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企業負債經營?

用戶67589468


首先堅持幾點原則: 1.不要讓債務的增長速度超過企業的收入,因為那樣企業最終會被債務壓垮;2.不要讓企業的收入超過自身的生產率,因為那樣企業終會失去競爭力;3.盡一切努力提高企業的生產率,因為生產率是持續發展的關鍵。

現在屬於去槓桿長週期內,充分了解兩個階段性政策調控順勢而為來讓自己的企業保持和諧:(提升利率,信貸收緊的通貨緊縮階段)1.政府企業家庭會減少支出,現金為王。2.如果負債過高,導致債務被重組削減會面臨資產蒸發的痛苦;(降低利率貨幣增發市場補充階段)3.政府會增加賦稅補貼基層貧富轉移4.央行會增發鈔票補充消失的信貸,降低利率提升市場活躍直至平衡。 逆市場思維是在放水紅利期穩健經營主營業務,努力讓生產率增長速度高於負債率,提高自身的現金保有量。在貨幣緊縮期做資產配置,選擇抄底國有銀行打折資產,短期產品收益迴歸到企業,中長期產品扛到了下一個經濟上升週期,提高的稅收轉補給基層,豈不是劫富濟貧。


鯨魚池子


企業負債經營,就是所謂的加槓桿,是非常常見的,在經濟環境穩定的情況下,企業負債經營可以達到短期快速發展的效果。

舉個簡單的栗子,一個企業有穩定的上下游供貨及銷售渠道,如果他按照自有資本金100萬進行投入,毛利率30%的情況下,每年可獲利30萬元。但如果他通過融資,將投資額提升到300萬,那麼不考慮融資成本的情況下,年獲利可以達到90萬。即使有貸款利息,只要和毛利率存在差距,企業都可以獲得高於30萬的利潤。

並且,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會不斷再投資,而這些再投資,如果等到獲利後再投,按俗話就是黃瓜菜都涼了。就像現在北上廣買房,錢不夠大家都會選擇貸款,而不是說我努力攢,啥時候攢夠啥時候買,對吧。

但是有沒有風險呢?當然有。

貸款買房的人忽然失業還不上房貸,房子有可能被銀行拍賣,而這個時段如果房價恰好降了,那麼很可能賣完房子都不夠抵債的,還倒欠銀行的錢。

企業就是無數倍的放大,如果行業不景氣遇到經濟環境差,已經投出去的項目不能如期盈利,而資產出售又買會嚴重貶值,就像目前的情況,那就非常慘烈了。


Lisashan


企業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常態,當然也有不負債經營的企業,但畢竟是少數。

1、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企業負債結構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房地產行業,萬科,融創等企業的負債都是居高不下,企業開發的資金大多數都是貸來的,典型的就是融創,但在其有效果管理之下,不會發生債務危機,反而市場非常認同,二級市場股票價格不斷上漲,大行也給出看好的評級。其他行業就很少有這麼高負債的。

2、宏觀經濟環境也會影響公司負債結構,宏觀經濟形勢好轉,市場預期發展良好,會刺激企業加大槓桿,尤其預期收益率將高於貸款利率的時候,企業加槓桿衝動會強烈,反之,則企業會謹慎,有餘力情況下會提前還款,降低企業槓桿。

3、企業所處發展階段不同,企業的負債結構也不同。初創企業缺乏歷史數據,貸款困難,大多以自有資金或者外部股權融資為主,成長期企業,需要擴大規模,佔領市場,股權融資,債券融資都有需要,負債結構會上升,財務槓桿增加,並且由於發展速度較快,盈利較好,債權融資也會相對容易;到了成熟階段,企業市場結構穩固,拓展空間有限,現金充裕,企業可能會減少負債,回購股權,債務槓桿下降。企業後期,處於衰退階段,債權融資已經不容易了,負債也會下降。

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負債經營是很正常的。一家企業負債率的高低,同樣是考核這家企業管理層的運營能力。怎麼說呢?

比如一家剛成立的企業總資產為1個億。其中股東出資為2000萬,負債為8000萬。這樣的企業負債率很高,但如果這高麼的負債率的情況之下,企業還是大幅賺錢的,也就是每年的淨利潤比這個8000萬負債的年息還多的多,那麼這家企業的管理層的運營能力是很強的。同樣也就是等於股東淨資產的槓桿率從2000萬放大成1個億,放大了5倍。當然負債權益比率除了評估槓桿率外,也代表相應的風險。一般企業的負債權益比率為40到50%為正常。70%是控制風險線。剛才的舉例是達到了400%,屬於高風險運營。



財稅學院曉彤


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負債經營是很正常的。一家企業負債率的高低,同樣是考核這家企業管理層的運營能力。怎麼說呢?

比如一家剛成立的企業總資產為1個億。其中股東出資為2000萬,負債為8000萬。這樣的企業負債率很高,但如果這高麼的負債率的情況之下,企業還是大幅賺錢的,也就是每年的淨利潤比這個8000萬負債的年息還多的多,那麼這家企業的管理層的運營能力是很強的。同樣也就是等於股東淨資產的槓桿率從2000萬放大成1個億,放大了5倍。當然負債權益比率除了評估槓桿率外,也代表相應的風險。一般企業的負債權益比率為40到50%為正常。70%是控制風險線。剛才的舉例是達到了400%,屬於高風險運營。


聖金命理學


企業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常態,當然也有不負債經營的企業,但畢竟是少數。

1、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企業負債結構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房地產行業,萬科,融創等企業的負債都是居高不下,企業開發的資金大多數都是貸來的,典型的就是融創,但在其有效果管理之下,不會發生債務危機,反而市場非常認同,二級市場股票價格不斷上漲,大行也給出看好的評級。其他行業就很少有這麼高負債的。

2、宏觀經濟環境也會影響公司負債結構,宏觀經濟形勢好轉,市場預期發展良好,會刺激企業加大槓桿,尤其預期收益率將高於貸款利率的時候,企業加槓桿衝動會強烈,反之,則企業會謹慎,有餘力情況下會提前還款,降低企業槓桿。

3、企業所處發展階段不同,企業的負債結構也不同。初創企業缺乏歷史數據,貸款困難,大多以自有資金或者外部股權融資為主,成長期企業,需要擴大規模,佔領市場,股權融資,債券融資都有需要,負債結構會上升,財務槓桿增加,並且由於發展速度較快,盈利較好,債權融資也會相對容易;到了成熟階段,企業市場結構穩固,拓展空間有限,現金充裕,企業可能會減少負債,回購股權,債務槓桿下降。企業後期,處於衰退階段,債權融資已經不容易了,負債也會下降。


牛股掃描


負責經營是常態。據說陶華碧的老乾媽是不負債的,這是特例。

一般來說,負債率(負債總額除以淨資產額)50-60%甚至70-80%,都是正常的,低了或過低,說明企業家保守。當然,有時保守些,也是好的。

只要主營業務健康且增長,現金流充裕,適度舉債擴張(包括舉債併購)也是可以的。如果相反,盲目舉債擴張就危險了。

總體看,企業成長越快,規模越大,負債就越多,負債率就越高。當然,負債的利息率一定要合理,高利貸最好不借,否則財務費用畸高,企業經營就不健康了。

大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說過,敢於負債去冒險,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體現(大意)。他的觀點我認為是有道理的。

從這個角度看,過度“去槓桿”是危險的,對經濟不利。





商業模式趙說無妨


企業適當的負債經營是企業長大發展、經營逐利的需要,財務管理是企業大管理版塊的核心領域之一,如何發揮財務功能,調配生產要素,促進生產力提質提效,規避財務風險,是一門相當專業的學問。企業家須有必要聽取財務部門及其高管對經營上財務管理的專業建議,就適當融資或舉債聽取專業意見。科學高效的財務管理,是現代經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高度重視。


支點智庫


負債經營是因為短期內現金流出現問題,之所以為之,是看好交易的前景,風吹草動,暗流湧動,持續的是下一步有扭轉局面的趨勢,否則功虧一簣,一瀉千里。維持良好的現金流是短期負債經營的後期保障,負債經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試金石,也可能是墊金石,一字之差,一步之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