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学校和老师教导有方?老师道破天机

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个转折点,每年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争议“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究竟是学校教导有方还是家长管理有度?”,其实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高考能考高分的孩子都离不开家长、学生、老师三方的努力,高分的功劳算某一方面都是无稽之谈!

家长为孩子铺路,教师为孩子指路,学生努力行进走路,对于多数考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而言,三者缺一不可!如果说谁的功劳最大,我认为三者是均分。


第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前提

从有考试开始算起,家里放养不管学习,但是孩子能考取高分的有没有?有,但是这种孩子万里挑一都是给概率放大了好多倍,所以不要在相信有什么天才,就算是天才也需要从小正确引导。我们可以仔细的看下各大名校的招生官网,你可以从里面看出来,985/211学校招生名单中,农村学生不足20%,这20%还是基于现在有”自强计划“、”筑梦计划“、”农村专项计划“等 政策的扶持下才实现的,说起来实在挺可悲的,农村教育在国家迅速发展的今天还是需要更多的重视才可以啊!

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学校和老师教导有方?老师道破天机

其实很多北大清华的学生, 家庭都不一般,甚至说家庭背景相当雄厚,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从小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而且有一定的教育资源和经济实力。

很多电视节目都对近十年各省的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其中特别有意思的点在于,这些状元多数出自教师家庭和公务员家庭,这就能说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根据北北的观察,一般而言,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老师的家庭,更容易出学霸。

为什么这么说呢:

1.爸爸公务员,工资稳定,上班时间固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学习,而且一般公务员回家也会处理些事宜,而不会直接看电视,玩手机等影响孩子。

2.妈妈是老师,目前老师的收入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也可以说是在稳步一线收入了,所以固定的收入和其自身拥有的教学实力都会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成长

3.家庭背景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人脉和对新生事物的认知,不可否认,一线城市孩子的认知要远大于二线城市的孩子认知,而目前各类考试改革后的重点主要考核的一项就有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把握能力。

所以说如果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缺失了家庭教育,首先孩子会很难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其次孩子也不知道该指定什么样的努力目标,一旦这种情况开始了,老师即使再想挽救孩子也无能为力了。

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学校和老师教导有方?老师道破天机

第二、老师是高分之路的辅助

“学霸的100分是因为试卷只有100分”,这句话其实听来调侃,但是实际上说的很有道理,很多学霸他们在正式学习前都会进行深度的预习,而等到正式课堂这些内容一点就透,于是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去研究新的内容了,所以老师在学霸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起指路人的作用。但是对于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而言,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不可夸大,很多学校,倾全校之力去培养北大清华的学生,却无法培养出来,原因只有两种,一是没有真正优秀的好苗子可以培养,二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了,致使孩子学习方向发生偏差。

所以,每年中/高考后,各地学校都会进行“生源大战”,即便是重点学校,也不能置身事外,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好的生源,一切都白搭。

当然, 教学相长,重点高中有优秀的生源,往往老师的业务水平更高,对学生的指引作用更大,所以才会出现衡水中学这样批量“生产”北大清华学生的超级中学。

(北北说:衡水中学不愧是清华北大的生产车间,严格的管理纪律和高质量的教学让他们越来越出名!)

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学校和老师教导有方?老师道破天机

第三、高分的关键是孩子自己的努力

内驱力永远是进步的根本动力,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驱力起作用,再好的家庭条件和学校资源,如果没有孩子自己的努力,都无法转化成成绩。

其实,这三个因素,哪个最重要,真的很难说清楚,因为三者完美配合,才能出一个“精品”,但是如果非得找一个最重要的,我觉着家庭教育最重要,因为这个是前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很难积极上进,再好的学校也没有用,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往往倾注了家庭全部的心血,这些家庭从孩子出生前就开始准备,从孩子出生后,就一步步规划着、陪伴着孩子的成长,才使孩子有更好的习惯,更加积极的态度,更高的格局,最后考上北大清华。

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学校和老师教导有方?老师道破天机

我是新东方北北老师,欢迎您来留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