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牢沿街店鋪的“籬笆”,不讓疫情鑽空子!

天山路街道共有大大小小791個沿街商鋪,商鋪種類多、分佈廣、管理難度大,如何紮緊沿街店鋪的籬笆,不讓疫情鑽空子,街道憑藉一張“七色分類管理”圖、一張城運中心網頁、一份“告知書”和一份“承諾書”,以及3支巡查隊,全面把控轄區沿街商鋪來滬、返滬人員信息及生產經營情況,全力保障商戶平穩有序復工。


扎牢沿街店鋪的“籬笆”,不讓疫情鑽空子!


一張圖

動態防控,全要素掌握


扎牢沿街店鋪的“籬笆”,不讓疫情鑽空子!


街道將居民區“掛圖作戰”的經驗借鑑過來,製作“社區沿街商鋪疫情管控工作分佈圖”,根據開業情況與行業類型,進行七色分類管理,一目瞭然掌握沿街商鋪疫情防控進展情況。紅色表示存在疫情,藍色表示未開業,綠色則是已開業,橙色顯示的是開業菜場,黃色是餐飲店,紫色是五金門窗店,棕色則代表了美容美髮足浴行業。


同時,通過全覆蓋排查摸清轄區沿街商鋪底數,建立“一店一檔”,涵蓋商鋪地址、名稱、聯繫人、聯繫電話、業態性質、員工信息等要素,確保所有商家信息可查、商家復工情況可控。


一張“網”

雙向互動,全業態優化


扎牢沿街店鋪的“籬笆”,不讓疫情鑽空子!


街道利用城運中心疫情防控智能應用界面,開展街面可視化巡查,將復工商鋪防疫實況的屏幕畫面實時傳輸至大屏幕上,快速掌握巡查動態,及時優化防疫舉措。


同時,結合復工巡查情況,聯合市場監督管理所嚴查復工商鋪的亂漲價等行為,保障疫情期間價格的穩定及合理;將戶外店招店牌的整治同步納入巡查任務中,督促商家落實好門責制,合理、規範、安全設置店招店牌,保持長效規範管理;通過比對沿街店鋪“一店一檔”信息,對一照多店、持照“破窗經營”等商家進行梳理,為後續街區沿街商鋪業態的優化升級,並推進精細化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兩份“書”

條件管理,全行業覆蓋


扎牢沿街店鋪的“籬笆”,不讓疫情鑽空子!


街道對791家沿街商鋪進行梳理,根據經營內容和行業特點細分為餐飲、菜場、美容美髮、家政等業態,分別制定不同的防控要求,精準匹配防疫措施。


通過“告知書”和“承諾書”,確保商鋪快速全面知曉防疫工作要求。一張復工復產復市備案工作“告知書”,引導商鋪掃碼備案,其中的企業單位需進行復工備案,個體商戶中有證個體戶與無證個體戶分類進行掃碼登記,所有的員工也掃碼登記,如實填報。


一張沿街商戶疫情防控工作“承諾書”,各商鋪自覺簽署,明確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要求建立並強化員工崗位責任制,做好員工隔離觀察和健康管理;對於每位進入商鋪的市民在門口實行體溫測量,要求配戴口罩,嚴把入口關;每天上、下午對店內場所進行全面消毒,做好衛生清潔工作,保障每一個前來的市民人身健康。


三支隊伍

分片巡查,全覆蓋排摸


扎牢沿街店鋪的“籬笆”,不讓疫情鑽空子!


街道對沿街商鋪進行全覆蓋排查,對於未開業經營的商戶

,通過電話聯繫、張貼告知單和微信二維碼提示等方式,加強宣傳、事先告知,引導店主和經營人員落實健康信息登記、居家隔離等措施後再開業。


對於已開業經營的商戶,街道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聯合市場監管所、城管中隊,按網格組成3支巡查隊伍分片包乾,每天對各自所屬網格內的沿街商鋪進行地毯式走訪、宣傳和排摸,督促沿街商鋪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經排摸核查,街道現有沿街商鋪791家,截至昨日,已開業經營425家,佔比54%。


扎牢沿街店鋪的“籬笆”,不讓疫情鑽空子!


下一步,天山路街道將堅持牢牢把握疫情防控的階段性特徵,嚴而有序推進沿街商鋪復工,努力實現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