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士燮没有被谁攻打,怎么就消失了呢?

房眼世界


士燮并不是消失了,而是投降了东吴的孙权。

士燮是苍梧郡广信(今广西梧州)人,士氏家族是当地的豪强家族,士燮的父亲曾在汉桓帝时期担任日南太守,而士燮年轻时师从大儒刘陶,学习《春秋》,公元187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郡太守,而当时的交州刺史是朱符。

交趾郡属于当时东汉十三州之一的交州,当时的交州有交趾郡,郁林郡,苍梧郡,朱崖郡,高凉郡,南海郡、合浦郡、九真郡,交州最早来自秦始皇南征百越而设置的南海、桂林、象郡演变而来,地处中国最南方,而当时的交趾郡是今天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交州经秦始皇南征百越后纳入秦朝疆域后,经两汉时期的发展演变,逐渐与中原地区融合,但由于地处南部边陲,距离中原路途遥远,与中原的交流也较少,处于边沿状态。

东汉末年时期,中原大乱,军阀割据,身为交趾太守的士燮也处于割据状态,并且士燮的三个弟弟也分别担任交州的官吏,大弟士壹任合浦太守,二弟士䵋任九真太守,三弟士武任南海太守,士氏家族在交州地区荣誉无比。

由于交州地处偏远,只与荆州的南部、益州的南部和扬州的南部交界,而进入交州的道理也只有这三个地区的南方才能进入,中原大乱期间,曾有中原人士到交州避难,这些人有袁徽、许靖 、刘巴,其中许靖和刘巴后来从交州进入益州。



荆州在刘表主政期间,曾插手交州,当时的士燮只是交州刺史,而交州牧是张津,刘表在199年到203年持续对交州用兵,但交州地处偏远,人口较少,兵少将寡,无法与刘表抗衡。之后张津被部下杀害,刘表派遣自已的部属赖恭出任交州刺史,同时刘表又任命自已部属吴巨为苍梧太守,而这个苍梧太守吴巨正是赤壁之战前被曹操追得满世界跑的刘备准备投靠的对象,而被诸葛亮劝住。

当时以曹操为首的东汉朝廷则任命交趾太守士燮为绥南中郎将,都督交州七郡,仍旧领交址太守,曹操的举动旨在抗衡刘表在交州的势力,由于曹操实在离得太远,中间又隔着孙权占据的扬州和刘备占据的荆州,无法实际染指交州,只能借士燮的名义制衡刘表的势力。



赤壁之战后,孙权在稳定扬州,北攻无望,三分荆州后,孙权抽出手来开始南征交州,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挥师南征,士燮及其众兄弟投降东吴,而刘表任命的苍梧太守吴巨被步骘所杀,孙权封士燮为左将军,士燮彻底臣服孙权。

226年,统治交州近四十年的士燮病逝,享年九十岁。 他的儿子士徽因背叛吴国自立,最终为吴国攻灭,士徽叛乱连累整个士氏家族,交州彻底纳入吴国领土,士氏家族在交州差不多就消失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士燮并没有消失,而是非常风光地活着,后来的越南人非常崇拜士燮,奉他为神君,视为文明之祖,称他为“学祖”,是国祖之一。

这个土燮的名声虽然在三国时期不能跟刘备、曹操、孙权他们那样相提并论,但也不是泛泛之辈。

三国群雄,无论是袁绍,袁术,还是刘备、孙权,或者是曹操、董卓,他们无不把目光对准皇帝宝座,把目标对准天下霸业。

但有人却选择了与世无争,低调做事,真正为黎民百姓,默默无闻奉献付出,造福一方百姓,让自己臣民安居乐业,属地繁荣富强。他们没有被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却刻在了人们的心里,被后世敬仰怀念。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三国人物,交趾太守士燮。

交趾太守士燮,苍梧广信人,祖籍山东。王莽建立新朝的时候,士燮的先人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交州(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

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士家在当地打下根基,跻身当地豪族之列,拥有了很大影响。

到了士燮父亲士赐这一代,士家已经影响非常大了。士赐曾在东汉皇帝手下当官,混得风生水起。

士燮自幼就勤奋好学,喜欢读书。父亲看士燮是个好材料,就给他找了不少名师辅导。几年后,士燮靠着自己的努力,跟曹操一样被举孝廉而走上仕途,当上了尚书郎。

然而士燮年少轻狂,是个理想主义者,看不惯官场的黑暗和尔虞我诈,也不适应官场潜规则,没有多久就丢了乌纱帽。

士燮丧父后,在家守孝,在这期间他再次被推举,再次为官,到四川巫县就任县令。远离朝廷,为官一方,士燮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为黎民百姓造福,实现自己的抱负了。经过治理,巫县很快就成为汉朝的模范县,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引起皇帝朝廷的关注。

汉灵帝中平四年,士燮被提拔为交趾太守,士燮的顶头上司是交趾刺史朱符,这人来头可不小,他叔父就是平定黄巾军起义的大功臣朱儁。朱符是个官二代, 不懂管理,只知道对百姓欺压盘剥,结果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激起民愤,把他给宰了。

士燮一看机会来了,天助我也。马上给皇帝禀报了交趾的情况,告诉皇帝这里局势万分危急,希望皇帝赶紧派人来掌控局势,不然就会失控。

当时中原地区局势更乱,群雄四起,内忧外患,皇帝哪有心思去管那么多事。再说往那里派官员千里迢迢,不知等到什么时候,远水不解近渴。于是所幸回复士燮说,那里的事你做主吧,你办事我放心。士燮一看,喜上眉梢,心说还等什么,马上就安插自己的亲信,赶紧夺权。

士燮就安插二弟士壹担任了合浦太守,三弟士䵋担任了九真太守,四弟士武上任南海太守。这样一来,交趾七个郡士氏家族就直接控制了四个,剩下三个也是士燮的亲信。这样一来岭南成了独立王国,士燮成为岭南的无冕之王。

当时中原地区大家都在称王称霸,但士燮非常务实,非常淡定,他不急于称王,更不去称帝,而是韬光养晦,发展经济。还多次派人去向曹操表忠心,表示服从组织安排,拥护曹操领导。

曹操见士燮对自己忠心耿耿,喜不自胜,就建议皇帝封士燮为绥南中郎,后来又加封他为安远将军。

建安13年,赤壁之战爆发,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士燮在东吴的南边,和曹操联系隔断。

在此情况下再继续当曹操的马仔显然不现实,士燮当机立断决定投靠东吴,抱紧孙权的大腿。

孙权对士燮的表现非常满意,就封士燮为武昌太守,拜卫将军、龙编侯。

士燮也不敢怠慢,每年都要向东吴进贡,表现得卑微忠诚。

由于士燮务实、低调,为交趾赢得了长达15年的和平发展环境。

在这期间,交趾得以远离战乱,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百姓富裕,对士燮交口称赞。

公元226年,士燮90岁高龄去世,去世的时候,百姓自发悼念,万人空巷。

士燮去世的时候,告诫儿子士徽让他继续保持低调,千万别迷失自我。

士徽继任后经不起小人蛊惑,扯旗造反,兵败被杀。

由于士燮在统治交趾的时候,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让这里成为一个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让这里的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这里的"国"泰民安跟中原地区的战乱频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是天上人间、霄壤之别。

所以当地百姓对士燮敬重不已,将其视为偶像,修祠供奉,而士燮在岭南和越南北部地区的威望,仅次于南越王赵佗。


历来现实


三国时期除了司马懿兄弟之外,在南边也有一位长寿且载入神仙传的人物,此人就是士燮,活到九十岁,为中原文化圈的人所敬重。曹操南征,刘备败走,逃到长坂时,正巧碰上前来打探消息的鲁肃,鲁肃问他将欲何往,刘备回说要继续南逃投奔苍梧太守吴巨。吴巨所辖的苍梧,就是交州境,交州为交趾太守士燮实际统治多年。


士燮好学,少年时拜刘陶为师,学习左氏春秋,举孝廉出身,祖先原是苍梧人,避王莽之乱迁到交趾,父亲曾当过日南太守,日南即现在的越南境内。(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士燮几经升迁,可能考虑到熟悉当地民情等原因,汉灵帝时187年,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到任后因家族长期生活在当地,通晓民情,又享有大名,上下顺服,不久政绩斐然,适值交州刺史朱符向地方摊派无度,苛捐杂税繁多,被民众杀死,而士燮则凭着过人的威望,在岭南隐然自成一家。


朱符死后,士燮奏请朝廷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士䵋兼任九真太守,士武兼任南海太守。东汉朝廷经连场大乱,正自顾不暇,对岭南之地也不看重,一一依从。(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士家从此深耕当地,教化民风,形成一股独霸岭南的势力。因地处偏远,无人管束,士家兄弟在岭南威福自专,他们出入时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跟随的车骑布满道路,还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出入鸣锺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都有兵士骑马跟随,显赫一时。

朱符死后,朝廷派张津为交州刺史,与部下不和被杀,其时刘表已单骑入荆州,在蒯越蔡瑁等的支持下稳定局势,控制荆州,对南边的交州也虎视眈眈,也派出赖恭任交州刺史,吴巨任苍梧太守。曹操得知很着急,就派使者向士燮宣旨说,让他保境安民,使交州免被逆贼染指,加封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就这样,交州在士燮的实际统治下四十多年,虽文明开化程度不高,但秩序井然,人民丰足,交州成为汉末大乱时人们避祸的乐土。袁徽刘巴许靖薛综等都曾在此地避难。

赤壁大战后,曹操北归,刘备据荆南四郡又借得东吴的南郡,孙权也乘势收拾交州,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表示归附,并主动送子入朝,以示恭顺,孙权很高兴,大加封赏,士燮士壹在江南的儿子,都被任为中郎将。在刘备死后,士燮主动作为,诱降了益州豪族雍闿叛蜀附吴,把蜀汉的益州太守张裔流放到吴地。士燮被加封为卫将军、龙编侯,而又向孙权大量进贡交州特产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品,得到孙权的厚加抚慰,君臣各守分寸,善始善终,士燮在226年病逝。之后其子士徽叛吴被灭。


南方鹏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士燮是东汉末年存在感非常低的一个军阀,士氏是东汉末年岭南地区实力雄厚的一个家族。

原交州刺史朱符因为重税被交州人民杀死后,士燮趁机上台,并将交州的几个郡全部让交由自己的兄弟管理。

但是朝廷很快就令派人来当交州刺史,但是这个人也很快就被部将杀死。刘表趁火打劫,派人接管交州,试图将交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曹操怕刘表势力过大,索性直接通过朝廷让士燮当了交州刺史。



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就在刘备经略益州的时候,孙权只派了一人前往交州,士燮就投降了。

守仁君认为,士燮之所以没有存在感,主要原因是交州当时太不发达,人口过少,以至于被其它诸侯当成鸡肋一般的存在。而且交州地区多其它民族,士家因在交州经营多年,在各民族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所以能长时间统治交州,但是士燮并没有实力和其它诸侯争雄,这也是孙权只派了一个人就能把士燮招降的原因。


守仁读仁


建安十五年士燮投降了东吴,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分析一:避免新战乱

熟悉的朋友可能了解,士燮的父亲士赐曾经当过日南太守,且士燮从小在一个优渥的教育环境中长大,他曾经跟随东汉末年忠贞之士刘陶学习《左氏春秋》,还被举为孝廉,出任过官职。

士燮曾经在中平四年抓住机遇,到交州去做交趾太守。那时候东汉的控制范围因为内外问题已经大打折扣,士燮虽然表面是去当太守,但去交州明显就是要去当一个割据势力的体现,因为他们家子在交州有老底。

士燮到职后,恰好当时的交州刺史也去世了。趁这个机会,士燮上表皇帝开始让自己的兄弟们各镇一方,俨然交州大部分地区都成为了士燮的合法地盘。

士燮是什么人?他深通古籍和文化,没事儿抱着《春秋》就要给这本书写注解,为人特别谦和。领导如此,士家地盘渐渐也推行了这种风化。一股文学,谦和的风气荡漾在交州,最少最少,漂浮在广西大部分地区。

在一种待人之道和文化的熏陶下,袁徽、许靖、刘巴、程秉、薛综等中原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了士燮的地盘上生活。大家可能听说过,袁徽曾经给荀彧写过一封信表达了对士燮的诸多赞许。

祥和的时间来到了建安十五年,刘表早已病死,刘备逐渐完全脱离孙权已经小有成就,孙权方面经过长期发展之后,有了更大的能力,更宽广的视野。正好借着前刘表安插的交州刺史向自己求援,孙权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士燮处虽然交通闭塞,但孙家的经营他应该是有所耳闻,前不久赤壁之战孙吴的表现应该刷新了士燮对孙权的认知。

在这时,吴国命令步骘担任交州刺史。士燮明白孙权终于对交州有所动作了,士燮和当地的百姓习惯了和平,自然而然不会希望因为政治而爆发战争。

可以这样理解,你在一个部门多年,突然别的部门给你安排一个大领导,你会怎么想?答案只有一个:找事儿。的确,之前都是刘表这种无大志的人,现在来个孙权,可够一梦的。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越南史,大抵都是步骘一来,士燮就归附孙权了。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士燮和孙权方面对于交州问题有很多公文“预往来”或者深入探讨,小编更倾向于两者达成了某些协议。

恰好士燮归附没多久吴巨又来捣乱,步骘平定了吴巨,也许更坚定了士燮和孙家的合作。

也许是士燮不能打,也许是士燮打不过,但对于当时江南最强的敌人孙吴,士燮应该是不想在二十三年经营的土地上再生战乱。最少,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分析二:对吴巨失望,对孙权坚定

假如士燮在建安十五年孙权一来他就归附,除了之前有协商那就是因为士燮想要暂时牵强附会以观后事发展。

毕竟之前多方势力都想要在交州刺史的位置上插一手,但以往的经历也没有哪次有好结果。不是骄奢淫逸就是迷信鬼神,交州刺史自从建安年间好像就没有一个稍微正常点的人,各地的太守互相也因为山高皇帝远打打杀杀。

士燮对于小打小闹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当他决定归附东吴之后。有个吴巨非要暗中作梗,破坏那一丝稳定和平衡。

吴巨本是刘表派来的,无论是他自己有野心还是在大战略上被利用,对于士燮是一件很棘手的问题。

当然,也许士燮正想用此事件隔岸观火,当然我更愿意相信他企盼的是和平。

事实上步骘很利索,嘁哩喀喳就给吴巨砍了。

孙权有一手。——士燮想

分析三:战略联合

我们都知道,在士燮归附孙权之后对其提供了侧面的军事援助,最著名的就是策划了雍闿叛变刘备投降吴国并且进行了军事活动。

那能代表什么呢?其实我们也不难判断,在当时孙吴还在忙很多其他事情,孙吴方面肯定更需求的是暂时交州的和平和军事利用。毕竟,孙吴方面曾提倡的天下二分之计让人记忆犹新,建安十五年刘备尚未取得益州。饱受山越困扰的孙吴一定不希望在拿下益州时后方出现问题。

所以小编更倾向于东吴在派遣步骘过去之前已经和士燮有某些军事协议。

分析四:择强者,早已视献帝为工具

很多人看到这个小标题一定会直接开骂,历史上明确记载士燮曾经坚持对皇帝进贡,足可表现他对汉室的忠诚。

其实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曹操控制下的献帝赏赐给士燮相应礼仪之前,士燮的行为就已经有僭越的嫌疑。而从曹操封“九锡、六佾之舞”(《晋书 地理志下》)的时间记载上可以猜测士燮在受赏之前有所僭越。

为何士燮与献帝持续保持沟通?我真的不想因为这个问题写一篇文章,简单来说:“你为了完成一件事一定会利用工具,并且给自己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那一开始联络献帝是为了什么?当时曹操可以说是中国最强大或者说最有潜力的“诸侯”。这种人暂时只可以为友不可以为敌,而且他和曹操都曾经提倡文学方面的复兴,根据曹操已有的习惯,只要不是最终投降和深仇大恨,曹操还是会宽容敌人的。

另外,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士燮正好可以看一看天下形式。如果孙权输了,他之前的暧昧就可以起到作用,如果孙权赢了,那士燮心中“超世之英杰”就应该是孙权了。结果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孙权方获胜了。

那在建安十五年孙权接触士燮时为何如此顺利?我们可以稍稍分析外部因素一下,或者说当时谁是较为厉害的诸侯。

刘表已经病逝,刘琮投降曹操;刘璋已经把东州兵的老本吃完了;刘备方面刘琦建安十四年刚死,虽然有部分荆州地盘但发展形势仍然不明朗,唯独孙权有底蕴切主战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功绩。

能打败曹操的家伙,一定是个硬茬。


我们的三国


东汉末年,一众诸侯的崛起和攻伐通常在中原地区,北方地区。由于地理问题,益州,荆州,孙策后的江东都相对比较安宁,更不用说处于更南边的交州(东汉交州,辖两广和越南北部)了。所以,交州本土氏族的大军阀士燮,存在感一直很低,但是人家可没有消失,是自然去世的。士燮能在交州站稳脚跟,又治理了四十年,活了九十岁,交州还能始终保持相对安宁的状态,这和士燮的能力,特别是审时度势分不开的。因为,交州虽然偏远,许多中原的诸侯鞭长莫及,却不代表不被其他诸侯觊觎。



对交州感兴趣的诸侯有几位,一个代表东汉朝廷的曹操。第二个,是和交州相邻的刘表。第三个,刘备入蜀,把势力渗透进荆州后方的孙权。第四个,章武元年(221年),也就是夷陵之战前夕,刘备任命李恢为庲降都督,并领交州刺史。可见,刘备是想南中平定后,再谋取交州,后来刘备去世,诸葛亮和孙权重修盟好,就免了李恢的交州刺史头衔。其实无论是哪一方势力要染指交州,都绕不过士燮。因为,士燮是当地士人,又察孝廉,举茂才,是朝廷正儿八经任命的交趾太守。而且,士燮的三个弟弟,士壹任合浦太守,士䵋任九真太守,士武任南海太守,是交州势力最大的军阀。



所以,原交州刺史张津被杀后,刘表就派赖恭担任交州刺史,苍梧太守不久也去世又派吴巨代替,刘表分明是想,把交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呀。此举,自然引起以曹操为代表的东汉朝廷不满,于是任命士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交州七郡,就是要让士燮和刘表势力分庭抗礼。另外,曹操还曾经让士燮族灭了反对他的兖州人士袁忠,桓邵《三国志》注引《阿瞒传》,可见,士燮此时是接受曹操领导的。只是后来,交州的刘表势力内讧,吴巨打跑了赖恭。不久,孙权趁机派步骘进驻交州成为刺史,步骘又杀了有异心的吴巨,士燮于是赶紧归附了孙权了。



士燮对孙权那可是忠心耿耿,在孙刘闹矛盾时,一直支持孙权。另外,士燮对孙权的“贡献”更是丰厚,如明珠,大贝,翡翠等等,动不动就数以千计。士燮这么做,不难理解,首先曹操打不过长江以南,就威胁不了他。其次刘备后来丢掉荆州,”亲刘派“一个赖恭已经入蜀,一个吴巨又被杀死,南中又未全定,对士燮的威胁有限。所以,只要搞定了孙权,士燮的家族在交州的利益就能延续下去。但是,政治就是政治,士燮去世后,孙权自然要全面控制交州,便先分交广二州,分士燮家族的势力,又任命戴良为交州刺史,陈时为交趾太守,调士燮之子士徽为九真太守。



早就以交趾太守自居的士徽,当然不愿意干,于是便造反了,只不过,这场反叛,很快就以广州刺史吕岱诱降士徽而平灭。但是,吕岱食言了,杀了士徽并其兄弟六人。而士燮的弟弟士壹,士䵋先是被免罪,后坐法被诛。士壹的儿子士匡和士燮剩下唯一儿子,在当质子的士廞,都被免为庶人,而且士廞又无后。所以,由此,交州士燮家族就没落了,自然消失在历史的舞台,同时孙权也全面控制了交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