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影響深遠的“科研十四條”

為了集中國防科學研究力量,加速發展我國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工作,1960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航空研究院——國防部第六研究院。1961年8月3日,國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設計研究所(飛機設計研究所)在瀋陽正式成立。劉鴻志任所長,徐舜壽、葉正大等任副所長,黃志千為總設計師。

為總結新中國發展科學技術事業的經驗教訓,特別是針對“大躍進”中曾經發生過的錯誤,並制定各項政策和措施,1961年上半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和中國科學院黨組在調查研究和廣泛聽取科學技術界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當前工作的十四條意見》(以下簡稱《科研十四條》)。

1961年7月,經中共中央批准,《科研十四條》在全國試行。《科研十四條》重申了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提出:要團結一切愛國的知識分子,鼓勵科學技術人員走又紅又專的道路。在科研工作方面,《科研十四條》提出,要整頓科學技術工作的規章制度,保證科學技術工作的正常秩序。並規定,科學研究機構的根本任務是出成果、出人才;為了保證科學技術人員得以用主要精力從事科學研究,規定每週至少有六分之五的時間從事業務工作,不得以政治學習、社會活動或其他活動衝擊業務工作時間。

隨後,六院制定了“航空研究所暫行條例(草案)”使《科研十四條》進一步具體化,以保證它的落實。在劉鴻志的主持下,一所黨委按照黨的政策和六院的要求,研究制定了《關於貫徹“科研工作十四條意見”的措施》(共68條),並把“摘帽子、解疙瘩”工作作為全面貫徹黨對知識分子政策的突破口。

據劉鴻志回憶,被認為在紅專上有問題的有6個人,較突出的是顧誦芬同志,他認為搞尖端沒有技術是搞不出來的,搞飛機必須要具備三點:“風洞、規範、教授或講師一級的專家”,因此被說成走“白專道路”。一所不僅為他平了反,而且把他由氣動工程師直接提為副總設計師,使其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有了比較寬鬆的政治環境和領導層之間的互相信任,徐舜壽會同葉正大、黃志千等領導,在科研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具體的組織領導工作。比如在徐舜壽的倡導下,成立了所首屆技術委員會,負責主持開展所內技術活動以及組織所外各個專業技術領域的學術交流活動。徐舜壽任主任,葉正大、黃志千任副主任,委員由包括顧誦芬在內的各室領導和技術骨幹共12人組成,同時聘任北京航空學院徐鑫福教授為特約委員。

當時,技術委員會組織召開的各種會議氣氛活躍,科技人員都很願意參加,確實起到了作為所黨政主要領導進行科學民主決策得力助手的作用,並有效地推動了所的科研設計工作開展,全所呈現出一派蓬勃向上的面貌。

一所建立起來後,幹什麼是一個大問題。當時正處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蘇關係破裂。但1961年2月,赫魯曉夫表示願意向中國提供米格-21殲擊機的製造權。米格-21殲擊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新型殲擊機之一,摸透米格-21成為建所後的第一項重大任務。

“摸透”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怎樣摸透?怎樣才算摸透?

顧誦芬認為,要摸透氣動特性,就應該對來自蘇聯的資料通過風洞試驗加以驗證。他需要掌握的不僅是摸透米格-21這一架飛機的設計,更重要的是要從中探索、總結高速高空飛機的研製、設計、飛行試驗的規律。按照他的建議,研究所製造了米格-21模型並放進新建成的FL-1風洞做吹風試驗。但試驗結果出來後,飛機的方向穩定性與蘇聯提供資料的數據差了近10倍。對於這個問題,顧誦芬利用一切機會探求其癥結所在。在顧誦芬的腦海裡,存留著太多的疑問,摸透米格-21正好給了他一個機會。他回憶起這一段時間的工作時,講了這樣一句話——“摸透米格-21起了一個做習題對答案的作用”。

通過這次“對答案”,顧誦芬心中更有底了。雖然中國當時還沒有能夠滿足需要的風洞等試驗設施,但蘇聯提供的資料為他的思想做了驗證,他的想法與思路是對的。他更加堅定地沿著自己確定的方向走了下去。

2001年春節,顧誦芬又一次重讀了20世紀60年代初學習過的中央文件——《中央關於自然科學工作中若干政策問題的批示》,感到非常親切。他認為,我國“兩彈一星”的成就與《科研十四條》的作用是分不開的。聯想到當前的一些狀況,他有感而發,寫道:“重讀《科研十四條》對照當前現實,我感到有一點我們還應該繼續貫徹,即其中第六條‘堅決保證科學研究工作時間’。我深深感到當時黨中央的英明,抓住了保證科技人員出成果的最關鍵條件之一——時間,不保證科技人員的時間就很難出成果。一個科技人員沒有時間去讀書、瞭解科技的新成就,去做實驗計算,怎麼可能會有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