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服飾為何鍾愛半露胸式裙裝?

伊帆小妞


半露胸式的服裝在當時的唐朝確實很流行,在我看來唐朝的民風比之前任何一個朝代都要開放,是我國古代最為開放的一個朝代。

經過改革,儒家文化根生地固。

唐朝由李淵建立後,經過了幾代皇帝的對外戰爭,疆域空前的龐大起來,使唐朝的各民族文化交流繁榮。許多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流傳開來,慢慢的改變了社會風氣的變革。由皇室成員起了頭,官員女子改嫁逐漸增多。

就像現代一樣,如果覺得婚姻不幸福,可以申請和平離婚。服飾著裝也是大膽袒露,對比現代女性服飾都不相上下,甚至有些方面更勝一籌。

平民不可穿半露胸式,身份富貴之人即可。女性身份地位提高

唐朝的女子社會地位跟之前的朝代比,簡直不能相提並論,唐朝主張的是男女平等,這一點,真是思想超前,怪不得唐朝這麼的繁盛,民之所向啊。

當時的女子穿什麼衣服雖然可以隨著心意來,但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穿半露胸式的服裝,只有身份富貴之人才可如此,還有一些歌舞場地之人,為了取悅客人可以著裝。普通老百姓是不可以穿的,不過平民女性也不會想著去穿此類服裝。

身份地位高的女性,她們經常穿著漂亮的衣服出門,有時候還會穿一穿男裝,別有一番滋味。因為當時是武則天和她的公主們管理著國家,也有了很多女官,政治地位很高,連在宮裡的宮女都可以隨意出宮辦事,女性地位可見很高。

華美奔放,前衛的唐朝服飾,盡顯唐朝之美,繁榮景象。

唐朝女子身穿襦裙,有半身到腰間位子的裙子,也有直接裙頭到胸部的高腰裙。除此之外還有衫,袍也是很常見的。穿上襦裙後,女子著裝是半露酥胸的狀態,整體體態飄逸,薄紗隨風飄動,半露酥胸的模樣,隱約之間,又增添了些許妖媚之態。

總結

看過武媚娘傳奇的人,沒有不被劇中人物華美的服飾體態驚豔到的。唐朝的出現,讓我知道了在封建的古代,女性竟然可以穿半露胸式的服飾,也可見文化交流後,其思想的變通,想法的提升,也不免是一件好事。


史匠


在所有的朝代中,應屬唐朝最為開放,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女性地位的提高。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可以透過其服飾來了解一二,唐朝女性最流行的其中一種服飾是襦裙,襦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中國古代中原女子的傳統服飾。



襦裙的領口造型各異,變化多端,有圓領、方領、斜領和雞心領等,到了盛唐,又流行一種袒領,所謂袒領,就是指裡面不穿內衣,直接把整個前胸給袒露出來,甚至可見女性胸前的乳溝。

在中國古代,這是服飾演變史上一次非常大膽的創新,如此性感的設計,也能從側面反應出當時社會思想的開明。

所以當時就有詩來描寫這一現象,比如“粉胸半掩疑暗雪”“胸前如雪臉如花”等,就是詠歎這種袒露領子的造型。



唐朝是女性最追求時尚的一個朝代,特別是在長安城及其周圍,不僅是唐朝的政治中心,更是唐朝的時尚之都。

從整體來看,唐朝女性對時尚的理解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從衣服的樣式上看,由遮蔽到衣著暴露;從花紋、妝飾上看,由簡單趨於複雜;從服飾風格上看,由簡樸趨於奢華;在審美上,由喜歡清秀的女子到喜歡豐腴的女子。


唐朝服飾的開放,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1.社會的開放,使得女性著裝的自由度很大;

2.受西邊少數民族以及外來服飾(主要是胡服)的影響;

3.唐朝女性獵奇和求異的著裝心裡的內在作用。


金兔歷史


唐代女子服飾為何鍾愛半露胸式裙裝?


看過唐代題材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唐代女子服飾總是半露酥胸,這與古代的封建制度極為相反,那麼,為什麼在封建禮教的統治下,唐朝的女子服飾可以穿這麼大膽的露胸式裙裝呢?

其實,唐代女子鍾愛的半露胸式裙裝,名叫高腰襦裙,其特點是裙帶高高系在腰線以上,比如胸下,甚至系在胸線上方,準確地說應稱為齊胸襦裙。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但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這種款式無論身材豐腴還是瘦削都能達到別樣的飄逸效果,尤其是在以豐腴為流行的圈子中更受歡迎,並且這種衣服款式只在貴婦間流行。小編認為,之所以深受唐代女子的鐘愛,主要與社會的開放程度、統治階級的愛好等有關。具體原因是:

一是因為唐朝是中國封建制度發展的鼎盛時期,唐朝對外交流頻繁,外來文化改變了儒教的很多規矩。我們知道,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多方面與世界各國相比均處於處於大幅度領先地位,是各國爭相效仿的榜樣。因此,各國紛紛派人來學習先進的文化,甚至出現了萬國來朝的盛況,這也是直到現在外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的緣由。可以說,漢唐的開放是其他王朝不可同日而語的。很多外國商人來到中國做生意,有些還在李唐王朝做了官,開放的貿易促進了經濟繁榮,也帶來了外中開放的文化風氣,唐女裝的露是自信的,莊重大方的。由於漢唐時期各國文化的交流,改變了傳統儒教的很多規矩。尤其是在性觀念上,出現了

女性不重貞節的情況,唐人對女子婚前貞操並不看重,失身而又另嫁也視為常事。婚前性行為、婚外戀較為普遍。女子與情人私奔之事也時有發生。女子離婚或喪夫後再嫁,是一種普遍現象,不會受社會輿論譴責。所以,這種半露胸式裙裝也隨之盛行。

二是因為唐朝的統治者是鮮卑族,所以有很多我們現在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鮮卑屬於東北民族,朝女子露乳服裝有可能源於東北‘胡人’的,當時的農村婦女喜好露乳,在生兒子以後穿(生女兒不穿),有炫耀的成分。同時,當時的少數民族相對來說,更加粗獷,不拘小節,因此唐朝的皇族大膽的穿起了半露胸式裙裝,上效下仿,久而久之,在唐朝的貴族中就盛行了這種衣服。

三是因為唐朝中後期女人的地位大幅提高。這種衣服也是在武周開元前後,衫子的領口才開得比較低,出現一些“紅衫子掩酥胸”的畫面。因為武則天坐上皇帝后,在女人也能當皇帝的朝代,女性自我意識強,唐代女子大膽追求時尚,加上女性參與社會活動較多,為了體現曲線美和方便拋頭露面,唐朝的女子於是採取了一系列挑戰傳統和男權的女權行動。她們穿男裝,打馬球,崇尚和追逐各種外來的風尚。在傳統裙襦裝基礎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裝,不但將脖頸徹底暴露,而且連胸部也處於半掩半露的狀態。這也體現了唐朝非常重視“男女平等”和“保障女權”的。

四是因為唐代以胖為美,唐代的這種露胸裝配合上唐代的胖美人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感覺,很適合唐美人,唐女裝體現了唐代開放兼容的民風。並且唐朝流行胡舞,像楊貴妃跳霓裳羽衣舞一樣,翩翩起舞,所以唐朝女子在跳舞的時候一般都會身著這樣的服裝,方便跳舞。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唐代女子之所以鍾愛半露胸式裙裝,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文化取向,這與唐朝當時的開放程度、女人地位、統治階級的流行裝和婦女的思想解放是有關的,我們不能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當時的開放。


葛大小姐


趣談答案:大唐盛世不單單是盛世,還有文化的發展,歷史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於自身的精神需求的發展。

唐代女子不單穿衣特殊

與唐朝相關的歷史文獻,幾乎是一天一夜說不完,但是我們簡單講兩句的話,唐朝女子有口紅,唐朝女子有裝飾品,這些裝飾品如果放到現在的話,不亞於那些名牌包包,不亞於那些名牌的香水。

我們總是說一個國家的發展強盛,並不是說這個國家的人口特別多,也不是說這個國家的經濟做不到非常,而是注重國家的文化,只有有文化的國家才能夠顯示出他的強大來。

而在封建王朝當中,唐朝相比較而言有文化有內涵有韻味的一個國家,在這個國家裡面有很多的文化,它會形成一個輻射圈,像咱們周邊的那些小國家的文化,絕大多數都是唐朝輻射出去的。

以當時的沿海鄰國為例,他們直接派了幾百人,上千人就賴在這裡不走了,整天吃咱們喝咱們的,為什麼呢?當然,他們享享福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整個唐朝的文化,實在是太吸引他們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

除了文化之外還有一點,這個一點指的是一個人物,她非常的重要,叫武則天。

武則天在當上皇帝之後進行了系列變革,而武則天的系列變革起到了一個衍生效應,那就是女子的地位越來越高。

儘管在唐朝也是重男輕女,儘管在唐朝也是生兒子比生女兒好,但是唐朝的整個歷史發展淵源當中,對於女子的身份地位,對於女子在社會上的話語權而言,起到了一個非常重大的轉折性作用。

女子的身份地位高了,自然也就不願意接受傳統的禮儀約束了,她們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去展現自己的魅力,某些男的可以不穿衣服走在大街上,為什麼自己不可以呢?

就在這樣的思想約束、思想構造之下,這些女子們越來越喜歡穿一些身著暴露的衣服。

但整體來說,就是一個唐朝文化發展的問題。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大家看古代的電視劇看得多了,就知道古人是比較保守的衣服都遮得嚴嚴實實的,尤其是女性更是如此。不過有一個朝代例外,那就是唐朝,在唐朝的時候,女性穿衣服都是比較開放的,而且穿的都是半露胸裝,比現在也沒有差到哪裡去。

為什麼在唐朝的時候,女性的穿著這麼比較開放呢?因為整個唐朝都是一個比較開放的朝代,唐朝的君主,有很大一部分湖人的血統,李淵李世民的家族本來就是古代遊牧民族,鮮卑族的貴族。所以從這一點上講,唐朝從皇室開始就不是那麼保守,因此唐朝的民眾顯得也沒有那麼保守。

當然,雖然唐朝的女性穿著較為開放,也沒有電視劇中表現的那麼開放,電視劇中有時候為了吸引人的眼球,故意穿著過於暴露,事實上不會那樣。而且唐朝普通的民眾也不會穿得那麼過於暴露,一般是一些有身份的歌女,為了取悅統治者才會穿著那樣。

還有一點,在唐朝出了中國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這也使女性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事實上唐朝不止只是武則天,唐朝很多的女性地位都很高,例如韋皇后,太平公主等等。可以說唐朝那個朝代,女性的地位就不是一般的高,幾乎是中國古代朝代中最高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唐朝女性的衣服就比較開放,因為她們不用受男性的那麼多的約束。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是政治經濟文化最鼎盛時期,對外開放、對內寬鬆,人們守法互助,百姓安居樂業,女性社會地位顯著提升,對女性的束縛也少,所以女性之美也相應地呈現出了雍榮華貴的景象。

但是並不是說所有唐朝女性都能袒胸露臂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而在現代很多影視劇中卻忽略了這一特點, 一些影視作品中宮女和平民女子也出現了袒領裝。而這樣的服裝款式應用卻迎合了現代觀眾的心理,影視作品也因服裝款式的變化而受到更多的關注。影視作品《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女性的半裸胸造型,主要借鑑了歐洲洛可可的擠胸特點,將腰身收緊,從而達到胸部飽滿的效果。唐朝女性服裝色彩,以後妃為主,有著嚴苛的品階制度。


王廚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為什麼會有“唐代女子服飾為何鍾愛半露胸式的裙裝?”

相信看過唐朝影視劇的朋友都會發現,唐朝的宮廷女子的穿著多數都是“半露胸式”的裙裝;而且,唐代詩人歐陽詢曾有“胸前如雪臉如花”詩句來表達這種穿著女子的美,也有人用“粉胸半掩疑晴雪”,“綺羅纖縷見肌膚”,“長留白雪佔胸前”等詩句來描寫這種唐朝女子真實的袒露。為什麼唐朝的女子特別偏愛這種裙裝呢?



一方面說明唐朝思想最為開放,女子的地位普遍較高。這一點從我國曆朝歷代來看,各朝都不允許女子袒胸露乳,甚至是連脖子下面的鎖骨也不能露出,足以說明唐朝的開放程度有多大了!唐朝最流行的這種服飾叫襦裙,和現在的“低胸裝”相似。一般只有歌姬舞女或是皇宮貴族家的女子才穿著這種服飾,普通百姓家的子女是不會穿的,到了唐代後期,一些貴婦們也開始穿這類服飾,而且面料多是紗羅織品,這才有了“輕紗蔽體”之隱約美。


另一方面也說明唐朝女子追求美、追求時尚,當然這種追求也得到了唐朝男人們的認可。在唐朝,人們認為這是自然的美,是時尚的美,是高貴的美,並且大家也覺得應該將女子的這種美態表露出來。從唐代的仕女畫、女俑和壁畫中我們能夠看出,當時人們對人體美的追求有多麼大膽,並且穿著低胸裝或抹胸裝如此飄逸寬鬆,那種飄逸感讓身體自由的發展,充滿無限活力,這也比較符合“以肥為美”的唐代審美觀。


其實,唐朝女子偏好著露乳裝極有可能源於外來服飾(胡服)的影響;據說東北朝鮮女子喜好露乳,而且李世民是被漢化了的鮮卑族,鮮卑族就屬於東北民族。她們喜歡穿男裝,追逐時尚,袒露裝估計是在傳統裙襦裝的基礎上改造而形成的,不僅將脖頸徹底暴露,而且還讓胸部處於半掩半露的狀態。

以上是個人難免有些膚淺偏頗的觀點,歡迎各位留言斧正,並發表您的觀點。謝謝!


大史官


唐朝女子鍾愛半露胸式的唐裝,不懼暴露。

第一種說法是因為武則天之後的女權意識覺醒。

第二種說法是隨著絲綢之路的興盛,唐朝服飾融合了各路服飾文化的結果。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熱啊。

竺可楨先生是提出公元7世紀是溫暖溼潤年代的開山祖師,後輩學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對於整個唐代的氣候判斷,學術雖有一定分歧,但是整體上,仍基本認可這一結論。

那麼,唐朝的氣溫和今天差多少呢?平均氣溫高2攝氏度,導致氣候帶北移一個多緯度。

比如唐代的悉州,地處今天川西北的黑水縣,年均溫9.1度,1月均溫僅-1.0度,年降雨量為827.7mm,今天已幾乎不產柑桔,但在唐代卻是柑桔重要產地,併名列貢品,則當時,該地年均溫應比今天高4度左右,1月均溫也要高3-4度左右。

另一個例證是荔枝,唐代成都仍有荔枝生長,到了南宋就沒有了。唐代長江上游地區荔枝種植的北界要比今天高2個緯度,當地的氣溫也應比今天高1-2度。

無錫唐城影視基地的唐代興慶宮“沉香亭”景觀,又稱“涼殿”,根據史料復原,用大水車,帶動河水從24只龍頭水斗裡噴灑到屋頂,為亭內人降溫。從當時避暑不斷的記載來看,長安真的很熱

這是從四川地區來看,唐代的核心區域,關中地區有16個年份冬無冰雪,這在歷代王朝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歷史便籤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唐朝時中國曆朝歷代最開放的一個朝代,不說別的,單是在服飾和男女關係上,唐朝時當之無愧最開放的。

唐代女子的服飾,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半露胸式裙裝,雙臂裸露在外,這和之前的歷代女子服飾,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唐代女性也不再駐足閨閣之內,而是自由出入,在唐代的大街上,經常能看到帶著婢女一起上街的唐代女子,也有不少男女攜伴同行的。

在以往歷朝歷代,女子和男子授受不親,更不要說自由戀愛,婚外情了,但是在唐代,居然還屢有女子和男子私奔、婦女偷情的事情發生。

所謂唐代開放,由此可見。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自從晉末天下大亂,五胡亂華之後,中原便不再是漢家天下,而是胡漢混居,通婚。

兩種風俗、文化也在此期間發生交融、演變。

等到大唐一統天下,皇族李氏源自鮮卑,自是不拘泥傳統文化。

胡風開放,男女皆活潑好動,胡人崇尚自然,不刻意禁錮抑制感情,女性也有追求自己感情的自由和權力。

思想開放了,在服飾穿著上便也逐漸開始走向開放。

婦女不再將自己包裹在衣物當中,不但解放出雙臂,更是酥胸半露。

含蓄不再是女性第一準則,展現自己的美麗成為女性的第一追求。

加上唐代國富民強,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婦女也不再是過去那種以瘦為美。

女性身材漸漸豐腴,唐代以胖為美,講究豐乳肥臀,其中代表人物便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楊玉環。

簡單而言,這便是唐代女子服飾走向半露胸式裙裝的原因。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歷史在前進的同時,不僅是社會經濟、文化等在發展,服飾也在慢慢改變。在史前社會的人類還不知道時尚為何物,但是他們慢慢地學會穿獸皮來“蔽體”,人類文明社會逐漸形成。商周時期已經有整套的衣服,衣服上甚至還有複雜的花紋等。隨著紡織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服飾也更加豐富多樣。

說起服飾,大家肯定能想到衣袖寬大、灑脫飄逸的漢服,也能想到唐朝時服裝的開放、個性,還有清朝時的旗袍等。最令人驚訝的是,唐朝畢竟是古代,竟然流行半露胸式的裙裝,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一:唐朝女性地位較高。

唐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神奇的一個朝代,不僅是它開放、繁榮的程度非常高,而且唐朝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本來是唐高宗的皇后,在唐高宗駕崩之後掌管朝政,改變了只有男性才能做皇帝的局面。

同時,因為女皇帝的出現,女性地位普遍提高,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女性服飾的變化。我們都知道,古代是非常注重隱私的,尤其是女性,她們全身上下不可以露出一點肌膚,甚至被男性看到一節手臂都需要以身相許以保名節。而在武則天繼位以後,女性不再像之前那麼傳統保守,她們為了展現自己的性感和魅力,穿著打扮更加開放,半露胸式的裙裝就是她們非常喜歡的衣服款式。

原因二:社會風氣開放,著裝管理寬鬆。

唐朝時期呈現出一種非常開明開放的風氣,統治者注重人才,施行仁政,不僅招攬了大量的人才,也為唐朝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因為統治者的仁政,重視人的地位,所以在民間的老百姓也自尊自愛,生活良好致使社會也很穩定。在此基礎上,民風開化,不僅言論得到很大自由,服飾的選擇上面也沒有過多的約束,人們就更加偏愛能夠展現自我風采的服飾。

原因三:受少數民族服飾的影響。

唐朝統治者海納百川,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更加頻繁,不僅有利於自身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促進了民族融合。各民族來往貿易,甚至很多境外的人來唐朝觀光遊覽,這些人來到中國之後很多都長久居住在這裡,同時將他們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了這裡。而本土的人在看到外來文化的新奇和漂亮之後,也想要嘗試,而半露胸式的裙裝就是中華服飾與少數民族服飾融合的成果。

唐朝特有的半露胸式的裙裝在歷史上稱得上是非常開放的服飾,這不僅是一種思想的轉變,更從側面反應出了唐朝經濟與文化的繁榮。統治者開明的政治策略不僅使得政府官員能夠寬容地接受各種文化,同樣也感染了百姓的想法,“官民同心”。所以,唐朝才能達到如此繁榮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