时刻这个就不多说了,看看巴菲特读书会刚刚发的文章吧,你就知道啦!

附:

第五类:无法创造自由现金流公用事业公司。这是前几年看环保公司得到的教训。参与PPP项目的环保公司确实很美,外有政策支持美誉,内有稳定的发展增速、账面利润非常漂亮,而且还有大量项目拥有特许经营权,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估值也往往都很低。很多投资者都会被这种美貌迷惑。实际上在BOT类项目会计准则之下,这类公司的利润是“假的”,是没有现金流支撑的。垫资进行的项目建设取得利润变成了30年项目特许经营权,公司的现金流往往长期为负,而且未来的经营需要投入而且产能利用率很难一一准确评估,涉及公用事业,服务价格提升路径复杂。在港股的北控水务、云南水务、康达环保等公司就是这种看起来很美的价值妖女。

第六类是那些有会计欺诈的公司。有过一次被骗,你还能够安心持有这家公司嘛。如果不能,请不要再持有了,例如獐子岛,扇贝一次次的出逃,再便宜也不能买。

这几类价值陷阱有个共性:利润的不可持续性,因此,目前的便宜只是表象,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后就不便宜了。

B.成长陷阱

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因此成长就是硬道理,要买就要买成长股。但成长股也是有陷阱的,一不小心,你就会粉身碎骨。第一,估值过高。高估值的背后是高预期。对未来预期过高是人之本性,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统计表明,高估值股票业绩不达预期的比例远高于低估值股票。一旦成长预期不能实现,估值和盈利预期的双杀往往十分惨烈。

成长是个好东西,好东西人人想要,想要的人太多了,就把价格抬高了,而人性又总把未来想象得太美,预期太高,再好的东西被过度拔高后也容易失望,失望之后就变成陷阱了。

一些科技公司在持续快速增长几年之后,市场会寄予厚望继续奔跑,甚至还希望它跑得更快,并给予了过高的估值。问题是公司快速成长的周期不可能长期持续,当公司的市占率达到一定高点或新品没有马上跟进时,业绩放缓,市场就会突然醒悟过来而产生暴跌。这就是价值跑步机原则。人都会摔倒在越来越快的跑步机上。所以建议在给公司进行估值时,增速假设一定要保守、保守,再保守一点,对于七年之后的永续增长按GDP增速或7%不会错。

树永远长不到天上去。成长本身并不是陷阱,但人性的弱点中对未来成长习惯性地过高预期和过高估值却是不折不扣的陷阱。

第二,技术路径踏空。之前说的光伏龙头隆基股份,公司是单晶硅的龙头,它踏准了技术路径,而某鑫公司,因为技术路线踏空,从531新政后就一蹶不振,股价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迹象。

第三,无利润增长。上一轮互联网泡沫中,无利润增长大行其道,以烧钱,送钱为手段来赚眼球。如果是客户黏度和转换成本高的行业(例如C2C、QQ),在发展初期通过牺牲利润实现赢家通吃,则为高明战略;如果是客户黏度和转换成本低的行业(例如B2C电商),让利带来的无利润增长往往不可持续。

第四,成长性破产。即使是有利可图的业务,快速扩张时在固定资产、人员、存货、广告等多方面也需要大量现金投入,因此现金流往往为负。增长得越快,现金流的窟庭就越大,极端情况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成长性破产,例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沃特玛,比如拿地过多的地产商和开店过快的直营连锁。

在《被管理层遗忘的公司金融基石原则》笔记中,我们强调:不能产生足够现金流、不能给股东带来满意回报的增长往往是有毒的。就像开车,方向不对,速度越快,后果越严重。

邱国鹭:价值投资并非坦途,两种陷阱必须小心避开

第五,盲目多元化。成长投资要警惕主业不清晰、为了短期业绩偏离长期目标的公司。这是在说东旭光电么?

第六,新产品风险。成长股要成长,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然而新产品的投入成本是巨大的,相应的风险是巨大的,收益却是不确定的。例如医药股公司,我们非常看重他们的研发投入,但是新药的开发周期无比漫长、投入巨大而最后的成败即使是业内专家也难以事前预知。因此新产品风险也是要注意的。规避这类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产品单一,研发管线单一的小公司。研发管线多的平台型公司,即使一个产品研发失败也不会影响公司整体经营。

第七,寄生式增长。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型公司。就像近期的特斯拉产业链公司,只要公司进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股价都蹭蹭蹭往上涨。但是这种公司,其命脉掌握在“大款”手中,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议价权。如果不想被淘汰,请努力成为“大款”。这类公司我们可以通过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收款数量大小来判断。有竞争力和议价权的零部件公司,自然账期很短,现金流很充沛。比如宁德时代,客户管他是上汽、北汽,民企还是国企,要拿货,必须先打款,虽然宁德也只是一个零部件公司。这里的原因就是在电池行业,宁德时代公司的技术领先、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安全性在行业首屈一指,不服不行。

第八,会计陷阱。收入有可能是假的,利润有可能是假的,就连你拿到手的分红也可能是假的,比如乐视网在扑街之前借贷分红。价值股可能会有这种陷阱,但是成长股中这个问题更普遍。学会分析财报是投资研究的第一步。不踩雷,不踩弱智的雷,不受伤,好好活下去是投资的第一要务。

各类成长陷阱的共性是成长的不可持续性。

不管是价值陷阱,还是成长陷阱,都需要投资人擦亮眼睛,在便宜的好货和昂贵的赝品并存的市场中寻找真正值得我们持有、坚守的公司。

邱国鹭:价值投资并非坦途,两种陷阱必须小心避开

二、价值投资的误区

1)价值投资失效的领域。国家不同、投资品类不同、社会的进步、时候不同、产业变迁等等都会影响价值投资的有效性。比如中国90后的个性,中国人口味多变,小众化产品太多,难出长生命周期的大单品。在这样消费越来越个性化的国家,企业如何紧跟变化、做大做强?国家不同也影响投资有效性,比如加拿大价值投资就不那么有效。加拿大矿产企业多,这类矿产资产难以把握价值,不适合价值投资;期货等投资品类也不适合做价值投资。在市场非理性的时期,也不适合做价值投资[比如牛市顶峰期]。

2)误区来源。误区源于市场波动、投资者对国家、投资品类、行业、市场阶段等因素考虑不周,未能建立深入的认识,从而导致价值投资无效:价值投资有效是因为它有时无效,所以才长期有效。

3)积累足够的产业知识是不走弯路的前提。价值投资书籍只会告诉你方法,产业知识则是应该去积累的。中国今后10年,必定会涌现一批世界级企业。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者所选择的产业必须符合产业升级方向。

4)分析变与不变的行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不变的行业,例如白酒、传统医药,寻找具有根深蒂固护城河的企业,择良机进行投资(例如疯牛病时期投麦当劳、SARS期间投鸡肉、餐饮、塑化剂事件投茅台)。

在高集中度的行业中进行投资,例如白电领域的美的、格力,技术换代慢、利润可观且持续。

变化的行业,要“胜而后求战”,等行业竞争出胜者再投资,择有优势的有成长空间的企业进行投资。这类企业往往已经是某个领域的领导者,正处于扩张期且成长空间巨大(其成功易于复制和扩展),例如在美国成功的星巴克,扩展到中国依然成功。在变与不变中要因时因地而异,分析市场阶段、环境、行业发展阶段,了解企业内在才是制胜关键。

邱国鹭:价值投资并非坦途,两种陷阱必须小心避开

小结:价值投资总体上是有效的,因为它有时候并不有效。因为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一个方法总是有效的,用的人多了,它的有效性就会减弱。而价值投资从总体上是有效的,是基于它有时候也是无效的。有人说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市场90%的时间是有效的,而10%的时间是无效的(非理性),正是这10%的无效,导致了价值投资可以有效。A股市场由于散户居多,对投资者有好有坏。好的地方在于,价值投资更容易了,坏处是如果你意志不坚,就可能被市场的疯狗带到沟里去。

邱国鹭:价值投资并非坦途,两种陷阱必须小心避开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邱国鹭:价值投资并非坦途,两种陷阱必须小心避开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