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是涡轮的天下,买自吸车还值得吗?

llll涅火重生


近些年小排量汽车大量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随着国家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做进一步的要求跟限制,可以说也刚好助长了小排量汽车春天的来临。不仅仅是国产汽车,合资品牌里头像奔驰、宝马等无一例外都加入到这个阵营当中,于是“啊,这该死的,无处安放的丝滑大排自吸” 却有点被边缘化的赶脚。

提起自吸发动机,几乎是人人都爱,动力输出的那种线性,那种绵密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所不能比的。至今,有些消费者买车都追求自吸带来的那种平顺感,而不会把涡轮增压列入考虑,这或许就是自吸发动机在驾驶感受上让不少车主所不能忘怀的地方。

奔驰加入1.3T的规格,宝马1.5T的入局,越来越多的车型将1.0T、1.5T等规格当做中高配的配置来销售,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如今以势不可挡的风头,强劲的席卷着原本自吸的地位,以至于不少消费者都认为,涡轮增压的春天确实已经来了,但自吸的辉煌正逐渐衰退。

事实是这样吗?涡轮增压发动机现在真的取代了自吸发动机?自吸发动机如今在市场上的地位真的被边缘化了?其实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小排量涡轮增压的趋势不可逆,但自吸现阶段依旧颇有看点,大家还需要它。

就拿亚洲龙来说,该车上市之前,造势很大,整个汽车圈都被其热点充斥着,关注的消费者也不少。作为丰田“丰巢概念”全新平台的产物,这台丰田的高端座驾自然以全新的姿态成为所谓的“新旗舰”,而对于该车,丰田自然倾注了不少的心血。

但是,丰田亚洲龙没有采用自家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无论是汽油版还是混动版本,均搭载2.5L的自吸发动机。而亚洲龙这台家用车显然在省油和平庸之中取得了平衡,这或许就是其不使用涡轮增压的底气。

丰田的做法向来都是比较稳扎稳打,对于亚洲龙而言,跟同处于TNGA架构下的雷克萨斯ES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单看悬架结构两车真的没有什么区别,而其定位正好没有挑战到ES的市场,但是又承担了凯美瑞所缺失的那块利润。

虽然价格有重叠,却让自己的高贵身份承担起了凯美瑞所觊觎但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责任。

是的,作为全新一代的凯美瑞,全系车型都采用了2.0L自吸和2.5L自吸的发动机,而作为主销车型,2.5L的排量俨然成为销量担当。

对于消费者而言,凯美瑞近24万的混动版本购车成本太高,而亚洲龙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2.5L自吸油电混动的版本,也就是凯美瑞做不到的那块市场,亚洲龙给其填补了。

而利用凯美瑞主打2.5L自吸的规格,亚洲龙主打2.5L自吸混动以及雷克萨斯ES作为品牌入门的豪华之选,三者可谓三管齐下,共同把自吸发扬光大。对于丰田而言,像汉兰达2.0T这台发动机所带来的口碑满意度很高,沃德十佳发动机之一,头衔不小。

但是亚洲龙不用2.0T发动机或许正是其更加有把握的做法,选用更加成熟的发动机跟变速箱的匹配跟调校,用更加高效的发动机来取得对涡轮增压发动机优势上的平衡,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使不用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影响不大。

而亚洲龙身上这台2.5L自吸发动机实现了“高速燃油技术”,使其可以取得更低的油耗表现,同时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1%,这样的成绩表现堪称世界顶级的水准。

再匹配Direct shift 8AT变速箱,这份自信让混动版油耗达到巅峰,实现4.3L的综合油耗水平,而普通版官方油耗也来到6.3L,谁说大排自吸一定油耗高呢?

不管是凯美瑞还是亚洲龙亦或是ES,它们的共同点除了同为TNGA架构之外,还都搭载了自吸发动机。凯美瑞作为B级车,在同级中拥有强劲的实力表现,每月1万+的销量稳坐B级车热销车型之一。

而亚洲龙虽然上市才一个多月,但是市场热度很高,而ES根据雷克萨斯4月份的销量报告,销量为10629台,成为雷克萨斯首款单月破万的车型。

若谈对自吸的偏狂,马自达无疑是那个最有自己“牛脾气”的选手,不管是阿特兹、昂克赛拉还是CX5等一众马自达车型,你会发现马自达对自吸的执著已经不能用偏爱来形容,更应该是坚守。

不管是1.5L还是2.0L再到2.5L,这三套自吸规格的动力,你会在马自达的车型都对应找得到。在大家纷纷加入涡轮增压的阵营时,俨然马自达并不追随潮流跟趋势,而自成一派。甚至还在为自己的转子发动机投入巨大的研发精力,专注于内燃机更高的燃烧效率。

如果说其他大多数车企是将自吸跟涡轮增压发动机共存一并推入市场,那么马自达则是对自吸绝对的情有独钟,并将这份热爱寄托于全新的转子发动机上,以增程混动的方式要在2020年回归到大众的视野,并且满足各国排放法规。这种技术上的突破就好比理科生解答了一道巨难的函数体一样不容易。

目前市面上,其他自吸的车型也不少,锋范、福睿斯、朗逸、自由侠、秦Pro等等,太多车型都有自吸发动机的版本供消费者选择。而像凯美瑞这些少则十七八万,多则三十多万的车来讲,其主打自吸发动机的车型销量可不低。

更别说其他合资品牌,售价几万到十几万左右,1.5L自吸或者1.6L自吸等更是卖得火热。在价格低廉的体系之下,相似规格排量下自吸发动机的车型也成为车厂主推对象,例如桑塔纳等;所以自吸发动机现在想焉了,还真难。

当然了,除了轿车之外,国人绕不开的紧凑级SUV依旧也有走自吸方向的,像丰田的CH-R,就是全系搭载了2.0L自吸的规格,现代ix35也一样不例外有2.0L自吸傍身。所以“这该死的,无处安放的丝滑自吸”它依旧在环绕在我们身边。

写在最后

确实,不可否认的是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现在是香饽饽,也是车企们热衷去研发跟投资的对象。但是自吸发动机在平台的技术承载,成熟度上等方面依旧有着优势,尤其是亲民的家用车,不少都是自吸+涡轮双管齐下,给足了消费者选择,同时在成本和需求上又能取得不错的平衡。

所以,自吸现在依旧不灭,灭的只是老技术的淘汰跟新技术的诞生,虽然涡轮增压已经成为车型配置的常态,但自吸的需求依旧强劲,想要让自吸现在被涡轮取代,为时尚早,“啊,这该死的,无处安放的自吸的魅力”,你能否体会到呢?


玩车教授


现在的涡轮增压汽车非常盛行,很多买车的人都会选择涡轮增压车。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涡轮增压汽车?现在买自然吸气车还值得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涡轮增压车?这是有原因的,我们知道最多使用涡轮增压车的德系车是欧洲。因为欧洲的排放法规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在严肃的环保法规面前,大排量的汽车选择了妥协。改善的方法就是小排量加装涡轮增压器。这样一来汽车的排量小了动力不减,可谓一举两得。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涡轮增压车只是环保法规面前妥协的产物。宝马的三缸发动机,也是环保法规面前的一种改变。



因为德国汽车在中国卖的非常好,并且多为涡轮增压车,所以涡轮增压车在国内很受欢迎。说一说我们国产车为什么也爱用涡轮增压,因为我们国家的环保法规很大程度是借鉴了欧洲的排放法规。同样的原因造就了国产涡轮增压车。因为大的汽车环境是涡轮增压,所以选择涡轮增压车的人越来越多。




说一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缺点:动力输出不够线性,故障率高,维修保养费用高,拥堵路段操作起来费劲。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涡轮增压车的原因。


与涡轮增压车相对的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车。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输出线性平顺,并且发动机故障率低,这是大家喜欢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主要原因。并且现在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也能够做到很好的燃油经济性,比如说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技术,本田的地球梦科技,给车子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做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体而言,现在的涡轮增压技术也非常的成熟了,问题也不会那么多。现在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油耗也不会很高,并且动力也可以做的很好。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混合动力和清洁能源汽车。例如本田的混动雅阁,丰田的混动卡罗拉。德系车还在坚持涡轮,而日系车在混动方面已取得成果。不得不提的还有电动车特斯拉。未来汽车一定是节能环保的汽车,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



我们拭目以待吧。更多用车问题指示记得点击关注哦。


小强说说车


你要先说你买车是干什么的?

你要是只在乎加速什么的,那你买大排量涡轮没错。

但只是日常代步,那就无所谓了,自吸照样能满足你。

而且自吸耐用,毛病少,加速线性,保养便宜。没什么太大缺点。


有道理说道理


你要是火箭发射般的感觉涡轮呗!你要稳当提速后期毛病少维护成本少、相对省心点就自吸呗!


村里人生活


我是想看看前几年有些自以为是的写过什么:涡轮是日系发明的,是老祖宗,看德系用涡轮,笑而不语。那些人出来散步


明天星期八8


我买自吸,起步没必要100公里加速,有什么用呀


用户13198762435


涡轮在市场出现是政策使然,但自吸才是百姓的最好选择。


用户796667834269


汽车使用的涡轮技术,最早是在飞机上使用的。飞机在高空飞行氧气稀薄,需要对空气进行压缩才能达到充分燃烧提升动力。因此,最早的汽车涡轮技术,也是为改善发动机动力性而设计的。与涡轮增压相对应的还有机械增压,其实都是为了增加进气量实现充分燃烧而做的努力,只不过两种增压技术的原理不同,涡轮增压是靠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废气来驱动涡轮工作,需要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后,排出的废气才具有推动涡轮高速旋转的能量,因此涡轮发动机的涡轮起作用是在一定的转速之后,而不是怠速,这就是常说的涡轮迟滞。

而机械增压是靠发动机曲轴带动增压器工作的,也就是说机械增压从发动机开始运转就开始工作,所以平顺性就和自然吸气一样好,但因为是曲轴带动,所以会消耗一部分动力,而涡轮增压使用废气,所以算是废物再利用。不仅如此,涡轮增压还能在中、高工况时带来不错的动力输出,提高燃油经济性,而且涡轮增压更适合现在主流的小排量发动机。

虽然涡轮增压突出优势较多,但它最大的不足就是涡轮迟滞,导致增压范围小,在低转速区的扭矩低。为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一直在致力去改善涡轮迟滞现象,使涡轮增压更大限度接近线性(自然吸气)。而且涡轮增压可实现更高的功率提升,在数据上能更直观展现出对比优势。也正因为现在涡轮增压保有量大,各方面应用成本较低,成为新加入增压阵营厂家的首选。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涡轮发动机被广泛使用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家在2020年要求车厂生产的车型平均百公里油耗降低到5升以下(不明白的去问度娘),要油耗降低必须使用小排量发动机,而小排量发动机动力不足,必须要有增压技术帮助才能实现。所以,这也是造成目前增压发动机大面积使用的原因。

有些不懂的人认为,涡轮是欧美车厂最擅长的,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国内欧美车型使用涡轮机比较多,而日系车很少用,近几年日系车才慢慢开始使用,比如丰田2.0T装在汉兰达和皇冠上,卡罗拉、雷凌使用了1.2T发动机,本田冠道使用2.0T等等。但实际上,日系车厂的涡轮技术并不弱,1986年本田以发动机供应商身份与威廉姆斯车队合作,在1986年获得F1车队世界冠军,并在下一年蝉联。1987年,搭载本田1.5升涡轮增压RA167E发动机的威廉姆斯FW11B赛车,最大马力1050匹,以区区1.5L排量的V6发动机就能做到,以现在的技术来看,升功率也异常夸张,所以不要认为日系车企的增压技术不如欧美系,这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那为啥日系车不喜欢用增压技术呢?日系车企基本都是家族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求远远大过对技术更新的需求,而且他们认为能用自然吸气发动机接近或达到增压机的效果,为啥要用增压机?增压机成本高,零部件多,故障率高,这些都对使用口碑有很大负面影响。

而且,现在的涡轮增压技术,并不是一味追求动力输出,更重要的是改善排放,国家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车厂通过涡轮发动机提供高功率大扭矩的同时,来降低油耗和排放。

所以,没必要过于纠结涡轮机还是自吸机,白猫黑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和凯美瑞2.5发动机,使用的是双循环(奥托和阿特金森)技术,特别是凯八的2.5发动机热效率达到全球最高的40%(混动发动机只有阿特金森循环,热效率全球最高41%),涡轮机也望尘莫及,所以涡轮机不代表先进,自吸机不代表落后。喜欢什么机器就用什么机器,涡轮技术再牛逼,也永远达不到自吸机器的平顺度;自吸发动机再牛逼,也达不到涡轮增压机在涡轮启动后那种突兀的像吃了药一样的瞬间爆发力,这些完全要看每个人的喜好和选择。


爱驾天下


我觉得自吸车还是可以买的,我给我老爸就买的自吸2.0L的车子,他们买菜接娃市区用足够了,如果是年轻人还是上涡轮车吧,不要被丝丝顺滑那种鬼话误导了


瓤翋䭆虒


自然吸气胜在日常驾驶及保养

  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能增加最大输出功率,但缺点是在转速低的时候,排放出的废气还不足以推动排气涡轮,不但没有增压的效果反而造成排气的阻碍,必须在达到一定转速后才会推动涡轮叶片运转进行增压,这成为“涡轮延迟”(turbolag)。很多驾驶经验不足的人驾驶大Turbo车在过弯时经常会发生危险,就是因为涡轮迟滞,马力突然增加让车子甩尾失控。

  此外,涡轮增压发动机长时间及高速工作状态下,油温、水温和进气温度会急速攀升,因此长途行车时涡轮车的温度会很高,停车前必须让涡轮继续工作2-3分钟,如果此时断掉行车用电,失去润滑的中轴很容易被烧毁。

  对自然吸气(NA)发动机来说,油温水温可以控制在比较适合引擎工作的范围之内,而进气温度则不受引擎工作时间影响。对于家用车来说,自然吸气(NA)发动机的工作方式更为适合,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不会因为转速的变化而出现骤然的猛加速。

  而且,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有另一大好处就是寿命更长,维修更为简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