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作战会带多少子弹?

扌包兼欠甲鸟


对于普通步兵来说,执行一般任务的时候,

主武器的弹匣携带5~6个就足够了,每个弹匣容量为30发,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单兵携带的主武器子弹数量在150~180发左右,除此之外,对于手枪这样的副武器,一般会携带3~4个左右的弹匣,以美国最新的M17模块化手枪为例,弹匣容量为17发(也有21发的弹匣),则副武器子弹数量为51~68发左右。

▲M17手枪

士兵携带的具体子弹数量其实是要根据任务情况来绝对的,子弹并不是越多越好,除了携带子弹之外,手雷、IFAK(个人急救包)、战术手套等单兵物品也是必须要携带的如果你是负责提供火力支援的榴弹投掷手,那么你还需要携带10~20发榴弹,最多时更是要携带30~40发,因为是火力支援的角色,所以携带的子弹数量可以相对减少一点,主弹匣数量可以减少到2个,这是由于携带这些枪射榴弹有着严格的安全措施,必须使用专门射击的背心携带,不然的话是很容易出现事故的,如下图所示:

▲负责提供火力支援的榴弹手

如果是一个SAW(就是机枪手,Squad Automatic Weapon是“小队自动武器”的意思),比如使用M249、M240等班机的机枪手,他们则会直接携带一个200发弹容量的弹药箱,如下图所示,仅仅是这个弹药箱的重量,就要比四五个普通的弹匣要重,当然,这些弹药箱有时会直接用车载,除此之外,机枪手的副手同样也会携带2个左右的备用弹匣,以便不时之需,如果自己没子弹了,机枪手是可以让其他步兵提供弹匣的,毕竟现在的通用机枪(即班机)从弹链、弹箱到弹鼓、弹匣是可以通用的!

▲机枪手携带的弹药箱

最后,像狙击手或者精确射手这样的特殊兵种,他们是追求隐蔽、精确打击或者精确火力支援的,很少会跟对方直接交手,正常情况下一次性需要击杀的目标也不会很多,所以,一个狙击手通常会携带5~15发狙击步枪弹,而如果是副手,那么同样也会携带一个步兵的正常配置弹药数量,主弹匣5~6个,副武器手枪弹匣3~4个同时会携带手雷、急救包等物品!

总之,一个士兵的负荷量是有限度的,子弹的携带数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执行的任务不同,所需的装备种类和数量也不同,不过的,大都数情况下,一个普通的步兵,携带200发左右的步枪弹基本上是够用的了,哪怕是战况激烈也一样,因为搞不好你连子弹没用完就挂了,毕竟战场形势越严峻,死的一般也是越快的!


哨兵ZH


有人统计过

二战时我国军民消灭一个日军平均需要800~1000发子弹。

二战欧洲战场消灭一个德军需要1500~2000发子弹。

越战时美军消灭一个越军需要15万~20万发子弹。

自卫反击战时,我人民解放军消灭一个越军则需要5万~7万发子弹。

海湾战争时期,美军消灭一个敌人需要25~30万发子弹。

1、越战美军配备的子弹: 子弹对于单兵作战 十分重要的。越战后期,美军大量使用M16A2自动步枪,口径5.56毫米,射速分钟/700~950发,弹夹容量30发。为了增强生存能力,美军都大量携带子弹,一般情况下,一个基数是6~8个弹匣,180~240发子弹,后续可以支援3个基数子弹,可达500~600发子弹。也就是说,美军平均携带200~300发子弹,必要时可以增加到600发。一个步兵突击班,配备子弹总数超过5000发,(每个班9人)可见,美军在越战时期就很财大气粗。

2、自卫反击战我军配备子弹:自卫反击战初期,我军由于准备不足,每个班配备的主要轻武器是56式半自动步枪,一个步兵班武器配备;班长和副班长每人一只56式冲锋枪,一般配发子弹1~1.5个基数,(子弹带上3个弹匣,枪上一个弹夹,共计120发子弹班长一般可以多带1~2个弹夹),一挺班用轻机枪,配备子弹500发,7只56式半自动步枪,每只配备子弹10*10发,既每个半自动步枪配备100发子弹。一名40火箭筒手和一名装弹手,不配备轻武器。全班配备轻武器口径均为7.62毫米。每个班一个基数子弹总数不超过2500发。进入两山战斗时,我军全班配备了冲锋枪,有的班还换装了81式冲锋枪,由于“阵地战”居多,一般子弹配备都可以满足全天候作战使用,也就是“用多少有多少”,一只冲锋枪平均配备5个基数的子弹。(500~600发)

3、现时我军配备的子弹:目前我军主要作战用轻武器是95式突击步枪,口径5.8毫米,有效射程400米,一个基数子弹为5个弹匣,每个弹夹30子弹,由于95突击步枪的口径小于56式冲锋枪子弹,单兵所承受的负担大大降低,每个人最多可携带6~9个弹匣,平均可携带200~300发子弹,完全可以满足战时需要。


东义义


这个问题很好玩,有不带子弹的单兵也有带很多子弹的单兵。这怎么说呢?

先看狙击手的如何?

其实可以从图上来数出来了,一个狙击手的战斗小组由射手和观察手组成。射手携带7.62mm狙击枪弹通常会携带4个弹匣。大约120枚子弹,另外会带一把手枪配备4-5个弹匣。 观察手担任保护和警戒任务携带M4突击步枪,携带10-12个弹匣共计300-360枚子弹,同时会携带8枚40mm榴弹。

而一个普通士兵携带弹匣其实是6个到8个,大部分情况下并不限制士兵自身携带弹药数量。

因此很多士兵都会见缝插针的多携带几个弹匣,如果自己用不完可以支援他人。

例如这个战术背心上就塞满了弹匣。具记载,在越战的时候一个美国士兵携带2000枚子弹当时是创造了世界纪录的。


说到越战期间,通常的装备是这样的:

一把M-14步枪,附带7个弹匣。但同时士兵会以弹袋和弹带再携带复数的弹药,基本上也是300颗子弹上下。


英军当时的携带量大约为250发左右,英军大部分子弹装在弹匣内,少部分子弹装在一个子弹袋子里面。

如果是一战的时候,武器射速不高,因此只会携带几十枚子弹,分别放入5颗子弹一组的弹夹内。通常这样的弹夹会带10-15个。


现代战争中大部分武器补给会有专门的补机车随着军队一起运动,在每个补机车内为负责的士兵携带了弹药,这样基本上可以保证每名士兵3-6天的补给量。如果这些补给不够的话,士兵还可以呼叫空投补给。

为了使用方便,补给包里面的弹匣已经是装好弹药的。

而单独的空弹匣,则是另外的包装进行补给。


军武数据库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以美军为例,原则上自动步枪手只需要携带6个30发弹匣。

在现代战争中,自动步枪手开枪的机会其实还是有限的。如果爆发战争,恐怕都是在近战或者巷战,原则上180发子弹就够了。

但实战,尤其是恶劣地区战场,美国大兵携带子弹往往很多。

比如阿富汗战场,由于后勤补给往往不能迅速通过山地,美军士兵被要求携带10个弹匣,也就是300发子弹。


而美军老兵,往往会携带400发以上子弹。

要知道,在山地行军携带400发子弹是很可怕的,但毕竟可以保命。

因为山地作战,即便有空中支援,也可能连续几天没有补给,依靠现有弹药作战。

士兵不吃饭可以活几十天,就算不喝水也能支撑几天,但没有弹药恐怕分秒就挂了。



那么,解放军携带弹药情况是什么样?

通过几次演习来看,解放军官兵携带5个弹匣,也就是150发子弹,大体和美军一致。


萨沙


大家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士兵在作战的时候是集体作战而不是单人作战,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单个士兵携带多少弹药的问题了!看过《拯救大兵》或者《我们的父辈》的军迷肯定都对当时的美军、德军作战单位有印象,除了那些深入敌后的突击部队需要自己携带全套装装备之外,正规作战部队里都有自己的军需官,再不济也是由专人负责携带弹药的。在电影《我们的父辈》中弗雷德汉姆这样神经百战的老兵是不会随身携带大量弹药的,在子弹打完的时候会有一个搬着弹药箱的士兵随时补给弹药给他。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携带大量弹药的士兵要承受巨大的重量,这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它的作战发挥,在电影中二战时期的士兵大多在要带上挂满皮制弹匣,德军的这种弹匣相对日本的样式较小一些,一般给一个士兵配备这样的弹匣能携带60发子弹,这已经是几公斤的重量了!携带弹匣的麻烦还在于容易丢失子弹,因为士兵在战场机动或者进行各种规避、卧倒、匍匐前进动作时,皮质弹匣里的弹药很容易掉出来,因此说没有哪个国家会给单个士兵配备大量弹药。

现代化战争中的子弹相比二战时代都大幅的减小,重量大大降低的同时单个士兵弹药的携带量增加,但是有个麻烦的问题是,现代化步枪都是全自动的突击步枪弹药消耗量十分巨大,因此很多士兵都会大量配备弹匣加快装弹速度,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装备的重量,因此说现代化步兵班或者稍大一些的作战单位对后勤的依赖性更大,也需要更多专门搬运弹药跟随部队作战。


利刃号


单兵携带多少子弹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参考作战环境和兵种来定。我们一般认为的那种陆军列兵,携带子弹的数量一般是100-300发左右。子弹的数量取决于带多少弹匣,用什么枪。

如果是火力和精度较好的枪械,往往不会带太多子弹。如果是射击品质不佳的枪械,则尽量多带些子弹,凭借子弹数量来支撑战场的需求。如果是特殊兵种,携带的子弹可能会超过400发,或者是在特殊的作战环境下,可能需要上千发。

大部分陆军列兵的子弹数量是200发左右,主要是因为自动步枪的射速和火力较之以往,提升了太多。子弹实际消耗起来,也是很快的。反观一战和二战时期,士兵携带的子弹数量不会超过100发,大部分人只有50发左右。那时候的枪械都是拉一下枪栓,打一枪。争取每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一战二战时期,子弹受限制的另一个原因是,补给不方便。士兵必须节省子弹,浪费的可能性很小。而现代军事环境不同了,自动步枪射速快,消耗大,同时在实战中,还会有弹药补给车随行。即使车辆出问题了,飞机可以随时空投。战地通用直升机也能及时补给,把补给弹药和接送伤员结合起来。所以现代士兵的子弹用量都很高。

200-300发是普通士兵和特种作战部队的标准,如果是特殊兵种,则需要带更多。比方说狙击小队的观察手,他除了给狙击手汇报角度和风速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用自动步枪警戒周围环境,避免有人偷袭狙击手。狙击手用的子弹尺寸大,还要携带上百发。再加上其他狙击设备和手枪,已经不方便携带其他重武器了,处于攻强守弱的状态。

观察手要尽量多带子弹,除了自动步枪,原则上至少要带上400发以上的步枪子弹。万一狙击小组被发现,火力压制的任务全靠观察手了,需要经常连射,带的子弹少了根本不够用。

除了狙击小组成员,在一些执行突击任务的小班组里,也需要大量带子弹。还有一种情况是,作战环境太恶劣,比方说越战的丛林交锋。有一名美军士兵居然携带2000发子弹,创造了带弹记录。即使自己用不完,也能分给战友。总的来说,在战场上带的越多越好。


兵说


美军现在通常是携带210发步枪弹+45发手枪弹,也就是说是7个30发突击步枪弹匣+3个15发的M9手枪弹匣。这几年美军的新弹匣的硅钢弹簧质量据说不错,压30发整也问题不大,M16时代,通常是压27~29发,印象里以色列人现在仍然是压29发。不过第一线部队,大多倾向于尽量多装,伞兵和特战部队能装到15个弹匣。因为在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突击步枪的情况下,短点射导致的弹药消耗仍然很可观。越战时代的美国步枪兵使用20发弹匣时,每个弹匣一般只能压16发子弹,但很多人用各种办法在身上塞200发以上的弹药。二战期间美军的标准弹药储备是80+8,M1上一个弹夹,身上10个,苏联红军相对少一些,是60发,但实际上都带的比这个多。侵华日军后期在中国敌后游击区扫荡时只带40发左右的弹药,这是为了防备被八路军缴获。

如果是机枪手,美军M249射手应该随身携带600枚子弹。


强武堂


从二战到现在,一般步兵作战,携弹量主要有120发,200多发和300发三种。在栓动步枪时代,携带120发比较多,在自动步枪时代携带200多发比较多。

一般如果使用56式全自动,可以携带7个弹匣,一个弹匣标准是30发子弹。7个7.62毫米弹匣重量为10斤。美军如果是在阿富汗执行巡逻任务,会携带10个弹匣,重量为14.46斤,但是这种巡逻是乘车巡逻,因此对重量不是很敏感,具体携带子弹数量,也要看任务。

如果是非洲维和这种任务,携带5,6个弹匣就可以,如果是在阿富汗执行战斗巡逻任务,需要7-10个弹匣,如果是据守危险地区哨所,比如在也门,阿富汗和叙利亚战场,那就需要至少2个弹药基数,600发子弹。

特种兵一般携带5个弹匣,大约150发子弹。特种兵不是精锐轻步兵,不是去执行硬抗硬打任务。主要是执行侦察,暗杀,爆破,空地或者空海引导,炮火引导,还有袭扰等任务。

不是端着自动步枪当兰博,一个人打50个人。因此,不会携带特别多的弹药。特种兵实战弹药消耗量反而比普通步兵参加山地战和丛林战弹药消耗少。

如果按满编携带,一个现代步兵,执行战场任务,负担20多公斤,就已经是比较合适的重量。重量再大,非常容易消耗体力,难以灵活活动。钢盔,防弹衣,手雷,榴弹,侦察设备,通信系统,步枪,手枪,最后可以留给子弹的重量,最多就是210发,7个弹匣。


深度军事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单兵”的范畴过大,不同兵种的单兵携弹量并不相同,同一兵种在不同国家携弹量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轻步兵由于强调徒步机动,携弹量往往较少;而机械化步兵可以搭乘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因此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

按照我军70年代时的弹药基数规定,7.62毫米手枪(54式)弹药基数为40发,7.62毫米冲锋枪(56式)弹药基数为300发,7.62毫米轻机枪(56式)弹药基数为1000发,一般来说我军士兵在行动中携带0.5个基数的弹药。另外,步兵班组中担负火力压制的机枪手由于携带较重的轻机枪,往往要配有专职携带弹药的副机枪手,或由班组内其他士兵分担部分弹药携带,这使得机枪手的弹药携弹量往往不固定。

不难看出,步兵在作战时携带的子弹其实很少,基本不会出现某些FPS游戏中动辄三百发子弹以上的情况。但在实战中,很多士兵往往会想尽办法多携带一些弹药。比如在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士兵在缴获阿富汗抵抗武装使用的56式胸挂携行具后,经常会将其用水泡松后使用,这样可以将原本只能插入一个弹匣的弹匣包插入两个。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单兵携弹量也不再具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如美军采用的多款战术背心都可以灵活配置插包,因此一些士兵在作战时往往会多带几个弹匣包以备不测。因此,目前单兵携带弹药的数量其实是越来越没有规范的,这个问题也可以说越来越难以回答。


军机图


先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单兵所携带的子弹数量基本都是六七个弹匣,也就是200多发子弹。当然可能会有一些零散的子弹装在行军背包内。对于现在的战争来说,你携带的很多子弹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毕竟带着更多的子弹,也就意味着你的负重更大,而你的机动能力就会下降,长途的行军作战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现在行军打仗基本都是以小组编制,每个人虽然携带了很少的子弹,但是全组加起来子弹的数量也是比较可观的。除了阵地战或者是有一定规模遭遇战外,双方基本上是在见面的瞬间就会结束战斗。子弹的消耗量也不会太大。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拼命的往自己身上多装子弹多装弹匣的一般都是新兵蛋子。有经验的老兵油子们才不会为了那一点子弹而牺牲自己的机动能力。



行动小组中,如果需要进行长途行军或者是深入敌后执行任务,那么小组内会有专门的人来携带弹药。以确保队伍在遭遇到敌人的时候,可以快速的作出反应。而且现在作战环境也不是一战和二战时期那样能比拟的了。即便是发生阵地战,那么现在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也能够迅速的将士兵们所需要的物资快速的送到阵地上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