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美元油价,全球范围内谁是赢家?

倜然金融市场分析


欧佩克+会议的减产计划未达成,俄罗斯拒绝进一步减产。随后,沙特发起“自杀式”价格战,全球石油市场暴跌。原油价格从上周一的51.5美元算,跌到30美元,下跌幅度达41.75%或21.5美元/桶。



如果从成本-收益角度考量,全球范围内的获益者有两类:

1、原油进口量较大的消费类国家

原油价格下跌,对于全球需要大量进口的消费类国家来说,肯定是受益者。那么,全球有哪些国家是进口量较大的消费者?



可以看出,原油消费量以亚太地区为主导。据产业信息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约为45.29亿吨,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消费量合计占全球原油消费总量的80%。”



亚太地区进口消费量最高,2008~2018年间,原油消费量从12.14亿吨增长到16.48亿吨,年均增长3.1%,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6.39%。主要以中国、印度、日本、新加坡为代表。

还有欧洲、美国的进口消费比也挺高。美国虽然有页岩油生产,但在油价30美元的情况下,不如进口原油划算。

2、在资本市场,做空原油的投资者

布油、美油的交易盘都是期货品种,依期货交易特征,是双方交易,做空做多都可以赚钱。因此,起源于上周的原油价格暴跌,在交易市场上,开仓空或一直持有空单的投资者,是最大的获利者

总之,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量,油价大跌,对于消费进口国和交易市场上的做空投资者都是获利者。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说句实话,这很像是过去一段时间新闻媒体经常用的标题,那就是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这一次的低油价价格战是沙特主动发起的,但是无论是对沙特还是俄罗斯而言,都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冲击,两国的经济会蒙受比较大的损失,虽然是为了达到一个长期的利益进行的博弈,却很难说成本与收益能够成正比。

而对于美国而言,算是利大于弊,因为虽然页岩油行业在美国可能会遭受明显的冲击,但是页岩油整体行业在GDP中占比只有1%,整体的低油价环境对缩减美国个人支出和提升实际利率更有效果,给予了美联储更多的空间来进行降息。

而真正从低油价中获益的应当主要是石油消费国,其中中国作为全世界石油消费第二的国家和第一大进口国,在这次低油价当中获益颇丰,一方面低油价能够使中国的通胀下降,给予央行更多的空间来进行降息支撑经济,另一方面低油价也有助于提振个人消费,降低企业的成本,这让中国在未来的经济复苏中赢得更多的优势。


咨询师天生


这次石油暴跌,已经不是普通的谁家赚了谁家亏了的问题,这是一场大型斗争的一个战场。

表面上沙特向俄罗斯提出减产保价,俄罗斯拒绝;沙特于是打价格战,俄罗斯提出4月1号就不再受减产约束;造成油价狂跌。俄罗斯为什么要拒绝?油价每况愈下,如果不减产保价,大家都会受损。俄罗斯的拒绝是关键点。

页岩油革命彻底改变了石油供求关系,供过于求非常严重;伊朗、委内瑞拉、利比亚只启动了很少的产能,但国际原油就严重供大于求;美国制裁北溪2号,要求欧盟购买美国油气,美国从最大石油进口国变成出口国,拿购买美国油气当做谈判条件。

俄罗斯比沙特难,需要更多稳定的石油利润支持财政,满足计划经济遗留的福利欠账。页岩油革命,让俄罗斯看不到前途了,长协油价再也不会有了,叙利亚战争长期需要费用支撑,退无可退。卖高价不可能,卖不了高价多卖点儿也不让,为什么要跟你们欧佩克混?

俄罗斯看明白了,不打掉美国页岩油,供大于求不能转换,永远不能过上好日子!怎么打掉页岩油?低价!维持一个时期的低价,比如一年或两年,高成本的页岩油公司就可能倒闭,俄罗斯才能夺回石油主导权。

30美元油价,页岩油必然亏损;受损的是美国,如果页岩油公司如愿倒闭,俄罗斯这盘大棋就取得全面胜利!

至于其他国家进口油价便宜了,企业、个人都高兴!短期支持打价格战,有实惠;长期支持页岩油革命成果,要不页岩油消失了,俄罗斯等国传统石油又搞高价格害人了。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活灵魂!


云端美


若油价跌至30美元或以下,亚洲和中欧的原油进口国将获利最多,而北欧、中东和美洲等主要原油生产国将因此损失惨重。

真有这么简单吗?下面我们不妨逐一讨论。

【北美&拉丁美洲:重点关注这8个国家】

从历史上看,作为世界第一大原油消费大国,美国确实是低油价环境的赢家,低油价极大减轻了通胀压力。在周一油价暴跌后,特朗普还发声“庆祝”,低油价对美国消费者而言更友好。

然而,自1980年代以来油市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一大变革是页岩技术的兴起,自此以后,美国的“低油价情结”变得复杂得多了。由于页岩油行业的爆发,2019年美国赶超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

如今,低油价在美国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

毫无疑问,首当其冲的是美国页岩油行业,由于沉重的债务负担,加上融资困难,该行业正面临大洗牌,中小型页岩油产油商经历着倒闭潮。如今突如其来的低油价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拓展阅读:美国页岩油还能“活”下来吗?

然而,页岩油行业的倒下可能只是第一张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若油价长期低迷,不仅许多能源企业面临破产,就连为它们提供贷款资金的银行也要承担一定风险。同时油价大幅下跌也对美国信贷市场构成了风险。若能源密集型行业出现巨大损失,信贷周期可能会遭到破坏,回购、并购活动将偃旗息鼓,股市估值泡沫面临破裂。

拓展阅读:油价暴跌为何会导致股市崩盘?

低油价的影响甚至蔓延的政治层面。页岩油行业的挫折可能会抵消选民对低油价的好感,影响特朗普11月连任的机会。

综上,牛津经济研究院的 Gabriel Sterne感叹,30美元的油价对页岩油行业的伤害之深,足以把美国打入“失败者联盟”。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其他国家的情况。

同样受低油价创伤的美洲国家还有加拿大、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

加拿大盛产高硫油,通常这些油的价格就偏低,偏偏加拿大的油砂矿就是世界上石油生产成本最高的设施之一。因此,当油价暴跌时,高成本生产商的利润率将会大幅下降。去年年底,加拿大的经济已经处于疲软状态。经济学家表示,石油危机可能会使它陷入衰退。

委内瑞拉自不必多说,美国制裁极大降低了该国出口原油的能力,而国际油价的暴跌意味着该国的原油财政收入将会进一步减少,很可能会加深经济危机。

来自安联研究公司的一项分析显示,当油价跌破45美元/桶时,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将成为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国家之一,对于IMF此前的大额贷款,厄瓜多尔违约的可能性上升。

同时,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数据,若油价跌至30美元,墨西哥将损失0.15%的GDP,政府可能会推迟扩大Petroleos Mexicanos石油公司的计划。近期墨西哥比索的暴跌也可能会阻碍墨西哥央行跟随美联储降息。

“能源黑马”阿根廷坐拥Vaca Muerta大油田,但其页岩油开发计划一直被政府阻挠,在油价暴跌的情况下,这一计划可能搁浅;政府为债务再融资的计划可能也会复杂化。

巴西情况则变得微妙。两年前因柴油价格上涨引发的卡车司机罢工使该国陷入停滞,若油价大跌可能会缓和国内矛盾。但与此同时,国有石油公司巴西石油公司计划出售资产和削减债务的计划可能会陷入困境。

这一地区赢家可能是秘鲁。该国是原油净进口国,去年净购买了56亿美元的石油产品,但低油价也可能使该国勘探原油的计划进一步延后。

【亚洲&澳洲:冰火两重天】

众所周知,亚洲国家是原油消费主力。得益于低油价,中国(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印度(世界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将得以降低进口成本 。

对于印度来说,低油价还有更深的影响,印度政府可能因此会实施提高燃油税的计划。

而对日本来说,低油价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低油价减轻消费者在销售税上调后的压力,这也意味着降低企业成本;但另一方面,低油价令通胀复苏的愿望更难实现。此外,市场情绪更迭也令日元面临数年来最大的波动,周一日元一度飙升三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澳大利亚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低油价令该国面临重创。外媒预计,澳大利亚2020年的经济增长前景将会下降1.5%。

首先,和其他国家一样,若油价持续暴跌,澳大利亚产油行业将受到威胁。另外,澳元一直被视为大宗商品货币,其汇率和油价密切相关,因此油价涨跌会令澳元汇率急剧波动。

【欧洲:低油价未必受欢迎,但更难的是......】

欧洲国家很大一部分是原油净进口国,如德国和法国,按理说这些国家也会受益,然而这一次油价下跌未必受到它们的欢迎。最大的原因是公众对欧央行创纪录的低利率前景担忧。若油价继续下跌,欧元区将面临压顶的通缩风险,欧央行或不得不将利率降到更低。

不过,对于意大利等国家来说,比起低油价,疫情可能是目前更大的难题。

而对于挪威等典型的产油国来说,低油价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周一,挪威克朗兑欧元汇率跌至历史新低,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下跌了12%。石油和天然气占挪威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占该国收入的五分之一。所幸的是,挪威庞大的1.1万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的资助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低油价的冲击。

对于同为产油大国的俄罗斯来说,低油价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我们先把俄罗斯从油价战的角色中剥离出来,只谈及低油价的影响:

俄罗斯去年的油气凝析油产量创下了苏联后的纪录,其预算收入的一半来自能源行业。低油价无疑令重挫财政收入。

然而,卢布的浮动汇率制加上灵活的税收制度大大缓和了财政冲击。与此同时,俄罗斯1500亿美元的国家福利基金,可以在10年内以每桶25-30美元的价格弥补石油收入损失。

【中东&非洲:“旧患”未好,新病又来?】

众所周知,中东和非洲地区为传统的原油产地。对于这些来说,低油价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财政收入的减少。

首先,对于沙特一个正处于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之中的国家而言,撩起价格战的代价可能很高。

沙特王储萨勒曼一直希望利用沙特阿美的资产来建立新型投资,以摆脱石油经济的束缚,但如今许多努力将不得不撤回,且前景尚不明朗。同时,低油价可能会破坏沙特刚刚萌芽的经济复苏,并导致更高的预算赤字,甚至在油价暴跌之前,政府就预计今年的赤字将占GDP的6.8%。

此外,这可能会减少外国直接投资,使偿还公共债务更加困难。

油价暴跌对阿尔及利亚带来更深的政治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占改该国出口的85%以上,当局仍在努力从2014年价格暴跌的经济影响中恢复过来。而油价暴跌可能会加剧国内危机。

和委内瑞拉一样,受美国制裁的伊朗也将因低油价陷入更深的困境。自2018年受制裁以来,伊朗一直依靠石油收入来平衡预算,然而当前这一条路也布满了荆棘。

欧佩克成员国安哥拉也深受其害,该国财政收入中90%以上依靠石油出口收入。更糟糕的是,该国尚未摆脱2014年原油暴跌而引发的经济危机。

2014年的油价暴跌还导致了非洲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尼日利亚陷入经济衰退。和其他消费国不同的是,低油价可能令该国可能面临通胀危机。于拉各斯的风险咨询公司SBM Intelligence的首席合伙人Cheta Nwanze称,尼日利亚政府资金短缺,却印制更多奈拉掩盖事实。

对于该地区而言,最大的优胜者可能是南非和埃及。南非是非洲大陆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该国没有生产原油,因此大多数依赖进口。油价的下跌可能使该国避免陷入经济衰退。

结语

综上,“低油价打击原油供应国、对需求国有利”传统逻辑当前可能已发生改变。

对供求国而言,低油价固然会对出口收入、货币体系造成冲击,对那些经济较为落后、未能从2014年油价暴跌中复原的国家(如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更是沉重一击。更重要的是,原油从来不仅是一种商品,还关乎国家利益,因此低油价可能会加剧政治动荡。

而正是在这一情况下,拥有充裕的主权财富基金和较灵活的财政政策作背书的国家(如俄罗斯和挪威)可能在这场风暴中占据优势。

对需求国来说,低油价固然能降低进口成本、促进经济复苏。然而,对于欧元区等通胀低迷的地区来说,极低的油价可能会令通缩风险加大。同时,在疫情严重的国家(如意大利),原油需求已经十分疲软,它们也未必享受到低油价的红利。


倜然金融市场分析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就目前国际形势来看,全球性疫情导致石油价格下跌,哪有什么真正的赢家,如果非要说有赢家的话,可能就是那些国际原油投机投资者了。

国际油价创五年新低,疫情过后,必然报复性上涨,疫情当前,活着就好。





吟花弄月子


上周五,以沙特为首的OPEC产油国与俄罗斯就本月底即将到期的原油减产协议进行谈判,谈判结果以失败告终。谈判结果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放缓的双重刺激使得原油价格大跌,一度跌至30美元/桶。

就在大家都猜测双方将就减产协议进行下一轮谈判,以期拉升原油价格的时候。今天沙特宣称4月份将加大原油开采量,增至1180万桶。俄罗斯方面随即也表示扩大开采。

那么原油价格持续走低,谁是赢家?

一、以中国为首的主要原油进口国和消耗国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原油消耗国,单日原油进口量约1000万桶。每天进口的原油一部分用于工业生产消耗、日常出行、交通运输业消耗,一部分用于原油储备。当前正值原油价格大跌,各大原油进口国肯定会加大储备量,以备未来石油价格回升或者紧急情况出现。

目前全球十大原油进口国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韩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荷兰。上述10大原油进口国除美国外(原油价格降低对美国无利,因美国同为石油输出国),其他国家都将在此次原油暴跌中获取巨大利益。

二、以航空公司为首的高耗原油行业

一般航空公司的原油成本在25%-30%范围内,所以原油价格涨跌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成本大小。此次疫情导致国际国内间人口流动放缓,给航空公司带来一定损失,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正好可以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收益的行业还包括塑料加工业、物流运输业、天然气生产商等。

当然了,作为普通民众能降低成本,也是受益者。

三、原油期货投资者

这个就不多说了,属于资本市场,在原油期货市场空单持有者受益。

总结

以上就是原油价格这个各国和各行业的收益情况。

另外此次油价下跌对OPEC输出国可谓是一次严重的考验。比如沙特,沙特视石油经济为立国之本,石油出口经济占全国GDP的40%以上,石油经济直接关系到政局稳定和社会稳定与否。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9日,受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俄罗斯就石油减产谈判破裂影响,

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双双暴跌,WTI原油期货一度跌穿30美元/桶。

不少媒体一度调侃“水比油贵”,此话并非虚言!

一桶原油约158.98升,以WTI原油期货价格30美元/桶来计算,换算之后原油价格为210元人民币/桶。

同容量农夫山泉矿泉水的价格为635.92元人民币,3倍于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水比油贵”此言非虚!

01 沙特为什么发起价格战?

很明显,沙特是想借此对俄罗斯施压,迫其同意原油减产协议,进而继续抬高国际油价。

根据此前谈判内容,欧佩克国家减产100万桶/日,非欧佩克国家减产50万桶/日。

合计减产360万桶/日,这将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奈何俄罗斯没兴趣参与这项“活动”!

不过,此次沙特显然是有备而来:

会议结束后,沙特立刻打响价格战。

沙特阿美以近20年来最大折扣,吸引客户购买沙特原油。

4月卖往亚洲的原油定价下调4-6美元/桶,4月卖往美国的原油定价下调7美元/桶,而卖给西北欧炼油商的旗舰级阿拉伯轻质原油折扣扩大到8美元/桶。

02 除了俄罗斯还有谁是沙特价格战目标?

美国页岩油!

页岩油资源量方面,美国占全球总量70%以上,其中可采储量为700-1500亿吨。

在2015年时,美国取代沙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2019年已经日产石油超过了1200万桶,美国拥有了平抑全球油价的能力。

这已经不是沙特第一次这么干了!

上一次油价下挫一度跌破美国页岩油开采商的成本价。

当沙特已经在举杯庆祝这个潜在对手倒下去的时候,出现了意外:

美国人用发债的方式熬了下去。

原本计划联手俄罗斯刷掉美国这个能源大国和竞争者,奈何俄罗斯目前心思压根不在这方面。

一怒之下两个都刷了!

03 未来会如何?

根据FGE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原油价格跌至20多美元/桶,俄罗斯会在三个月内做出妥协;

但是如果价格保持在40多美元/桶,俄罗斯妥协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

而俄罗斯财政部的回应更加底气十足:

即使国际原油维持25-30美元每桶的低价长达6-10年,俄罗斯充足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可以弥补油价大跌的损失,确保俄罗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另一方面,沙特阿美接连宣布石油日产量最大提高至1230万桶、1300万桶!

针尖对麦芒,无人降低姿态。

会持续下去么?

看看历史:

2014年还是沙特和俄罗斯,由于双方谁都承受不了损失,最后回到了原油减产协议的谈判桌上。

04 中国是受益者么?

根据测算,油价每下行10美元,中国企业和居民将节省开支1070亿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内成品油成本也就随之降低了”

这话既对也不对。

根据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挂靠油种价格低于40美元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不再跟随国际油价进行下调。

也就是说对于国内石油厂商是一个大的利好,但和普通居民没什么太大关系!




Tooz説


化工下游企业收益最大!车主无所谓,油便宜了,桶没掉钱白搭!还有油价保持30以下会把美国的页岩油搞死,他们的成本在40,沙特和俄罗斯的成本在10-20!


随风奔腾


大家都是为全球经济做贡献,哪里还分什么赢家输家的。你看中石油中石化这些个大型国企都是默默的买低价原油,卖高价成品油。别人说什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